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5><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庾岭逶迤 章水泱泱 </span></h5><h5><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百年钨都 党旗飘扬</span></h5><h5><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世界钨都--西华山,位于赣粤两省交界之大庾岭北麓,是共和国发现最早、开采最早的钨矿山,素有“中国钨矿开山鼻祖”、“中国钨矿发现地”之美誉,是红色赣南璀璨的明珠。</span></h5><h5> </h5><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inherit;"> 翻开浩瀚百年西华可歌可泣的革命斗争史册,不免对钨都的前世今生,那从黑暗走向光明之历程为之感叹!</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 英雄之山 钨业报国</b></p> 自清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大余县城天主教福音堂的德国传教士邬利亨偶然发现西华山有稀有金属钨,并开采至今已有一百余年历史。西华山是一座具有光荣红色基因的英雄矿山,是中国钨工业从无到有的缩影,是中国钨工业发展的“见证者”。<br> 1918年前后,“一战”风云滚滚,在西华山拣、挖、淘沙的民工已达几万余人。在美、英、德扶持下,“华记”、“瑞记”、“德裕元”等商铺林立,钨矿石通过梅岭古驿道运抵广州港出口。<br> 在土地革命时期,西华山钨矿曾是中国工农红军在赣南的重要经费来源之地,时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银行行长的毛泽民在赣南专门成立了中华钨砂公司,为苏区筹措经费。从1932年到1934年10月红军长征前,钨砂贸易创造了可观的财富,对维持苏区政府的运作和养活十万红军,粉碎国民党对苏区的“围剿”和经济封锁起到了重要作用。 建国初期,西华山钨矿是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156 个重点建设项目之一,是当时我国最大的钨矿山,是新中国换取外汇、抵押外债的重要矿产供给基地,为社会主义建设和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br> 随着生产技改的提升和广大矿工的默默奉献,西华山生产如火如荼。1975年,西华山钨矿受到了毛主席圈阅的中共中央17号文件的点名表扬;1977年被国家评为“大庆式”科技进步企业的光荣称号。<br> 西华山钨矿的发展受到了许多领导人的重视和关注。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方毅,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丕显,原国家科委主任宋健等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曾多次视察西华山钨矿,并留下了“牡丹亭前钨业开盛会,西华山下矿产庆丰收”、“北有八家子,南有西华山”等题词,盛赞西华山的生产工作。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 红色传奇 风云浪卷</b></p> 1926年仲秋,北伐军攻占大余县城。西华山受到了革命形势的影响,播下了革命的种子,为以后西华山建立党的组织和红色工会,奠定了扎实的思想基础。<br> 吴朝葵、吴朝仁,出生于南康太窝乡高山村北坑一个贫苦佃农家庭的双胞胎兄弟,大家都叫他们“双巴崽”。不畏权势、嫉恶如仇,好打抱不平,兄弟俩与其他七、八个思想进步的矿工,在中共赣州特委培养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西华山矿工有史以来的第一批中共党员。<br> 1928年夏,西华山地下党支部成立后,在上级党组织的领导下, 团结广大矿工,大力宣传革命道理,启发工人觉悟,发展壮大革命队伍,组织发动工人群众,同资本家和地方反动武装进行斗争,坚决反抗国民党政府的反动统治。<br> 1929年1月中旬,红四军政委(即党代表)毛泽东、军长朱德率领红四军军部和28、31两个团及一个特务营,从井冈山出发游击赣南。