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鸟人的确应该反思自己!

傻老头/张根震

<p class="ql-block"><b>  前几年我曾说拍鸟人将要成为社会一大公害,好心的朋友劝我别这么说,不能因个別人的不当行为,让整个拍鸟队伍背黑锅。</b></p><p class="ql-block"><b> 我说拍鸟人要成为社会一大公害的想法,还是一次外出拍鸟中产生的。鸟导为了挣钱会让拍鸟人给些费用这是情有可原,但是某些拍鸟人不该从中作梗为难他们。每来一位拍鸟人都会给鸟导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严苛要求。总认为自己付了钱就应该指手画脚。让鸟导不停在鸟巢边进行修剪。为了达到自己的要求,鸟巢边遮阳的树枝全部被剪掉了,小雏也暴露在阳光下暴晒中,它的生存环境就这样被破坏掉了。</b></p><p class="ql-block"><b> 昨日,贪吃兔刘老师在视频制作小沙龙微信群转发了“《林业部门回应“摄影摆拍致幼鸟死亡”:森林公安已介入调查》的文件并附加了极目新闻客户端的点评。整个画面暴露出拍鸟人为了追求自己所谓的完美失去了理性,暴露出人类的残忍,对大自然毫无敬畏之心对大自然中的小生命毫无怜悯之意,如此继续下去那社会文明去了哪里?在没看到贪吃兔刘老师转发公安介入的报道前我就在某个拍鸟群看到了这个鸟巢。发片人是那么自豪不已,想拍者是那么急不可待,没人去评判这些不道德的行为。这就说明如果没有人制止拍鸟人要在这个不可逆势的错误方向走下去。</b></p><p class="ql-block"><b> 拍鸟人一看就明白这个鸟巢的来龙去脉。没有拍鸟人的不理性要求,这个鸟巢咋就会筑建到这个显眼的位置呢?为此,不仅要谴责鸟导,更要谴责幕后拍鸟人的“指导”。</b></p><p class="ql-block"><b>  网名海子(南昌疾控)在贪吃兔老师转发后这样说:我们的行为助长了黑心鸟导。鸟网应该调整办网思路,发起**无良鸟导运动!不录用那些破坏鸟生态环境片子,不使用那些诱拍片子,不点评那些所谓唯美图片。因为自然生态才是真实动物世界。网名海运说:看了这样的消息,都扪心自问一下,自己该怎么做?我不信鸟导会修鸟巢,我不信如果你我都不拍,还有这样的鸟巢。</b></p><p class="ql-block"><b>  综上所述,既然都是拍鸟中发生的没有理性的事件,那么鸟网应该做些什么呢?鸟网已经在这方面有了不少规定要求,但这类事屡见不鲜,应有强硬的办法出台。对鸟网会员提出具体要求,保证会员宁缺毋滥,让其在鸟网除名,在社会自然就上了黑名单。对不是会员的也要建立入网考察制。充分利用鸟网同国家行政机关的紧密关系,尽快出台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来,剔除那些不理性的拍鸟人,规范拍摄行为,拍鸟人能和鸟类和谐共处。</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0px;"> 鸟友们,谁见过现实的鸟巢筑建在这个位置,而且没有任树枝树叶遮住太阳暴晒。不是亲鸟的思维,这是没有人性者对鸟类的摧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0px;">  特别提示:我原文中没有黄鹂喂雏的片子。透过片子看到人性的残酷,反映出个别拍鸟人心灵的……,我是不想再传播这些人类的不道德性为,但不少朋友提出我原文的照片与文章不达,只好从某个人的美篇中找到这些照片附上。</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0px;"> 参与黄鹂拍摄人仍在微信群显摆自己,公开场合与批评他们的人在狡辩。扪心自问,你还有良心吗?你是好坏不分,是一个没有社会公德的利己主义者。</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0px;"> 我也不愿意把们的对话截屏在此,个别人好好反思吧!因为失去了公德,失去了良知,你总感到您是对的。如果没有廉耻…………。</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注:将下面字母复制粘贴到百度地址栏就可看新闻报道</span></p> <p class="ql-block">https://mparticle.uc.cn/article.html?uc_param_str=frdnsnpfvecpntnwprdssskt&amp;client=ucweb&amp;wm_id=9063408822154ea986488977201b998d&amp;title_type=1&amp;pagetype=share&amp;app=uc-iflow&amp;btifl=100&amp;wm_cid=429556148327154688&amp;wm_aid=5b66f5450f1edce2371e81f8083ebf36&amp;uc_share_depth=3</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