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图文编辑:行走在路上</b></p><p class="ql-block"><b>图片摄影:行走在路上</b></p> <p class="ql-block"> 离黄山市区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建村已有千余年的古村落——灵山村。相较于安徽其他古村落,灵山村是一个尚未完全投入商业开发的徽派古村落,没有宏村、西递、阳产土楼等的名气,甚至有点养在深山无人知的感觉,但却自然、真实、原生态,而这正合我意,求之不得。</p> <p class="ql-block"> 下了乡道,车行没多远,便无汽车可通行之路了。于是将车停在一块空地上,人沿着一条青石板小路步行走向灵山村。也许有人会问,汽车停在离村那么远的地方安全吗?朋友,放心吧,这里民风淳朴,人心向善!</p> <p class="ql-block"> 远远地看到一面白墙上书写着红色的“灵山欢迎你”的标语,以为到地方了,别急,还得绕几个弯弯才能到村口呢。</p> <p class="ql-block"> 终于来到灵山村村口啦!</p> <p class="ql-block"> 虽然白白的墙面一看就是刷新过的,但架在水口上的建筑绝对有历史!</p> <p class="ql-block"> 进村的路似乎就这一条,走进门洞,一边的墙上贴着村民的头像,一个个笑容可掬,透着淳朴与善良。一边就是灵山村古建代表之一的灵阳桥。</p> <p class="ql-block"> 灵阳桥,单孔跨溪,花岗岩石筑,清道光年间重建。上面三间廊屋,有靠椅,可凭栏休憩与观景。</p> <p class="ql-block"> 村庄水口,据说是徽派村庄的标配。但灵山村有其独特之处,就是建有雷祖庙(也叫“天尊阁”“水口庙”)。村民祭奠的雷祖是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神农炎帝十一世孙第八代帝榆罔的长子方雷,距今有4700多年,是这个村方氏祖先。</p> <p class="ql-block"> 始建于明代的“天尊阁”,飞檐翘角,厚实古朴,典型的徽式古亭。</p> <p class="ql-block"> 徽派村庄水口的另一标配就是牌坊。灵山村的牌坊与雷祖庙隔溪相对,高十余米,宽八米左右,四柱三间三楼冲天式。牌坊正中匾额横雕“翰苑”二字,因是皇帝下诏,地方出银建造,故此二字之上竖雕“恩荣”二字,牌坊两面一样,称作“翰苑坊”,建于明正德六年(公元1511年)。牌坊建筑构思巧妙,设计新颖,精美绝伦,堪称一绝。既是灵山村古建代表之一,也是徽州现存历史最悠久的石坊。</p> <p class="ql-block"> 已经510岁的牌坊,历经风雨,雕刻图案已剥落不少,残缺不全,尽显龙钟老态。</p> <p class="ql-block"> 牌坊下面打个卡。</p> <p class="ql-block"> 灵山村宋元明清古建130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22处,称为中国国宝最多的村。谁要是对古建感兴趣,灵山村绝对不可错过。下图便是建于明弘治年间的灵山祠堂,嘉靖年间蒙皇帝口谕,赐“名世堂”堂名,取“名显于世”之意。现在是村落文化展示馆。</p> <p class="ql-block"> 穿过水口门洞,视线豁然开朗:随山坡分布的屋舍宅院,错落有致;种满蔬菜瓜果的田地里,农妇叼着烟卷侍弄着自家田园;大鹅在溪水中自由自在地游弋、生育,享受着属于自己的那片天地;一条青条石小路,向村子深处蜿蜒而去,似一幅徽州乡村风情画卷徐徐展开,古朴静谧的山村气息扑面而来,恍惚间,以为闯入了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让人瞬间忘却时间,忘却尘世忧烦。</p> <p class="ql-block"> 典型的徽派建筑。</p> <p class="ql-block"> 村如其名,其地理位置独特,绝佳的生态环境,透着灵秀之气。