1月22日经上犹的营前和崇义的铁坝、铅厂,迅速占领了西华山和大余城。部队到处张贴毛泽东亲自草拟的进军宣言和著名的四言布告(如:增加工钱,老板担任,八时工作恰好相称 等等),广泛开展了群众宣传工作,并分别在大余城章江路河坝里(即中山桥下和 西华山下坳召开了群众大会,号召工人、农民团结起来,与欺压工农群众的反动 分子进行斗争。从而,大大鼓舞了西华山工人的斗志,矿工们砸开广巨安收砂公 司的大门,连夜挑回几十担钨砂,革命干劲更加高涨。 1931年10月,根据上级党组织指示,“双巴崽”兄弟回到西华山,参加了在西华山召开的矿区支部书记会议,恢复了之前被国民党反动派破坏的中共西华山区委会,吴朝葵、吴朝仁任正副书记。正当西华山的地下革命搞得空前活跃的时候,地下党组织却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1932年6月11日,因坏人告密,突然被余汉谋部逮捕强押于大余城。他们在狱中遭受种种严刑酷打之后,第三天(即13日),就在大余东山门刑场上英勇就义,壮烈牺牲。这对“双巴崽”矿工,坚强的共产主义战士,为共产主义事业流尽了最后一滴血。<br> 在“双巴崽”牺牲后不久,中共上犹中心县委在营前召开追悼大会,时任红三军军团长的彭德怀同志在追悼会上讲话,高度评价了吴朝葵、吴朝仁等烈士为革命坚贞不屈,英勇献身的崇高品质。热血洒西华,英名垂青史。随着“双巴崽”兄弟的牺牲,西华山党组织也受到了严重破坏。在区委委员刘汉云的领导下,西华山矿工再次举行武装暴动,成立了西华山游击大队,配合红军作战。后来这只由矿工组织起来的队伍,在信丰高松树下编入红五军政治部特务排,转战各地。从此,西华山至全国解放以前一直没有党的组织了。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 伟人足迹 灯塔引路</b></p> 1929年1月22日,毛泽东和朱德同志率领红四军军部从井冈山攻入赣南,经上犹营前、崇义铅厂,迅速占领了西华山和大余县城,号召工人农民团结起来,推翻帝国主义和国民党的反动统治,极大地鼓舞了西华山工人的斗志。<br> 1929年2月17日,矿场成立了西华山红色工会领导工人运动,掀起了声势浩大的“打包办”的斗争,并且取得了胜利。同年10月,在西华山召开的矿区支部书记会议,以西华山矿区为中心,正式成立大余县第一个区委——中共西华山区委会,吴朝葵、吴朝仁任正副书记;会议讨论了如何扩大党组织和地下武装等问题。从此,西华山矿工的革命活动更加活跃。 <p class="ql-block"> 1930年3月26日,毛泽东和朱德率领红四军二三千人,第二次占领大余城 部队分驻在城里和西华山一带,毛泽东、朱德住在警察局(现西钨大余招待所院内 红军占领县城后,立即速捕了德帝国主义在大余天主教福音堂的牧师施礼教夫妇 并给他们戴上高帽子游街;没收了天主堂全部财产,将其分发给贫苦群众;逮捕了作恶多端、民愤极大的大余县驻西华山保卫团总颜正。第二天(27日),毛泽东、朱德在县城吉安会馆召开了南康、信丰、大余、崇义、上犹、南雄六县党的活动 分子会议,参加会议的有100多人,西华山曹亮华(化名黄海)、吴朝葵、吴朝仁 朱锡龙(南康龙回人,当时在烂埂子挖砂子)等地下党员参加了这次会议。</p> 5月间,中共西华山区委奉命,由吴朝仁同志率领这支工人纠察队,配合红军参加了南康龙回的苏区保卫战,击败了敌人的进攻,为西华山矿工写下了光辉战斗的一页。<br><br> 直到1949年8月22日西华山解放,矿山回到了人民的怀抱,矿工们翻身做了矿山的主人,彻底结束了自开山以来矿工们几十年的苦难历史。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始了日新月异、突飞猛进的社会主义矿山建设。 <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 风雷激荡 大干快上</b></p> <p class="ql-block"> 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旋即成立了西华山矿场党支部。1953年8月中共西钨党委成立后,进一步加强了党委机关和基层党组织建设,在西华山分场、漂塘分场建立了党总支。在荡坪、下垄、洪水寨和炼锡厂、矿机关分别建立了直属党支部。1952年至1953年,党组织先后发展党员9人。党员人数由1950年的17人增到1953年的232人。</p><p class="ql-block"> 1954年8月,荡坪、漂塘、洪水寨等分场从西华山钨矿划出,各自成立钨矿后,西钨党委对基层党组织重新进行了组建和调整,新成立了矿机关党总支和动力车间、选矿车间等9个直属党支部。1956年5月,经中共赣南区党委批准,西钨党委下设两个分党委(即基建工地分党委、大巷竖井工程队分党委)。