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开春后,每天天不亮,就有许多鸟儿在窗外啁啾鸣啭,交流交谈。</p><p class="ql-block"> 虽然我听不懂鸟语,也叫不出这些鸟的名字,但从宛转动听的声音中,依然能够感受到鸟儿们的欢快、愉悦和自由自在。</p><p class="ql-block"> 前不久的端午节,我外出两天,回来后发现,鸟儿在家中厨房的阳台上竟然垒了一个鸟窝,湿漉漉的,是青草和泥巴的混合物,让我感到非常惊奇。</p><p class="ql-block"> 更让我惊奇的是,父亲节的那天夜里,鸟窝里竟有了一枚鸟蛋,第二天又增至两枚。没过两天,鸟窝里竟聚集了五枚浑身带着花斑的鸟蛋。</p><p class="ql-block"> 这一阶段,有两只着黑色羽毛、嘴角橘黄的小鸟,时常在鸟窝周边出没,没人的时候就有一只卧在鸟窝里孵蛋。</p><p class="ql-block"> 此鸟胆小眼尖,一见有人靠近,立马移步展翅,对外界反应异常灵敏。</p><p class="ql-block"> 听老人说,小鸟如果没有足够的时间在窝里孵蛋,会出现“冷蛋”,后果是不容易孵出雏鸟。</p><p class="ql-block"> 根据这一经验说法,一方面我们尽可能减少在厨房逗留的时间,一方面剪一个纸板放在玻璃窗上,让人鸟互不相见,便于小鸟安心孵蛋。</p><p class="ql-block"> 为了探寻鸟儿的世界,根据鸟儿的体型、颜色、声音,查找相关资料,发现在我家阳台筑窝的鸟,学名叫乌鸫鸟,也叫中国黑鸫,分布广泛,每年4月至7月开始繁殖,喜欢在乔木的枝梢或树木的主干分叉处,抑或在人家阳台的通风隐蔽处筑窝,每窝产卵4枚至6枚,呈淡蓝灰色或近白色,缀以赭褐色斑点,由雌鸟孵化,孵化期14天左右,雌雄共同育雏。</p><p class="ql-block"> 另外,乌鸫鸟又被称为大自然的百灵鸟,喜欢鸣叫,音色纯净,宛转悠扬,常常是一鸟鸣而百鸟和,这也是许多养鸟人喜欢养乌鸫鸟的主要原因。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对乌鸫这个不速之客,我又多了一层情感上的认同。</p><p class="ql-block"> 有人说,动物的感知能力其实比人类更强。鸟儿当然也不例外。从自然的角度讲,鸟儿为了生存,有趋吉避凶的本能,所以在挑选繁育后代场所的时候,必然精挑细选,南北通透、环境安全、进退自如、气氛和谐等,应该是综合考虑的结果。</p><p class="ql-block"> 母亲听说家里来了鸟客,非常高兴,反复叮嘱我们要好好对待,不打扰,不惊扰,人正常生活,鸟自然生长。</p><p class="ql-block"> 母亲简单的话语里蕴含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朴素道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补记:7月17日,我们外出旅游半个月回来,鸟蛋已经变成了幼鸟,不日,它们将离开鸟窝,飞向广阔的天地!下图摄于7月22日。</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出来散步了,向往外面的世界!</p><p class="ql-block"> 摄于7月24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