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到云南看看

顾睁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CONTENT</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第一节p3</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乾隆年间的怒江吊桥仍在通行人马</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怒江大峡谷之行(一)</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第二节p29</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废城知子罗曾经是怒江州府</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怒江大峡谷之行(二)</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第三节p54</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石月亮曾经是飞虎队驼峰航线的路标</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怒江大峡谷之行(三)</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第四节p79</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丙中洛有故事的重丁教堂</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怒江大峡谷之行(四)</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第五节p106</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独龙江公路的故事</b></p><p class="ql-block"><b>——怒江大峡谷之行(五)</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第六节p132</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他们从原始社会一步跨进现代社会</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怒江大峡谷之行(六)</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第七节p162</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腾冲是中国第一个光复的县城</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瞻仰国殇墓园</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第八节p176</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进出坝美寨子必须坐船穿过溶洞</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印象之一</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第九节p190</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1984年某日凌晨两颗信号弹腾空而起</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云南文山印象之二</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第十节p204</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清廷一手“培植”起来埋葬自己的掘墓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云南陆军讲武堂旧址一瞥</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第十一节p216</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一座令人高山仰止的丰碑</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寻访圣地国立西南联大旧址</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第一节</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乾隆年间的怒江吊桥仍在通行人马</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怒江大峡谷之行(一)</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儿子被派往云南腾冲人民医院支边,我俩前往探望,在腾冲住了几天后,他问我们还想到哪里去看看,我说云南嘛,无非大理、丽江香格里拉和西双版纳名气最响,我皆去过。他说非也,那里过度开发而显得喧嚣,带我俩去看看原生态的怒江大峡谷吧。于是择日租了一辆四驱动路虎越野车,我怀着猎奇、兴奋和趣味,掺和着忐忑、紧张和冒险的心情,从腾冲沿着怒江一路向北进发了。</p><p class="ql-block"> 我们三人一行的计划行车路线是:第一天,腾冲到怒江傈僳族自治州首府泸水市六库镇,227公里;第二天,六库到福贡县城,沿怒江公路135公里;第三天,福贡经过贡山县城到丙中洛乡,132加42共174公里;第四天,丙中洛返回贡山县城后到独龙江乡,42加90共132公里;第五、第六天返回腾冲,来回合计1,300公里。</p><p class="ql-block"> 第一天,从腾冲到怒江州首府六库镇200多公里的途中,经过保山市龙陵县“松山血战”遗址。为何说“松山血战”事关陪都重庆的安危呢?遗址旁边那块红色石头上面雕刻着说明文字,好像在诉说那场血与火的战斗。</p><p class="ql-block"> 巍巍松山突兀于怒江西岸,是当年滇缅公路通往滇西地区的“咽喉”,日军为截断国际唯一一条援华物资运输线,即滇缅公路,于1942年5月自缅甸攻陷畹町、芒市、龙陵,准备直取保山、昆明、重庆,情况非常危急。1944年中国远征军宋希濂部强度怒江,在滇西战场向日军进攻,历经大战10次、小战百余次,全歼日军3,000余,远征军牺牲7,600余,战役异常惨烈,鲜血染红每寸土地和每幢建筑。松山血战是典型的山地丛林战,被编入美国西点军校教材。</p><p class="ql-block"> 松山血战牺牲的远征军将士埋葬在腾冲西南1公里处的叠水河畔、来凤山北麓的“国殇墓园”,是1946年时任国民政府委员兼云贵监察使李根源倡议兴建,以祭悼国军阵亡103141名将士的陵园,我们在腾冲时已经前去陵园瞻仰,看到松山血战遗址,联想到墓园,更加感受到中华民族反抗侵略者不屈不饶的精神值得可歌可泣。</p><p class="ql-block"> 离开松山战役遗址继续北行,左边高黎贡山高耸入云,沿S228省道不时见到红红木棉花,右边横断山脉中的三江之一怒江自北向南,一路“怒”下,水流湍急,不能行船,所以看见一座座吊桥。</p><p class="ql-block"> 我们驱车北行至保山市芒宽乡六(库)东(风)公路边的云南省重点文物“潞江双虹桥”,潞江是怒江的别名,具有200多年历史的双虹桥是保山的一个“宠儿”,是怒江天堑的一把锁钥,也是滇西抗战的一张名片。</p><p class="ql-block"> 清乾隆五十四年(公元1789年),时任永昌知府的陈孝升体察民情,为解决怒江两岸的老百姓过江难、行不便的疾苦,遂倡议在怒江上建一座跨江之桥。后筹款、筹粮、招募工匠,经过一番实地考察后发现,江心有一巨石,形如砥柱,于是决定把桥修建于此。大桥的结构是三墩两孔铁链桥,上面铺设木板。江中的这一“中流砥柱”,恰巧是一个天然的桥墩,把桥分为东西两段。东段宽3米许,横跨60多米,用15根铁链组成,西段因桥下是怒江的辅河道,枯水季节无水,河面也要窄一些,故所用12根铁链就要短一些,净跨40多米。全桥总长160多米。大桥恰似从江面上同时升起的一对彩虹,于是人们就以“双虹”冠之。双虹桥每根铁链采用数百个铁环紧扣,两头固定在用炮杆深凿的巨石之中,十分牢靠。虽经200多年历史沧桑,如今仍可通行人马。</p><p class="ql-block"> 双虹桥以规模宏大、因地制宜、结构灵活而著称。东西两头的关楼,实际上是两个桥头堡。传统的木建筑,飞檐斗拱,青砖灰瓦,古色古香。楼下各向相反的方向伸出若干铁链,各自固定于江中巨石,真是气势恢宏,设计精巧。江中的巨石尚有富余的地方,工匠们别出心裁地在那天然的石墩上建起了一个亭子,重檐翘角,雕梁画栋,三面还设有栏杆、座椅。该亭起名叫“风雨亭”,行人可以在这里歇歇脚、避避风雨,同时,从美学构图角度来看,此亭子又起到了承前启后的点缀作用,它和东西两桥头堡呼应,两截桥就真正成为整体一座桥了。200多年前的祖先,利用波涛汹涌的江面生出一块把水分为两半的巨石,桥刚好可以分成两截来建造,省工省料,玉带飞架,老祖宗神来之笔,真是妙哉。</p><p class="ql-block"> 有一汉朝史者在印度看到我国四川产的邛(邛qiong崃)竹拐杖后,证实了从四川到印度有一条通商之路,即“南方丝绸之路”,古代叫“蜀身毒道”,身毒是古印度音译。这条丝绸之路到永昌(今保山)后必须过怒江,翻越高黎贡山到腾冲,再到东南亚、南亚。在双虹桥没有修通之前,人们一般是走“北线”,即从怒江猛古渡口过江,翻越高黎贡山,经北斋公房垭口进入界头到达腾冲。双虹桥修通以后,这条古道路程缩短了,中途有村庄了,马匹不用乘渡船了,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南线”。这条古道自双虹桥始,经百花岭过最高点南斋公房垭口,海拔3170米。到达腾冲曲石乡的江苴古镇,全长约65公里。这些古道多为人工开凿并用石板铺就而成,盘旋在陡峭山间,穿行于密林之中,十分险要,那凹陷石头上面长期磨损出来的两条马车车辙,就是古老历史的见证。</p><p class="ql-block"> 1921年民国政府曾重修过双虹桥,把陈旧的建筑翻新了,把破败不堪的桥板予以更新,我在双虹桥中间的“风雨亭”顶部的木头梁柱上面看见“中华民国十年”字样。抗日战争时期,抵御日军的怒江战役打响时,中国远征军第20集团军53军最惨烈的一仗就发生在双虹桥西岸的大塘子。53军的前身是张学良的“东北军”,军长周福成是张的亲信,也是东北军中参加对日作战次数最多的将领,如古北口抗战、长城抗战、武汉会战。卫立煌接手陈诚的远征军司令长官一职后,深感麾下都是中央军嫡系难以指挥,特地申报将第53军换装美械,成为中国远征军作战序列中罕见的非中央系甲种军,周福成自然感恩戴德,在反攻滇西时颇为卖力,成为滇西战场的骨干部队。当时双方争夺战达到空前你死我活之程度,尸横遍野,血流成河,最后日军成为远征军手下败将。双虹桥的铁链大多被毁坏,双虹桥见证了中国军民英勇抗日的壮举和日本侵华的累累罪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继续沿着两车道的S228北上,来到地处高黎贡山山脉东麓与怒山山脉之间的怒江大峡谷中的保山市芒宽彝族傣族乡。芒宽有两种著名特产:一是甘蔗及蔗糖;二是有几十年历史的香料烟,又称土耳其烟,一种具有浓郁芳香和具有特殊应用价值的烟草,素有“中国的香料烟在保山,保山的香料烟在芒宽”的美誉。</p><p class="ql-block"> 许多人认为榕树的故乡在福建,其实不然,旅游界有句俗话说:想看松树到黄山,想看榕树到芒宽。芒宽乡是大榕树的故乡,当地大榕树长得很是茂盛,远远望去,就像一把把张开的深绿色的大伞,荫翳一方。傣族传说中,每个村子的祖先灵魂都会附在村里最大的一棵榕树上,这棵树就成了村民顶礼膜拜的图腾。</p><p class="ql-block"> 我想不到芒宽也是明朝徐霞客游历考察之地,《徐霞客游记》写道:“二里,其中复环为一壑,闻水声淙淙,是为打郎。” 打郎是村名,属芒宽乡。又写:“二里余,有聚落倚南坡,临北壑,是为猛淋。” 猛淋今为勐林村。还写:“此地为猛赖,乃上江东岸之中。” 猛赖是古渡口名,现名为勐赖。</p><p class="ql-block"> 途中我们下车走到怒江沙滩上近距离欣赏咆哮的怒江。怒江,当地也叫潞江,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怒江从西藏进入云南后劈开崇山峻岭,象骏马般奔腾一路向南,每年平均以1.6倍黄河的水量流向缅甸,流入缅甸后称萨尔温江,最后注入印度洋。怒江也是中国的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的其中一条大江,还有两条是金沙江和澜沧江。怒江全长3,000多公里,三分之二在中国,其中有名的怒江大峡谷就在怒江州境内,全长300多公里。这里的河床海拔800米,而两岸山峰大多在海拔4,000米以上,这是仅次于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和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的世界第三大峡谷。 峡谷最深处在丙中洛一带,有“东方大峡谷”之美誉,我们第三天就要到达丙中洛。眼前一大片沙滩游人寥寥无几,沙粒粗,江水冷,不能赤脚,只能站着静静聆听江水湍急流动的声音,默默想象怒江两岸人们,因为无法行船,生活生产一定非常困难。</p><p class="ql-block"> 当我看到怒江边山上的傈僳族寨子时,我想快要到达第一天终点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州府六库。怒江州因怒江由北向南纵贯全境400多公里而得名,怒江西边是高黎贡山,东边是碧罗雪山,形成怒江大峡谷。怒江州在中缅滇藏的结合部,有长达500公里的国境线,进入怒江州道口管理站(省道没有收费站)有武警检查证件和车辆行李,要是在十几年前,到六库的旅行者还必须在户口所在地办理边境通行证呢。</p><p class="ql-block"> 怒江州下辖4个县:泸水、福贡、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和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我们这次怒江之行去了3个县,除了兰坪县。怒江州首府和泸水县县府在同一地方,即六库镇。怒江州府最早不在六库,开始成立的1954年至1974年这20年间,州府设在碧江县的县城“知子罗镇”,地处3,000米碧罗雪山上,后来预报说这里将要发生地震和山体滑坡而废弃,州府搬迁至山下泸水县城六库,1986年撤销碧江县并入福贡县,从此人去城空成为废城和记忆之城。第二天我们将去知子罗这座“空城”看看。</p><p class="ql-block"> 怒江州面积1.5万平方公里,是上海的2倍多,地形狭长,南北相距400公里,人口52万,仅上海的百分之5,少数民族占92%,所以一路上人烟稀少。怒江州是中国唯一的傈僳族自治州,其中独龙族和怒族是怒江州所特有的少数民族,傈僳族源于古老的羌族,与彝族相通,怒江州有人口最少的民族,比如第四天我们要去的独龙族仅有4,000多人。傈僳族有自己的文字,怒族和独龙族没有,但三个民族语言相通。</p><p class="ql-block"> 州府所在地“六库”这个名称从何而来呢?傈僳族人说,过去这里是珍禽异兽穴居的地方,土司常在这里下扣(一种抓捕动物的陷阱)打鹿所以叫“鹿扣”,演变为“六库”,这是通俗词源学比附。汉族人说,这里周围一共有六座山峰,峰峰都有宝藏,共有六个宝库,因此称为“六库”。而较早居住在这里的傈僳族则说,这里常常遍地冒水,地下有龙潭,所以叫龙洞,“六库”是方言谐音。不同的说法都说明六库是一个古老的地名。后来旅行回家后,每当电视和报纸上面出现有关六库或者傈僳族的信息,就会引起我的关注。</p><p class="ql-block"> 经过怒江州旅游服务中心,那是一栋三层楼新建筑物,外表装饰既含有不少民族特色元素,如鲜艳色彩和美丽花纹图案,也不失现代风格。我们想去咨询,却吃了闭门羹,那天是元月2日,元旦小长假第二天,内地是旅游高峰期间,中缅边境旅游服务部门却休息,服务理念与上海不同啊。</p><p class="ql-block"> 神奇美丽的怒江大峡谷是神秘之地,在壮美的祖国西南边陲千里江山图上,六库是最夺人眼球的色块。六库怒江大桥是必须打卡之景,在峰峦起伏、大江奔腾的横断山脉深处,出现了一座现代化大桥,斜拉桥建成于改革开放后的1991年,长近400米,,单空跨度居亚洲第二,桥面很宽,双向6车道。我们下车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奔腾的怒江,因为是下游,江面较宽,水流奔流不息,看似平静的水面,巨大的旋涡翻滚着,奔涌着自北向南流去。视野里是从上世纪到今天先后建起的重阳桥、向阳桥、怒江大桥、怒江二桥,远处还保存着半个多世纪前的怒江溜索,那是多么危险的原始渡河工具。每一座桥都有自己的历史文化,桥如果有灵性,把记忆连在一起,就是六库的历史。</p><p class="ql-block"> 怒江大峡谷之行第一晚下榻六库怒江大酒店,酒店有9层,蓝色玻璃幕墙,大堂墙上挂着显示世界时区的5个电子钟,一块铭牌上写:“党政机关会议定点饭店”,让我感到放心。标房230元含早餐,酒店房间桌子上有块小牌子,上面写“拒绝毒品,珍惜生命”,怒江州与缅甸交界长500公里,一路关卡查的严,禁毒形势严峻。放好行李来到东城老城区吃晚饭和散步浏览街景。 小城六库商业中心马路并不宽敞,行人车辆熙熙攘攘,穿戴民族服饰的人并不多,六库百货大楼造型现代,顾客人头攒动,看到6个汉字下面有一排字母,LUTKUQ EXVUTDEL HIN DDATMA, 猜想是傈僳族语的拼音文字吧,也许最早是传教士帮助创制的。下午6点多,看见一辆扎满鲜花的婚车停在一家酒店门口,我想婚礼刚开始,不妨进去看看边疆婚礼的热闹场面,后来看见西服上口袋有花绶带的新郎走出来送客,才恍然大悟,原来这里的婚礼是在中午进行的,其实除了上海等少数几个地方,全国许多地方婚礼都是在中午的,我人在边疆却用上海思维呢。已经傍晚7点了,天还那么亮,来到网上介绍的老城区“江江味坊”,点了三份各式炒饭、香肠和排骨汤,59元,在露天芭蕉树下吃得有滋有味。</p><p class="ql-block"> 第一天从腾冲至六库,含游玩景点,共行驶240公里。回酒店早点休息吧,准备第二天六库至福贡的怒江大峡谷行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第二节</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废城知子罗曾经是怒江州府</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怒江大峡谷之行(二)</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怒江大峡谷之行第一天,我们从腾冲——六库,景点有松山血战遗址、潞江双虹桥、芒宽和六库大桥等,行驶240公里,入住怒江大酒店。</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早上7点半天还蒙蒙亮,在怒江大酒店自助餐厅用早餐,餐厅简朴,但中西食品丰富:牛肉米线、杂粮粥、烤南瓜土豆、培根熏肠、蛋糕面包、果酱黄油、咖啡饮料和芒果,230元房价含早餐,性价比高,不过以后几天,越往怒江上游吃住条件也许会越差。</p><p class="ql-block"> 早餐后继续向北行驶在S228省道,第二天的目的地是福贡县城。左边是高黎贡山保护区,右边是与行车方向相反、激流南下的怒江,再右边是碧罗雪山,S228省道有时在峡谷中,有时在山上盘旋,天空青蓝,远处傈僳族寨子点点缀缀,景色美不胜收。