乡村振兴进行时(1)

太阳黑子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开篇的话</p><p class="ql-block"> 两年多的驻村工作已结束了,我撰写的《驻村手记》也就此落笔。前些日子,从南方出版社总编室主任古莉那里得知,我撰写的《驻村手记》已作为向建党100周年献礼成果向上推送,由于是重点书目必须经过六次审稿,推迟到年底出版。我不去想象《驻村手记》出版发行后能获什么奖,只觉得这两年参加驻村工作队亲身经历了抗击非洲猪瘟、农村厕所革命,特别是与一线的基层干部并肩作战,夺取了脱贫攻坚的伟大胜利,成为脱贫攻坚精神的参与者和见证人,为自己能够真实地记录这段光辉历史而感到欣慰和自豪。</p><p class="ql-block"> 6月初,海南省第一批派驻的乡村振兴工作队员已经完成历史使命返回原单位工作了。关注我的同事、朋友看到我仍在微信朋友圈里乐此不疲地谈乡村振兴那些事,也有人在海南省第二批乡村振兴工作队员名单看到我的名字,立即给我留言:驻村两年不是结束了吗?你怎么还在驻村?是的,6月2日,海南省委、省政府响应党中央“四个不摘、四个不减”的号召,继续从省直单位选派900多名(加上县派、镇派,全省共派驻9000多名)队员组成第二批乡村振兴工作队覆盖所有行政村参加乡村振兴工作,其中省派有186名是第一批队员留任的,我就是其中的一员。</p><p class="ql-block"> 以前我每周发一期《驻村手记》,每期都有上千人关注,多数是为驻村工作干部点赞,当然也有批评的声音,说我们光说不练,光会唱赞歌,真正为群众办实事,落地成盒的事没有几件。我也觉得这正触到了痛点,这两年我确实是想的多、说的多、写的多,在村里没做几件能拿出来“显摆”的事情。这也是我不甘心就这样悄无声息换岗回去的原因,接下来两年我可能会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做成事”上,至于《驻村手记》不是不写,而是从每月从工作日志中梳理归类记录重要的工作内容,把手记换成《乡村振兴进进行时》的形式进行。驻村还在继续,乡村振兴正在进行时。</p> <p class="ql-block">乡村振兴进行时(1)</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村集体经济,路在何方?</p><p class="ql-block"> 这个月对我触动最大的事情莫过于沈晓明书记在《人民日报》公开发表的文章:海南省委书记向全省干部发出“灵魂之问”(原文附后)。我作为一名下沉到一线乡村振兴工作队员首先对号入座,同时在第一时间将“灵魂之问”转发朋友圈和乡村振兴工作群,把这个触动心灵的问题摆到桌面上,让我们与群众0距离接触的基层干部对沈书记提出几个“为什么”,也扪心自问一下我们在“查堵点、破难题、促发展”方面做得如何?</p><p class="ql-block"> “灵魂之问”直面的是“搞形式、走过场,好大喜功、虎头蛇尾”,重点从厅处级领导干部大多是政策制定的“最初一公里”,要完善闭环反馈机制,掌握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我想,从厅处级领导干部初一公里到一线干部最后一公里进程中,有诸多过环节,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每个人从事工作不同,所承担的职责不同,对沈书记“灵魂之问”所给出的答案有所不同。我仅从一名最基层乡村振兴工作队员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p><p class="ql-block"> 一、产业发展的堵点。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五个振兴”之首。没有产业支撑,光靠中央资金和政府财政扶持,没有内生动力,任何振兴都是昙花一现(媒体报道),美丽乡村建设也是空中楼阁。产业发展是最重要,也是最难搞的问题,那我结合驻村工作所观察到的现象或堵点。</p><p class="ql-block"> (一)空心村现象与进城务工的矛盾。为了增加家庭收入,村里的年轻人大多数都进城务工,村里留守都是老年和儿童,除了传统的产业橡胶、槟榔外,还有部分地都闲置着,想发展产业找不到劳动力。