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唐人煎茶图</p> <p class="ql-block"> 在中国饮茶史上,有过不少风行一时的饮茶方式,而与今日颇有些差异的似乎有三种,即煎茶、斗茶和品茶。现在说起来,已是往古陈迹了,但它对中国茶文化的传承和研究仍然有不可多得的鉴借作用。</p><p class="ql-block"> 人之饮茶除去生理需要外,更多的是一种精神需求,它既是一种文化,也是一门艺术,而发轫于唐代的饮茶艺术称之为“煎茶”。</p><p class="ql-block"> 煎茶包括两道程序,即烧水和煮茶。唐人先将水放入镬(两侧有方形耳的大口锅,陆羽设计)中烧煮。到“沸如鱼目,微有声”时加入适量的盐调味,这是第一沸;继续烧煮至“缘边如涌泉连珠”时,为第二沸;这时舀出一瓢开水,用竹夹搅动形成水涡,再用量茶小杓量取茶末(经特殊工艺碾碎的茶叶细末)投入水涡中,待茶汤“势兴奔涛溅沫”时,称第三沸,然后再将原先舀出的一瓢水倒回去,使水停沸。等到汤花漂浮,茶香也就发挥到恰好处,煎茶就算大功告成了。一道道繁琐工序之后,获得轻啜慢品的享用,得到了物质和精神双重满足,因此煎茶之法在整个唐代文人当中风行不衰。</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宋人斗茶图</p> <p class="ql-block"> “斗茶”流行于北宋,与唐人的“煎茶”大同小异,但在煎茶的各道程序上,比唐人更严格、更精致。宋人斗茶只煎水而不煎茶,先将茶末放入茶盏中,注入开水调成糊状,谓之“调膏”。既然不煎茶,那么煎水便显得更为重要。煎水不用大镬而用小瓶,推测水的沸腾程度不是用视觉来观察,而是用听觉来推测。宋人罗大经在诗中为我们解说了煎水的方法:“松风桧雨到来时,急引铜瓶离竹炉。待得声闻俱寂后,一瓯春雪胜醍醐。”</p><p class="ql-block"> 斗茶当然是要一决胜负的,评判标准一看茶面汤花的色泽鲜白匀称者胜,二看茶盏内沿与汤花相接处水痕浅者或无水痕者胜,三看茶汤色香味俱佳者胜。宋人的有闲阶层就这样在回味无穷的品饮中度过了一个又一个春秋。</p> <p class="ql-block">明清品茶图</p> <p class="ql-block"> 再来说说“品茶”。唐人品茶大致追求有良好的自然条件与适宜的环境。中唐诗人吕温《三月三日茶宴序》是这样描述的:“三月三日,上巳禊饮之日也“,斯时正是暮春时节,“清风逐人,日色留兴”,在这样的环境里煎茶品饮,自然会使人心醉,这是一。二要有志同道合的茶友,“与二三子顷为尘外之赏”,品茗谈笑以求超凡脱俗。三要煎得好茶,这样才能获得“不令人醉,微觉清思”的境界。</p><p class="ql-block"> 而到了宋代,品饮的要求更明确、更高一些,这显然与宋人的斗茶之风有关。欧阳修《尝新茶》诗,就记载了以新茶待客之事,说“泉甘器洁天色好,坐中择茶客亦佳”。从这两句诗中不难看出宋人品茶讲究的是“五佳”,即水质佳、器皿佳、天气佳、茶质佳和客人佳。</p><p class="ql-block"> 明人品茶要求更严格,更细致。明末冯可宾《岕茶笺》提出品茶的十三个条件:一无事(琐碎俗务),二佳客(文人墨客),三幽坐(幽雅环境),四吟诗(吟诗助兴),五挥翰(泼墨挥洒),六徜徉(有小园信步),七睡起(早起饮茶),八宿醒(以茶破宿醉),九清供(配以水果糕点佐茶),十精舍(雅致的茶室),十一会心(有深知茶中三味者),十二赏鉴(精于品鉴茶道),十三文僮(伶俐茶僮侍奉)。</p><p class="ql-block"> 清人品茶的严格程度从曹雪芹《红楼梦》即可见端倪:一杯为品,二杯即是解渴的蠢物,三杯便是驴饮了。</p><p class="ql-block"> 以上所说仅仅是品茶的外在条件,而内在条件则是自然的、人际的和茶本身质量的融合,即天人合一。他们不主张任天,更不主张制天,而是主张人、茶合于天,认为物我本属一体,内外原无隔判,进而达到忘我、无我的至高境界。</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