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六(1)班:“两弹一星”的发展背景</p><p class="ql-block">1955年9月17日,钱学森与妻子蒋英携带一双儿女登上“克利夫兰总统号”游轮,踏上回国的旅途。尽管在归国途中,一切看起来都风平浪静,但事实上却危机四伏。妻子蒋英已经做好为丈夫钱学森挡枪子的准备,为的就是能让钱学森安然无恙地回国效力。</p> <p class="ql-block">六(2)班:两弹的研发过程事迹</p><p class="ql-block">邓稼先毅然决定参加核试验,1985年春的一天,邓稼先最后一次离开罗布泊。一回到北京,邓稼先就病倒住院了,诊断患上了一直肠癌,而且已经到了晚期。有人曾问邓稼先在“两弹”成功爆炸后的奖金,邓稼先总是笑笑。</p><p class="ql-block">1986年7月29日,邓稼先因全身大出血在北京逝世,享年62岁。邓稼先最终是在妻子怀抱中离世的,这一幕让在场人员无不潸然泪下。</p> <p class="ql-block">六(3)班:“两弹一星”发展成就</p><p class="ql-block">1990年7月16日,“长征”2号捆绑式火箭首次在西昌发射成功,为发射载人航天器打下了基础。</p><p class="ql-block">1992年,中国载人飞船正式列入国家计划进行研制,这项工程后来被定名为“神舟”号飞船载人航天工程。</p><p class="ql-block">1999年11月20日,中国成功发射第一艘宇宙飞船--“神舟”试验飞船,飞船返回舱于次日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成功着陆。</p> <p class="ql-block">六(4)班:“两弹一星”元勋展示</p> <p class="ql-block">六(5)班:大国重器主要成就展示</p><p class="ql-block">东方红一号卫星是1970年4月24日中国自行研制并成功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p><p class="ql-block">它的任务是进行卫星技术试验,探测电离层和大气密度。卫星自重173千克,采用自旋姿态稳定方式,初始轨道参数为近地点439公里,远地点2384公里,倾角68.5度,运行周期114分钟。卫星外为直径约1米的近似球体的多面体,它以20.009兆赫频率播放《东方红》乐曲。</p><p class="ql-block">东方红一号卫星是中国于1970年4月24日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按时间先后顺序,中国是继苏、美、法、日之后,世界上第五个用自制火箭发射国产卫星的国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