</p><p class="ql-block"> 我们是逆怒江流向朝北而行,怒江是中国最后几条能够保持自然生态的横断山脉中的一条大江。怒江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流经青海、西藏、云南、缅甸,流入印度洋。两边高黎贡山、碧罗雪山等形成怒江大峡谷,全长600多公里,比美国科罗拉大峡谷450公里还长。水流湍急,无法行船,自古以来建了许多吊桥。怒江蕴藏巨大的水能量,许多建设水电站的方案被推翻或推迟,不知哪一天,不知哪一位伟大的人签署建设了伟大的怒江水电站和大坝项目,我的照片会成为难以重现的旅行记忆。</p><p class="ql-block"> 离开六库向北行驶50公里,怒江突然变得狂放不羁。从双纳瓦底峡谷开始,怒江两岸变得越来越狭窄形成峡谷。两岸岩石由变质大理石和片磨岩组成,从江面到岸顶高差达1,500米,直立如刀削斧劈一般。两岸距离最近处只有10米。江水在此变得湍急无比,拍击着两岸和江心的礁石,发出排空闷雷之声。水流冲击岩石,撞得粉碎,就像堆起了层层白雪。一股股乳白色的雾气从江底升腾,使峡谷的底部变得模糊蒙胧。在怒江大峡谷中行驶常会看到交警的警示牌:“驶入峡谷全线道路临江临崖,弯急路窄,时有滚石,请谨慎驾驶”。</p><p class="ql-block"> 怒江大峡谷沿途开辟许多观景台,方便游客行人欣赏美景。傈僳族称这个景区为"腊玛登",路牌上的英文写:Jumping Tiger Scenic Area ,意为老虎跳峡谷。</p><p class="ql-block"> 这里传说很多,怒族祖先左挎长刀,右背弩弓,人人是打猎好手,被追赶的野兽走投无路,拼死从这里跳过怒江,怒族猎手面对滔滔江水毫不畏惧,也运足力气,一步从怒江东高高跃起跨到怒江西将猎物捕获,这就是老虎跳峡的名字由来。</p><p class="ql-block"> 傈僳族称之“腊跨洛”、“腊玛登培”的“老虎跳峡”,长10公里,最窄处8米,枯水期更窄,落差20米,水流汹涌奔急,巨大的岩石堵在江中,阻挡着江流的奔腾。峡谷两岸峰峦重叠,峭壁如削,江中怪石林立,怒江水先因山势逼而激荡,后因磐石阻而奔放,以排山倒海之势,万马奔腾之力,浪花飞舞,击岸拍天,虎吼震耳,喧声蔽天。山石被水流冲刷,切割成层层片片,沟折纵横,正是千万年来怒江水之威之狂的见证。</p><p class="ql-block"> 我驻足“腊玛登”观景,我的赞叹,我的遐想,完全融合到这惊涛拍浪的交响曲中。1943年中国远征军官兵赴缅作战,因无船渡江,就在“老虎跳峡”跳过怒江,创造了无舟桥的情况下,跨过怒江的壮举,因为老虎跳峡是怒江上唯一在冬天枯水期人可以跳过去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腊玛登还有一个抗战时期驼峰航线的故事。1943年由吉米担任机长的中美编组驾驶的C53型运输机,在执行驼峰飞行任务时坠落在高黎贡山的丛林里,吉米、唐宣和王国梁三人失踪。1944年吉米的美国战友汉克斯等3人进入高黎贡山的原始森林搜寻C53,艰难跋涉了9天9夜,终因断粮和染病被迫放弃。1983年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发现这里山林中存在巨大的金属物,还有1996年缅甸猎人发现了C53坠机点,1997年年过八旬的汉克斯得知信息后,不顾一切单身飞往中国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徒步露宿五天五夜,最终找到了坠落在高黎贡山原始森林里的这架飞机,但没有发现三人迹象。飞机残骸现在存放在片马镇的“驼峰航线纪念馆”,因离开腊玛登50公里我们放弃了。</p><p class="ql-block"> 汉克斯将飞机的一小块残片带回了美国,送到了吉米父亲墓前,因为三位飞行员的遗骨无法找到,兑现了自己53年前向吉米父亲许下的诺言。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体现了对生命价值的尊重,也见证了中美共同抗日所结下的友情。</p><p class="ql-block"> 1945年二战结束后,美国《时代周刊》这样描述驼峰航线:在长达600余公里的怒江深山峡谷、雪峰冰川间,一路上散落着许许多多飞机碎片,在天气晴好的日子里,这些铝片会在阳光照射下熠熠发光,这就是著名的“铝谷”——驼峰航线。当年陈纳德将军“飞虎队”英勇战斗所付出的代价之巨可见一斑。</p><p class="ql-block"> 怒江上的溜索已经成为当地的一个旅游项目,怒族或傈僳族老乡看到我们的车围上来招揽生意。听说溜一次二十元,我们胆怯没有溜。溜索是当地少数民族过江的主要交通工具,包括学生读书、邮递员送邮件都是靠溜索。</p><p class="ql-block"> 溜索是古老的第一代过江交通工具,村民们讲,溜索时代村里有好几个人掉落江中,有的连遗体都没找到。其中一个村民讲他1994年结婚来到村时,是他这辈子第一次滑溜索过江。“现在回想起来,比坐飞机还害怕。” 每次滑溜索都像是过了一次“鬼门关”,有一次带着儿子过江时,溜索在中间停了下来,只能靠手扒拉过去,到对岸时已精疲力竭。直到2008年社会捐资建成的吊桥是村里的“二代桥”,相比溜索已有了很大的改善。</p><p class="ql-block"> 我们的四驱动车继续逆江而上,省道路面险窄,常有山体滑坡的碎石拦路,路旁垂直而下100米左右是咆哮南下的怒江,水流急,漩涡多,落差大,被称之云南最危险的公路,一路上交会车辆极少,儿子小心翼翼地驾驶,随时应势调整车速,发现美景停车拍照欣赏。</p><p class="ql-block"> 进入福贡县境内不久,来到了匹河怒族乡民族中学看“飞来石”。1983年3月19日凌晨,因连续下大雨,怒江东岸山体滑坡,一块长6米高4米重千吨的石头,重重地砸在校园里,奇妙的是有惊无险,学校老师直到第二天早上才发现有巨石砸到院子里,幸运的是没有伤人,只是砸坏了宿舍的房檐。后来有人在巨石上面题字“奇峰出奇石,险情出险缘,巧难又巧合,绝缘配绝姻”。我们在校园绕了一圈,校舍简陋,操场上有两个篮球架,学生在玩,周边景色很美,校门前是一条狭窄的砂石路,对面零散着乡民的矮屋,屋后便是险峻大山,学校后面紧靠着涛涛怒江和对岸山峦。</p><p class="ql-block"> 我看到S223省道山路口一块指路牌和一把傈僳族怒族人喜爱的吉他雕塑:匹河乡老姆登村12公里;知子罗记忆之城16公里。我们就驱车盘旋绕行上山。</p><p class="ql-block"> 匹河乡是中国唯一的怒族乡,怒族自称“怒苏”,即泸水县名称来历,只有几万人。历史上怒族人先后受南诏、大理、纳西族木氏土司统治,傈僳族头人也强占怒族土地和掠夺人口作奴隶,怒族内部出现家庭蓄奴,一直延续到民国初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山上老姆登村有500多人,皆为怒族,村民信仰基督教。“老姆登”是怒族语的音译,意思是“人喜欢来的地方”。这座建于1930年、在悬崖边上的红白相间的房子,就是怒江流域最大的老姆登基督教堂。走到教堂前,看着茫茫大山密林,那种乡村教堂的朴素、淡定和自然真的会让人们心静如水,教堂顶上红色十字架直指天堂,“神爱世人”四字非常夺目。</p><p class="ql-block"> 19世纪下半叶天主教和基督教相继传入怒江大峡谷,福贡县9万人中有7万多人信奉基督教,教堂就有300多座,基督教在这些高原乡村已有百余年的历史,当地犯罪率极低。我由衷钦佩当年那些洋人传教士,能够不远万里来到中国这个穷乡僻壤进行传教,这需要一种多么大的信仰精神力量。老姆登教堂远近闻名,建在匹河乡海拔2,200米的山上,是一座中西文化结合的教堂,虔诚的怒族教徒男女声二重合唱声名远扬,为何呢?有什么故事吗?</p><p class="ql-block"> 那天是2016年元月3日,礼拜天,村里的基督信徒身穿鲜艳的民族麻布服装,聚集在这里唱圣歌,“四声部无伴奏合唱”,我为什么要打引号,原来是传教士的洋夫人教会他们的爷爷奶奶辈,再一代代传下来的。对于那些深居大山里,身上散发着泥土香味的朴实村民,上帝就住在他们心里,他们像呼吸一样,舒缓自然,安详虔诚地哼出那些歌词。歌声整齐,声调统一,旋律舒缓,悠扬,传遍教堂每一个角落,用天籁之音形容并不为过。</p><p class="ql-block"> 中间一排座位上,一个年轻男子正在在诵经、唱歌,怀里抱着一个熟睡的婴儿。我凑近仔细看他们念的圣经和唱的圣歌歌谱,书上是一种拼音文字,但不是汉语拼音,原来圣经的翻译始自一位在大峡谷住了30年的英国传教士,他学会了最标准的傈僳语,然后传教士用英文字母拼成傈僳语言,并且教会村里人。陪同他来中国的夫人是一位深受乡人敬重的女医生,她为傈僳族人和怒族人贡献自己的医学知识,救死扶伤,然而自己最后病死在峡谷山中。但她亲手指挥、教授的“哈利路亚”四声部无伴奏合唱,至今仍传扬在大峡谷傈僳人中。</p><p class="ql-block"> 村民唱圣歌是用傈僳语,手机也安装傈僳拼音文字,傈僳族的文字始自圣经的翻译,也为怒族所共用。虽然老姆登是个怒族村寨,但是怒族只有语言没有文字,他们学习的和使用的都是傈僳族文字。傈僳族的文字是当初传教士依据西文创造的大写拉丁字母及其变体作字母的文字,其实可以根据其拼写大体判断其读音。这位英国人中国名字叫富能仁(James Outram Fraser,1886-1938),伦敦皇家学院毕业,开过钢琴音乐会,1908年他经过漫长旅行骑着骡子来到怒江边,傈僳人乐意接待这位传教士,他很快学会傈僳语,并将《马可福音》和赞美诗翻译为傈僳语,发挥傈僳人在歌唱方面的天赋,到1918年超过6万名信徒受洗。1929年,43岁的富能仁与邰洛西结婚,新娘是另一传教士之女,生于中国,毕业于牛津大学,正是这位洋夫人传授傈僳人““四声部无伴奏合唱”。1938年富能仁患疟疾逝于寨子里,墓地在保山,傈僳人每年祭奠他。</p><p class="ql-block"> 怒江大峡谷的神秘,封闭是一个原因,因为她实在太遥远、太古老、太美丽、太寂静。沿怒江行走,无论在哪儿遇到哪个民族的人,我感受到他们的质朴和平和,他们身上有一种气质,一种淡定,高山缺氧,但不缺信仰。我看到一群傈僳族小学生,在简陋寒冷的教室里,围着火盆,听老师讲课。</p><p class="ql-block"> 我们离开老姆登村车继续绕行盘旋向上,白云在碧蓝的空中飘浮,看着滇西深山里的山寨和苍苍莽莽连绵起伏的群山,使人油然而生热爱大自然的心境,6公里后到达“废城知子罗”。</p><p class="ql-block"> 怒江州府最早不在六库镇,1954年至1974年这20年间,州府设在碧江县的县城“知子罗镇”,地处3,000多米碧罗雪上,后来预报说这里将要发生地震和山体滑坡而废弃,州府才搬迁至山下泸水县城六库,1986年撤销碧江县并入福贡县,从此人去城空成为废城和“记忆之城”。</p><p class="ql-block"> 进入知子罗,最先看到一个八角形的典雅建筑,是建成后从未使用过的图书馆,当年模样,岁月增加了沧桑感,斑驳的墙上领袖画像依然光芒四射。站在“八角亭”上,视野开阔,西面高黎贡山延绵不绝气势雄伟,翻越大山就是缅甸。东面是碧罗雪山,翻过就进入大理,古时茶马古道的重要驿站,知子罗离山下公路甚远,交通不便,这是小镇荒废的重要原因。</p><p class="ql-block"> 后来仅发生小型的山体滑坡,一些村民又陆续搬回旧城,现在有近千村民。我看见一些人从残旧的房屋走出来,那些房子如不进行整修,已经不能居住。“废城”的房屋与汉人不同,坐西向东,很多门窗缺损,过去的学校、医院和办公建筑还在,并留下许多“罪恶10年”的痕迹。还看到一处老房子前的石碑上写:“碧江和平解放谈判处”,原来这几个县城在1949年“无战事”。这里计划投资开发成旅游项目,主题是“记忆之城”,所以不允许村民拆建装修,但愿开发成功,以此作为脱贫的契机。</p><p class="ql-block"> 知子罗村95%村民信教,淳朴敦厚,低犯罪率。知子罗教堂内简朴庄重,摆着一些坐凳和木椅,黑板上写着傈僳文赞美诗和歌谱,讲台前放着一本傈僳文《圣经》,教堂前的黑板上写着赞美诗歌谱,有一架电子琴,村民正在做礼拜,神职人员用普通话和傈僳语讲着圣经故事。</p><p class="ql-block"> 离开知子罗村,驱车盘旋下山,回到S223后直奔第二天目的地福贡县城,下榻丽景大酒店,标房188元不含早餐,房间面对奔流不息的怒江,可以看到福贡怒江大桥和福贡县城街景。</p><p class="ql-block"> 放下行李,我们来到离酒店不远处的傈僳园饭店吃晚餐,饭店布置极具傈僳族民居特色,室内外墙壁装饰和地板上都是编织的席子。我们点了一盘烤乳猪、红烧鸡块、炒土豆丝和菜汤,猪肉肥而不腻,香味正宗,三人消费190元。</p><p class="ql-block"> 怒江大峡谷之行的第二天从六库——福贡,游玩了双瓦纳底、腊玛登、飞来石、老姆登和知子罗等景点,共行驶178公里。晚餐后回酒店早早休息,准备迎接第三天福贡——丙中洛的行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第三节</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石月亮曾经是飞虎队驼峰航线的路标</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怒江大峡谷之行(三)</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怒江大峡谷之行第二天,从六库——福贡,景点有双瓦纳底、腊玛登老虎跳峡、飞来石、老姆登村和知子罗村等,行驶178公里,入住福贡县怒江边的丽景大酒店。</p><p class="ql-block"> 第三天早上,酒店不含早餐,我们来到福贡街头小包子铺,点了小笼和粥,三人20元,我看到墙壁上的价目表,最贵的香菇鸡盖浇饭18元,最便宜的西红柿蛋炒饭12元,在偏僻的边疆有比较丰富的早点,让我感到意外。</p><p class="ql-block"> 福贡是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下属的四个县之一,地处滇西北横断山脉中段碧罗雪山和高黎贡山之间的怒江大峡谷,西与缅甸的边境线达150公里,面积是上海的一半,却仅有10万人,5所高中,第二天玩的飞来石、老姆登、知子罗,以及第三天要去的石月亮皆位于福贡县内。</p><p class="ql-block"> 上午8点半离开福贡县城向北驶上怒江边的S223,第三天的目的地是贡山县“人神共居”丙中洛村,福贡到贡山132公里,贡山到丙中洛42公里,共174公里。仍然是左边是高黎贡山保护区,右边是碧罗雪山,中间是与行车方向相反、呼啸南下的怒江。越野车有时在山上盘旋,有时在怒江两边轮换行驶,过一段路程就会穿过一个个少数民族村寨,天空碧蓝,山岚起伏,慢慢欣赏道路两边的“一分钟一个景”。不过,有时也会遇到堵车,比如塌方后修路。</p><p class="ql-block"> 不一会来到古老的中缅驿道亚坪,关卡武警检查证件后说前方路况糟糕,劝说不要前往而作罢。上午10点到达名闻遐迩的福贡县怒江石月亮景点。在高黎贡山山脉中段4000米的峰巅,有一巨大的大理岩溶蚀而成的穿洞,洞深百米,洞宽约40余米,高约60米,沿着怒江北上,百里之外,就可看到这个透着白云蓝天的石洞,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做石月亮。它仿佛是开天辟地就耸立在那里,在傈僳族古老的大洪水神话中,它就已经存在了。深洞呈椭圆型,从远处眺望恰似一轮明月高悬于山峰林海之中,与苍天连成一体,我们在观景台欣赏一番,拍照留念。</p><p class="ql-block"> 石月亮的成因,与怒江大峡谷的位置有关,因正处在欧亚板块与印度板块的接合部,强大的地质应力和迅速上升的地壳,构成了怒江大峡谷独特的地质奇观和美丽自然景色。傈僳语称它为“亚哈巴”,即石月亮的意思,每一个看到它的人,都希望接近它,然而,它仿佛是留给勇敢者的登临处,这里山峰陡峭,道路崎岖,气候变幻无常,没有勇气和毅力是无法到达峰顶的。石月亮曾经是当年飞虎队驼峰航线的一个参考标志物。</p><p class="ql-block"> 在傈僳族的民间故事中有许多传说,给石月亮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远古年代有兄妹俩,哥哥叫启酒,妹妹叫来酒,怒江边上,龙王公主与启酒邂逅并相爱,龙王得知施用法术让江水淹没群山,淹死启酒。天神为他们准备好木船和神箭,启酒兄妹和龙女三人同坐木船,七天七夜漂游在波峰浪尖里,启酒用神箭射向石峰,射穿一个大洞,洪水从洞中流出去,但他们三人被困洞中,启酒之妹来酒毅然从洞中跳下山崖,顿时出现一座美丽的彩虹桥,启酒和龙女踏桥而过,终成良缘,而山峰上的石洞如一轮皎洁明月悬挂山顶。</p><p class="ql-block"> 我们途径“三江并流”地区的福贡县马吉乡,也是僳僳族、怒族、白族之乡,那天正好赶集,我下车买了一些香蕉和苹果,支付现金,那里还不兴起微信支付宝。可以看到傈僳人服饰色彩鲜艳,做工精细,女士服装以红色和白色为主色调,上衣外套为无袖短衫,下穿手工麻布裙,裙边装饰蓝红线条花边,左肩斜挎串珠,胸前配挂胸饰,大方美观。男装以黑色和白为基调,穿白色长衫,外罩黑褂子,型似喜鹊,称为“喜鹊服”。多在领口、袖口和衣襟等显眼处镶花边,成年男子普遍配“怒刀”、带弩弓,以显英勇剽悍。妇女戴花色头巾,男子戴黑色布帽子,帽子边有一块红布飘带。马吉分别有几十公里长的国境线和怒江大峡谷。乡里有一所布腊小学,孩子们朴实纯真,每天使用一种古老、危险的方式“溜索”去上学,那一段怒江上并没有桥,小学生练就了一身非同一般的技艺。</p><p class="ql-block"> 车行至贡山县西月谷,老远就听到江水啸声不绝于耳,近观水流,无论涨落,总是卷起千层浪花,于是人们称之为“怒江第一啸”。这里是整个怒江落差最大、峡谷最深、江面最窄的地方,上游百来米宽的江面到这里缩减成一半。在这10公里的峡谷内,大江连续奔腾咆哮,巨浪以排山倒海之势直面扑来,形成连绵不绝的惊涛骇浪奇观,其威力,其气势,其风采,震魂慑魄,摇动心旌,在这里人们真正能感受到怒江之“怒”所在,有些老外驴友则干脆直接把它叫做“愤怒的江”(Angry river)。我们在这里停留了大约20分钟,就像欣赏莫扎特第25交响曲最末一章一样,聆听着怒江的啸声,令人感到“冲击”,感到“沉醉”,久久不愿离去。</p><p class="ql-block"> 下午2点来到怒江州贡山独龙族自治县城,全县3万多人,独龙族、怒族、藏族、傈僳族等占96%,国境线长200公里,碧罗雪山、高黎贡山和怒江、独龙江纵贯县内,全县地势呈“三山夹两江”高山峡谷地貌,最高海拔5,000米以上,最低1,000多米。贡山到丙中洛乡43公里,贡山到独龙江乡79公里,三地道路呈Y型,丙中洛与独龙江中间隔着山,没有道路,所以我们第三天去丙中洛,第四天回到贡山县城再到独龙江。我们驾车浏览贡山县城,有两条交叉的主干道,中心城区商铺林立,行人稀疏,看到一幢有蓝色玻璃幕墙的建筑是县人民医院。</p><p class="ql-block"> 上世纪90年代,一位联合国官员在北半球卫星遥感图上,发现了在直线距离不到100公里的地面上横卧着四座山脉、三条大江的自然奇观——三江并流。他们找到中国四川省有关部门,希望能将它申报为“世界自然遗产”,没想到这地方并不在四川而在云南。</p><p class="ql-block"> 2004年“三江并流”申报成功为世界自然遗产,这片位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东南边缘的滇西北高原上的三江并流区域,曾是鲜为人知的秘境异域,从此成为科学家、探险家和旅游者的向往之地。下午3点多,就要驶入丙中洛村,看到世界自然遗产的标志牌和雕塑宣传长墙。</p><p class="ql-block"> 三江并流不是仅仅一个景点,而是指位于滇西横断山脉纵谷,南北走向的“四山三江”,从西到东,四山是:高黎贡山.碧罗雪山、怒山和云岭山脉,三江是:怒江、澜沧江和金沙江,大江与山脉互相夹持平行奔流的一片广阔的区域。澜沧江和金沙江最近相距60公里,怒江和澜沧江最近处只有15公里,形成“江水并流而不交汇”的地球上唯一的、奇特的自然地理景观。景区范围包括怒江州、迪庆州和大理丽江约3,500多平方公里,这次我们仅在怒江州一个地区。</p><p class="ql-block"> 我们的路虎停在“三江并流”景区的入口处,下车欣赏一番,入口处有岗亭却无人值守,因为怒江自治州所有景点皆为免费,周边不见车辆和游人,如入冷僻之地。