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古城,又名歙县古城,古称新安郡。位于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徽城镇,总占地面积24.7平方公里。古城始建于秦朝,自唐代以来,一直是徽郡、州、府治所在地,故县治与府治同在一座城内,形成了城套城的独特风格。徽州古城是中国三大地方学派之一的“徽学”发祥地,鼎盛于明清时期,已约800年之久,被誉为“东南邹鲁、礼仪之邦”。 徽州作为一个地域名称,有着悠久的历史。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置黟、歙二县;隋开皇九年(589年)歙县并入海宁,十一年又分出设歙州;唐朝仍为歙州,宋宣和三年(1121年)方腊起义平定后,歙州改为徽州。在此后明、清两代一直沿用徽州府,民国废府设县,徽州府改为歙县,直至1987年国务院批准成立地级黄山市时止。 徽州古城分内城、外廓,有东西南北4个门。此外还保留着瓮城、城门、古街、古巷等。城内景区包含徽园、许国石坊、斗山街、徽州府衙等。覆盖了新安理学、徽派朴学、新安医学、新安画派、徽派版画、徽派篆刻、徽剧、徽商、徽派建筑、徽州“四雕”、徽菜、徽州茶道、徽州方言等徽州文化。 现在的徽州古城再现了明清时期的风貌,建筑气势宏大,古朴典雅,粉墙黛瓦,鳞次错落,雕刻精美,脉传了徽州文化之神韵。浓浓的典型徽派建筑,很有历史特色。游走于古城幽深巷道,仿佛置身于中华古老文明的历史长河……。 歙县县城,千年徽州府治所在地,内有许国石坊、南谯楼、阳和门、徽州府衙、徽园以及斗山街等府城街巷,歙县徽州古城与云南丽江、山西平遥、四川阆中并称为中国保存最完好的四大古城。 进入气势恢宏的“徽州古城”,左边是徽州府衙,右边是南谯楼,往前是东谯楼(阳和楼)。徽州府衙是徽州古城的重要组成部分。 迎面而来的是高高的城墙,十分气派。 广场中间有一块四方的跪拜石,镶嵌的铜条锃光瓦亮。<br> 徽州府衙是历史文物保护单位,游玩需从侧门进入。<br> <b>【徽州府衙】</b> 徽州府衙建于元末明初。隋义宁年间(617-618年),越国公汪华即迁于此。现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宋绍熙年间(1191-1194),州衙毁于大火,随后重建。明初,卫国公邓愈改为行枢密院,洪武三年(1370年)复为府治。之后,正统、崇祯年曾两次大修。清乾隆二年(1737年)重修。最近的一次大修约在道光末年,至今仍保存着二堂。2009年,按照明弘治年的建筑规制,采用“原工艺、原材料、原规制”的模式在原地址对徽州府衙进行了修复。从府衙的正门到后花园,其功能就是一个缩小了的北京故宫。其设计之精湛,建造之完美,令人赞不绝口。徽州府衙总建筑面积9800平方米。主要包括南谯楼、仪门、公堂、二堂、知府廨组群。整体建筑气势雄伟,规模庞大,体现了徽派建筑的精髓。 徽州府署布局基本按照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颁布的州县公廨图式改建,三路数进,巷道纵横,布置整肃,分区明确,是比较典型的官式做法。整个府署是一个廊院式布局,南北向,前临街衢。仪门内为左、中、右三路建筑,中路分二部,前部两进主庭院。第一进庭院北为正厅,是举行典礼、发布政令和“知府断案”之处。厅前甬道中立戒石亭,亭中设戒石,刻警戒地方官的铭语和“公生明”三字。息民亭,位于仪门和大堂之间,亭名取意为官者要让百姓休养生息,不生事,不扰民。 