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父爱如山,母爱如水,这是很多人对于父爱和母爱的刻板印象,纵然父母和子女之间存在割舍不断的血缘关系,但有时候这份血缘却并不能从根本上保证双方亲情的延续,在现实因素和个人私利的考量下,那份爱也会随之飘零。</h3><br><h3> 美国诗人<strong>惠特曼</strong>关于母爱他曾说过:</h3><br> 全世界的母亲是多么的相像!她们的心始终一样,每一个母亲都有一颗极为纯真的赤子之心。<br><br><h3> 他将母爱描述得非常理想化和纯真化,虽然我们也一直在追寻这样的母爱,也一直希望母爱如这般无私纯真,可当置于现实之中时,我们发现事实的残酷和无情远非我们所能想象。</h3> <h3> 32年前,赵女士从外省嫁到当地,<strong>在女儿5岁的时候,丈夫突患重病让她不堪重负,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赵女士决定放弃这个家,</strong>但她没舍得女儿,临走前询问了女儿小云的想法,结果女儿坚定地表示要留在父亲身边。</h3><br><h3> 既然女儿无意跟自己重新开始生活,赵女士也就不再勉强,之后她便离开这个家改嫁到了隔壁村,<strong>只在女儿6岁那年回来过,并拍了一张全家福,之后赵女士便再也没有回家,同时,她还得知女儿在15岁那年离开了老家,从此不知所踪。</strong></h3> <h3> 如今时隔25年,思女心切的赵女士自称每次在路上看到别人家的女儿挽着母亲一起逛街,自己就羡慕不已,所以现在很想找到失散25年的女儿,重续母女亲情,这么多年过去,<strong>赵女士表示自己其实一直都在寻找女儿,毕竟女儿是自己身上掉下的肉,自己一直放心不下女儿。</strong></h3><br><h3> 赵女士的丈夫对记者表示经过多方打听,目前终于得知妻子赵女士女儿的下落,只是25年过去了,赵女士不敢上前贸然认亲,她担心女儿会怨恨自己,在了解到赵女士内心的担忧后,记者独自前往小云家并与之核实相关信息。</h3> <h3> 经过一番沟通之后,记者终于确认眼前的女子就是赵女士多年来一直苦寻的女儿小云,当记者拿出赵女士在小云6岁那年拍的全家福照片,并告诉小云母亲赵女士正在寻找她时,小云的眼圈开始泛红。</h3><br><h3> 记者尝试性询问小云是否怨恨自己的母亲时,<strong>小云却立马变得哽咽,她表示自己理解母亲当年改嫁的难处,想必她也过得不容易,自己一点都不怨恨母亲,因为做女人真的太难了,说罢,小云便捂着脸痛哭不已。</strong></h3> <h3> 当记者将女儿的话转告给赵女士时,她怀着忐忑的心态去见了分离25年的女儿,母女相见,既熟悉又显得很生分,母亲诉说着自己25年来对女儿的思念之情,<strong>埋怨女儿“你怎么不来找我呢”。女儿小云抽泣地表示不是自己不想见母亲,是母亲没来看过自己,结果一旁的赵女士来了一句“我不找你,你就不来找我了吗”。</strong></h3><br><h3> 小云解释自从母亲改嫁后,自己与奶奶相依为命,自己不是没想过找母亲,但奶奶不让自己去找母亲,<strong>奶奶认为母亲已经改嫁,肯定存在诸多不便,所以小云表示自己也不想让母亲为难,自己也害怕母亲再嫁后的丈夫不喜欢自己,种种忧虑之下小云便放弃了找母亲的念头。</strong></h3> <h3> 听闻女儿的话,赵女士变得有点激动,<strong>她心急口快地表示“奶奶不让你来找我,你就不能当家来找我吗”,</strong>赵女士的话让一旁的记者有些听不下去,记者委婉地表示赵女士当年的决定过于自私,自己不能如今与女儿相见却将责任推到女儿身上。</h3> <h3> 赵女士对此并不认同,她反驳自己并不自私,<strong>正是因为自己不自私,所以考虑到自己离开后前夫一个人没有依靠,所以才留下女儿小云给前夫做个伴,</strong>不管怎么说,事情已过去,如今找回自己失散多年的亲生女儿才是最大的喜事,赵女士将女儿搂进怀中久久不愿分开。