前面有一块大大的石质底座的金属铭牌,正面有两个图标,一个是世界遗产标志,一个是中国国家级风景名胜的标志,下面两行文字是:“云南三江并流保护区世界遗产”和“贡山片区丙中洛风景区”,反面是“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贡山风景区简介”,正反两面皆有中英文对照,非常正规,边上是百米长的雕刻画廊,底色是红色,铝质雕刻的图案大多反映少数民族的服饰、图腾、原始森林、劳动和生活场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78年由比利时艺术家设计的世界遗产的标志,中央正方形代表人类技能和创造力的造物,其外圆圈代表大自然的赋予,两者密切相连,这个标志呈圆形,象征着世界,也象征着全球对人类的共同遗产进行保护。</p><p class="ql-block"> 世界遗产有三种类型,即文化遗产、自然遗产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世界文化遗产包括文物、建筑和遗址,必须符合以下一个或几个条件:独特的艺术成就,创造性的天才杰作;能为一种已消逝的文明提供一种独特的见证;可作为一种建筑或景观的杰出范例;对建筑艺术、纪念物艺术、规划或景观设计方面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p><p class="ql-block"> 世界自然遗产必须符合以下条件中的一个或几个:构成代表地球演化中重要阶段的突出例证;构成代表重要地质过程、生物演化过程以及人类与自然环境相互关系的突出例证;独特、稀少或绝妙的自然现象、地貌或具有罕见自然美的地带;尚存的珍稀或濒危动植物种的栖息地。“三江并流”就属于独特绝妙的自然地貌。</p><p class="ql-block"> 2019年中国已有55项遗产,排名世界第一,意大利有54个排名第二,西班牙有43个排排名第三。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37项、世界自然遗产14项和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4项。中国4个“双遗产“ 是5座山:泰山、黄山、峨眉山-乐山大佛和武夷山。</p><p class="ql-block"> 下午3点多来到声名远扬的“怒江第一湾”。驱车沿着简易的沙石公路缓缓行驶到丙中洛乡日丹村附近,站在公路旁的观景台上,登高瞭望,气势磅礴、風光旖旎的怒江第一湾则一览无余地展现在眼前,指路牌上写:“天境怒江,心灵呼吸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在那里可看见江水受大悬岩绝壁的阻隔,流向从由北向南改为由东向西,流出300余米后,又被大山挡住去路,再次掉头由西向东急转,形成一个半圆形的大湾,即为怒江第一湾。当地僳僳族称之為“火夾”。湾上台地平坦开阔,高出江面几百米米,构成三面环水的半岛状小平原,宛如一颗绿宝石镶嵌在大峡谷之中。湾中心有一个村子叫坎桶村,高出江面500米,这里江面海拔约2,000米,气势磅礴,小小平原四周景物宜人,每到农闲季节或节假日,人们便到这里泛舟过溜,对歌起舞,坎桶村堪称峡谷桃源,处处是田园风光。</p><p class="ql-block"> 我拍了两张“怒江第一湾”的照片,前面一张照片是下午3点多拍摄的,照片上留有后面高黎贡山的一个山峰的阴影,据说只有下午两点前拍摄才会没有阴影。后面这张照片是第二天上午回程途径时拍的,不过遇见大雾,也算是怒江第一湾雾景吧。</p><p class="ql-block"> 其实奔流而下的大江大河,半途中来个半圆形的“华丽转身“的自然景观,地球上出现了好几个。比如,我们去过的美国科罗拉多河上的马蹄湾,300米直下的悬崖,绿色的科罗拉多河围绕着红色的马蹄状岩石,蜿蜒流淌出270°的U型弯道转角,蓝天碧水红岩,构成气势滂沱的奇景。国内的还有位于云南丽江石鼓镇的“长江第一湾”、位于四川阿坝唐克镇的“九曲黄河第一湾”、川滇要塞的日锥峰下一个“Ω”大拐弯的“金沙江第一湾”,有机会皆想去“打卡”。</p><p class="ql-block"> 过了怒江第一湾不久,终于到了传说中的“香格里拉”丙中洛乡。“丙中”就是藏语“箐沟边”,“洛”指寨子的意思,北面强大的藏族曾是这一带的统治者,而人口最多、居住历史最长的是怒族,他们才是真正的原住民,傈僳族、藏族、独龙族皆为后来迁徙而来。</p><p class="ql-block"> 有人说丙中洛才是传说中真正的香格里拉,因为他们认为“香格里拉”一词不是藏语,而是起源于僳僳语“唱歌的寨子”。1933年美国小说家詹姆斯·希尔顿在小说《失去的地平线》(Lost Horizon)中所描述一切,如坠机、教堂、雪山、村寨及多种宗教和平共处的祥和世界,有一块永恒、和平、宁静的土地……,丙中洛皆具备,当年在争夺香格里拉冠名权的乌龙战时,不敌它的邻居迪庆藏族自治州的中甸而败北。不管“香格里拉”究竟在丙中洛还是在中甸,对于我们平头旅行者来说并无区别。</p><p class="ql-block"> 丙中洛乡距怒江州政府所在地六库350公里,5,000多人,海拔2,100米,是“三江并流”核心区,怒江贯穿全境,东面为碧罗雪山,西面是高黎贡山,两山夹一江的高山峡谷地貌。云南怒江州是云南唯一的全部景区全免费州,所以我们一路过来所有景点免费。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贡山怒族独龙族自治县的县府曾经在丙中洛,丙中洛县城就只一条街。</p><p class="ql-block"> 傈僳族既最早见于唐朝著述,认为是“乌蛮”的一部分,与彝族、纳西族族源密切,中国有100多万。怒族仅7万人,大多在怒江一带,元明清属丽江纳西族木氏土司管辖。</p><p class="ql-block"> 这两个少数民族风俗相通,比如,忌客人从前门直走到后门;忌拄手杖进家门;家有客时忌扫地,忌洗脸洗脚;不能触摸长者的头;黄昏时出入须随手关门以免鬼趁机而入;屋内火塘上的三脚架,禁止蹬踏或移动,溅上唾沫和鼻涕;忌食狗肉和水牛肉;成年男子忌留胡须。</p><p class="ql-block"> 简单用点午餐后,准备参观历史上有故事的重丁天主教堂,下一篇博文记述。</p><p class="ql-block"> 丙中洛是许多背包徒步驴友心目中的神秘之地,也是自驾游“丙察察”线路的起始点。丙察察线全程长270公里,被称为第7条进藏线路,起点是怒江上游、云南省境内的最后一个乡丙中洛,中间途经 西藏境内的第一个乡察瓦龙,察隅是这条危险之路的终点,这是一条路程最短、平均海拔最低、风景绝美的进藏路,却也是公认最艰险、最原始、最野性的进藏路线。我去过西藏,故我们自驾到察瓦龙乡的怒江大桥桥堍才返回,还经过田壮壮拍摄电影《德拉姆》外景地“雾里村“,限于篇幅,容我下一章继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第四节</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丙中洛有故事的重丁教堂</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怒江大峡谷之行(四)</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怒江大峡谷之行第三天上午,游览了石月亮、怒江第一啸、贡山县城、怒江第一湾和丙中洛乡街景等。下午准备游览重丁教堂、石门关和雾里村。</p><p class="ql-block"> 出游期间午餐经常会被忽略,白天的时间很宝贵,按指示牌寻找重丁天主教堂。这是丙中洛乡在历史上有故事的重丁村重丁教堂。教堂离开丙中洛中学不远,那天是周一,大门紧闭,大门上的对联写:“鞠养耶稣忠义臣,满被荣福超神圣。” 门上贴了一种小纸条:“本堂修士电话177…。” 拨通手机后开车来了一位穿着拖鞋的男青年开门,收取每人10元。</p><p class="ql-block"> 重丁教堂与所有教堂一样呈哥特式建筑风格,白色圣洁,小巧简约,两边钟楼为三层,对称而立,顶上竖十字架,中间为两层,大门下方门框是正方形,上方呈半圆弧形,大门两侧各有一个与大门形状一样的凹形墙,没有穿透。大门上方半圆弧两侧各画着一个长着翅膀的小天使,大门正上方画着一个黑色的十字架,十字架两侧也是蓝色小天使,十字架上方的圆弧两侧各画着六个呈不同姿势的圣人,再上方有两幅画,皆为圣经故事,中间两层建筑顶上也有一个白色十字架,下面竖刻着“圣心堂”三个大字,做礼拜的祷告厅只有几十个座位。</p><p class="ql-block"> 大门上方挂有一幅对联,黄色飘带写红字:“天地南北颂赞救主耶稣,五洲四海敬拜真神天主。” 教堂门口有两盆月季花,花开得很红很艳,给教堂增添了几分优雅,教堂正面造型看上去非常像一个缩小版的巴黎圣母院。</p><p class="ql-block"> 很难想象在这样一个交通闭塞、人烟稀少的村寨,100多年前就感染西方宗教文化的熏陶,而那些西方传教士远离家乡,不远万里来到这穷乡僻壤的地方创建教堂是何等艰辛,他们为信仰的传播又是何等虔诚。</p><p class="ql-block"> 当然具有一定历史因素,随茶马古道开通,藏族与原著居民怒族、独龙族、傈僳族已经有了文化和经济往来,古道上的各民族之间开始通婚,形成了一个家族多个民族、多种信仰的模式,故容易接受外来宗教。另外,特殊的地理位置引起了西方人的注意,丙中洛地处怒江州和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的北部,东邻迪庆,西接缅甸,北邻西藏,传教受众面广。宗教融合使得丙中洛民族节日和宗教节日,如怒族的桃花节、傈僳族的祈水节、天主教的感恩节皆具特色,可惜我们没有机会欣赏,遗憾留给下次补偿吧。</p><p class="ql-block"> 丙中洛藏传佛教为清朝道光年间由西藏喇嘛数人在此传经并扎根的,同时期天主教也开始传入那里,丙中洛的藏传喇嘛教寺院有普化寺、飞来寺、娄扯寺、香巴拉宫,巴玛拉宫、福禄拉宫等,天主教堂有重丁教堂、青拉桶教堂、捧当教堂、茶蜡教堂、白汉洛教堂等。讲讲重丁教堂的故事吧,宗教融合的“前奏”必定有宗教的冲突,这个教堂是法国人任安守于1935年建成的,而任安守又是一次“历史事件”的主角。19世纪末法国传教士任安守从康定来到丙中洛建造白汉洛教堂传教,侵犯了傈僳族、怒族原始宗教的利益,1905年,200多名少数民族用棍棒火把原始武器攻打丙中洛白汉洛教堂。先前获知消息的任安守逃走了,村民烧毁洋教堂,这就是历史上的“白汉洛教案”。任安守逃到昆明,向云贵总督衙门提出赔偿30万两银子和派兵镇压“乱民”。后来以“赏官减银”的办法,给任安守以三品道台的官职,赔银五万两,重修白汉洛教堂才了结。</p><p class="ql-block"> 1921年任安守在丙中洛重丁村又买了一块地,花了14年新建了一座象征圣吉的乳白色重丁大教堂,盖成两个钟楼的迷你版巴黎圣母院,1935年落成。可惜重丁天主教堂在“罪恶10年”被毁,1996年在原址上重建,规模远小于原版的大教堂。</p><p class="ql-block"> 1937年任安守在重丁村去世,他在丙中洛生活了近40年。乡民们把他的墓就安放在重丁教堂右侧,十分简陋,一个木制的十字架,甚至没有墓志铭,墓碑上镌刻:任安守神父之墓,Annet Genestler,1856—1937。周围满是落叶,显然很久没有人来扫墓了,不过任安守安息在离上帝最近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上世纪60年代,任安守的墓也难逃厄运,后来到了2005年修复时,墓碑两边增加两块小墓碑,刻上他的简单生平:“任安守(Annet Genestier)神父,1856年4月16日生于法国安姆山省(Puy-De-Done)克莱蒙市(Clermont)。1886年7月15日晋锋,同年来华在西藏教区传教。1898年到贡山丙中洛建堂传教,直到去世。公元1937年因病在重丁教堂逝世,终年81岁。公元2005年春修复立碑。” 教堂旁边有棵巨大的板栗树,树下葬着法国传教士任安守,正是这位传教士将瑞士的板栗种子带到了这里,造就了怒江州最有名的农副产品板栗。</p><p class="ql-block"> 在这被称为“人神共居”的丙中洛,一个家庭内可以天主教、基督教、藏传佛教、原始宗教共存,各民族和谐共处,多元文化的相互交融的人文景观与丙中洛神奇的自然景观交相呼应。坦荡荡而存天地的怒江蕴育的子民,才具有如此豁达和宽容的禀赋。我们住在武警客栈,交谈中得知,丙中洛的犯罪率几乎为零。这是教堂外街道两边墙上的民俗宣传画,大多是“服伺老人”、“做人要规矩”、“勤劳”、“关爱”等人类传统美德。</p><p class="ql-block"> 丙中洛的桃花岛上有个小村庄扎拉桶村,“扎拉”藏语,岩石;“桶”怒族语,平地。上世纪50年代许多麻风病人被关押在此,所以这个岛曾经名叫“麻风岛”,怒江第一湾叫“麻风湾”,听上去有点可怕。岛上房前屋后遍地是桃树,每到春天,粉红色的桃花似彩霞映红了小岛,所以人们就把扎拉桶村称为桃花岛。居住在小岛上的怒族人在每年桃花盛开的时节,就是农历二月初十,都要过桃花节,主要祭祀怒族祖先白玛。他们用炒面做一个白玛塑像,用鲜艳的桃花装饰,祭祀后扛到当年白玛跳江的地方投入江中。相传,过去怒族人只信仰原始宗教,藏传佛教传入后,受到他们极力反抗,怒族先祖白玛曾多次组织族人与普化寺喇嘛进行争斗,但每一次都以失败而告终。那年二月初十,白玛再次组织人马到普化寺,被喇嘛用芋头打伤,白玛气愤不已而跳入怒江,后人为了纪念她,每年二月初十,都要举行仪式祭祀她,时间长了,就演变成了如今的桃花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桃花岛其实更是一个半岛,它也迫使怒江在这里大拐弯,称为“怒江第一湾”名副其实。半岛靠近江边有几个村子,比如坎桶村和扎拉桶村,春天岛上桃花怒放,十分妖艳,可惜我们是一月份来的,见不到村里映日红艳娇柔的桃花,通往桃花岛的铁索悬桥上行人稀少,登岛的高高山门台阶上长满野草青苔,从高处看,虽不见红粉桃花却也郁郁葱葱,怒族人的木头小房子点缀其中,陶公笔下的世外桃源与之相比,前者含有乡野粗犷之气,后者娇嫩悠哉也。</p><p class="ql-block"> 怒江第一湾有个美丽动人的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唐古拉山神有三个女儿,叫怒江、澜沧江和金沙江,三姐妹从小听说在很远很远的地方,有一个叫大海的小伙子,力大无穷、心地善良,三姐妹决定寻找大海哥哥。澜沧江一路喊着金沙江和怒江的名字一路追赶,于是澜沧江上游就形成了响声如雷的澜沧江大峡谷;金沙江则一边走一边停,上游段就有了“长江第一湾”。怒江追到察隅时,觉得追不上两姊妹,放慢脚步,现在怒江到察隅境内流速放缓。怒江感谢山神,从石门关穿过之后下跪,形成重丁湾。怒江一路三次叩头跪拜,形成了桃花湾、怒江第一湾和双拉湾。到了茨开齐郎向一棵松树告别,有了江中松奇观。怒江就不再回头,奔向前方去寻找心中的恋人——大海。</p><p class="ql-block"> 在丙中落北端,一路上看到的是夹怒江两岸的高黎贡山和碧罗雪山,两座绝壁从江边垂直而起,直冲云天,形成一道500多米高、200米宽的巨大石门,怒江从石门中喷涌而出,奔泻而下,当地人称它为“石门关”。石门关其实是一个峡口,两座绝壁直插入江中,如刀劈斧削的坚实大门,最窄处仅20余米,怒江到了这里,江水好像被什么东西给卡住了似的,夺路而出,在这里拐了一个小弯后再往丙中洛流去。据说从前两岸居民往来,必须等到怒江水退潮时从沙滩走过,因为两岸的峭壁根本无法立足,也无法固定安装溜索,50年代初期中国人民解放军126团就由此进入西藏。过了石门关,来到了有两座吊桥并行的地方,一座新桥,一座旧桥,新桥“朝红桥”可以通行,旧桥只能欣赏。过了这座比较结实的吊桥,一直往前就是西藏,往右可以走进雾里村,这座桥是丙中洛至西藏林芝地区察隅县察瓦龙乡的“丙察察”线路上的第一座桥。</p><p class="ql-block"> “雾里看花花非花,水中望月难捉月”,这原本是虚无缥缈、可望而不可及的存在,却出现在这里。丙中洛乡“雾里村”是茶马古道上的一个宁静美丽的小村庄,位于丙中洛乡北端,村里约有几十户人家,有藏族、怒族和傈僳族,每天清晨,这座小山村云雾缭绕,炊烟袅袅,犹如仙境,“雾里”之名,由此而来。这个海拔2,000多米的一个美丽的边疆小山村,这种美丽让所有探险者和旅行者赞叹不已,这如同梦境般的地方受到众神眷顾,让她如此清纯古朴,幽幽流淌。</p><p class="ql-block"> 山水美景,往往远观为佳,果然,我们在一个观景平台停下,隔着怒江远眺雾里村,浓淡深浅的绿色织成的大大绿色地毯,从山顶柔和地缓缓舖滑下来,直到怒江边,绿色地毯上轻盈错落地镶嵌着一些吊脚木楼,这种本色的木屋,与周围的绿山绿树是如此地融洽,以至于让人觉得,这些木屋本身就是大自然的一部份。</p><p class="ql-block"> 雾里村上世纪末才通电,现在不通公路,连小轿车都进不去,过了前面的人马吊桥后,沿着怒江,有条茶马古道,需要步行半个多小时才能进村,茶马古道是山崖上的一条“缝隙”,仅一米多宽,一侧为陡峭的山崖,另一侧是滚滚的怒江,尽管没有防护栏,但如若贴近山体行走,却也并无提心吊胆的危险感。古道随着山势蜿蜒而伸,有时前面的人一个拐弯就消失了,于是,眼前就只剩下一个人踽踽独行,不由得悠闲地一路看山看水,看满眼的绿色,不知不觉中人们也就悄然地走进了雾里村。</p><p class="ql-block"> 所谓村寨,其实也就是星散的二三十座木屋而已。村里极其宁静,几无人影,唯有一群群土鸡在咯咯觅食,陶渊明的“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用在这里最为贴切的了。小村里也有山溪潺潺,也有橫跨的小吊桥,大片大片的青棵,与漫山遍野的绿树,亲密无间地融成了绿色的世界。山坡上,有牛在啃草,有羊在哞叫,而古拙的吊脚小楼,则依旧一如千百年前那样,画在青山间,融在怒江上。天地人,山树村,就这样浑然一体,在宁静中年复一年地享受着不老的时光。</p><p class="ql-block"> 这么动人美丽的雾里村,居然不设门岗,不收门票,村里村外,门前屋后,任人进出,任人拍照,不少宅屋,甚至夜不闭户,路不拾遗,这里少数民族村民绝大多数信教,或许是天主教、基督教,或许是藏传佛教、原始宗教,大概是被怒江与崇山长期隔绝所致吧,然而这一隔绝,不就造就了它的古朴与原始吗?</p><p class="ql-block"> 我家藏有电影《德拉姆》的DVD,这是2004年田壮壮拍摄的旅行纪录片,以马帮为线索,在还没有通公路的情况下,记录了从丙中洛到察瓦龙沿途村庄的人和事,描绘了在惊涛拍岸的怒江峡谷中,天主教堂里传颂着四部和声,怒族人的椿米声、织布声,孩童们的嬉戏声,淹没在夕阳的炊烟之中,自然、祥和、恬静,是那里原住民的灵魂,电影里许多外景就是在雾里村拍摄的。</p><p class="ql-block"> 晚餐是在丙中洛街上一家清真牛肉馆吃的,点了牛肉切片冷盘,西红柿炒蛋、炒牛杂和儿菜汤,95元,很配胃口。矮方桌,小板凳,比坐地上高一点,这样坐着吃饭觉得有点不习惯不舒服。不过,如果在陕北和东北,矮方桌直接搁炕上,人盘腿坐在炕上吃饭,更不好受了。</p><p class="ql-block"> 第三天住在丙中洛武警边防客栈,每间108元,不含早餐,有热水,开热空调,床铺还算干净,被子也不潮湿,在遥远的云南北部边疆有这样的住宿条件相当不错了,重要的是有安全感。</p><p class="ql-block"> 早上8点起床,看见我们停在院子里的路虎越野车挡风玻璃结了一层冰,赶紧启动挡风玻璃电热丝,几分钟就融化了。</p><p class="ql-block"> 怒江大峡谷之行第三天小结:游览了石月亮、怒江第一啸、贡山县城、怒江第一湾、重丁教堂、石门关、雾里村和丙中洛街景,实际行驶183公里。</p><p class="ql-block"> 第四天的行程是:丙中洛到贡山县城,再从贡山县城到独龙江乡,走一个V字形,因为丙中洛与独龙江之间隔着4,500米雪山没有道路,而且贡山县城到独龙江乡79公里的盘山道路2015年才真正开通,有700多个转弯,平均宽度不到4米,所以,第四天的行程是一次严峻的考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第五节</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独龙江公路的故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怒江大峡谷之行(五)</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怒江大峡谷之行第三天,游览了石月亮、怒江第一啸、贡山县城、怒江第一湾、重丁教堂、石门关、雾里村和丙中洛街景等,实际行驶183公里,入住丙中洛边防客栈。