两庑设六房属吏的办事处,东列吏、户、礼三房,西列兵、刑、工三房。第二进为后堂和厢房,以东西连廊与正厅连接。后部两进庭院,是知府廨,即官邸。左、右两路各建3个庭院,中部为经历司、照磨所,前部置司吏宅,后部是属官住宅,即同知(正五品)廨、通判(正六品)廨、推官(正七品)廨、经历(正八品)廨、照磨(正八品)廨、知事(从八品)廨、检校(正九品)廨等,分别列于知府廨东、西,并以巷道与中部相隔。仪门南是谯楼,是徽州府的大门,楼南建承宣坊,府前街上东为申明亭、西为旌善亭,分别为公布处罚、判决和表彰善行之所。谯楼与仪门之间两侧是理刑厅、督粮厅等建筑遗址。 衙署为地方最高行政长官的驻在机构及第宅所在,为古代城市中最重要的建筑组群之一。明代府衙布局多以中轴对称、左尊右卑和前衙后邸为基本原则。正统年间重修后的徽州府衙以一条南北向的主体甬道为中轴线,牌坊、南谯楼、仪门、正堂、后堂和知府廨等主要建筑依次排列在这一中轴线上。 走进府衙后,门口有鼓,百姓可以击鼓喊冤。 主堂前有月台,月台台阶两侧各有一石狮,威风凛凛,呈猛狮下山状,象征着法律的公正和威严。 主堂又称正堂,是当年知府开读诏旨、发布政令、接见官吏、举行重大典礼、公开审理决讼案件的地方。徽州府衙大堂长16.8米,进深22.4米,高10.7米,建筑面积500多平方米,是府衙内单体体量最大、气势最为雄浑的建筑。<br> 正堂上面悬挂着大大的“明镜高照”匾额,庄严肃静<br> 清慎勤堂,两边对联:<br>少造一冤一枉乃为官正道<br>多索一分一厘是祸国殃民<br> 两边墙上列有各朝歙县官员名单,左侧是外地人在歙州为官的名单,右侧是歙县人在外地当官的名单。<br> 判官桌上摆有惊堂木,还有4筒不同颜色的令箭,分别用于拘捕、赦免、关押、死刑等。<br> 两边陈有各种兵器,设想古时两边会立有一排衙役,手持兵器高喊: 威武~。<br> 有次到此恰逢徽州府署州官审堂的演出。<br> 徽州府衙后花园。 府衙的最北端,是一处环境清幽的庭院,称静治园。园内草木葱茏,流水潺潺,亭台楼阁错落有致。静治园是徽州府衙的郡圃,是知府在公务之余休憩放松、宴请宾客、调养心性的地方。 <p class="ql-block"> 浚泓池:石雕柱子围栏,太湖石,小桥流水,周边建筑有歙州砚堂、清心阁等。府衙中也有静谧休闲处,与鱼儿一同嬉戏,与春光一同徜徉。</p> <b>【许国石坊】</b> 走过阳和门,矗立在你面前的就是气势磅礴的许国石坊,又名大学士坊,俗称八脚牌楼,牌坊立于明万历十二年十月,历经五百年风雨岿然屹立。许国石坊的石料全部采用质地坚硬的砾凝灰岩(茶园青石,又称黟县青),用料特别粗壮厚实。八根柱子各为50公分见方、七米多高,梁枋、拦板、斗拱、雀替也都采用大块石料。这些大石料每块重达四、五吨。许国石坊仿木构造建筑,平面是口字形,东、西二面作四柱三楼冲天柱式,南、北二面作二柱三楼冲天柱式,结构稳固,造型丰满。南北长11.54米,东西宽6.77米,全高为11.4米。许国石坊位于徽州古城中心的阳和门东侧,是国内罕见的大型石牌坊和全国现存的唯一一座八脚牌楼。石坊施以仿木构建筑彩绘的雕饰,图案典雅,刀法娴熟。许国石坊是徽州石牌坊中最杰出的代表,综合体现了石坊建造技艺的最高水平,其四柱三楼冲天式石坊形制,垂明清数百年,在石坊建筑史上占有突出地位,全国独一无二。 许国( 1527——1596),字维祯,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进士。