</p><p class="ql-block"> (二)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一边是村民说:没有“鸡鸭牛羊不农村”,另一边是政府说:“生态红线不可触碰”……。禁肯定不行,踩红线更不行,很多想建猪圈羊栏,发展产业都因为报批手续繁锁而望而却步。</p><p class="ql-block"> (三)地处偏壤与农产品销售的矛盾。由于地处不发达,加上年轻人都进城创业就业,乡村旅游业也发展不起来,富文镇至今连一家旅馆都没有,来人稀少,只有内需,老百姓口袋在镇上打转转,赚不外面人口袋的钱,农产品销售也不好,没有价格忙几月农活把庄稼出来请不帮工,收成也不如打一两天临时工挣的多。</p><p class="ql-block"> (四)急功尽利与长远发展的矛盾。我们发展产业大多数投资者都追求短平快,都希望投入资金马上掷地有声,很快得到回报,然而真正好的产业是需要慢慢培养的。</p><p class="ql-block"> (五)季节性缺水与农业发展的矛盾。水是农业之源,富文也是上半年旱、下半年捞,加上下半年常有台风,造成一些村民不敢冒风险种水稻和农作物。</p><p class="ql-block"> 以上是现象也是影响和制约着我们产业发展的因素,有客观原因,也有我们工作做不位原因,类似这些现象还有很多,需要我们从上到下、齐心协力来解决这一个个堵点。目前,最最急需解决的是我们村集体经济的发展问题。</p><p class="ql-block"> 二、发展村集体经济难点。每年上面都有一些政府帮助发展村集体经济的资金,今年上半年中央下拨我们的支持发展村集体经济资金也已经到位。客观上讲,近来全镇村工作重点都在动员村民打疫苗上,根本顾不上想村发展产业的事情。6月28日,富文镇政府专门把村党支部书记、主任、包点干部召集起来就如何搞好村集体经济和发展种养产业展开讨论,让每个村支部书记汇报一下本村如何发展村集体经济时,大部分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都说没有想好这批资金用来做什么。记得2019年我们首批乡村振兴工作队员就坐在一起讨论如何发展村集体经济的问题,当时驻高塘村乡村振兴工作队长梅俊对此进行过调查,村集体经济有96%是亏本。现在看来,这个数据相当保守,实际上集体经济亏省率还要高。有一个村投入30万种常年瓜菜,结果只收入3000元。还有一个贫困村近70万元产业发展资金因为猪厂占地有争议,迟迟没有建成,政府扶持资金一直躺在帐户没有发挥一点效能。</p><p class="ql-block"> 三、发展村集体经济一些见解。村集体不是要不要搞的问题,而是怎么搞好的问题。采取什么措施,如何破这个难题。我认为最好办法承包给种养专业户,由专业户与行政村签订承包合同,每年按百分之八资金收益作为村集体经济收入。这样既可以确保国家扶持资金安全,又给村委会增加发展生产收入,同时还可以带动村民跟着村集体产业一同发展,减少村民种养出来农产品还要拿到市场销售的工时。</p><p class="ql-block"> 这段时间,我也与一些专业户进行交流。九所村刚换届上任党支部书记、村主任符燕荣:我如果承包下来,就发展林下经济在橡胶园养鸡,以集体经济50万元,与村委会签订合同,保证每年上交村4万元,同时按市场价格收购同品种鸡,带动村民一起致富。南埠村委会南斗村养鹅专业户符策操:如果南埠村委会30万扶持资金让我承包养殖业,我会用这笔资金饲养阳春鹅。他还跟我算了一下经济帐,采取分批饲养,每月以1000只鹅为例,每只鹅苗20元,饲料70元,80~90天出栏,正常每只鹅10斤,市场收购价格每斤13元,每月可饲养一批,一年可养12批,依他养鹅技术成活率能达8成,一年可养上万只鹅,能保证上交村委会8%利息,同时可带动村民养鹅,以市场价格帮助养殖户代销。定安县就业服务中心洪会东主任:我在乡镇待了好多年,发展村集体经济一定长远打算,种黑种黄皮是一种不错的选择,3年可结果,这种种植产业比包粽子一年挣几千元强多了。还有在大坡村委会做产业园屠代泉养殖专业户,可养本地牛带动产业发展……。村集体经济虽难,但并不是完全没有办法做好,只要我们把责任落实到具体人,把村集体经济当作自家的事来做,都是有可能做出效果来。富文镇高塘村郑高强养澳洲小龙虾、种百香果、办养鸽基地就是成功典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附:</p><p class="ql-block">海南省委书记向全省干部发出“灵魂之问”</p><p class="ql-block">为什么没能有产业项目落地?