</p><p class="ql-block"> 第四天早上,边防客栈不供应早餐,我们走到丙中洛大街上一家包子铺,点了3碗粥,10个包子,粥4元一碗,包子1元5一个,27元。在遥远的云南边境小镇丙中洛,坐在矮方桌旁的小板凳上吃早餐,这种经历十分难得,所以先要拍照留存。</p><p class="ql-block"> 怒江大峡谷之行第四天,上午8点半驱车驶离丙中洛,目的地是独龙江乡。因为丙中洛与独龙江之间隔着4,500米雪山,是没有道路的,必须走一个V字形,即丙中洛回到贡山县城,43公里盘山路,再从贡山县城到独龙江乡,这条96公里的独龙江乡级公路于1999年建成的,由于这条盘山道路要翻过4,500米雪山,每年11月至次年5月下雪,半年必须封山封路。2014年修建了高黎贡山隧道,翻山高度从4,500米降低到3,100米,下雪天不必封路了,长度也从96公里缩短为79公里,但仍有700多个转弯。所以说,贡山到独龙江乡的独龙江公路真正全面建成是2015年11月完成隧道通风机电安装,我们是2016年1月来到的。</p><p class="ql-block"> 第四天独龙江公路的行程是本次旅行中风险系数最高的一段路,也是精彩故事和危险事故最多的一段路。</p><p class="ql-block"> 离开丙中洛往南一会儿又一次来到怒江第一湾,前面一天照片上有高山阴影,今天遇到大雾,看来有点遗憾,其实却留下大雾笼罩下的怒江第一湾美景。</p><p class="ql-block"> 上午10点多到达V字形底部的贡山县城,看到来时见过的道路,接着开始往西北方向驶入独龙江公路不久,在高黎贡山“黑娃底检查站”进行车辆和人员登记,第二天回程还要再次登记呢,毕竟这里是在高黎贡山中缅边境地区。检查站旁边有一个简易牌楼,上面写:“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欢迎您!” 原来这是全国唯一一条穿过国家级自然保护核心区的公路,非常难得啊。</p><p class="ql-block"> 独龙江公路在地图上,处在云南、西藏与缅甸交界的那个弯弯的小角上。把鼠标拖住,放大,再放大,才能看到短短的一条弧线。1999年建成的96公里的公路可不是弧线,而更像一圈一圈的螺丝钉,大约有近千个转弯,海拔最高4,500米。这条路人背马驮要走3天,有了公路,但还有半年时间大雪封山封路。</p><p class="ql-block"> 从原来土路到1999年的公路独龙族人等了50年,从公路到2015年全面开通隧道,结束半年封山,又等了15年。这条紧紧贴在悬崖边上,最窄处仅两米多的公路,大胃口地“吞”掉8亿元人民币。这是我们正驶进这条最年轻的独龙江隧道进口。</p><p class="ql-block"> 独龙族人自己说经历了三次“解放”的历程:第一次解放是,上世纪50年代初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了云南全境,怒江地区和平解放,使独龙族人摆脱察隅、察瓦龙藏族土司和傈僳族头领的压迫,实现了从“野人”变人的跨越。第二次解放是,1999年独龙江乡级公路的修通,使独龙族人获得了从全封闭到半开放环境,因为毕竟每年有6个月封山封路。第三次解放是,2014年开始独龙江乡推进独龙族脱贫帮抚迁徙行动计划,从4,500米雪山上整体搬迁到2,000米的山下,而第三次解放的必要条件是,独龙江公路高黎贡山隧道贯通,它将从根本上解决中国最后一个少数民族独龙族落后的交通状况,实现独龙族人祖祖辈辈的夙愿,他们可以坐上汽车走出深山峡谷,这条高山隧道为独龙族人架起一座脱贫致富的桥梁。</p><p class="ql-block"> 上世纪80年代,人均年收入只有几百元、7成村民还没用上电的独龙江乡,走出了好几位大学生。现在任职于云南社科院民族研究所的李金明清楚地记得,他第一次从独龙江到北京,用了16天。多年来,独龙江乡到贡山县城的这条危险的路上,不但有累死的几百头骡马,还有许多人摔死,其中有李金明的两个哥哥。当过巫师、很有文化的二哥在修村口的路时掉下悬崖,死了。他的三哥,当马帮跑运输,死在路上。</p><p class="ql-block"> 1982年李金明参加高考后在家等待,但直到10月底才传来口信说:“考上了,快去上学吧。”他沿独龙江边步行三天,再爬山四天,翻越海拔4,500多米的高黎贡山来到贡山县城才知道,自己被中央民族学院录取了。</p><p class="ql-block"> 李金明从贡山县城坐两天的汽车到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州府六库镇,从六库坐四天的汽车到昆明,再坐三天三夜的火车到北京。当他走进教室时同学们已经上了两个月的课了,封闭的独龙族人生活可见一斑。</p><p class="ql-block"> 再讲个故事吧。1993年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50岁的女研究员李恒,为了采集高黎贡山植物标本,她带了6个人13匹马,马队从贡山县城走了3天到达独龙江乡。</p><p class="ql-block"> 这个见多识广的女科学家还是被眼前的“原始社会”惊呆了:村民不洗脸不洗澡,讲听不懂的独龙语,他们把牛作为图腾。一条七彩独龙毯,白天当衣服,晚上当被子。偏远的村子甚至不知货币为何物,只有物物交换。她给一个妇女10元钱,村民转身拿这张纸币给孩子擦鼻涕扔掉了。她同事给村民发烟,漏掉了吃奶的娃娃,大人会很生气。村民嗜酒如命,随手摘下树叶当酒杯,无醉不归。</p><p class="ql-block"> 她教村民用粉笔点豆腐,教全身上下只有牙齿是白的娃娃们洗脸,教孩子们第一次用蜡笔画画。8个月后临行时,独龙江乡亲来了100多人为她送行,13匹马驮运标本,村里的娃娃们舍不得她走,都不起床,躲起来。在那条“神仙都不愿意走的路”上,马驮着她又走了三天,因为山路崎岖坎坷,她从马上摔下来几次,回到昆明去医院检查,竟然断了三根肋骨。对植物学家来说,一生能发现一个新种,就不虚此生了,李恒在她撰写的1,344页的《高黎贡山植物》论文中,宣告这里新发现植物有58种。出山后她不断呼吁:修条公路吧。</p><p class="ql-block"> 1999年独龙江乡与外界联系的唯一重要通道,全长96公里的独龙江乡级公路建成通车。通车那天,绝大多数独龙族人第一次见到了汽车,有老人摸着车灯,说眼睛又大又亮,还有人把酒浇在汽车头上,割下青草献在车顶上,敬奉这条“神龙”公路。这条公路费时6年、耗资1亿多元,80多人牺牲,差不多用了每公里一个生命的代价,其中独龙族人为修路,也有9个人葬身在修路时候。而且由于地质条件复杂,泥石流等灾害密集,简易公路建成后时常中断,每年11月到次年5月,大雪封山,不能通车。</p><p class="ql-block"> 现在独龙江村子之间都通了水泥路,只有一条土路,它通往墓地——那里埋葬了战士和独龙族民工,墓碑是粗笨的椭圆形,距离国境41号界碑很近,最小的仅18岁。墓地是前几年修成的,一次边防派出所所长在回独龙江乡的客车上,遇到了隧道工程指挥部的一个处长,两个不相识的男人没说太多话,所长问处长要了10吨水泥。几个月后,这10吨水泥全部变成了墓碑,这时,距离最早牺牲的战士,已20多年。</p><p class="ql-block"> 还有,全国“两会”每年皆是3月5日举行,地方“两会”都应在3月份之前召开,因为半年封山,贡山县每年的“两会”,只能放在前面一年的夏天开,被笑称是“全国最热的地方两会”,出席全国“两会”的独龙族代表,只能提前半年离家。2003年全国“两会”上,不足1米6的瘦小的独龙族父母官对温家宝说:“总理,请给我们修路吧,请你来独龙寨做客。”这个抢着发言的矮男人让许多代表印象深刻。当他隔年再次赴京参会时,不少人关心他:“你们独龙江的路修得怎么样了?”</p><p class="ql-block"> 修路,还得修路!2011年独龙江公路改建工程正式开工,技术标准为四级公路,投资6.5亿元。改建后独龙江公路全长79公里,公路里程从96公里缩短了17公里,行车条件也大为改善。2015年11月,独龙江公路重点工程——高黎贡山独龙江隧道全面完成通风、照明等机电安装,标志着独龙江公路全线改建完工通车,独龙江乡彻底告别每年有一半时间大雪封山不通公路的历史。全线通车后,贡山县城至独龙江乡从8小时缩短为仅3小时。如果没有独龙江隧道,我们冬天1月份的独龙江之行是不可能实现的,这是我们第二天回程路上拍到的最年轻的独龙江隧道出口,外面积满雪,长达7,000米的独龙江隧道穿越高黎贡山,创造了高海拔穿越雪山的奇迹,我们下车拍照留念,对她油然产生敬畏之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14年元旦独龙江乡村民致信习近平,报告了多年期盼的高黎贡山独龙江公路隧道即将工程贯通的喜讯。习主席回信:“获悉高黎贡山独龙江公路隧道即将贯通,十分高兴,谨向独龙族的乡亲们表示祝贺!独龙族群众生活条件比较艰苦,我一直惦念着你们。希望你们迎战困难,顺应规律,加快脱贫致富,早日实现过上小康生活的美好梦想。”</p><p class="ql-block"> 白色路虎行驶在一个月前全面通车的、79公里长的独龙江公路上,有一段公路边护栏上装有像藏传佛教的转经筒,其实是独龙族人拜教的器物。为了便于游客安全欣赏美景,沿线建有7个观景台:如迪莫帕、神树桩、叠水崖、神田水景等。</p><p class="ql-block"> 迪莫帕,傈僳语为“老五的领地”,我想“老五”大概与古代土司制度有关吧。驻足回眸,盘山公路犹如怒江大峡谷的脉络,穿过高黎贡山的臂膀通往独龙江流域。凝眸远眺,群山似浪,一波接一波,看山寨,云里雾里,安详静谧,点缀山峦。</p><p class="ql-block"> 神树桩观景台因有两棵百年树龄的云南铁杉枯木而得名,观景台对面巍峨的雪山名为秋干洛,海拔约4000多米,意为山神居住的地方,是独龙族、怒族、傈僳族心中的神山之一,神话传说道:他护佑着山脚下的黑娃底、双拉娃、梨利当等村庄世代平安,繁衍生息。我们看到蓝宝石似的天空下,雪山宛如一匹白马,驮着人们的思绪,往东到独龙江,往西到怒江,而眼前直指苍穹的千百年老树是拴马的桩子。</p><p class="ql-block"> 独龙江隧道的故事真多,造路工人克服昆虫蚂蟥叮咬、毒蛇袭击和高海拔寒冷缺氧等困难,过原始森林,趟沼泽泥潭,翻雪山丫口,战塌方,开隧道,架桥梁,创造了修路史上的又一奇迹。这一切都是因为路的尽头、4,500米山上住着4,000多人,那是中国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之一独龙族。</p><p class="ql-block"> 上海建造十几座黄浦江隧道和几百公里的地铁,用的是先进“盾构”挖掘机,而开挖独龙江隧道没有用上“新式武器”。当24岁的武警新兵刘强听说要去修隧道时,他还是第一次听说“独龙族”。他见到隧道“开口”,几十米厚冰碛堆积体沙层,涌水便成流沙,一挖掘就会瞬间坍塌。常有一两吨的大石头落下,瞬间把机器压成“变形金刚”。隧道内涌水量大,最大时相当于10个标准游泳池,工人们都要穿雨衣作业。冬天,混凝土只有在5摄氏度以上才能凝固,冷得发抖的工人不得不烧锅炉给混凝土循环加热。还有一次大雪崩,吞没了整个厨房,差几米就要掩埋整个营地。在这个东北小伙眼里,这里比老家还冷,晚上要盖两床被子,还得蒙着头,不然就变成“圣诞老人”。因为封山半年,“大白菜不是一棵一棵地吃,而是剥开一棵,一层一层地吃”。因为长期吃不到新鲜蔬菜,很多人出现头发脱落、指甲翻卷、牙齿松动等高原病症。</p><p class="ql-block"> 这支部队数年前也修建过西藏的墨脱公路,摘帽中国最后一个不通公路的县的历史。可比较下来,因为信息封闭和半年的大雪封山,一致认为独龙江公路的修建比墨脱更苦更难。3年没回家的刘强,第四年春节回老家了。一直以为他在“四季如春的七彩云南过得很好”的父母,偶然打开了他的电脑,看到图片里比4层楼还高的雪崩,快掩埋了电线杆的大雪,跟卡车差不多大的滚石,挂着冰碴的棉被,两个老人眼泪直往下滚。</p><p class="ql-block"> 2014年4月10日,央视直播让独龙族人心振奋的、全长7公里的独龙江隧道最后贯通实况,筑路兵刘强的父母眼睛都不敢眨,盯着电视,找儿子的身影。可惜,镜头里没有。几架摄像机对着两边的隧道,还剩最后5米贯通时,官兵们紧张极了,生怕在全国人民面前有差错。200公斤炸药最后一炮轰出1,300吨土石,两边误差仅3厘米。</p><p class="ql-block"> 隧道刚刚贯通,鞭炮火药的味道还没散去,当天下午独龙江乡一个烤火不小心的女孩大面积烧伤,刚刚贯通的隧道成了孩子的生命线。“再晚12个小时,就活不了了”的孩子在北京得到了救治。如今,她在家又看上了最喜欢的《熊出没》。</p><p class="ql-block"> 2015年春节,这是独龙族有史以来破天荒第一个不怕大雪封山的春节,因为2014年10月独龙江隧道基本通车了。往年,在贡山县城或州府六库读书的独龙族学子,只能在亲戚家或学校过寒假春节。前文写到的第一次到北京用了16天的李金明,与许多在外地的独龙族人回家过年一样,55岁的李金明也是第一次回独龙江乡过年,他在“独龙老乡”微信群里写道:“我回家了,老赛开勒罗尼穷能阿肋秀(独龙语:回家过年的感觉真好)”。</p><p class="ql-block"> 一路上“风景这边独好”,这是叠水崖观景台,海拔2990米,指示牌上面写:“山似健硕的独龙牛,顶着风雨,披着积雪。翠竹紧依崖壁,掀开片片绿色地毯。小杜鹃举着粉红的花朵,坚韧丈量高黎贡山的海拔。独龙山人以大山之子包容接纳白雪和阳光、森林和走兽,他们恒古敬畏的正是独龙山水赋予的雄浑、磅礴和威严。”</p><p class="ql-block"> 独龙江公路经常会有高山上滚石灾害,所以在事故多发地段会看到用钢筋水泥建的天蓬来阻挡。</p><p class="ql-block"> 投资8亿的独龙江公路是独龙族与外界联系沟通的唯一通道,独龙江公路高黎贡山隧道的贯通,标志着独龙族同胞祖祖辈辈大雪封山的历史宣告结束,独龙族同胞将跨入现代化生活时代。</p><p class="ql-block"> 我们经过3小时相当小心谨慎驾驶,翻过了3,000多米雪山后,艰难崎岖的、冒着随时有滚石掉下危险的、79公里长的盘山公路就要到达终点,我们提心吊胆的心情暂时平静下来,并且非常期待进入目前尚保存着原始社会末期父系家族公社特征的、充满神秘兮兮的纹面女人的独龙江乡。披着神秘面纱的独龙江族究竟有哪些精彩稀奇的故事呢?我即将看见他们,与独龙族人面对面,我们已经用手机预定了寨子里的“独龙族家庭酒店”,还要在寨子里过一夜,那是一种什么体验呢?真的非常期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第六节</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他们从原始社会一步跨进现代社会</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怒江大峡谷之行(六)</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们三人自驾四驱动白色路虎,进入怒江大峡谷之行的第四天,上午7点钟从丙中洛出发,经过贡山到独龙江,V字形路线,43公里加上79公里共122公里,一路上美景和惊鸿共存,经过7个小时胆战心惊的慢速谨慎驾驶,成功走完险象环生的独龙江秘境之路,下午2点08分终于来到向往已久的、既神秘又神圣的独龙江乡。</p><p class="ql-block"> 公路左边山上有块大石头上写“独龙江”三个红色大字,我们意识到开始真正进入独龙江乡境内。独龙族外界戏称之“太古之民”,直至1950年才结束树栖、穴居和野外生活,其社会形态和民族风俗保存了较多的原始遗存。长期以来,因地理阻隔,信息不畅,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迟缓,曾经是云南省乃至全国最贫穷的地方之一。这个民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中的“少数民族”,大约最多5,000人,古代称“俅人”,来源于氐羌族群。他们有自己的语言而无文字,上千年靠刻木结绳记事和传递信息,独龙语属藏缅语系,与贡山怒族语相通。独龙族自古生活在崇山峻岭之中,条件恶劣,交通闭塞,2014年整体迁徙下山前属于氏族农耕社会,刀耕火种的粗放农业为主,采集和狩猎占有相当比重。独龙族的传统节日是独龙年,独龙族语叫“卡雀哇”,是独龙族一年里唯一的节日,他们以十二月二十九日为除夕,三十日为新年之首。</p><p class="ql-block"> 独龙族分布于高黎贡山和担当力卡山两山的峡谷中的独龙江流域,原始群婚习俗现已不存在,男女均散发,少女有纹面的习惯。根据分子人类学的检测,独龙族是中国境内和汉族血统最为接近的民族。独龙族人相信万物有灵,崇拜自然物,相信有鬼。世界生物界公认独龙牛是独龙江的珍稀牛种,牛头是独龙族图腾,颜色十分鲜艳的房屋门口、电线杆上、路灯杆上到处皆是牛头标志物。</p><p class="ql-block"> 独龙族乡一直是惟一不通公路的少数民族聚居区,直到2014年全面通车后,政府出资让独龙族村民从海拔4,500米搬到海拔2,000米的山下。因为有了路,这个刀耕火种、结绳记事的民族从原始社会一步跨进现代社会,纷繁的外在现代文明冲撞着这个古老的乡村。所以我们看到乡政府所在地孔当村皆为具有民族特色的新房子,用咖啡色、红色镶嵌线条的桔黄色墙壁,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形成一个独龙人小镇。</p><p class="ql-block"> 我们停车浏览街景,仅仅有一条进入孔当村的公路,孔当村在2019年入选“中国最美丽休闲乡村”。村里建筑物大多是新建的,高3-4层,橘黄色墙壁,红色窗户配上特色花边,色泽鲜艳,两边有少量商铺、学校和乡政府机关。我们走进一所小学,5层教学大楼极富有民族特色,以黄色和红色为主色调,红色外墙,配以黄色窗格和花边,窗户上面有草本植物制作的黄褐色遮阳板,教学楼正面墙上有一个红色“牛头”崇拜物,校园色彩缤纷煞是好看。</p><p class="ql-block"> 校门口并无警卫,我们可以随便走进去参观拍照,正好是课间休息,小学生在操场奔跑戏耍,老师在边上护导,趁机可与师生交谈。我同小学生交谈,他们似乎听不懂我的话,我当然也听不懂小朋友的话。年轻男老师告诉我,他师范毕业后回老家教书,教语文和数学,带3个班,从一年级带到六年级毕业。他说,这里的低年级孩子还不会用普通话交流,虽然上课用两种语言。反观上海学校却是门口站着带钢盔握警棍的保安,戒备森严,独龙江社会安全感足以PK大上海。</p><p class="ql-block"> 旁边还有一所幼儿园,两层教学楼,也是黄色墙壁,彩色花边勾勒出门窗,墙上画了猴子、熊猫和大象,走进幼儿园如同走进童话世界。在一间学习活动室里,四周放满五颜六色的小桌子、小椅子、书柜和玩具柜,还有电视机和一排漂亮的小书包,天花板和墙壁上面是花花绿绿的彩条。教室里没有小朋友,他们在午睡,在寝室门口我看到摆放整齐的一双双童鞋,清一色为运动鞋,朝教室里张望,看到孩子们已经起床,年龄大的自己穿衣服,年龄小的有老师帮助,老师告诉我,等一会还要吃点心,我问什么点心?玉米、饼干和红豆汤。我想,这里幼儿园的条件不比上海差啊。</p><p class="ql-block"> 独龙江可以在云南省地图西北角找到,它北部紧连西藏,西部和南部紧靠缅甸,东有高黎贡山,西有担当力卡山。独龙江独具的自然魅力吸引着探险者和旅行者,95%的原始森林高覆盖率,无处不在的高黎贡山的飞瀑溪流,峡谷幽深,鸟语花香,100公里生态长廊的空气中充满负氧离子,一个天然“洗肺工厂“,一个名副其实的超级大氧吧。</p><p class="ql-block"> 我们站在吊桥上欣赏两岸景致,人行吊桥虽然属于古老的桥梁一种形式,却是修建时间不长,看得出钢索还是新的,晃动的踏脚木板也是新铺设的,左右两边有齐腰高的金属栅栏扶手,走在上面有安全感。脚下就是鲜为人知的独龙江,水流很急,冲刷两岸的岩石,好比缩小版的怒江。在绝少有外界打扰、远离污染的高黎贡山和担当力卡山之间,从皑皑雪山里流淌下来的水如此纯洁深幽,犹如一条蓝绿色的绸带,缭绕在云雾的群山之中,水质清澈透明,绿得发蓝,震撼着人的心魄,这是一条不屑同流世俗的江河,仿佛脱胎于蓝天之上,一尘不染。</p><p class="ql-block"> 独龙江发源于西藏林芝地区察隅县南部山峰,源头部分称嘎达曲,向南流经高黎贡山和但当利卡山之间的峡谷,就是独龙江乡,转而进入缅甸,全长250公里,流经独龙江乡有80公里。