万历十一年(1583),许国以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万历十二年,因云南平叛决策有功,晋少保兼太子太保、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赐建牌坊。卒赠太保,谥文穆。八脚牌楼全国仅此一例牌坊是封建社会为旌表功勋、科第、德政以及忠孝节义所立的建筑,是最能诠释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载体。它以中华独一无二的雄姿成为举世瞩目的“国宝”,被誉为“东方的凯旋门”。 这座牌坊的建造,还有一段饶有兴味的传说,云南边乱平息一月之后,万历重赏群臣,特赐许国四个月假期回家造牌坊光宗耀祖。据说一般臣民只能建四脚牌坊,只有皇室家族才能建八脚牌坊,否则就是犯上。而当时徽州达官显贵、乡绅臣贾众多,四脚牌坊林立。许国是地方的骄傲,如果只造一座四脚牌坊,就无法体现他的官重威显。怎样才能造一座与众不同的牌坊呢?许国灵机一动,想了一个“先斩后奏”的点子。 许国建这座牌坊前后共用了七、八个月才回朝复命,由于超假,许国上朝时跪在丹墀上久默不语,皇上疑惑,责备说:“阁老,朕给你四个月假期回家造牌坊,为何延为八个月?依朕看,不要说是四脚,就是八脚牌坊也要造好了”。<br>许国听了,顿时口呼万岁,奏称:“谢皇上恩准,臣建的正是八脚牌坊。”皇帝听了哭笑不得,皇帝开金口不得反悔,就这样,许国所建的石坊也就“合法化”了。这座牌坊有三绝:形式上呈口字形,在所有的牌坊中独一无二为一绝;在许国生前就立坊为二绝;在石头上仿木接榫结构为三绝。<br> 许国石坊是难得一见的双重古牌坊,它历经明清约500年的风风雨雨岿然屹立,承载着的历史沧桑是如此厚重,许国石坊是徽州石牌坊中最杰出的代表,综合体现了石坊建造技艺的最高水平。作为全国少见的明代大型石牌坊和中国现存在的唯一的一座八脚牌楼,已成为徽州古城的象征之一。 牌坊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内外侧都有精美的图饰。南面雕的是“巨龙腾飞”。象征皇帝南面而王,表示许国对朝廷的忠诚。<br> 石坊遍布雕饰,梁枋两端浅镌如意头,缠枝、锦地开光。中部菱形框内为深浮雕,如“巨龙飞腾”、“瑞鹤翔云”、“鱼跃龙门”、“威凤祥麟”、“龙庭舞鹰”、“三报喜”、“麟戏彩球”、“凤穿牡丹”等。直柱中段为散点团花式锦纹,上段为云纹,缀以姿态各异的翔鹤。柱基外侧的台基上,雕置蹲驻与奔赴等各种动作的大狮子12只,有的大狮还抱弄小狮,形态生动活泼。台基左右侧皆镌各式獬豸图案。内侧为“鹿鸣图”借《诗经.鹿鸣》篇意,表示许国身为礼部尚书,常会嘉宾学子,鼓瑟吹笙,生活儒雅。牌坊北侧“上台元老”中“上台”(即上台、中台、下台之一),“三台”本来是星象的名称,而古人常用以象征“三公”(太师、太傅、太保);“三孤”(少师、少傅、少保);“元老”指许国历任三朝,是朝廷的重臣。北面为“瑞鹤翔云”,寓意天下太平,又象征牌坊主许国的品格高尚脱俗;坊上“先学后臣',就是读书做官,它告诉人们许国是科举进士出身,是凭借才智而成为国家重臣的。内侧雕“龙庭舞鹰”,“舞鹰”谐音“武英”,暗示牌坊坊主许国身居武英殿大学士的地位。<br> 台基左右侧皆镌各式獬豸图案。石坊四面有“大学士”、“少保兼太子太保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许国”、“先学后臣”、“上台元老”等擘窠大字出自明代书画家董其昌手笔。 许国石坊左边是徽园,素有“徽州文化大观园”之称,是在歙县新建的仿古旅游城。 <b>【徽商大宅院】</b> 徽商大宅院是将散落在全县范围内濒临坍塌的26座明末、清代及民国时期具有徽派特色的建筑进行拆迁和修缮,按照“复原”的原则,整体搬进了西园。大宅院内的古徽州“三雕”(石雕、木雕、砖雕)多达14000多处,其中有不少是近20年来从民间征集、收购来的散件。 <b>【斗山街】</b> 徽商故里斗山街,是古城保存最完好的一条古街,因形似北斗星状而得名,建于明清时期,街长 500多米,多为清代徽商、仕宦的深宅大院。街道南北延伸,房屋座北朝南,临街都是侧面山墙,墙上马头高低错落,加上门罩和石板路面,具有徽派街巷独特的幽雅风貌。集古民居、古街、古雕门楼、古井、古牌坊于一体,并浓缩了徽派建筑的主要特色,以典型的徽州民宅汪氏家宅,官府人家杨家大院、古私塾许家厅、世代商家潘家大院、千年“蛤蟆”古井、岳飞饮马处等。有古歙仅有的两座牌坊,其中木质牌坊“旌表江莱莆妻叶氏贞节之门”的门坊和“孝烈坊”等等,犹如一幅长长的历史画卷,向你娓娓讲述着古老而又凄美的故事,青石板铺成的路面狭长,悠远,宛如再现戴望舒笔下的“雨巷”。是古徽商的群居地。<br> 叶氏贞节坊:传说当年朱元璋为了躲避元兵的追踪,在斗山街江莱莆家窗下的废墟中躲藏了七天七夜,并得到江妻的给食,得以生还。朱元璋做了皇帝后不忘当年救命之恩,派人来接叶氏入宫,无柰叶氏守寡不从。皇帝便赐建这座牌坊以旌表叶氏女子。<br> 小巷里最豪华的宅子当属官府人家“杨家大院”,据传始建于先祖杨宁。杨宁,歙县城中人,字彦谧,明宣德五年进士,历任江西巡抚、礼部尚书。杨家大院是斗山街最大的民宅。巷子里两边鳞次栉比的马头墙,深宅大院昭示了主人显贵的身份。尽管这儿曾经是富商巨贾的深宅大院,但是由于年代久远,这些看似破败、斑驳墙壁的古民居却透着浓浓岁月感……。<br> “蛤蟆井”(打箍井)是斗山街精致之一,相传斗山街原本是缺水的,唐贞元年间,人们从一对蛤蟆藏身的土坎上打出两眼井,于是由此得名。抬头望去,一面墙上长出几枝树杈绿叶繁茂,一个写着徽字的灯镶嵌在墙上,向过往游人讲述着小巷里的故事。 斗三街徽商住宅成群连片,是一派明清的幽静。漫步其间,仿佛穿越历史的古道,在同徽商进行心灵对话。斗山古街长约一华里,曲径通幽,一色的青石板路面。两边是鹅卵石镶嵌的图案,都是当年留下的,从这些细碎之处就可以想象,徽商对生活的安排和打理是多么精致。 在这些幽深的巷道两边,都是徽商留下的老房子。老房子以天井为中心,内向封闭组合。那么多高大的马头墙摩肩接踵,挤得很近,却互相错落,互不压制。细想可能跟徽商经常出外有关,高墙深庭,少了一份担忧。 徽商常年外出,同家人聚少离多。可以想象,每一次徽商外出,身后的妇孺都会是泪眼滂沱。徽商用辛苦赚来的银子构筑高高的马头墙,给留守的妇孺一点踏实的安慰。 然而古街巷终究难以避免岁月的侵蚀,有的豪门富宅已成陋室空堂,但长街幽巷,依然深藏着古井回廊。一代徽商远去了,留下了这段璀璨的古巷,让后人有机会前来了解这段苦涩又辉煌的历史。站在古巷的尽头,在连绵不断的细雨中,独自撑伞走过,然后驻足倾听,宛如有细碎的脚步声逐渐走近,又远去,一定会让人泛起无边的想象。 <b>【南谯楼】</b> 世之筑城,必建谯楼。谯楼,是指古代城门上建造的用以登高望远的楼(谯楼又称滴漏台、钟鼓楼)。歙县古城谯楼主要指的就是南谯楼,它是宫殿式三层楼阁建筑,它的下层两侧有登楼石级,中间是人行通道。此樵楼最早建于宋宣和年间,现存的古樵楼基本保持宋代的建筑风格,特别是其中的“排栅柱”,乃正宗宋代“营造法”,今已很难见到。 南谯楼位于徽州古城十字街,始建于隋末,是当时吴王府外子城的正门门楼,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后历代均有维修。