</h3> <h3> 血溶于水的亲情是这个世界上最难以割舍的情感,无论遭遇何种坎坷和矛盾,父母和子女之间的那份情、那份爱始终都是双方互相牵挂的隐形纽带,可是在这位赵女士和她的女儿小云之间,<strong>母女二人却因现实的种种考量,这份亲情被迫中断了25年,成了彼此心中最大的缺憾。</strong></h3> <h3> 赵女士在丈夫重病期间选择弃之不顾,<strong>验证了“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这句话,虽然从自身现实利益角度而言,赵女士的做法有自己的实际考量,不是我们每一个人都曾经历过赵女士的苦难,所以真的很难一味地指责赵女士这种做法的无情无义。</strong></h3> <h3> 夫妻之间的结合一切皆因利相合而才能稳定,所以当赵女士选择脱离这段时间时,女儿的安置成了她必须要面对的问题,最终她尊重女儿选择陪伴在自己前夫身边,<strong>但25年来几乎不曾来探望过自己的女儿,相信无论什么理由都无法完美地解释这一做法的初衷。</strong></h3> <h3> <strong>女儿毕竟是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作为母亲,她也有抚养的义务,在女儿幼时离开已经让女儿的成长过程中完整地缺失了母爱,</strong>如果能在这25年时间里时不时回来探望下女儿,母女的亲情也不会沦落到至今这般困难,毕竟赵女士只是改嫁到隔壁村,而不是空间距离很远的地方,很显然,她作为母亲来说并不称职。</h3> <h3> 纵观这个事情的全部经过,赵女士自称苦苦寻找女儿多年,尤其是上街看到其他母女逛街的温馨场面,她的内心就羡慕不已,自己当年不愿维系这段母女亲情,如今却花费大力气去寻找失散多年的女儿,显得得不偿失,<strong>其背后的逻辑并不是赵女士对母女亲情的重视,而且自己看到他人亲情完整的羡慕,从而想弥补自己心中现在对于那份亲情的渴望。</strong></h3> <h3> 尤其是赵女士对于自己多年不曾探望女儿,反而责备女儿自己不主动去找自己时,让人一度无言,<strong>对于自己的失职竟然可以做到理不直气也壮,原来自己没有探望女儿没有错,错的是女儿不主动找自己,这个逻辑似乎哪里都说不通。</strong></h3> <h3> 我们可以设想,一个女人可以危难之时抛夫弃女,可以25年不探望自己的女儿,那么即便是自己的女儿去找寻自己的母亲,赵女士或许也会嫌弃女儿的到来会给自己增加不必要的麻烦,其实正是认清到了这一点,女儿才在奶奶的指导下放弃寻找母亲的想法,<strong>有时候互不打扰是对彼此最大的方便,自私的并不是女儿,而是作为母亲的赵女士,只是可怜了善良懂事的女儿,一个人在缺失父爱和母爱的成长过程中独自一人承受生活的苦难,让人心酸。</strong></h3> <h3> 亲情的建立和维系需要长期的用心经营,更需要是彼此双方真心的付出与关怀,与其到最后想办法弥补缺失的亲情,倒不如从一开始就注重亲情的发展,<strong>赵女士的寻亲艰难让我们看到亲情一旦遭遇断层,再次重逢依旧很难愈合彼此之间的隔阂和伤痛,作为父母,要么对子女不离不弃尽到为人父母的职责,要么互不打扰让彼此双方留有美好的念想,弃之不顾后的忏悔唤不醒曾经那份纯真的亲情,除了血缘层面的关联,亲情早已消失殆尽,只是留给双方无尽的伤痛罢了!</strong></h3> <h3> <strong>你们如何看待赵女士对于女儿“这么多年你为什么不来找我”的指责呢?欢迎大家留言讨论,谢谢!</strong></h3><br><h3> <strong>文|培大大</strong></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