</p><p class="ql-block"> 当我写独龙江游记的时候,离开它已经几年了,可独龙江那一袭奔腾而蓝绿色的江水却一直未从记忆里稍稍远离,时时在眼前晃动,清澈湍急的独龙江南北穿越独龙江乡,独龙江河谷是一个遥远而神秘的河谷,是“三江并流”的核心区之一,独龙江是由东往西依次为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之外而独立存在的,位于“三江并流”最西部的独龙江被称为“第四江”,其实应该称作“四江并流”,这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横断山脉地理地貌,所以被评为世界自然遗产。</p><p class="ql-block"> 独龙江被专家认定为“野生植物天然博物馆”,是我国原始生态保存最完整的区域之一,由于交通长期闭塞,那里居住着古老封闭的民族独龙族。由于独龙江特殊的地理位置,进去旅游的人甚少,仅有少数徒步探险背包族,而那里的雪山峡谷风光和独特的人文文化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诱惑。</p><p class="ql-block"> 独龙江上建有好几座吊桥,我们走过一座独特的藤网吊桥,是用独龙江一种藤拧成蔑绳,拴在江岸的树干或固定的木桩上,再用山藤或藤篾结成网,在底部铺扎竹子,走在桥上,下面是滚滚的江水,桥和人一起摆动“飞”起来,有点紧张。有的吊桥造得十分宽大结实,比如驶过了这座可以双向行驶汽车的吊桥,就到了独龙江乡普卡旺村,桥头一块大石头上面刻写“饮水思源,感谢党恩”8个红色大字。我们预定的“独龙族寨子家庭酒店”就在那个村子里。我们在路上发生了一段小插曲,去普卡旺时,越野车在会车时太靠右边行驶,不慎前右轮卡入排水沟,动弹不得,后面开来的武警车辆停下来帮助推拉,还不行,后来采取开足马力倒车才成功退出来,“四驱动”起了关键作用。</p><p class="ql-block"> 独龙族人祖辈从来没有种过水稻,因为没有水田,后来党和政府扶持帮助兴修水利,开渠引灌,从内地请来一批批农业技术人员帮助他们在河滩、台地上开垦水田,固定耕地,栽培水稻,独龙族山乡慢慢随处可见一片片肥沃平整的牛耕田地,独龙人吃上了自己种的大米。近几年国家实行天然林保护,独龙江两岸山林又属于“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政府采取了固定耕地面积,保护生态平衡,远抓林果,近抓畜牧措施,省里不断地派遣农业专家直接到村子里指导,在固定耕地的基础上,大面积推广塑料地膜,大篷技术,引进新品种和新技术,加大科技含量,逐步实现由原始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政府不但在农业生产上帮助扶持独龙族人,还在住房和日常生活方面彻底颠覆原来的不开化模式。我们一路看到许多色彩艳丽的新房子都是政府盖的,村民从4,000多米雪山上搬到2,000米的普卡旺村,从原始社会一步跨进现代化社会。现在的独龙江乡,即使最边远处,有房屋的地方,屋顶上就插上鲜艳的五星国旗,在中国和缅甸的边境地区,这等同于主权的宣示。尽管很多独龙族村民不识汉字,更不会写“主权”二字,可能从未意识到他们与国土这个宏大概念的具体关联,每家每户高高挂起国旗,同时也表示一种感恩。</p><p class="ql-block"> 新安居房建造了起来,独龙族人告别了茅草房,独龙人的家用上了大理石的茶几,玫瑰花图案的沙发、窗帘,屋里还贴着台湾演员林志玲的《赤壁》大幅海报,80岁的老人学会了用上海人援助的电饭锅,每人每年可以分配到400斤粮食。上海专家为独龙族人设计的房子有不错的厕所,可村民告诉设计师:“我们祖祖辈辈没用过厕所,没有用过抽水马桶,不需要。” 最后图纸改了,修成公厕。扶贫工作做得越久,越发现尊重当地人的想法是重要的工作原则,无论他们的想法多么奇怪,因为人们的生活习惯不可能一下子全部改变,需要学习和培养。</p><p class="ql-block"> 独龙族是我国尚保存着原始社会末期父系家族公社特征的少数民族之一,约有50多个家族公社,每个家族公社有共同的地域,以山岭、河谷、溪流等划分各自的界线,形成自然村寨。每个家族公社都有一个自然形成的族长称为“卡桑”,都是由辈分高、能说会道、较为富裕的男子担任。卡桑同样参加劳动,不得世袭。家族公社内部禁止通婚,实行族外婚。家族公社成员的名字前须冠以家族名称或父名,女儿还冠以母名。比如,一个独龙族姑娘“阿婻”的全名是:白丽(家族名)·丁板(父名)·顶(母名)·阿克洽(爱称)·婻(排行)。因此只要知道全部名字,就能判断出是哪个家族,谁的子女,以及排行第几。</p><p class="ql-block"> 以前独龙人每天上午11点才吃早饭,现在上午9点村里便会响起起床广播。5年来云南抽调了100多人进驻独龙江乡帮困扶贫,对村民们开始“培训”:怎样上厕所?怎样洗澡?怎样打扫卫生?怎样种菜?</p><p class="ql-block"> 独龙人也常三三两两聚在小卖部,晒着太阳,用独龙语规划未来“蓝图”,比如,他们要禁止卖瓶装酒了,因为玻璃不能分解,“山神会不高兴的”。偶尔,他们也开玩笑,嘻嘻哈哈地憧憬着:“以后人来多了,你当驾驶员、我捞鱼、他卖洋芋……”</p><p class="ql-block"> 独龙江2004年开通手机信号时,每次只能容纳15人同时通话,第16个人需要走路4公里去找信号,我们2016年初来这里通了4G。</p><p class="ql-block"> 现在村子里有戴着酷酷头盔的飙车少年,有生意不错的台球室。婚礼上年轻的姑娘不再穿着七彩的独龙服,而是穿着白婚纱。随着外地人的增加,道路旁边的门也会上锁,从前确实是夜不闭户。</p><p class="ql-block"> 少数民族民俗专家担心独龙族的文化会一点点消融掉,变得只剩下“博物馆意义”上的“文化”。后代独龙族当中能够详细知晓本民族传统文化的中青年凤毛麟角,独龙族传统文化面临着后继无人的现象,现代文明的普及替代,传统文化确实无可抗拒,在接受现代文明观念时,传统文化模式发生了严重的被排挤现象,后喻文化逐渐推倒前喻文化。先进与落后很难区分,独龙族没有一个人饿死,即使在最困难时期,大山里到处是宝贝,文化没有落后不落后之分,只是生活方式不同而已。保护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刻不容缓,否则就像法国人类学家施帝恩先生所预言的那样,到时候独龙族就是披着外衣的、脱去了本民族灵魂的躯壳。</p><p class="ql-block"> 独龙族的名称是周恩来总理定的,1952年元旦,独龙族代表孔志清和其他少数民族代表走进中南海怀仁堂,接受毛泽东接见。周恩来问:“你是属于哪个民族?”孔志清答:“旧社会叫我们独龙人是‘俅子’、‘俅夷’,住的地方叫‘俅江’,是侮辱。” 周恩来说:“过去侮辱性的称呼一律废除!你们自称独龙人,这是一个很响亮族名,今后就定为独龙族吧!”从此,独龙族成为中华56个少数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现在大约有4,000多人。</p><p class="ql-block"> 乡政府门前这座雕塑是拉小提琴的女生吗?NO。这是矗立在乡政府广场上的独龙族妇女编织独龙毯的塑像,织女右手在捻毛线,左手握着纺织梭子,独龙毯上编有独龙族特色的图案,也是当地的特产。</p><p class="ql-block"> 最让我觉得非常稀奇有趣的是,独龙江妇女祖祖辈辈沿袭着古老原始的纹面习俗,史书上将她们称为“绣面部落”,她们忍着一针一针的刺痛,让一朵一朵美丽的花在面部绽放,这朵花映照着纹面女的贞洁纯净,她们把最美的面容藏在心间,留在独龙江乡。独龙妇女的黥面遗俗,也叫纹面,是用刺、针、刀等尖状锐器在脸上刻刺花纹,渗入颜色,使之永不褪落。纹面习俗有两三百年历史,追寻渊源也有心酸的故事。藏族土司和傈僳族奴隶主对独龙族人进行残酷的压榨,强收名目繁多的贡赋,甚至连嘴、耳、鼻、头发都要征税,如缴纳不起,便强掳妇女为奴。独龙族妇女为了免遭掳掠,只好采取消极的自救办法,她们用锅灰烟子涂抹脸颊,甚至忍痛毁容,把自己的脸染刻成永远洗不掉的“黛墨青纹”,使生人望而生畏,久而久之,形成了纹面的习俗。</p><p class="ql-block"> 数百年来,独龙纹面女在那与世隔绝的高黎贡山下与泪相伴,自生自灭,但是,也有一代又一代的纹面女为自由的爱情而抗争,1993年的电影《独龙纹面女》中的阿南就是其中之一,为了抗拒纹面,她逃进林中,与藏族青年顿珠的爱情悲剧故事令人感慨。</p><p class="ql-block"> 我们打听到现在要看纹面女,只有到一个地方才能真正见得到,那就是独龙族乡养老院,不过我们游览时间非常有限而放弃。贡山县政协副主席丰卫祥一直在独龙江乡寻访健在的纹面女,为她们拍照,丰卫祥一共找到了68位纹面女,这些照片编成了书,可书籍杀青时候,很多人都不在了。2013年还有纹面女38人,2014年就剩31人,2015年只有28人了。每当有纹面女的家人来派出所注销户口他就特别难过,十来年后,中国最后的纹面女也将成为历史的记忆。</p><p class="ql-block"> 独龙族乡有一种珍稀动物全世界出名,即独龙牛,动物学称大额牛,因其额头宽大而命名。大额牛为绝无仅有的珍稀牛种,分布于印度和缅甸,国内是分布于云南独龙江和西藏察隅。国内1980年仅存15头,1986年达91头。1990年达300头,1995年达445头,2010年650头,2006年列入国家畜禽资源一级保护名录。我们很幸运,在回程的独龙江公路上见到独龙牛,赶紧停车拍照。</p><p class="ql-block"> 大额牛有58条染色体,与60条染色体的野牛和56条染色体黄牛不同,是一个独立品种。它的毛呈深褐色,体躯高大,肌肉沿肩部隆起至背中央,丰满厚实,角向两侧平伸后略向上弯,四肢短劲,蹄小结实,成年牛约重450公斤,最大特征是四肢下段为白色。每头牛挂有编号的牌子,这头为194号。</p><p class="ql-block"> 我们下榻在普卡旺村的“寨子酒店”,酒店大堂设在村子里的停车场旁边,停车场巨大,如同两个上海虹口足球场。酒店大堂是一大间平房,墙上挂着8个电子钟,分别显示北京、纽约、巴黎等当地时间,以示国际化酒店。原色木头地板,非常干净,不设柜台,竹制小圆桌接待,电子门卡上面有简明地图,房间零零落落散布在寨子里,一路去找房间,时而上坡,时而下坡,在独龙族房舍前后不停拍照,寻找酒店房间权当探险和观光。</p><p class="ql-block"> 建在独龙族村寨里的酒店外表充满原始部落气息,建筑材料全部使用木头、石头、藤草和竹子。我看到酒店原生态外表与客房内部一应齐全的现代设施,简直是走进两个不同的时代,开门开窗就可以看见雪山、独龙江、芭蕉树,空气清新,水质一级。客房布置整洁温馨,墙上没有一般客房皆有的图画和照片,奶油色墙纸给人一种回家的感觉,所有荧光灯皆躲在护墙板后面,光线柔和,写字台灯罩做成扇形,盥洗室的龙头、台盆皆为黄铜材质,酒店主人为装修花了一番脑筋。这里海拔2,100米,夜里很冷,要开空调,每间380元,不含早餐。</p><p class="ql-block"> 早晨起来我先推开宽大结实的玻璃落地门,坐在露台上赏景、读书,露台用木板铺设地板和护墙板,铁质靠背椅子和茶几,露台没有窗户,外面高大的芭蕉树叶子伸进来,早上有点寒气,我坐下来翻阅图册,酒店房间里有一些描述独龙族人生活的短篇和长篇小说,也有各种游记和摄影图册。走出房间才发现天空一片雾气,寨子后面山林和雪山,被团团雾气遮掩,云朵好像在低空盘旋,给它们披上一层薄薄的轻纱,无山不飞云,无云不绕山,看着高处云雾缭绕,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令人身心洒脱。原本我们想早点起床看日出,虽没有见到日出,但却欣赏到了云低雾海的美丽景致,让我感叹于这大自然的有心和馈赠。</p><p class="ql-block"> 我们即将离开这个原先觉得神秘无比、现在却身在其中的独龙族寨子,怒江大峡谷之行第五天早晨7点钟不到,普卡旺村仍继续在寂静中,因为村子里起床广播要9点钟开始。我们要驱车到孔当村街上才能吃到牛肉面,因为先前一天晚餐也是在那家店吃的,觉得味道不错,并预定了第二天早餐,否则商店要到9点钟以后才开门。我们要沿着中国“三江并流”中唯一一条没有修建大坝、保持原生态的大江怒江南下,行驶600公里山路返回,第五天晚上9点钟到达怒江州府六库镇,仍宿怒江大酒店,第六天下午回到出发地腾冲。</p><p class="ql-block"> 回程途中我在遐想,从刻木传信到4G体验,成为云南省贡山县独龙江乡千年巨变的注脚,1950-2016的近70年,人类历史长河中不过弹指一挥间,但对独龙人同胞来说,他们仿佛进入了时空穿梭隧道,沧桑巨变,千古未有。他们告别苦难,迎来阳光;告别封闭,走向开放;告别原始,拥抱现代,当我写这篇博文时他们宣告整族脱贫,实现“千年一跃”。</p><p class="ql-block"> 这个世界上不超过5,000人能听得懂的独龙族语的山歌,常常在高黎贡山山头和独龙江边响起,其中一首是这样唱的:“我们在树林子里唱过的歌,被虫子写在树叶上了;要想反悔呦,阿哥,去问问那写字的虫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第七节</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腾冲是中国第一个光复的县城</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瞻仰国殇墓园</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尽管过去历史教科书上我似乎没有读到过这个故事,不过后来通过阅读一些历史书填补了我的知识空白,想不到退休后有机会真的来到腾冲。2015年冬天,我倆来到腾冲看望在那里支边的儿子,第二天一早8点钟,陪同儿子来到腾冲人民医院,他去医院神经外科上班,然后我俩走到离人民医院不远的国民党元老“李根源故居”参观,离开故居径直走到“国殇墓园”。我们一眼就看到宽敞的广场上立着一口巨大青铜大钟,上面花岗岩横梁上雕刻着两个绿色隶书大字“警钟”,仿佛在敲击警示着世人“不忘历史”、“忘记过去就是背叛”。</p><p class="ql-block"> 全国重点文物腾冲国殇墓园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中国远征军收复滇西、策应缅甸密支那抗日作战取得胜利之后,1945年为纪念攻克腾冲的第20集团军阵亡将士而修建的烈士陵园,国殇墓园由近代名士、国民党元老、国军上将,爱国人士李根源倡导修建的。墓园取名“国殇”是指为国牺牲的将士,取自2,000多年前战国时期湖北秭归人屈原的作品《九歌·国殇》,这是一篇追悼楚国阵亡士卒的挽诗。</p><p class="ql-block"> 中国远征军和滇西抗战,是一段不该被遗忘而却曾被遗忘半个多世纪的惨烈悲壮的历史。20世纪40年代以前的腾冲虽然地处边境,远离中原,但是代代腾冲人凭借他们的吃苦耐劳和聪明智慧,营造了一座精致的边城,一个袖珍型世外桃源。1942年,扛着太阳旗的日本武士的皮靴,疯狂残忍地踏进了这方中国人的乐土。</p><p class="ql-block"> 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珍珠港成功后,开始阴谋策划入侵滇西,以便切断中国唯一一条国际交通线——滇缅公路,腾冲人心惶惶,一片混乱。“云南王”龙云的大儿子、陆军中将龙绳武任腾冲最高行政长官和军队指挥官,大敌当前龙公子想到的不是守土有责,而是携带自家搜刮来的金银珠宝弃城逃跑。1942年5月10日上午日军第56师团的292人,不费一枪一弹占领西南极边第一城。</p><p class="ql-block"> 滇缅公路丧失曾令蒋介石忧心如焚,并一度做出了如昆明失守,则国民政府迁到西昌乃至印度组织流亡政府继续抗战的打算。让日本人想不到的是,中美两国勇士竟然联手开辟一条西起印度阿萨姆邦,向东飞越喜马拉雅山和横断山脉的“空中走廊”——驼峰航线。如今,腾冲机场命名为“驼峰机场”,正是对这条挽救危难国家的生命航线的纪念,意味着腾冲人对那段血与火的岁月永志不忘。</p><p class="ql-block"> 1944年夏的滇西战场,腾冲战场是最惨烈、最悲壮的,被誉为“极边第一城”的腾冲,这座昔日西南丝绸古道上的繁华市镇,在光复战役中几乎全城俱毁,因此腾冲战役被称为“焦土抗战”。这里是当时滇西最早攻克的县城,这里是中国正面战场首次彻底消灭日军的光辉范例,为了完成打通中缅公路的战略计划,策应密支那驻印军作战,中国远征军第20集团军以6个师的兵力,向占据腾冲达两年之久的侵华日军发起反攻,经历大小战斗80余次,于1944年9月14日收复腾冲城,腾冲成为中国第一个光复的县城。“国殇墓园”用大幅油画和武器弹药实物,重现收复城池而浴血奋战的壮烈场面。</p><p class="ql-block"> 1944年4月远征军司令卫立煌发动滇西反击,围歼腾冲,来凤山是一块硬骨头,腾冲有近百座火山,来凤山是其中之一,腾冲民众知道侵略者大势已去,纷纷站在高处观看攻坚战,许多志愿者加入战斗。某团长回忆:“本师开始攻击,白发苍颜老先生,西装革履公子们,男女学生等争相驼沙袋、担子弹、送茶饭,太太小姐后面观战,好像赶庙会看戏,官兵振奋,几不自知是在打仗。” 为时17天攻下来凤山,远征军损失惨重,有一个细节雄壮而忧伤:吃饭时,伙夫挑着饭食上战场,却无人前来用餐,原来一个连队官兵全部阵亡。</p><p class="ql-block"> 火山石筑就的腾冲城墙高大宽厚,1942年日军入侵,龙绳武望风而逃,边城拱手让敌蒙羞。1944年远征军攻打腾冲时为高城厚墙付出代价。8月2日,远征军投入9个师,在盟军飞机炸毁城墙打开一个缺口,远征军攻入城内,日军进行临死前的抵抗,远征军进展缓慢,不得不与敌人进行逐街逐巷甚至逐院逐室的拼搏,每天只能推进几十米乃至几米,惨烈无比,为了清除一个堡垒,远征军搭上500余条生命。</p><p class="ql-block"> 腾冲是中国军队从日本人手里反攻收复的第一座县城,它向全世界发出一个强烈信号,日本必败,中国必胜,不到一年后的1945年,日本皇军穷途末路,天皇不得不宣布无条件投降。其时,那些为了攻克腾冲而阵亡的远征军将士的坟头,正是漂亮野花摇曳的夏秋之交。</p><p class="ql-block"> 敌囚藏重康美大佐联队长及以下6,000余人全部被歼,我远征军阵亡包括少将团长李颐、覃子斌等将士9,168人,地方武装阵亡官兵1,000余人,盟军美国军人阵亡将士19名。中国远征军缅北滇西作战,40万人出征中超过20万人伤亡,阵亡103141人,他们的英名全部镌刻在名录墙上。</p><p class="ql-block"> 中国军人用鲜血和生命书写了抗日战争史上极为悲壮、可歌可泣的一章。其中牺牲的最高将领为第200师师长戴安澜,毛泽东当年曾为他写了一首挽诗:“外侮需人御,将军赋采薇。师称机械化,勇夺虎罴威。浴血东瓜守,驱倭棠吉归。沙场竟殒命,壮志也无违。” 毛主席一生仅为两位军人写过挽诗,一位是国军将领,另一位是解放军元帅罗荣桓。</p><p class="ql-block"> 黯然的走着,潸然泪涌。国殇墓园空地遍植松、柏、竹,林下径草如茵,阶沿多置盆花,环境清幽肃穆。走到通道尽头的高台上,主体建筑——忠烈祠触目而来。忠烈祠上檐下悬国军总司令、国民政府主席蒋先生题写的“河岳英灵”匾额。祠堂正门上悬国民党元老、大书法家于右任老先生书写的“忠烈祠”三个遒劲大字。古祠庙式样的忠烈祠堂中央高悬着孙中山先生的画像和遗嘱:“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左右佩挂着国民党党旗、中华民国国旗。台前正中刻着“碧血千秋”四个大字,蒋中正所题,李根源书写。堂前,摆放着今人献上的花束花圈,时代的变迁,缅怀英烈的情怀总是挥之不去。</p><p class="ql-block"> 祠内外立柱悬挂何应钦及远征军20集团军将领的题联,走廊两侧有蒋中正签署的保护国殇墓园的“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布告”,20集团军总司令何揆彰的“腾冲会战概要”、“忠烈祠碑”等碑记。李根源先生的《告滇西父老书》,两侧墙体嵌阵亡将士题名碑石20余方,共9,168人。</p><p class="ql-block"> 岁月流逝,脚步的迈动,仿佛又追回了消逝的时光,滇西抗战阵亡的将士名录碑,屹立迎风的纪念塔,仿佛都在述说那些惨烈,小山坡的坡地上,像战士们整队出征前排列有序般躺着泥堆成的坟,9,168名将士只有3,000多个墓碑,也就是说,大约有近三分之二的烈士,他们没有留下姓名,因为当时无法确切统计,很多将士都是几个人合葬在一起的,他们只是一个模糊的群体,在历史深处闪动着热血的幽幽光芒。