</p><p class="ql-block"> 百废待兴,众志成城。共克时艰之际,挺身而出的是共产党员。在采掘运矿、打眼放炮、手选钨矿、机械维修、攀爬索道等一个个劳动的场景,都是党员是身影,是劳动者中最靓丽的一道风景。</p><p class="ql-block"> 1954年至1956年,钨矿三年共发展党员463人。截止1956年底,党员总数由1953年的232人增加到583人,1964年5月,经江西有色金属管理局党委批准,成立西钨党委政治部。</p> <p class="ql-block"> 1969年开始整党建党,陆续建立了一至十六连和“五·七”学校、矿机关等个临时党支部。在此基础上,1970年9月,召开了矿第十次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共西华山钨矿第十届委员会。党委成立后,分别在基层单位和矿机关重新建立了党总支、直属党支部和基层党支部。</p><p class="ql-block"> 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以后,原为革委会管辖的政治部改由党委统一领导,下设组织科、宣传科、办公室。1979年撤销政治部及其下设的“两科一室”,恢复党委组织部、宣传部和办公室的建制。</p> <p class="ql-block"> 一个支部就是一个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随着党建目标的管理和完善,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体现在矿山生产的方方面面。1978年,江西新闻纪录片厂摄制组到西华山拍摄《今日西华山》纪录片,上了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纪录片中矿工们斗志昂扬,干劲冲天。有一组数据为证: 1949年至2012年钨矿共产钨精矿1075591吨。</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红星闪耀 群星璀璨</b></p> <p class="ql-block"> 西华山---是一座红色的山,一座传奇的山。品质坚韧精神高贵的共产党人,媲美着钨金的光辉,朱熹、曾凡桂、张选忠等“党代表”的荣耀,与党徽的光芒一起,交织着这英雄矿山的光荣与梦想,在百年钨都历史长河中,星光点点地闪烁。</p><p class="ql-block"> 礼赞劳模精神,致敬最美芳华。荣耀西华山钨矿同步涌现出的全国劳模,有1979年的曾凡桂、1989年的张选忠、1992年的赖贤福,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他们当中无一不是共产党员,是工人群体的楷模,是标杆,是榜样,是红色党旗下铮铮誓言鉴初心。</p> 在仲夏勃勃生机之际,登山之巅放眼望去,一脉青山,山光积翠。章江河衣袂飘飘,轻挽着俊秀的“世界钨都”西华山,轻抚着《梅岭三章》浸染的红色大余这广袤大地。百年钨都,世纪沧桑。历经岁月的磨砺、先哲的开凿、后辈的传承,在资源枯竭阵痛后的华丽转身,世界钨都不负韶华,百年西华再绽芳华。 <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岁月如歌、历史跫音。“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无任时光怎样流转,融合红色基因的钨文化血脉总是绵延不绝,章江潮涌浪飞舞,钨都党旗永飘扬。</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57, 181, 74);"> 备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57, 181, 74);"> 1、作品发表于2021年6月30日《经济晚报》“”特别报道”一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57, 181, 74);"> 2、资料参阅1986版《西华山钨矿志》,皆为史料记载;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57, 181, 74);"> 3、据1986版《西华山钨矿志》记载,朱熹是党的九大、十大代表,曾凡桂是党的十一大代表、张选忠是党的十三大代表 。🌺</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