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马一生的革命夫妻

辽阔水源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 22px;">戎马一生的革命夫妻</b></p><p class="ql-block"> ——怀念爸爸妈妈</p><p class="ql-block"> 为庆祝建党一百周年而作</p><p class="ql-block"> 闫辽源</p> <p class="ql-block">在硝烟弥漫的1943年夏,八路军115师司令部作战科长闫捷三,和八路军山东军区卫生部医生鲁树毅,两个八路军,两个共产党员,喜结连理。</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 18px;">1937年夏甘肃庆阳,前左起皮定均、欧阳平,后左闫捷三</i></p><p class="ql-block">这桩喜事还得从头说起,一天115师参谋处长李作鹏的爱人董其采医生急匆匆跑来和闫捷三说:“战争年代,生死未定,你已年近四十,需要有人照顾,应该成个家了。”让闫捷三去和山东军区卫生部医生鲁树毅见个面。原来董医生和鲁医生都是来自天津马大夫医院,关系自然不一般。这样一来二去,在同志们的撮合下,两人最终走到一起。当时条件异常艰苦,连喜酒都搞不到,只是买了些喜糖,招待司令部的同志们,喜事就算办了。</p> <p class="ql-block"><i>1938年在抗大总校,左起陈明、韦国清、林彪、许光达、闫捷三</i></p><p class="ql-block">婚后两人回到各自的战斗岗位,聚少离多,但是他们都毫无怨言,互相鼓励,努力工作,勇敢战斗,争取早一天把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国。</p> <p class="ql-block"><i>1938年行军途中,左起韦国清、陈明、闫捷三</i></p><p class="ql-block">鲁树毅在战火中的日记中这样写道:</p><p class="ql-block">"捷,我这样低声呼唤,我们的爱又复燃了,爱鼓励着我前进!鼓励着我去学习,它的力量是非常伟大的。我应该愉快!高兴!欢乐!我应该在爱的鼓励与帮助之下有所成就,有所成功!捷!让我们共同努力吧!希望我们都在党的事业上有一些成功,有一些收获!希望我们用爱的力量鼓励前进,就像保尔夫妻似的。忘掉了自己,忘掉了一切,为党的事业,希望我们都有一些成绩,不论在学习方面,或在工作方面,希望我们用成绩来表示爱的力量。捷,努力吧!"</p> <p class="ql-block"><i>1946年在东北,后排右起李作鹏,前排右起闫捷三、杨国夫</i></p><p class="ql-block">鲁树毅日记:</p><p class="ql-block">"这次学习的决心,闫给我很大的勇气,因为他赞成而且同意我学习,你要好好学习做个好医生。”</p> <p class="ql-block"><i>闫捷三在东北战场</i></p><p class="ql-block">闫捷三1929年参加红军,1930年入党,参加过一至五次反“围剿”,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战时期在山东和日本鬼子浴血奋战,解放战争时期,从白山黑水一直打到天涯海角。和平时期始终从事军事教学工作。</p> <p class="ql-block"><i>闫捷三在广州25步校</i></p><p class="ql-block">闫捷三的一生就是这样,在作战指挥岗位上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再到教学岗位上去把自己的实践经验上升到理论传授给学员;然后又回到作战指挥岗位上去指挥作战,把军事教学的理论再放到作战实际上检验、修正并提升,这样循环往复,不断升华。</p> <p class="ql-block">晚年时闫捷三说,有人说我是军事教育家,我不敢当,但我对毛泽东的军事思想的领悟是比较深的,从土地革命时期五次反“围剿”、二万五千里长征到八年抗战、解放战争,都是在毛主席领导下取得胜利的,没有广大指战员对毛泽东军事思想深刻理解和执行,要想取得胜利是不可能的。</p> <p class="ql-block">鲁树毅出身于河北沧州一个破产的小业主家庭,她从小热爱学习,上到中学时由于家里交不起学费,她只好选择了学费最低的马大夫医院护校。</p> <p class="ql-block"><i>1946年鲁树毅在东北</i></p><p class="ql-block">在护校实习期间,她非常幸运地遇到了几位优秀的共产党员,在他们的启发教导下,鲁树毅懂得了,只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展武装斗争,赶走日本侵略者,建立一个独立自主,民主富强的新中国,这才是我们唯一的出路。鲁树毅不顾白色恐怖的死亡威胁,在女共产党员阎国珍的介绍下,于1938年2月在天津加入共产党。</p> <p class="ql-block"><i>1952年鲁树毅在广州</i></p><p class="ql-block">1938年6月鲁树毅在地下交通员共产党员邸玉栋的护送下,来到山东敌后根据地参加了八路军。在离开天津的那一天,由于鲁树毅记错了上车地点,在火车站怎么也找不到交通员了,在焦急慌乱之后,她定下心想,坚决不能退缩,就是找不到交通员也要自己去找八路军。她果断买票上车,列车开出一段距离后,鲁树毅终于在车上找到了交通员,在邸玉栋的护送下她顺利到达根据地。</p> <p class="ql-block">鲁树毅参军的第一个部队是游击队31支队,和她同时报到的还有从北京协和医院助产学校来的学员王晴。王晴也是交通员邸玉栋护送来的。鲁树毅和王晴两人在卫生队同心协力,救治伤病员。王晴有较好的业务能力,对工作充满热情,不久就加入了共产党。</p> <p class="ql-block">要奋斗就会有牺牲,鲁树毅的入党介绍人阎国珍于1944年5月在冀东根据地和日军遭遇,她和丈夫共产党员杨大章为掩护战友突围,英勇牺牲。鲁树毅的战友王晴于1942年在通过日军封锁线时英勇牺牲,她临终说的最后一句话是:“不要管我,你快走!”时年仅24岁。护送过鲁树毅和王晴的交通员邸玉栋,后任冀鲁边第一特委组织部长,于1944年6月19日在反“五一大扫荡”战斗中,英勇牺牲。</p> <p class="ql-block">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p><p class="ql-block">鲁树毅常想,没有这些英勇献身的共产党员,就没有中国革命的胜利,自己是幸存者,更应该多做工作,许党报国,完成先烈未完成的遗愿,永远革命到底。</p> <p class="ql-block">鲁树毅1948年记的日记(影印件)</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 18px;">1950年第四野战军发给鲁树毅家人的“革命军人证书"</i></p> <p class="ql-block">鲁树毅送给闫捷三85岁寿辰的祝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