</p><p class="ql-block"> 黑压压的墓碑简陋矮小,也是采用腾冲遍地都是的火山石。其实,火山石虽然没有大理石那样名贵,却更符合这些长眠在地下英雄,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对腾冲来说都是外地人,他们像石头一样坚硬的人生在这里画上句号,他们是一些沉睡的死火山,但是人们依然记得他们喷发时候那种摄人心魂的磅礴力量。</p><p class="ql-block"> 仰望山头,一座用腾冲特有的火山岩雕凿砌筑的、高度30多米的方身锥顶高塔,像一把出鞘的长剑直插云天。塔身正面是20集团军总司令何揆彰题写的“远征军第20集团军克复腾冲阵亡将士纪念塔”,下方李根源书写的“民族英雄”4个蓝色大字巍然屹立。它就像一柄民族精神铸成的利剑,挑落了大东亚帝国的太阳,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南面镌“中华民国三十四年岁在乙酉季夏”和第20集团军总部所撰《腾冲会战概要》。烈士墓冢绕塔而建,以塔为园心,呈辐射状纵队列葬于缓坡周围,计3,646冢,代表9,168位阵亡将士。</p><p class="ql-block"> 阵亡的将士们啊,为国捐出的躯体仍旧布成了军阵,坟隙间的树粗壮而直立,仿佛是地下英灵的哨兵,树冠扩展开来,成了长眠在地下列队英烈的遮阳伞。阳光从松柏的缝间洒落,长长树影投在墓碑上。一块接一块,布满山坡,好像是在等待检阅的方阵。热带小城的冬天依旧绿意盎然,从上海出发时我把羽绒服留在家里,换上红色冲锋衣。阳光下,我辨认着墓碑上的名字:下士副班长李根弟、二等兵傅灿华、少校张文书、士兵约翰·克拉克……,虽然我并不认识他们,但是抗日英雄的高傲身躯会永远耸立心间。</p><p class="ql-block"> 国殇墓园里有许多雕塑,这是中国空军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飞虎队队长陈纳德少将和中国战区总司令蒋介石的参谋长史迪威上将的塑像。我们还看到一个“童子军”塑像,原来中国远征军中有许多娃娃兵,他穿着宽大的军装,稚嫩的脸上充满了自豪感和抗战必胜的信心,本来应该在学校读书的孩子,小小年纪就担负起保家卫国的重任,不得不令后人敬佩啊!墓园还有许多描述当年滇西血战、驼峰航线和滇缅公路的浮雕,再现当年浴血抗战的场景。</p><p class="ql-block"> 走着走着,让我们意想不到的是,看到在墓园大门左侧的角落处有一个土坟冢,并由李根源先生题书刻石曰“倭冢”,以示侵略者的失败,因为“倭寇”从戚继光抗倭起,国人就知道指的是谁了。国殇墓园里居然让倭寇也有一处葬身之地,这也许是“人本善”的表情达意吧,那个土堆下,埋葬着侵略腾冲日军最高指挥官藏重康美大佐及桑弘太田大尉的尸骨,以跪拜腾冲人、跪拜中国人的形态埋葬。后来有日本人出重金想移回日本,被腾冲人民断然拒绝,人们要让日本鬼子永远跪拜中国人民,也要让国人永远记住国耻。在中华文化中,对于特别痛恨的入侵者,往往是要让其“死无葬身之地”,而这里却为这些异国之魂保留了一角。如果说这显示了一个民族的大度和泱泱大国之风范,我更相信它是日军惨败腾冲的见证。</p><p class="ql-block"> 上文几次提到“李根源”,那么李根源何许人氏也?许多上海人并不知道李根源这个人,包括我自己,到了腾冲才发现,在腾冲有他的故居纪念馆,也有他的大型雕像,没有腾冲人不知道不敬仰李根源的,就像没有上海人不知道陈毅市长一样。李根源(1879-1965),生于云南腾越(今腾冲),早年加入同盟会,曾任国民政府国务总理,云南陆军讲武堂总办(校长),云南讲武堂是反清摇篮,朱德进入讲武堂几个星期就加入同盟会,所以李根源是朱德十分敬仰的老师。李根源最值得书写的是抗战时发表了著名的《告滇西父老书》:“我们云南一千七百万民众,立刻要发挥保省即是卫国的牺牲精神...但苟有利于国家,有利于抗战者,虽毁家纾难,亦在所不辞”。他向蒋介石建议死守怒江,如不成功,就投江以身殉国,震动云南而感动全国,最后成功阻止日军进攻。他主政滇西坚持抗战,抗战胜利后主持修建了国殇墓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李根源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全国政治协委员。辛亥革命元老李根源在国殇墓园共有10个字是他书写镌刻的:“碧血千秋”、“民族英雄”和“倭冢”。</p><p class="ql-block"> 非常值得一提的是,那天我俩在国殇墓园瞻仰时,非常荣幸邂逅来自北京的李根源的孙子伉俪,当他得知我们是来腾冲看望儿子,儿子从上海华山医院被派来支边的,他说感谢上海医生和他的父母,并与我们一起合影,留下这个珍贵镜头。</p><p class="ql-block"> 一位瞻仰者在国殇墓园留言簿上写道:“青山不老,日月永辉,英烈不朽,浩气长存。怀者来归,青山葳蕤,告彼诸神,佑我英魂!在天为干,在地为坤,永志不忘,民族昆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第八节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进出坝美寨子必须坐船穿过溶洞</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游记之一</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16年1月的一个周五傍晚,在腾冲支边的儿子,带我倆从腾冲驼峰机场飞到昆明长水机场,不到一个小时,在机场商业区匆匆吃了洋快餐,入住附近的机场宾馆。第二天一早又回到长水机场乘机,40分钟后降落在文山普者黑机场,终于来到与我的家庭有渊源的、相隔2,500公里的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p><p class="ql-block"> 地处祖国西南边陲的文山州位于滇东南,东与广西百色接壤,南与越南接界。汉武帝时就在文山设州置郡,抗日战争爆发前后,文山稻谷亩产200斤,仍过着火种刀耕生活方式,1940年日本占领越南后,仅用飞机大炮对文山野蛮轰炸炮击,而不屑派地面部队攻入。文山的山区和半山区占97%,平均海拔1,800米,文山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人口300多万,壮族、苗族、瑶族等少数民族占9成。</p><p class="ql-block"> 我家与文山有渊源,胞兄是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现交大医学院)5年制临床医学1966届毕业生,分配到偏僻遥远的文山州人民医院和马关都龙锡矿服务8年,将自己美丽青春铺设在文山,后来因病英年早逝。所以我对文山有一段情结,也一直想找机会去文山看看,50年后,在腾冲人民医院支边的儿子,带我倆踏上这块对我来说耳熟但并不能详的文山大地,实现了我的夙愿。文山人民医院院长会见我儿子并宴请我们,对照两代支边人不可同日而语的工作生活状态,感慨万端。</p><p class="ql-block"> 文山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几位医生前来接机,一起驱车来到文山北面的广南县坝美村。这是一个必须划船才能进去的村庄,属于少数民族乡村级景区,但知名度却奇高,网红景点,该村被驴友誉为陶渊明桃花源的现实版,河谷、流水、翠竹、水车、廊桥、茅舍、桃花,诗意难比。然而售票处却相当简陋,谈不上自动刷卡机,一口价:100元,包括门票、马车、船票。</p><p class="ql-block">坝美村,壮文名称为,Mbanj Bak Maex,壮族有2,000万人,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原来称僮族,1965年周总理提议改壮族,两个字发音相同,壮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拼音文字,人民币印有壮文。</p><p class="ql-block"> 1,600多年前,陶渊明笔下的武陵“渔人”误入“桃花源”。当“渔人”回到“郡下”,将新的发现告知太守、“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东晋陶渊明所写的《桃花源记》最后以一句“后遂无问津者”结束了不足400字的全文,作者故意还是无意,给后人留下了一个迷团。</p><p class="ql-block">“桃花源“究竟在何处?各地争论不休,似乎地点也越争越多,比较多的说法是它在湖南武陵桃源县,但说别的地方也不少,湖北十堰有之,浙江天台有之,江西湖口有之,云南广南坝美村也有之。</p><p class="ql-block"> 坝美村寨四面环山,皆因其独特的喀斯特地形地貌、溶洞、河流及村落。村里人进出村子必坐船穿过溶洞,出得洞口,眼前土地平旷,屋舍俨然,门前是宽阔的田野、屋后有青翠修竹,酷似桃花源,故在网络上被驴友称为“最后的世外桃源”。</p><p class="ql-block"> 进出坝美寨子主要靠村前村后两个天然的石灰溶岩水洞,村民要摸着岩壁趟水、撑竹筏、划独木舟、坐小船,经过几公里长的幽暗的水洞才能进出。这就是传说中的坝美村入口,只能划着船,穿过溶洞才能进出的村落。我们坐上船,大概水不深,不忘救生衣,小铁皮船缓缓驶入大溶洞。光线慢慢地暗下来,直到伸手不见五指,船在黑漆漆的洞中缓缓地前行,好在划船的师傅,头上戴有照明灯,才让我们勉强看见一些水面。洞中传来悠扬山歌,船缓行十余分钟,有时会有一线天,有时还有一丝光射入,总让人有片刻的思维停留,让人会产生无限遐想,想象着出了洞口的景象会是什么样的?</p><p class="ql-block"> 离船登岸,眼前的视界豁然开朗。青山绿水,村舍农田,人畜繁忙,不仅让人想起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那些名句:“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眼前的景色确实是对《桃花源记》的“高仿”。在群山的包裹之中,一条清澈的河水从山间缓缓流淌到脚下,孩童们在竹筏上嬉戏玩耍,横在河上的廊桥,田边吃草的黄牛,倒在田间地里的草垛。</p><p class="ql-block"> 远离尘嚣的坝美寨子古老而恬静,高大的榕树枝繁叶茂,巨型的树根盘根错节裸露在地面上,一层层依山而的麻烂楼里居住着百多户壮族人家,他们大多是土著人支系。进到寨里,随处可见扎着帕角、穿着黑边兰色裙、脚蹬绣花鞋的女人在自制的人工石磨前推磨,在古老的木制纺织机前纺线、织布,用采来的草叶靛染后做成的土布上绣花,男人们背回大捆的柴禾,老妇人担着竹蓝去小河洗菜,一派“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自然生活景象。</p><p class="ql-block"> 从前土匪风闻坝美的富庶,几次前来进攻皆不战而退。原来土匪都不敢从黑黝黝的水洞进来,试着翻山越岭闯入,哪晓得仅一两个猎人才能站得住脚的山口,都被坝美人布上了会叮人极疼痛的“牙汗”树枝,土匪碰上,无不惨痛,心想坝美的树木都如此厉害,那人岂不更不得了?坝美四周山上还有无数山洞,即使有幸躲进去谁有本事找到出口?山洞深不可测,还不时出些怪事,发出奇怪而恐怖的声音。</p><p class="ql-block"> 1950年坝美村仅有30来户人家,寨子四周全是莽莽丛林和荆棘,有许多眼镜蛇和豹子到村里叼猪。每年开春,就有猴子从山上下来,一群一群的,摘坝美人家的庄稼。对此,坝美人都是一笑了之,因为从来没有谁怀疑,人与大自然本来就是合一的嘛。</p><p class="ql-block"> 在村里我们看见一辆大卡车,拉着建筑材料停靠在河边,不是说溶洞是仅有的村子出入口吗?这个拉货的大卡车又是怎么进来的呢?原来这户人家在盖4层高的酒店而大兴土木。坝美景区并非仅仅是坝美一个村,通过询问船夫和马夫才知道,是前后三个村组联合投资开发景区,每个景点之间,靠船或者马车链接,每个村各自负责自己那地段输送游客,每拉一次客,大约能获得5-6元的收入。三个村寨并非不通公路,只是为了吸引游客,一般车辆是不允许进入的。我想,这里是一个壮族聚居的地方,但新盖的楼房却在学习现代装修,毫无民族特色,这应该是一个败笔吧,还有景区内景点布局、流程衔接不尽合理,也许是村子里缺乏旅游规划设计的专业人士使然。</p><p class="ql-block"> 我们坐小船穿过溶洞出村,驱车1个多小时来到广南县城用晚餐,看到一家火锅店,每个餐桌上有用砖砌的炉子,竹子编的锅盖,觉得非常好奇。据说那里的火锅巨辣,知道我们不吃辣,文山主人就选了一家鸳鸯火锅店,喝老板自酿的杨梅酒,醇厚浓郁。晚上下榻广南富鑫商务酒店,大堂奇大,居然汽车可以从马路正门直接开进大堂进入一楼车库。</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一早,不吃早餐就离开广南的酒店向丘北县进发,为的是吃一碗远近闻名的丘北牛肉米线。驱车走一条风景极佳的3级公路,开始有晨雾,当雾慢慢散去,露出喀斯特山脉和壮族村寨的美丽尊容,2个小时后赶到丘北县城吃大锅牛肉米线。</p><p class="ql-block"> 清汤牛肉米线是丘北人最爱的家乡美食,外省人也都赞不绝口,是来丘北不可错过的早餐,被“驴妈妈旅游网”评为五星级。在文山主人带领下,来到丘北这家门面并不显眼却是“网红”的“上寨罗家牛肉店”吃早餐,我们品尝了不辣的牛肉米线,5大片牛肉,汤汁鲜美,只要12元。这家夫妻老婆店的女主人还背着婴儿在忙碌切熟牛肉片,老板忙着用柴火熬一大锅牛肉汤,冬日里食客们正吃得热气腾腾呢。丘北县城遍布几十家米线店铺,除了牛肉米线,还有羊肉米线、狗肉米线、鸭肉米线、汆肉皮米线、扇子骨米线,看到一家麻辣鸡米线点,桌上放着油炸的一个个完整辣椒可以自取不限量,受不了还有凉茶免费去接来喝,竟然还有早晨小酒可以点来喝一杯,0.1元。</p><p class="ql-block"> 饱餐牛肉米线后就来到不远处的普者黑风景区,丘北国家4A级旅游景区普者黑为彝族聚居地,距离昆明300公里。“普者黑”为彝语音译,意为“盛满鱼虾的湖”,壮文名称为 Dieg funggingj Luegcanghgwx,可译为"岸庐尚阁",翻译可谓“信达雅”。它属于滇东南发育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这里既有桂林山水孤峰奇石的灵秀,又有江南水乡小桥流水人家的古朴神韵,还有杭州西湖波光潋滟的明丽。景区是2013年湖南卫视亲子秀节目《爸爸去哪儿》的外景拍摄地。</p><p class="ql-block"> 普者黑有300多座孤峰,近百个溶洞,50多个湖泊相链贯通,主人说普者黑坐船赏景最佳,泛舟远眺,高达200米的几百座石峰平地崛起,峰峰相对,全身披绿,百态千姿,或如蛤蟆、青狮,或似情人相对倾心。近山,又见绝壁悬岩,晃动于水影之中,犹如龙飞凤舞,泛舟湖面,湖水清澈见底,水中鱼游虾潜,花漂草浮,均可让人一览无遗。在湖中游览不时有村民小船靠上来叫卖,船上放满了藕片、肉串和饮料。</p><p class="ql-block"> 中午来到普者黑仙人洞村,这是一个古老的村庄,背靠青山,前临仙人湖,万顷碧波,绿如翡翠,倒映着峻秀的孤峰和古朴的民居。仙人洞村的撒尼族人400多年前从石林县逃难迁徒到此地定居,今有80多户500多人,村子里开设许多充满民族特色的客栈、饭馆,路上时不时跑过几辆载着游客的鲜花马车,游人们赏花赏景品美食,难怪游客会说“来这里找一间客栈住下,白天坐着发发呆都是最惬意的享受”。想不到如今游人如织的村子,20年前是一个吃不饱、穿不暖的贫困“口袋村”,每年七、八月份青黄不接,村民要拿着口袋出去借米吃,是依赖旅游而致富的范例。我们在“仙人第一家”饭店品尝撒尼农家菜,有三七汽锅鸡、撒尼家狗汤、芭蕉花炖牛肉、壮家岜夯鸭,皆为当地特色菜肴,饭店是范村长开的,村长身价几千万,席间村长带了几位撒尼族村民前来祝酒,并手舞足蹈为我们唱起原生态民歌,场面甚为热闹感人。</p><p class="ql-block"> 午餐后看到饭店旁边有一家撒尼族村民正在忙着办喜事,十几个烧菜大铁锅直角排开,每个铁锅下用鼓风机吹火,穿着鲜艳撒尼族服饰的妇女们在洗菜,露天后厨一片繁忙。仙人洞村确实有个大溶洞,仙人洞洞室宽阔,易入易出,洞内石笋丛集,怪石挺立,晶莹透亮,色彩斑斓,瑰丽多姿,形成了“怪石、异水、奇穴”的地下天然景观。普者黑地区本来就是喀斯特地貌,村子里有几个石灰岩溶洞并不稀奇,皆可开辟农家乐旅游,靠山吃山,“靠洞吃洞”呗。</p><p class="ql-block"> 下午离开普者黑,驶上S208省道,3个小时后来到文山州府所在地文山市,市区街道整洁宽敞,车辆行人熙熙攘攘,老建筑和现代建筑和谐对话,草坪植树遍布城区。我们特地去看看“文山市人民医院”,靠马路是一栋铝合金外墙的5层楼现代建筑,救死扶伤之重器,让人敬畏,半个多世纪前胞兄在这里为少数民族服务,我想象着,其实当时并没有这栋新楼,那么那时候是什么模样呢?不知道啊,还想象着,他穿着白大衣在给病人诊治、在巡查病房,呜呼,喟然而叹也。</p><p class="ql-block"> 老城区一栋青瓦白墙的四合院格外显眼,原来是“楚图南故居”,他是文山人,曾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盟中央主席,著名作家、翻译家和书法家。建筑坐北朝南,是两进式四合院,百年建筑被完整保留下来,恢复了过去的场景,并收藏了他的部分日记、著作、书法作品及藏书。还看到一幢枣红色现代建筑物“文山州博物馆”,镇馆之宝为著名的“西畴人”牙齿,上世纪60年代,考古人员在西畴县发掘出5枚生活在5万年前至1万年前的古人类牙齿化石,经鉴定这些化石属晚期智人牙齿,定名为“西畴人”。还有在邱北、麻栗坡、广南、马关等地发现的新、旧石器时代的遗迹、遗物和岩画,值得一看。</p><p class="ql-block"> 我们与文山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医生共进晚餐后入住“文山军供站宾馆”,上海没有军供站,军供站是边境地区介于军队和地方之间的编制单位,其宗旨是“为部队服务,为国防建设服务”,在和平时期任务是军供应急保障,以及接待驻文山部队、过往部队、入伍新兵、退伍退役老兵、民兵训练和军人家属。回房休息,期待文山游第三天游览老山和天保国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第九节</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1984年某日凌晨两颗信号弹腾空而起</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云南文山游记之二</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16年1月,我们乘飞机从腾冲经过昆明来到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首府文山市。</p><p class="ql-block"> 云南飞机场真多,也许全国第一吧,省内有超过20个主干线和支线飞机场。自从1903年,美国人莱特兄弟制造的第一架飞机“飞行者1号”在北卡莱纳州试飞成功,人类开始进入航空器飞行时代。云南人敢为人先,1922年当时的云南督军唐继尧响应孙中山先生“航空救国”号召,先在昆明以人力拉石碾子的土办法修建成中国第二个飞机场昆明巫家坝机场,我国最早的飞机场是清宣统二年(1910年),于北京南苑建立机场。到1929年云南建成了24个机场,在抗战中,云南又新建28个机场,全省曾经出现过52个飞机场,这在中国乃至世界机场史上绝无仅有。云南旅游资源充沛,民族风情多元化,经过多年努力,现已有昆明长水机场、丽江三义机场、香格里拉迪庆机场、腾冲驼峰机场、西双版纳嘎洒机场、普洱思茅机场、文山普者黑机场、丽江泸沽湖机场等,不久将会出现红河蒙自机场、普洱澜沧机场、哈尼梯田机场、怒江六库机场、楚雄机场、宣威机场等。</p><p class="ql-block"> 我们一行三人第一天游览了宛如世外桃源的坝美寨子,第二天尽兴游玩了以喀斯特湖群、洞群和峰群为主的普者黑景区。