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之光的美篇

阳之光

<p class="ql-block">《告慰父亲,我不是公子哥儿,成了一名荣誉村民》一一写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p> <p class="ql-block">  建党百年华诞,民族盛事,国家富强,好事儿不断。沾国运的光,不曾敢想的好事儿也喜降于我。关注了19年多的古老羌寨一一增头村接纳我为荣誉村民。</p> <p class="ql-block">  与这件事关联的是摄影,19年前第一次徒步来到这个封闲的山寨时,被美丽的原生态自然景色和古朴的羌族民居深深地吸引和打动了,更有被称为“最美的是人情”的纯朴民风,由此和这里结下了不解之缘。这里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极为丰富,但因为交通不便、封闲,需要对外宣传引来“孔雀”,我会拍照片,相信图片的传播能解山寨闭塞的困境。</p><p class="ql-block"> 这里主要想说的是我摄影之初的故事。1975年初,那时我支边在云南瑞丽农场卡朗分场场部当保管员,场部保卫办公室有一部坏了的上海202折叠式120照相机,我找场部45元钱折旧处理卖给我。同年7月,我探亲回川化,老父亲对我买相机很有看法,那时国内生活总体比较困难,国人温饱尚未解决,玩相机被称为奢侈艺术,挥霍钱财,因我支边云南边疆,离家几千里,父亲心疼,而且在兵团(农场)工作表现好,父亲非常滿意,独立在外,父亲也确实不便干涉。三哥在川化上班,对我的相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说也要买一个照相机,父亲开口了:“公子哥儿耍的东西,你买!我把它辦(摔)了。”父亲从不戏言,三哥再也不敢开腔了。我晓得自己的游子优势,接过父亲的话:“爸,我把相机送给他(三哥),你不辦(摔)了嘛!”老父亲没开腔,认了。</p><p class="ql-block"> 1979年7月,知青大返城途径昆明时,昐儿心切的父亲不幸脑溢血逝世了,我与父亲的最后一面竟是在成都东郊的殡仪馆。</p><p class="ql-block"> 回川化以后,我当了一名身穿“迷彩服”、在管线塔林间彩绘的涂料工;后来又成了一名专职摄影的宣传干事。“干事”是一个啥职位?从来没有弄明白过,从字义理解倒是很清楚的,就是干活儿干事儿,没啥不明白的了。这不,公子哥儿耍的摄影,用在增头羌寨的宣传上,这件事就干对了。</p><p class="ql-block"> 老父亲:你淘气的四猴儿(老四),没让你失望,不是公子哥儿,成了一名深山古寨的荣誉村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增头村下寨</p> <p class="ql-block">山野里的采蜜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