</p><p class="ql-block">为什么设立了专项资金市县却很少申报?</p><p class="ql-block">为什么以前对投资商说可以,现在又说不可以?</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在全省“查堵点、破难题、促发展”活动动员部署会上</p><p class="ql-block">海南省委书记向全省干部发出“灵魂之问”</p><p class="ql-block">本报海口6月15日电(记者赵鹏、朱荣鹏):“为什么过去几年,有的市县没有一个产业项目落地,没有一个大产业项目建成投产。各市县在产业上有一些小规模的‘盆景’,但为什么没有形成“森林”和“风景”?中央支持海南发展,有关部门专门建立了自由贸易港建设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但各市县申报的项目却不多?在营商环境方面,有的市县新官不理旧账,之前招商的投资项目换了领导就不算数了,为什么以前对投资商说可以,现在又说不可以?……”今天上午,在海南省委召开的全省“查堵点、破难题、促发展”活动动员部署会上,省委书记沈晓明毫不客气又毫无留情地向全省各地各级干部,提出一连串反思之问。</p><p class="ql-block">本次大会主题为通过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和作风整顿建设,引导全省广大党员干部通过解决基层的困难事、群众的烦心事,把“我为群众办实事”落到实处;同时这也是海南打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一流营商环境的重要抓手。一流营商环境是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重要目标,是海南发展的“金饭碗”。厅处级领导干部大多是政策制定的“最初一公里”,要完善闭环反馈机制,掌握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近年来,我省营商环境虽有改进,但与人民群众和市场主体的实际感受尚有偏差。”省委书记说。</p><p class="ql-block">事实也验证了海南省高层的清醒判断:在改善人居环境方面,有的城镇和农村污水管网和处理设施长期“当盆景”“晒太阳”;在改善民生问题方面,原本设定为十三五完成的“一市(县)两校一园”任务,却除了海口、三亚、澄迈、屯昌,其余15个市县(不含三沙)均未完成;省委正式决策的要求全省各地学校要建游泳池、开游泳课,却因游泳课老师资格认证一直被多个部门推诿扯皮而不能落实,导致全省中小学生意外悲剧事件屡屡上演;一直喊着海南菜价贵,为此省委和省政府提出的大棚蔬菜基地建设计划,结果面积不增反减,地方领取的相关补贴却一直不少。每个市县要建一座公益性蔬菜批发市场任务,至今仍有地方尚未完成……</p><p class="ql-block">也正因此,在此次大会上海南省委要求:这次活动的效果,要以人民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为评判标准;具体做法:厅处级领导干部亲自要深入基层一线,自觉站在人民群众和市场主体的角度,通过换位体验,对各项惠民惠企政策的落实情况进行感受评估,对各类堵点难点问题进行疏解排查。相关规定为:要杜绝搞形式、走过场,好大喜功、虎头蛇尾。对只下基层不解决问题、人民群众和市场主体评价不高的干部,要及时进行提醒、批评乃至撤换,涉及违法违纪的要严肃处理。要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对于马上能办的要马上办,对于暂时办不了的要向群众做好解释工作,不作脱离实际、难以兑现的承诺,不盲目吊高群众胃口。</p><p class="ql-block">另悉,为做好此次活动,海南当地媒体还将开设舆论监督栏目,并要确保天天有新闻。</p><p class="ql-block">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海南频道</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