第三天准备游览老山和天保口岸,一早热心的主人就带我们来到文山三七交易中心附近吃羊肉米线,那家店铺并不是把带骨羊肉熬一大锅汤来制作米线,而是采用将羊肉切成细丝放入淀粉和盐腌10分钟,将酸菜切成丝加干辣椒爆炒,最后腌好的羊肉丝先下锅煸炒,再倒入炒好的酸菜同羊肉丝一起大火翻炒而成米线佐料,这碗羊肉米线肉汁香浓回味无穷。</p><p class="ql-block"> 我看到米线铺对面三层大楼交易场内三七店铺林立,中心场外一长排三七药农摆地摊,就像上海的露天菜场,价格比上海便宜一半不止。三七又名田七,起源于2亿5千万年前的残余植物,因其补血强身功效,李时珍称其为“金不换”。我国三七药材90%产自云南文山,三七喜温凉、忌酷热,宜栽培在海拔1,.000—1,600米的山区,年平均温度18~19℃,生长期7年,文山的地理位置恰好最适合三七栽种。古人曰:“三七者,必种后三年始成药,七年乃完气。” 此乃三七药材名称的来历。一路上我们看到农家人用黑色网布罩着一块一块地,下面种植的就是三七,三七怕光,必须用黑色网罩保护。</p><p class="ql-block"> 早餐后驱车驶上S210省道,往东南方向老山进发。文山至老山100多公里,昆明至老山约500公里,一路上可以看到许多没有贴瓷砖的红砖外墙的典型壮族民居。</p><p class="ql-block"> 老山属于瑶族聚居区,盘山公路两边“戍边”两个字不断出现,行驶2小时后,上山路上看到一个牌楼,一副对联写道:“不忘昨天干好今天展望明天,热爱老山建设老山守好老山,横批是祖国知道我“,我想老山山顶快到了吧。</p><p class="ql-block"> 老山位于文山州麻栗坡县,主峰海拔1,500米,扼越南西北部河江市通向中国云南省的咽喉,由于其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中越在老山进行了长达10年的争夺战。我们来到在老山主峰顶上的一座纪念馆,正面墙上是一幅展现残酷激烈的老山战役的暗红色浮雕。游览老山前,当地驻军登记每个参观者身份证,并口头关照几件注意事项,包括禁止抽烟,禁止拍摄兵营和纪念馆内部,毕竟老山属于边境军事管制区。</p><p class="ql-block"> 1984年某一天凌晨,随着两颗信号弹腾空而起,边防部队集结的数千门各式火炮同时开火,数十万发炮弹带着中国人的愤怒猛烈地倾泻在老山、者阴山的越军阵地上。炮火打得气壮山河,越军阵地完全被笼罩在一片火海之中,越军士兵在睡梦中就被炸得尸骨无存,老山战役爆发。第一天就收复老山主峰,经过18天的血战,全部收复老山和者阴山。</p><p class="ql-block"> 老山险峻高大,山高坡陡,树林密布,荆棘丛生,箭竹遍地,藤萝缠绕,在这样的地区作战,在这样的地形下冲锋,不要说携带沉重的弹药武器,就是不拿任何东西上山,也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p><p class="ql-block"> 《无名烈士老山插旗》是老山战役中的摄影作品,照片抓拍了老山战场上一面五星红旗在硝烟中飘摇、一名战士艰难地守护红旗不让旗帜倒下的情形。尽管后来曾经有人对照片提出质疑,不过这张照片当时在中国十分著名,常常与美军士兵在硫磺岛竖起美国国旗,以及苏联红军胜利旗帜插到德国国会大厦两幅世界知名的“插旗照片”相提并论。</p><p class="ql-block"> 1984年4月28日开战第一天,解放军就牺牲了223人,为了纪念,老山主峰台阶筑成223级。上面刻写:“堂堂中华不可侮,祖国寸土不可丢。”</p><p class="ql-block"> “猫耳洞”是上世纪70、80年代频频出现在平面媒体上的一个名词,猫耳洞是指一种与猫耳朵形状相似的防炮洞、防空洞,是一种军事上供单兵或几个士兵作战用的防护工事,其实猫耳洞就是战士的小小防空掩蔽体,这次我才真正见识了。</p><p class="ql-block"> 猫耳洞的叫法是中国人自己发明的,使用猫耳洞的历史也很长,抗战时广西、湖南的山地战中,由于日军炮火猛烈,我军也大量使用过,李宗仁桂军和中央军利用这些工事都重创过日军侵略者。在这里我看到有许多气壮山河鼓舞士气的对联:“硝烟丛中英雄壮举惊天地,猫耳洞里将士精忠映山河。”</p><p class="ql-block"> 有时凶狠的炮弹会将猫耳洞炸塌了,勇士们不得不血溅洞壁,顽强奋战,誓死坚守,做到人在阵地在,誓与阵地共存亡!当战士饮弹牺牲,或者身负重伤之后,而一时无法撤下阵地时,也只能在逼仄的猫耳洞里流尽最后一滴血。如此暗无日光的半席之地,便成为烈士最终告别父母、告别战友的“太平间”。墙上对联:“碧血西南疆捐躯为谁?为华夏振兴,艰苦守边卡幸福何在?在万家欢乐。横批:爱国奉献。”</p><p class="ql-block"> 有的猫耳洞说起来令人毛骨悚然,除了阴暗潮湿、气味难当、毒虫叮咬之外,还有山老鼠肆虐,骇人的毒蛇、蜥蜴也时常光顾。大如松鼠的老鼠,瞪着一双贼眼竟敢在人身上窜来跳去。亚热带的蜥蜴像缩小版的恐龙,穷凶极恶的面孔,“嘎嘎”的怪叫,令人头皮发紧。在坚守老山阵地的日日夜夜,将士们既要抗击明火执仗的敌人,又要对付这些暗中蛰伏的“帮凶”,在极端危险和困苦的环境里愈挫愈坚,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这幅对联这样写道:“步枪机枪冲锋枪枪枪怒火满膛,大洞小洞猫耳洞洞洞藏龙卧虎,横批:严阵以待。” 还有一副对联:“宁可前进一步死,决不后退半步生。” 官兵们视死如归的坚定信念跃然而出。</p><p class="ql-block"> 中越开战第一天,解放军牺牲了223人,其中最高级别是张连长,也是电影《高山下的花环》中主人公——副连长靳开来的原型之一,他1976年入伍,家中有父母、妻子和两个幼小的孩子,他的家乡在贵州贫困山区,家道艰难。</p><p class="ql-block"> 那天凌晨,张连长带领战士向老山主峰发起进攻。他们刚冲出20多米,就遭敌人火力狙击,张连长的左大腿被炸伤。他不顾伤势,迅速重新组织火力,发起了第二次冲击。他毙敌火箭筒手一名,但他的腹部负伤,肠子流出来了,他用三角巾包扎后,以压倒一切敌人的英雄气概,发起了第三次冲击。当接近主峰时张连长已带伤战斗了3个多小时,击毙敌4人,身体难于支撑,便依靠在堑壕壁上,突然暗堡里射来一梭子弹,他的右大腿和头部中弹,英勇牺牲在老山主峰顶上。这是一级战斗英雄张连长烈士雕塑像,用红色花岗岩雕成全身像,身披防雨披风,双手紧握冲锋枪,双眼凝视前方,仿佛浑身充满誓死捍卫祖国领土的信念。</p><p class="ql-block"> 张连长的儿子张平,父亲牺牲时他才7岁,父亲战友来看望他时,都说张平长得很像父亲,后来子承父业,接过父亲的钢枪,张平参军晋升为上尉助理员,张平说他对父亲还有点印象,而妹妹张燕当时只有3岁,一点印象都没有。</p><p class="ql-block"> 战争期间中越两军在老山埋下无数地雷,战后多次启动排雷运动,不过老山地雷排不完扫不光,这里到处有2007年矗立的、画着骷髅头的、恐怖的警示标志。</p><p class="ql-block"> 看到地雷警示标志,让我联想到瑞士日内瓦,在联合国欧洲总部广场上,矗立着一把高12米的断了一条腿的一把巨大的靠背椅子,这是1997年国际残联为了纪念“地雷议定书”的生效,更为了引起世人对地雷带给平民伤害的重视,瑞士雕塑家丹尼尔特别制作这个纪念性雕塑。一个被“地雷炸折”了的断腿椅子,显得异常刺眼,断裂的部分被“硝烟”熏成了黑色,但却仍顽强的屹立在空空荡荡的“万国宫”门前广场。</p><p class="ql-block"> 老山开辟一大块“将军林”,从领导到地方部队,每位来这里凭吊的将军会亲手种下一棵树,共栽有70多颗树,有媒体说,在反腐斗争中打下的两只军中大老虎的名字已经被撤下。</p><p class="ql-block"> 我们看到老山中越边境254号界桩碑,两面分别用中文和越南文标注,这是一块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界桩碑啊,敬畏之心油然升起。</p><p class="ql-block"> 《血染的风采》是一首纪念自卫反击战的歌,原唱者徐良是解放军一级战斗英雄,老山战役他所在班的战士皆壮烈牺牲,他孤军作战,出生入死,左腿重伤截肢。中央电视台的军民联欢晚会上,与温柔美丽的王虹共同高歌一曲《血染的风采》,那个时期的故事是不能忘怀的,代表着国家神圣和尊严。</p><p class="ql-block"> 1985年西安音乐学院四年级学生徐良,中越老山战役开始不久,徐良被选中到前线慰问演出。“我们去演出,我第一次感受到战前的肃杀气氛——团长一声令下,全团2,000多名官兵齐刷刷脱掉军帽,全是光头,誓师上战场!” 这是充满理想主义的1985年,还有几个月就大学毕业的徐良参军了。</p><p class="ql-block"> 1986年一天晚上,一个让徐良永远无法忘却的日子。越军偷袭,徐良和几个战士奉命支援,他对下方三道黑影就是3枪,3个越军全部倒下。“上前线几个月了,还没见过越南人,亲手击毙了几个,太激动了,太想看看他们长什么样了。”年轻的徐良高兴得太早了,他以为越军已被全部击毙,站了起来。越军的枪响了,徐良倒在土坎上,子弹射中的是左腿股动脉。“那血不是往外流,而是往外喷!”醒来后,徐良躺在医院里,是战友们轮番抬着才穿过封锁线。失血过多导致徐良左腿坏死而截肢。“ 腿是连根锯掉的,要是能留个10公分,也能装个假肢。”徐良说。</p><p class="ql-block"> 老山山顶专门辟出一块地,把当时经典流行的歌曲镌刻在大理石上,如《血染的风采》、《再见吧,妈妈》、《我爱老山兰》等,组成一个老山文化经典歌曲石林。</p><p class="ql-block"> 天保国门在老山脚下,天保距州府文山106公里,距越南河江市24公里,山奇水柔,终年无霜。天保即关山天险屏障之意,民间也把天保叫船头,即船到尽头停泊的地方。其实“天保”这个名字与法国人有关,19世80年代法国侵占越南后,法军企图沿水路侵占中国领土。当法军进入中国境内河段时,他们发现水流湍急,暗礁密布,豹吼虎啸,关山险要,加之遭受少数民族英勇抵抗,法军损失过半,军舰快艇受阻,狼狈逃回。此后,当地人就把法军军舰不能前行的地方叫船头,得益于高山险峻、河流湍急这一自然天险屏障,因此人们也把船头叫做天保。天保国门像一座坚固的牌楼,上面有一层6扇大窗户的建筑,绿瓦斜顶,4根罗马柱宛如4个顶天立地的坚强战士,守卫着祖国西南国门。</p><p class="ql-block"> 1954年天保国门正式作为对越南开放的口岸,成为中国最早向越南开放陆路大口岸之一,1979年被迫关闭,1993年恢复口岸,我俩在中越261号界桩碑前留影。在天保口岸随处可见越南红木家具和特产小吃,还有祖母绿宝石交易市场,以及头戴斗笠的越南乡村妇女,很多旅游者到天保来一睹国门,回味边贸文化。</p><p class="ql-block"> 我在天保广场看到一群白倮(luo念罗)妇女,尽管有个“白”字,却身穿黑色衣裙,头戴竹斗笠。白倮人是彝族的支系,祖先在宋朝时从遥远的昆仑山迁徒而来,仅分布在文山州老山脚下,没有文字,有自己的语言,其衣食住行与彝族相比,存在较大差异。白倮人共有9种姓氏,如田、莫、罗等约千把人。虽然有便利的交通和通讯,但他们至今仍保持不与外族通婚的习俗,这与白倮人在不断迁徙中遭受其他民族的欺凌压迫有关。令人惊奇的是,尽管近亲结婚如此严重,但白倮人的孩子没有发现智力缺陷,个个聪灵可爱,至今尚未有科学的解释。</p><p class="ql-block"> 从老山回到文山城里,主人请我们尝尝当地特色狗肉火锅。第四天上午从文山飞昆明,结束难忘的文山之旅,上飞机前的早晨去品尝当地出名的“589清香羊肉米线”。在文山的短短几天,我们饱尝正宗的云南牛肉米线、羊肉米线和狗肉火锅等,真让我们大饱口福。我们依依不舍地又一次来到文山普者黑机场,再见吧,我心目中崇高硕大的文山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第十节</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清廷一手“培植”起来埋葬自己的掘墓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云南陆军讲武堂旧址一瞥</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倆到云南腾冲探望在那里支边的儿子,趁此机会到怒江大峡谷和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游览,回沪前逗留昆明数日,那天参观了云南“一文一武”两所名闻遐迩的学校。在云南近代历史上,有“一文一武”两所可以说神奇的学校,“文”是指1938年的西南联合大学,“武”是指1909年的云南陆军讲武堂。我曾写过一篇关于参观西南联大旧址的博客,下面讲讲云南讲武堂吧。</p><p class="ql-block"> 云南讲武堂遗址现在成为一座博物馆,走进极具沧桑感的建筑物,让我立刻肃然起敬。开办于百年前的云南陆军讲武堂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所著名的军事院校,原系清政府为编练新式陆军而开设的一所军事学校,与创办于1906年的天津北洋讲武堂和1908年的奉天东北讲武堂并称中国三大讲武堂,也与黄埔军校、保定陆军军官学校齐名,合称“中国近代五大军校”。</p><p class="ql-block"> 军校地处昆明风景区翠湖边,是国家级重点文物,现今还保存着一幢饱经风霜的、米黄色为主色调的砖木结构的巨大型四合院版的二层建筑。由东西南北四座楼房组成,各楼对称衔接,并设有长长通廊,楼端各设拱券门一道,楼前即宽大的操场,不亚于两个足球场面积,配上四座长120米、宽10米的走马转角楼的楼房。</p><p class="ql-block"> 清朝末期朝廷效仿西方,1909年建立新式陆军军事学堂,高尔登为首任总办即校长。高尔登何许人也?他是是浙江余杭县人,早年留学日本陆军士官学校骑兵科,同盟会会员。毕业归国后任云南督练兵备处总办,陆军中将,后兼任云南陆军讲武堂总办校长。同盟会员李根源任监督(相当于教务长)。1910年高尔登辞了,李根源继为总办校长,沈汪度为监督,张开儒为提调,这样,讲武堂的一二三把手全为同盟会员所担任。同盟会亦称中国革命同盟会,是清朝末期由孙中山领导和组织的一个统一的全国性资产阶级革命政党,1905年成立于东京,是清朝的掘墓人。</p><p class="ql-block"> 李根源又是何许人也?上海人大多并不知晓,我这次到了腾冲才知道,没有腾冲人不知道不敬仰李根源的。李根源(1879一1965)云南腾冲人。1905年在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留学时加入孙中山的同盟会,辛亥革命后担任民国国务总理,滇军总司令,授陆军上将衔,抗战中任云贵监察使,战后为纪念中国远征军建立“国殇墓园”。因其正派、刚直,德高望重,在国民党中素有“李国老”的尊称。我在腾冲参观过李根源故居和纪念馆。</p><p class="ql-block"> 19世纪末,风雨飘摇中的清朝政府为了维护其统治,曾掀起“洋务运动”,推行“新政”,其中最重视的一项是仿照西法编练“新军”。云南地处边陲,介于当时英、法两国侵略势力之间,因此,清政府把第一批“新军”建立在云南。为了培养大批新型军官,具有新思想的云贵总督沈秉堃于1906年两次奏请朝廷,获准创办云南陆军讲武堂。</p><p class="ql-block"> 1907年同盟会员李根源从日本士官学校毕业后回云南,投入了云南陆军讲武堂的筹备工作。这是讲武堂历史上值得记忆的一个重要细节。一大批留日士官学校的进步学生,如唐继尧、顾品珍、李烈钧、刘祖武、庾恩旸、李鸿祥等,在日本曾跟随孙中山先生从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活动,加入过同盟会,悉数被李根源吸纳进了讲武堂。还有云南辛亥“重九起义”领导人刘祖武,以及滇军总司令唐继尧,在博物馆里皆能看到这些开创者的塑像和照片。</p><p class="ql-block"> 云南讲武学堂分步、骑、炮、工四个兵科,设甲、乙、丙三班。课程基本仿照日本士官学校,分为学科和术科两项。甲班学生来源于驻滇新军营连排级军官,乙班学生从巡防营的军官中抽调有一定文化者入学,丙班招收普通中学毕业生。云南陆军讲武堂至1928年为止,20年开办19期培养学生4,000余人。</p><p class="ql-block"> 事实上,讲武堂从它诞生的那一天开始,就预示着它是封建皇朝一手“培植”起来埋葬自己的掘墓人,是中国近代史上唯一一所从校长、教官到学生都参与推翻清皇朝斗争的军校。</p><p class="ql-block"> 讲武堂从开始筹办时,领导权就完全被同盟会所掌握,讲武堂成了同盟会在彩云之南播撒革命种子的天地。当时,学校有近50名教职员工,同盟会成员就占了17人,还有革命分子11人,这座军校实际上成了“云南革命的主要据点”,成了“团结西南革命力量的核心”,成了一座革命思想烈焰熊熊燃烧的大熔炉,成了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策源地之一。</p><p class="ql-block"> 对于这个巨大而危险的秘密,清政府派来继任云贵总督的李经羲当然也有所察觉。他曾听人说,讲武堂内革命党人多,留下这所军校是“养虎为患”。李经羲为此采取紧急措施,借故于1911年将讲武堂总办李根源调到滇西边境,同时把自己最信任的湖南人蔡锷请来任协统,相当于旅长。但是,让李经羲没想到的是,蔡锷更是一个“危险”人物。当时清廷正四处缉拿“康梁乱党”之一的梁启超,而蔡锷正是梁启超的得意弟子。所以蔡锷一到云南就迅速与李根源、唐继尧秘密会合,一起策划“重九起义”。我年轻时看过讲述蔡锷的电影《知音》,蔡锷与北京八大胡同的小凤仙来往,用以遮人耳目,使得蔡锷从袁世凯眼皮底下溜走,转战仰光到达云南。我不知晓蔡锷与讲武堂有缘,世上有许多事情发展会有悖初衷,清政府举办这座军事学堂的目的,对外是为了对付洋人入侵,对内是为了镇压反清革命运动,事与愿违,学校培养了一大批革命志士,顺应历史潮流推翻了在滇清政府。</p><p class="ql-block"> 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胜利的消息使云南的革命党人深受鼓舞,蔡锷、李根源等几次举行秘密会议,决定10月30日晚在昆明发动起义,并推举蔡锷为起义军总司令,李根源为副司令。是晚,以讲武堂600多学生为骨干的起义军向清总督署发动攻击,经过10多个小时的激烈战斗,起义军占领昆明,通电成立中华军都督府,辛亥云南起义成功,10月30日是农历九月初九,所以历史上称云南“重九起义”。</p><p class="ql-block"> 1915年袁世凯倒行逆施,复辟帝制,对内实行专制独裁,对外出卖国家主权,激起中下级军官的极大愤慨。在孙中山先生的领导下,由云南陆军讲武堂的进步师生组织和发动了一场“永灭帝制、再造共和”的伟大革命。当时云南将军唐继尧和从北京秘密来昆明的蔡锷等人于1915年12月25日通电全国,宣布云南独立,武装讨袁,编组护国三个军,出师川桂湘。讲武堂为前线作战培养了大批中下级军官,蔡锷领导的云南首义和护国战争取得了最后的胜利。蔡锷与小凤仙的故事就是发生在那个时候,所以讲武堂里有小凤仙的图片。</p><p class="ql-block"> 如果说黄埔军校是培养将军的摇篮,那么云南陆军讲武堂则是黄埔军校的摇篮,此话怎讲?“重九起义”和护国护法战争,使得讲武堂声名远扬,鼓舞了决心从军的中国青年,一些外国学子也慕名而来,当广州黄埔军校成立时,云南陆军讲武堂师生应邀前往援助建校。黄埔军校成立时的7人领导小组中,就有讲武堂教官王柏龄、何应钦、林振雄,他们分别担任了黄埔军校的教务总长、总教官和管理部主任,成了蒋介石出任黄埔军校校长时的左膀右臂。当时由讲武堂派出的教官,几乎占了黄埔军校的“半壁江山”,讲武堂的这些教官和毕业生把云南的成功教学经验带到了黄埔军校,甚至还把蔡锷为讲武堂编写的军事教材《曾胡治兵语录》带入黄埔军校,作为人手一册的教科书,此书是曾国藩、胡林翼治军治兵论著,两个同乡人皆为湘军首领。</p><p class="ql-block"> 讲武堂开办之初,军事训练基本搬用日本军校“尚武”的教育内容,以军事学科为主,普通学科为辅,学制3年。学堂对学员进行刻苦训练,严格管理。学堂还要求学员对老百姓一定要和善礼貌,严禁扰民害民。当时,有一个名叫常绍群的学员,有一次在昆明晓东街“福顺居”吃饭,结账时与店主打了起来。店主哪是常绍群的对手,几下就被打得鼻青脸肿。事后店主将常绍群告到讲武堂,常绍群因此险些被开除学籍,幸亏他成绩优良,颇得教官偏爱,几经道歉、检讨,被痛打20军棍,关了一个月禁闭。