南谯楼是古代夜间向人们报时的地方,打更的鼓声就是从南谯楼传向四面八方的。南谯楼三重三开间,高约20米,宽约15米,进深约10米。砖木结构,悬山顶,重檐高脊,紫墙青瓦。下为门阙,门阙宽4.5米,左右各立木柱13根。中门阙门扇隐去二根,只显出二十四根,所以当地人。又称它为“二十四根柱”。每根柱围1米余,每柱均呈10度左右斜倚墙壁,用以支撑大梁。南谯楼最有特色,13对柱子构成门框,在门洞里依次排开,撑起城楼,据说这种“排栅柱”是北宋正宗的城门形制。 传说古时候,有位邝知府,自以为懂得风水地理,为了镇制他认为不吉利的山势,就在徽州府府堂正前方,建造了这幢皇式楼阁。据说,他为了区别于北京皇城城楼,特地少造了两根柱子,只竖二十六根柱。结果被人告了御状,说他与皇上分庭抗礼。结果,这位自作聪明的邝知府,以欺君之罪名,受剥皮献革酷刑致死。如今,这幢构造独特的古谯楼,是歙县博物馆的馆址。 <b>【东谯楼】</b> 东谯楼位于歙县城区中和街,处于原府衙大门外东侧。东谯楼始建于南宋绍兴二十年(公元1150年),是安徽省文物保护单位。谯楼面阔12米,进深10米,高13米,占地面积120平方米。为重檐式的双层楼阁,高脊翘角,大梁架于高台上,下为门阙,街道从中穿过,顶层为虚阁,歇山顶。东谯楼起因于堪舆家之说:门面朝东,属“甲”方,取名“迎和”,可得治国之才;另一说:先前城内火灾屡见,该楼朝东,可以“禳火”,故名“禳火门”,雅化为“阳和门”。 <b>【大徽班展馆】</b> 四大𡽪班进京是国粹京剧的源头之一。 大徽班展馆,展现了徽剧文化、徽剧发展史、徽剧服饰、脸谱、乐器和兵器、徽剧剧目等。表演戏台前二边立有石柱,石柱上的浮雕刻得十分精致逼真,各个人物栩栩如生、呼之欲出。徽班进京也离不开徽州。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为给高宗弘历祝八十大寿,特召著名戏曲艺人高朗亭率徽剧三庆班进京,演出获得空前成功。成为徽班进京的开始。祝寿结束后,他们一直留在北京演出。此后又有四喜、启秀、霓翠、和春、春台等徽剧班相继进京。在演出过程中,六班逐步合并成为著名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班。他们在徽剧曲调基础上,兼收并蓄,吸收了昆曲、弋阳腔、梆子腔等曲调,使徽剧曲调更优美,唱腔圆润高亢,很受北京民众欢迎。由于徽剧与流行京城剧种的声腔母体都属皮黄,皮黄合流,丰富了京城剧种声腔韵调。因此徽剧竟成了京剧国萃生存、发展、完善的前奏,开启了中国戏曲剧种的新篇章。 徽班进京后在原来兼唱多种声腔戏的基础上,又合京、秦二腔,特别是吸收秦腔在剧目、声腔、表演各方面的精华,以充实自己。同时适应北京观众多方面的需要和发挥各班演员的特长,逐渐形成了四大徽班各自不同的艺术风格,表现为:“三庆的轴子(指三庆班以连演整本故事曲折的大轴子戏);四喜的曲子(指四喜班以演唱昆曲戏著称);和春的把子(指以擅演武戏取胜,其技艺令人叫绝);春台的孩子(指以童伶出色)”。 徽园园口有着类似北京紫禁宫门前的金水桥、九龙壁。 被称为徽园第一楼的过街楼。 穿过徽园就出城了,这是另一个城门,门前树着华表立柱,左边立有一块石碑“𡽪商故里”处处与北京相仿。 初稿完成於2021年6月24日晚 <b>摄影、制作:佛 缘<br>文字、编辑:张永胜</b><br> 感谢朋友们一直以来的关注和鼓励!喜欢我的作品请在下方点赞、点评、关注,欢迎欣赏、收藏和分亨!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