整个村落三面环山,被竹海松林相拥。村舍坐落于灵金山、丰山之间的山谷内,近百幢明清老宅依山傍水而建,鳞次栉比,古香古色。灵金溪水沿着山势自西向东缓缓地穿村而过,水面只有一米多宽,不深,弯弯曲曲如一条长长的飘带,将村庄分成了南北两个部分,形成了一条长约三华里的水街。村民临溪而居,溪上建有石桥二三十座,说是石桥,少则一二片,多则七八片青石板搭就。街面亦不宽,清一色花岗岩条石板铺就,临溪一端突出去一二尺,悬空在水上,既增宽了街面,又不淤塞河道,这样的道路设计也算“蝎子拉屎——独一份”吧。徜徉在古水街上,如果穿上唐装汉服,撑上一把油纸伞,是否会产生时空穿越的幻觉,仿佛置身于古代小说之中呢?</p> <p class="ql-block"> 一派自然、和谐、静谧的田园风光。</p> <p class="ql-block"> 灵山四周竹林环绕,竹海茫茫,于是成就了灵山一绝——竹器。灵山村家家户户皆会编竹,抬头欣赏牌坊时,便发现了一位正在编筐的老乡。看到竹篾在其手上上下翻飞,突然想起了老家的叔叔,生前也是用竹子编篮子、簸箕、竹席、竹匾等的高手,至今家里还有好几件从老家带回来的叔叔的手艺作品。</p> <p class="ql-block"> 灵山酒酿,是灵山村特产美食,远近闻名。这次特意来灵山村目的之一就是买酒酿。</p> <p class="ql-block"> 看到盆中的酒酿,想起老妈每次做酒酿也是这样,中间用手指头钻个洞,然后用毛毯薄被包裹起来,如果是冬天,就放在暖气旁边,过个五六天,待洞中涨满了水,香甜可口的酒酿就做成了,每次老妈都会用勺子挖一小口让我先品为快,遗憾的是,我没有继承下来这门手艺。现在,虽然超市中有卖的,也经常买着吃,但味道实在是差得多。没想到,灵山村的酒酿让我吃出了久违的妈妈的味道,可惜路途太遥远了……</p> <p class="ql-block"> 这家的酒酿被我们一扫而光,全部带回了北京。</p> <p class="ql-block"> 灵山之美,美在水街,民间誉称“天上的水街”。我们逆溪而上,又顺流而下,移步换景,目不暇接,感受着千年岁月的沧桑留下的时代文化痕迹。</p> <p class="ql-block"> 一块石板也是一座桥。</p> <p class="ql-block"> 这户大门与众不同,第一次见到门框是歪斜的,经询问方知如此建造取辟邪之意。中国人讲究风水,许是此屋建造之初,请风水先生看过,宅基地所处位置无法更改,就将大门做了手脚,以适应风水所需吧。</p> <p class="ql-block"> 老屋中的红喜字和条案下的煤气罐,提醒着我,今非昔比。</p> <p class="ql-block"> 沧海桑田,难掩房檐下的精美雕刻!</p> <p class="ql-block"> 村里游览的过程中,没有见到青年人,遇到的都是中年以上的“老人”。下面这位老太太,年已87,提着一个篮子,里面放着暖手炉,问其干嘛去,说是想买东西,可是小店没开门。再问,家里人怎么不出来买东西,答曰,家里没有别的人,就她自己。因为口音太重,交流有些不便,就此打住,陪其到家门附近。看来灵山村与其他地区一样,存在着年轻人外出,老年人无人照顾的问题。</p> <p class="ql-block"> 这位老人,旁若无人的从我身边走过,看着这样的身影,原本兴致勃勃的心情仿佛晴天里飘过一片阴云。也许人家早已习惯了这样的生活,我这里是自作多情了。</p> <p class="ql-block"> 发现没,坡上坡下的邻居在聊天,她们谈什么呢?坡上那位的神情好可爱!</p> <p class="ql-block"> 不知何处跑出来一条小土狗,不叫不咬,围着你转了两圈,摇着小尾巴向你示好。然后,像是给你带路一般,跟随我们的脚步走走停停,一直将我们送到了村口。</p> <p class="ql-block"> 秀美灵山村,经历千百年的岁月洗礼,从古至今无“四灾”,即:无水灾、无旱灾、无风灾、无兵灾,实乃一个风水宝地,世外桃源!</p><p class="ql-block"> 2021年4月8日灵山游后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