</p><p class="ql-block"> 云南陆军讲武堂深刻影响了中国近代百年史,包括影响了黄埔军校,从辛亥革命到护国讨袁,到北伐出师,从这里走出了几千名学员,其中华侨学生500多人,朝鲜籍学生30多人,越南籍学生60多人,缅甸籍学生20多人。值得一提的是,从讲武堂还走出了解放军两位元帅——朱德和叶剑英。</p><p class="ql-block"> 十大元帅之首的朱德,是讲武堂第3期毕业生,他与这所军校的故事,已成为美谈。1909年一个23岁名叫朱建德的年青人,与一个名叫敬镕的好友从成都出发,翻山越岭,艰难跋涉70多天,来到昆明报考这所刚刚开办的军事学校。经过入学考试,成绩特别优秀的朱建德没被录取,而敬镕却金榜题名,这让年青人百思不得其解。经过仔细探询之后,朱建德才明白,清政府在云南边陲创办这所军校的目的,是为了防范法国和英国对云南的入侵,所以一开始只招收云南籍的学生。敬镕成功的秘密就在于他偷偷把自己的籍贯改成了云南昭通。第二年,朱建德再次参加入学考试,他吸取上次失败的“教训”,把自己姓名中的“建”字去掉,把籍贯改成了“云南蒙自县”。这样他顺利进了这所让他魂牵梦萦的军校。可是入学不久,一个教官发现了他浓重的四川口音与他所填报的云南蒙自籍贯不符,朱德的秘密暴露了,于是按照学堂规定,他要被开除学籍。总办校长李根源知道此事后,主张不能把朱德这样一个千里跋涉来昆明求学的有志青年拒之门外,朱德因此被留了下来。</p><p class="ql-block"> 1928年,朱德化名王楷任滇军16军47师副师长,蒋介石知道朱德隐蔽在16军,电令军长范石生捕之,范派人通知朱德迅速率部离开,朱德就来到湘赣边界的井冈山,与毛泽东会师,开展农民武装斗争。后来在战火纷飞的中国大地上,百炼成钢,成了红军总司令、八路军总司令、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p><p class="ql-block"> 我在腾冲李根源纪念馆看到一张照片,是1965年李根源在京逝世,朱德步入公祭会场,原来李根源是朱德的老师,学生吊唁师长。</p><p class="ql-block"> 叶剑英元帅毕业于讲武堂第12期,他原名叶伟宜,在1919年考入云南陆军讲武堂时才改名为叶剑英,1920年从讲武堂毕业后,叶剑英一心追随孙中山先生,成了北伐名将。在“中山舰事件”中,他始终守卫在大总统孙中山身边,舍生忘死地保护着中山先生的安全,1927年他与共产党人张太雷等领导了著名的“广州起义”。在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三年解放战争中,他出生入死,屡建战功,先后担任红军总参谋长、八路军总参谋长,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我看到博物馆保存着1919年叶剑英的毕业证书,校长是滇军总司令、在滇执政14年的唐继尧。</p><p class="ql-block"> 这所百年军校不但走出了中国的三军总司令朱德元帅,还走出了越南的武元甲大将和朝鲜的崔庸健大将,原缅甸最高军事委员会主席吴奈温将军也毕业于这所军校。此外,从这里还走出了两位总理,一位是讲武堂校长李根源,曾任“国民政府总理”,另一位是韩国复国后的首任总理李范奭。</p><p class="ql-block"> “云南白药”与讲武堂也有渊源,曲焕章将“曲氏大药房”开设在云南讲武堂里,免费为军人师生讲课治病。许多人知道云南白药,也许不一定知道曲焕章,他是云南彝族人,1902年曲焕章遍游滇南名山,学神农尝百草,求教民族医药,苦心钻研制成伤科百宝丹,即云南白药。1938年,曲焕章因拒绝献白药秘方在重庆被害,1956年遗孀把白药秘方献给了新中国,曲氏白药更名为“云南白药”。</p><p class="ql-block"> 讲武堂的故事何其多,再讲一个传奇故事,作为本博文结尾。讲武堂第4期有一个名叫马毓宝的学生,昆明人,自幼聪明伶俐,遇不平事总是挺身而出,崇拜岳飞、文天祥,书写“还我山河”作为座右铭。马毓宝入读法国教会学校,结识法国驻云南蒙自领事,听到德国在法国暴行后义愤填膺,厉声道:“世上竟有如此野兽国家,若有机会,我将灭掉此国。”1916年中国加入协约国对德宣战,他写信给云南当局请求批准参战,慨然道:“吾当效绵力以战德。德苟败,中国亦去一敌。” 获滇督唐继尧赞成,他赴法编入外籍志愿军挺进团,开赴前线作战。因战功显著,法国为他颁发了国家荣誉十字勋章。1918年马毓宝追击敌人时,不幸头部中弹壮烈牺牲,年仅24岁,后葬于法国陆军公墓,墓碑上刻:“为法国而阵亡的外籍志愿军烈士马毓宝”。</p><p class="ql-block"> 他的事迹曾让欧洲人感受到了中国云南陆军讲武堂的军事价值,后来法国出版的不少书籍都给予这位中国军人很高的评价。云南陆军讲武堂在世人眼中,曾一度与美国西点军校、日本士官学校、法国圣希尔等军校齐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第十一节</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一座令人高山仰止的丰碑</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寻访圣地国立西南联大旧址</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倆到腾冲探望在那里支边的儿子,趁此机会游览七彩云南,我们不想去开发过热的景点如大理、丽江和西双版纳,而选择原生态的怒江大峡谷和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回上海前浏览昆明,决定挤出半天时间,忘却世俗的喧嚣,去寻访那片圣地——位于云南师范大学校园内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旧址。</p><p class="ql-block"> 在云南近代历史上,有“一文一武”两所学校名闻遐迩,“文”是指西南联合大学,“武”是指云南陆军讲武堂,前面一节就是记叙参观云南讲武堂旧址,下面叙述在全国重点文物“西南联大旧址”的所见所闻。</p><p class="ql-block">云南师范大学正大门东侧墙上镶嵌着两行金色大字:“中国历史名校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旧址”,落款为我国“两弹一星”功勋朱光亚。朱光亚(1924~2011),武汉人,1945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1950年获美国密执安大学博士学位,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即院士,1994年任中国工程院院长。朱光亚负责并组织领导中国原子弹、氢弹的研究、设计、制造与试验工作,领导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的制订与实施,为中国核科技和国防科技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p><p class="ql-block"> 在中国的大学教育百年发展历程中,曾经有一所大学,堪称是一座令人高山仰止的丰碑,一个空前绝后的奇迹,一段令人心潮澎湃的神话,她就是1938年至1946年当时的北大、清华和南开三所大学为躲避日寇的战火,南渡西迁至昆明而合并组建的一所大学——国立西南联合大学。</p><p class="ql-block">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日寇的铁蹄在中华大地践踏,战争的阴影笼罩在北京乃至整个华北的上空,“诺大的华北,已经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 当时中国最好的3所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因地处京津,撤退已是时不我待。为了文化科学与人才的传承,三校千余名师生,联合建校,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在极端艰苦的环境中,教书育人,传薪播火,书写了一页动人的传奇历史。</p><p class="ql-block"> 我的历史知识点中就有“西南联大”,但我一直以为抗战时期西南联大的学生是从北京和天津走着路去昆明的。我一直想着有机会重走西南联大的路,也想着有机会到昆明看看这所神奇大学,想不到退休后实现了夙愿。</p><p class="ql-block"> 旧址校门是两根花岗岩柱子和中间黑底白字校名“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进入校门,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西南联大三位校长的半身雕像,他们是:北京大学校长蒋梦麟、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和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虽然按照学校制度规定,校委会主席由三位常委轮流担任,但蒋梦麟、张伯苓二位校长在推举了梅贻琦任首届主席后,为保持校长责任制的权威,均转入重庆任公职,所以联大的实际校长一直是梅贻琦一人担任,他是西南联大建设的第一功臣。</p><p class="ql-block"> “西南联大旧址博物馆”资料丰富详实,从中我才知道三校师生先是坐火车从北京和天津到长沙,然后从长沙到昆明是用双脚走的,当时只是300多个男生加10多位教授,所有步行者都经过严格体检,由国军的黄师岳中将率兵护卫,黄是安徽桐城人,毕业于东北讲武堂,辽沈战役被俘,1950年任广西省参事。三校的其余500多学生和教师是乘坐各种交通工具经广西绕道越南海防到达昆明的。所有费用皆由教育部支出,抗战时国家经济困难,那时国军一个班才有一条毛巾,每人一顶钢盔都不够,国家能拿出那么多钱来转移三校实属不易。老蒋说了:“国家亡了还可以复兴,文化亡了就娘西皮全亡了”,老蒋放血了。他那时下达了一系列文件,大概意思就是学校不能停课,老师不能减薪,后方学校必须无条件接收沦陷区的流亡学生。真没想到老蒋还有点家长情结,国破家亡,耽误啥都不能耽误娃的功课。钱钟书在小说《围城》中有描述,方鸿渐等去三榈大学任教,从上海乘轮船出发坐的是头等舱,后来陷入困境,那是因为他们的汇款没到,他们在整个抗战时期就没缺过钱。</p><p class="ql-block"> 在江西庐山,蒋介石主持召开了著名的“庐山谈话会”,接受了以胡适、王世杰、傅斯年为代表的知识分子的建议,“战时高等教育常态化”,决定建立西南、西北、东南三所联合大学。但东南联合大学没有办起来,西北联合大学办了不到一年就散了,与抗战共始终的只有西南联合大学。1937年9月,国民政府教育部正式宣布由三校组成一个新的大学——长沙临时大学,指定北大校长蒋梦麟、清华校长梅贻琦、南开校长张伯苓三人,为长沙临时大学常务委员,由于种种原因,长沙临时大学的实际领导人是梅贻琦。</p><p class="ql-block"> 长沙临时大学不仅聚集了10余位文化名人讲学,也请社会名流来讲学,如湖南省政府主席张治中、中共中央总书记陈独秀、八路军驻长沙负责人徐特立等。办学经费紧张,教授工资打7折,象征性地收取学生学费每人10元,并给280名特困生发补助金。梅贻琦说:“我们都是教书的,我们的责任,是要去塑造一个民族的灵魂,难道这不比打仗更艰巨吗?”这些话让学生们坚定了刻苦学习、以知识报国的决心。临时大学在长沙办学不到4个月,最终,820名学生随学校迁往昆明,即西南联大,其余600多名学生,或退学参加抗战、或转学、或返乡。</p><p class="ql-block"> 再说那300多个走路的学生,在黄中将的护卫下,每走一小时要喝一次茶,每走四十里要休息一次。有几个教授脾气特别大,护卫的官兵丝毫不敢怠慢,只有好生伺候的份儿。沿途要过湖南境内的土匪区,政府“照会”土匪,请他们放过学生,土匪虽不知书但还是达理的。进入云南,“云南王”龙云主席电令沿途军政好生护卫,不得有半点差池。行程1,800公里,历时68天,学生到达昆明并没有马上进城,而是先在大板桥休整一夜。次日举行隆重的入城式,精神抖擞,展示抗战到底的决心,昆明万人空巷迎接学生和教授进城。黄中将在圆通山门口向北大校长蒋梦麟移交了300名学生,一路山高路险,师生们毫发未损。</p><p class="ql-block"> 长沙临时大学到昆明后,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西南联大于1938年5月4日开始上课,直至1946年5月4日宣告结束,联大在昆明运作整整8年。西南联大共设有5个学院,即文学院、法商学院、理学院、工学院和师范学院,26个系,另外还设有一个专修科,即电讯科,设置这个科也许与战时急需无线电报通讯人才有关,是一所国内当时最大的高等学府。</p><p class="ql-block"> 西南联大为后人称道的,不仅仅是大师云集、桃李满天,还有更重要的一点是,它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依然坚持了教授治校、民主治校、学术独立、学术自由的制度。西南联大设立了校务委员会和教授会,校务委员会是权力管理机构,校务委员会委员由教授会民主推荐,蒋梦麟、梅贻琦、张伯苓三位原校长为校务会常委,主席相当于校长,由常委轮流担任,校务委员会通过民主讨论和决议全面主管全校重大事务,教授会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从未中断。</p><p class="ql-block"> 我在西南联大旧址看到当年的教室,是异常简陋的低矮平房,里面只有椅子,没有课桌,教师讲课没有椅子,学生听课记笔记全在腿上,师生们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教学和求学,还要时不时躲避空袭。</p><p class="ql-block"> 学生宿舍是茅草屋,教授教师们也缺衣少食,生活条件异常艰苦,然而联大师生上下同心,学术氛围浓厚。联大8年,教授们不光教书育人,很多教授一生中最重要的著作就是在此期间产生,钱穆的传世名著《国史大纲》即是一例。钱穆是江苏无锡人,吴越王钱镠之后,他并未读过大学,自学成才,任教于燕京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1949年赴香港,后迁居台湾,1990年在台北逝世,享年95岁,归葬太湖。</p><p class="ql-block"> 博物馆里陈列着1938年杨振宁报考西南联大的准考证,还有他与弟妹的照片,他们住在昆明北郊一个大院里,他是老大,下有三个弟弟和一个妹妹。1938年杨振宁高中二年级,参加统一招生考试,被西南联大录取,先遵父命报化学系,后改物理系,这一改,改变命运。他上大学一年级时教授普通物理课的是赵忠尧,上二年级电磁学的是吴有训,上力学课的是周培源。1942年本科毕业,论文导师为吴大猷,后考入物理学部读研究生,师从王竹溪教授,1944年西南联大究生毕业。1948年他获芝加哥大学哲学博士,后任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研究员,1955年任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教授,1957年与他李政道合作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定律而两人一起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p><p class="ql-block"> 我还看到清华百年历史上四大哲人之一、社会学家、上海宝山罗店镇人潘光旦一家住在大河埂村的图片。</p><p class="ql-block"> 这所抗战时期的流亡大学堪称“草屋大学”,“联大的屋顶是低的”,换句话说联大是没有大楼的,校长梅贻琦当时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梅校长此话完全是针对西南联大而说的。西南联大没有大楼却有大师,而且是大师云集,荟萃三校,人才济济,群贤毕至。</p><p class="ql-block"> 这是一块刻着西南联大教授名录的石头,8年执教过的教授有300余人,很多是学科专业的泰斗,名师闪闪,耀眼夺目。摘录一些如雷贯耳的大名,人文社会科学的有:朱自清、闻一多、陈寅格、冯友兰、潘光照、朱光潜、汤用彤、陈序经、吴晗、钱穆、金岳霖、陈贷孙、张奚若、钱钟书、费孝通等;自然科学方面的有:吴有训、饶毓秦、叶企孙、杨武芝、赵访熊、陈省身、华罗庚、吴大猷、周培源、赵忠尧、张文裕等。还有许多外籍专家学者,如米士、温德、葛邦福、陆伯慈、白英等,著名的李约瑟、费正清等也都在联大讲学。西南联大教授阵容之强大,在中外大学中堪称绝无仅有。身后是抗战烽火,面前是艰苦环境,西南联大的成果却令世人钦佩,几十年后西南联大校友中,仅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就有172人。</p><p class="ql-block"> 闻一多(1899-1946)湖北黄冈人,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新月派诗人,他在西南联大任教,抗战8年留了一大把胡子,发誓不取得抗战的胜利不剃去。我看到一张照片,他为救济家里断炊,开一家刻图章小铺子挣小钱。他是广大青年学生衷心爱戴和尊敬的良师益友,我们看到在云南师大校园里矗立着闻一多穿长衫戴围巾的全身雕像。1946年在悼念李公朴先生大会上,刚剃掉胡子的他发表了著名的《最后一次的演讲》,当天下午在家门口被国民党特务杀害。我倆走到离云南师大不远处的先生坡街,找到闻一多故居和殉难处。</p><p class="ql-block"> 我在北大看到过“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的复制品,今天在这里看到了真品,真的碑的外面加了碑檐,更有一种沧桑感。1946年立的纪念碑镌千字之文,记述着西南联大的创建历史和校风校典,这块碑由有三位大师合作而成:文学院长冯友兰撰写碑文,中文系教授闻一多篆刻横额,中文系主任罗庸教授书写,被后人称为“三绝碑”。在纪念碑前,学生们有的看书,有的讨论,听到了朗朗读书声,让人欣慰,这里不仅仅是一个教育纪念圣地,还是一个活生生的校园。</p><p class="ql-block"> 西南联大校歌像一篇出征誓言:“万里长征,辞却了五朝宫阙,暂驻足衡山湘水,又成离别。绝徼移栽桢干质,九州遍洒黎元血。尽笳吹弦诵在山城,情弥切。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须人杰。便一成三户,壮怀难折。多难殷忧新国运,动心忍性希前哲。待驱除仇寇复神京,还燕碣。” 这首文言文歌词出自西南联大中文系主任罗庸,蒙古族,国学家,江苏江都人,是扬州八怪之一“两峰山人”罗聘的后人,留学日本东京帝国大学。</p><p class="ql-block"> 西南联大的红色印迹发生于1945年,处于民主运动中心的昆明青年投入反内战、争民主运动。11月26日昆明3万大学生宣布总罢课,提出停止内战、撤退驻华美军、建立民主政府等口号,遭到国民党特务的殴打和追捕。12月1日大批国民党特务和军人围攻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毒打学生和教师,并投掷手榴弹,炸死包括西南联大学生在内师生4人,重伤29人,造成了震惊全国的“一二一惨案”,纪念馆就设在西南联大旧址内。</p><p class="ql-block"> 一位花了30年时间来研究西南联大8年历史的美国学者,在纪念西南联大建校50周年时说:“正当某些国家大量借鉴于西方教育的经验之时,中国人在半个世纪以前,就能够产生一所具有世界水平的大学,这所大学的遗产是属于全人类的。”</p><p class="ql-block"> 1946年西南联大纪念碑文撰写者、94岁高龄冯友兰先生说:“西南联合大学之始终,岂非一代之盛事,旷百世而难遇者哉。今天,联大精神仍应弘扬光大之!”</p><p class="ql-block"> “刚毅坚卓”的西南联大精神,永垂不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