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0px;">2021年6月27日下午</span></p> <h1> 上午游览完沙坡头黄河景区,下午赶到六盘山北端的须弥山石窟,景区车先把我们拉到博物馆参观。</h1> <h1> 站在博物馆的山顶平台上,可以一览对面山上的须弥山石窟全貌。须弥山石窟是宁夏固原规模最大的一处佛寺禅院,是中国十大石窟之一,始凿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年间,距今已经1500多年。</h1>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须弥山由五座山峰组成,呈现莲花瓣型,中间一座为主峰,周围是四座较低的山峰,其外型与佛教传说中描述的“须弥山”意境极为相似。</span></p> <h1> 须弥山石窟现存洞窟162座,保存较为完好的造像有1000余尊,分布在方圆2公里的八座山峰的崖壁上。</h1> <h1> 须弥山石窟大佛自2021年4月开始修复,这是自清代以来首次对须弥山石窟壁画进行修复保护,我们不巧正赶上。</h1> <h1> 我们只能在博物馆里看看大佛的模型,造像仪态端庄而安详,身披袈裟,头梳螺髻,双耳垂肩,神情庄重。实际的大佛占整座山头的上半部分,一只耳朵有两人高,一只眼睛有一人长。</h1> <h1> 大佛这回是看不成了,那就看别的石窟吧。根据航拍侦察,我认定主要石窟应该在这座山上。于是,我们进了景区就直接向这座山上爬。</h1> <h1> 爬到半山腰看路牌,知道这里属于须弥山“子孙宫区”,是最早的一个石窟群,山路十分险峻,上山要手脚并用。</h1> <h1> 子孙宫区有须弥山最早开凿的石窟—第14窟;有须弥山唯一雕刻有“乘象入胎”、“逾城出家”、“树下思维”、“托钵启程”等佛传故事的第24窟。</h1> <h1> 还有明清时期道教兴盛后修建的第25窟,窟内供奉着道教人物“送子娘娘”,故此窟被称为“子孙宫”。</h1> <h1> 我们在子孙宫区陡峭的山路上爬上爬下转了一圈,消耗了不少体力,却没有看到博物馆里介绍的几个最主要的石窟。</h1> <h1><p> 一打听,原来主要石窟都在须弥山的<span style="color: inherit;">相国寺区和圆光寺区。我们只好按原路下了子孙宫区的这座山,再去登相国寺区和圆光寺区的那座山,看来出游还是得多做一些功课。</span></p></h1> <h1> 我们走了大约半个小时的山路,来到了圆光寺。这是一个石窟形式的寺庙,住有僧人,寺内崖壁上保存有北周石窟八座,其中第45、46、48窟基本保存完好,但都封着,人进不去,只能把手伸进栏杆里拍照。</h1> <h1> 第45窟是须弥山北周石窟里最豪华的一个窟室,开凿于北周 (557-581年),为覆斗顶-中心塔柱式窟。窟内仿木质结构,石窟四壁均开凿帐形龛,內雕一佛两菩萨造像,柱座底四周雕刻有伎乐天,窟顶上方有飞天、云纹、莲花浮雕。</h1> <h1> 第46窟表现的不仅是佛教中的庄严肃穆,还表达了平时生活中的自娱自乐,开凿年代和结构都与第45窟相似。其中心柱佛像坐在莲花座上,底座下方雕刻着精美的伎乐天,佛龛两侧内壁有流苏装饰,上方有龙头雕刻。</h1>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离开圆恩寺,我们沿着山路往相国寺走去,山路崎岖,到处都是小型的石窟。</span></p> <h1> 感觉须弥山的地形、地貌以及石窟都与土耳其卡帕多奇亚的十分相似,尽管在不同的时空地域,人类的灵感是相通的。</h1> <h1><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须弥山的石窟造像具有明显的地域色彩,和全国其他地区的石窟造像不大一样。</h1> <h1> 须弥山石窟随着山势的起伏变化,遍布全山。它们或雄立山巅,或蔽于山凹,与敦煌、云冈及龙门石窟开凿在一面峭壁上的布局不同。</h1> <h1> 相国寺区有各种洞窟52个(51-102窟),是须弥山洞窟最密集的地方。</h1> <h1> 相国寺区第51窟是全国所有的北周石窟里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研究价值最高的一个石窟,被誉为“须弥之光”,但里面没有僧人。</h1> <h1><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石窟主室面宽26米、进深12米多、高12多米,窟内总共有15个大型的佛龛和45尊佛像,是造像中的珍品。