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为进一步普及防震减灾知识,增强全园师幼的避险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牢固掌握应急避震的正确方法,熟悉震后紧急疏散程序和线路,近日翡翠城幼儿园组织全园教职工和幼儿开展了防震减灾应急疏散演练活动。</p> <p class="ql-block"> 演练前,全园师幼开展了防震减灾安全知识教育活动,老师向幼儿示范正确的躲避方法,幼儿跟随老师学习避震保护方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演练正式开始,当第一声警报声响起时,各班老师迅速指挥幼儿进行躲避,孩子们就近躲到墙角、桌子下、安全三角下,并用双手护住头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第二次警报声长音响起,各班老师立即组织幼儿有序的用手抱头、弯腰低身、沿着预定路线,快速有序撤离到室外开阔地方。各班老师在整个演练过程中,始终密切关注幼儿安全,到达安全区域后及时清点人数,向总指挥汇报情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地震自护儿歌</p> <p class="ql-block"> 活动结束后,赵园长对本次演练进行了总结,肯定了整个演练过程中师幼做到急而不乱、稳定有序的效果。通过演练,师幼进一步巩固了避震应急知识、防护措施和方法,强化了安全意识,夯实了防震减灾的基础。</p> <p class="ql-block"> 地震小常识</p><p class="ql-block"> 破坏性地震从人感觉振动到建筑物破坏,一般只有10秒左右。在这短短的时间内,人们千万不要惊慌,而应根据所处环境,及时采取正确的应急避险行动,迅速作出保障安全的抉择。</p><p class="ql-block">一、躲:地震来临时的第一反应</p><p class="ql-block">如何在地震中科学的应对与躲避,是提高生存率、降低伤残率的有效之举,正确认知地震中“往哪躲”显得尤为重要。</p><p class="ql-block">1.躲避在室内三角避震空间,比如内墙墙根、墙角、卫生间等开间小的地方。</p><p class="ql-block">2.躲往户外平面避震空间,比如应急避难场所、公园、操场等空旷开阔的地方。</p><p class="ql-block">3.利用人体屈曲避震空间,比如采用蹲下蜷曲、靠固定物、面部朝下、手护头颈、口眼微闭、用鼻呼吸的体位形成的自救空间。</p><p class="ql-block">二、救:地震时的自救与互救极其重要</p><p class="ql-block">1.评估环境与自身状态</p><p class="ql-block">评估自己的身体状况,对于逃离危险也很重要。我遭遇了什么?我受伤了吗?评估自己是否受伤,伤情的轻重等。</p><p class="ql-block"> 2.被掩埋时正确脱险和科学自救</p><p class="ql-block"> 如果地震时被掩埋在废墟中,自救最重要的是镇静、除险、求救。设法保护自己,及时排除险情保存生命,坚定生存信念,等待救援。</p><p class="ql-block"> 当手臂或其他部位能动时,应逐步清除压物,尽量挣脱出来。不能脱险时,应在嘴和胸的部位,腾出一定空间,保证呼吸。</p><p class="ql-block"> 期间要想方设法向外界传递求救信息,要尽可能利用手边的简易工具,间歇性地敲打附近坚硬器物,发出求救信号,耐心等待救援。</p><p class="ql-block">三、防:了解地震知识和建立应急预案</p><p class="ql-block"> 地震是地球运动的必然结果。在地震之前居民最好了解一些地震的基本知识,建立家庭地震应急预案。</p><p class="ql-block">1.在地震高发区,居民可储备饼干、矿泉水等基本的应急食品。</p><p class="ql-block"> 2.了解居家附近可能的危险源分布情况,一旦发生地震,便于回避。</p><p class="ql-block">3.积极参加单位或社区组织的地震应急演练训练,掌握自救互救基本技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