</h1> <h1> 主室高大的方形塔柱四面开龛,前方壁龛中的造像为五方佛,即:</h1><ol><li><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东方阿閦如来,表示觉性。</span></li><li><span style="font-size:20px;"> 南方宝生如来,表示福德。</span></li><li><span style="font-size:20px;"> 西方阿弥陀佛,表示智慧。</span></li><li><span style="font-size:20px;"> 北方不空成就佛,表示事业。</span></li><li><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中央释迦牟尼佛,表示理智。</span></li></ol> <h1> <span style="color: inherit; font-size: 20px;">左侧</span>壁龛中一尊佛像,高度达七米,半盘腿坐于须弥座上,雕刻精美,规模宏大。</h1> <h1> 后壁龛中为一佛两菩萨,正中为一尊佛像胳膊长过膝盖,雍容华贵。两边为侍应菩萨,左侧的菩萨头像已在地震中损毁,右侧的菩萨则保存完整。</h1> <h1> 佛像两耳垂肩,眼角透出一丝淡淡的隐忧,面部表情雕刻的非常细腻和传神,雍容华贵,故有“东方维纳斯”之美称。</h1> <h1> 后壁有一长方形坛床,上面并列着三尊端坐的大佛,佛像气势雄伟,通高接近七米,身上的彩绘为明清补绘。</h1> <h1> 三世佛正中为现在佛(释迦牟尼佛),左侧为过去佛(燃灯佛),右侧为未来佛 (弥勒佛)。</h1> <h1><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三尊佛像保存完整,弥勒佛的头像曾被复制过两尊,其中一尊去过日本的东京参展。</h1> <h1> 方形塔柱后壁亦为一佛两菩萨,佛像高度也接近七米。佛造像所施手印,右手为无畏印,左手为禅定印。</h1> <h1> 顺便解释一下,佛像的手势称之为“手印”,分五种:</h1><ol><li><span style="font-size:20px;">无畏印:右手上举至胸前,掌心向外,五指自然伸展开来。</span></li><li><span style="font-size:20px;">说法印:拇指与食指相捻,其余手指自然伸展开来。</span></li><li><span style="font-size:20px;">禅定印:以双手仰放下腹前,右手置于左手上,两拇指的指端相接。</span></li><li><span style="font-size:20px;">触地印:右手自然下垂,掌心向内,指尖触地。</span></li><li><span style="font-size:20px;">施愿印:手掌伸出,掌心向外,手指下垂,表示给予。</span></li></ol> <h1> 须弥山石窟的石雕艺术主要体现在造像特征上,各个朝代都有不同的体现。</h1> <h1> 北魏时期造像整体清俊秀美,长颈、窄肩、瘦削的“秀骨清香像”风格,服饰“褒衣博带”,衣纹线路采用阴刻手法,衣折较密,线条硬朗。<br></h1> <h1> 西魏时期造像面相清瘦,脸型已明显有中原汉人特征,额头高宽,眉清目秀,肉髻较高,发髻磨光和浅水波式。</h1>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 inherit; font-size: 20px;">北周时期造像呈现出敦厚之感,肉髻低平,面相方圆,双肩宽平,腹微鼓,身体健壮。</span><br></p> <h1> 进入唐代,造像风格逐步转变,形成一种丰满圆润,作风写实的风格,身材比例匀称,丰满,面相亲和。</h1> <h1> 1958年大跃进时期,三四万民工在这里修“寺口子水库”,住在石窟和对面的一些窑洞里,砍伐须弥山的松木在窟内取暖,导致窟内多尊造像被熏黑。</h1> <h1> 须弥山地貌以赤壁丹霞为特征,构成了独特的自然风光体系,这在以黄土地著称的西北地区,是一种难得的自然景观。</h1> <h1> 游览石窟之后,我们乘景区车出园,景区大门一侧有一条弯弯的小河在丹霞山坡下流过,我们站在河边,向夕阳下的须弥山的石窟、红山和碧水挥手告别。</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巡游宁夏未完待续)</h1><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