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5月26日从贵阳启程,开始了期盼已久的西藏新疆自驾游。到了云南泸水市后,沿汹涌的怒江一路北上,经过福贡、贡山、丙中洛,进入西藏,在充滿坑坑洼洼、遍布碎石和片石,随处可见发生过滑坡塌方景像的丙察察线上,体验了进藏最烂之路的艰辛。过了察瓦龙后,自驾同行的朋友开始出现高原反应并逐渐严重,到波密古乡后,终因身体状况等原因,放弃了从西藏前行进新疆的计划,本人也因此调整行程,跟团沿318国道到拉萨,再从拉萨沿青藏线到西宁,完成跟团旅程。</p> <p class="ql-block">老虎跳,位于泸水市称杆乡境内。夹在高黎贡山和碧罗雪山间奔腾不息的怒江,到此处江面狭窄,江中怪石林立,水流湍急,惊涛拍岸,浪花飞贱,轰鸣声响彻山谷。传说中的老虎王子,为了与情深意长的女孩相会在此奋不顾身,越过汹涌澎湃的江水,终成傈僳族虎氏族的祖先。</p> <p class="ql-block">飞来石</p><p class="ql-block">1983年3月19日凌晨,这块巨石悄然飞至,傲然屹立于匹河民族中学三合小院校舍院中,除北边小平房屋檐与飞来石紧靠稍有损坏外,周围建筑毫发无损。卧居教师皆被惊醒,起身观之,惊骇之余庆幸安然。飞来石,展示了大自然的传奇和神秘。</p> <p class="ql-block">怒江大峡谷的地质奇观-石月亮</p><p class="ql-block">石月亮位于高黎贡山山脉中北部福贡县石月亮乡海拔3200~3500米的山颠中,是一个天然大理石岩溶蚀而形成的穿洞,呈椭圆形,上下高约60米,宽约30米,深约12米。从远处眺望,恰似一轮明月高高悬挂于山林峰海之中。</p> <p class="ql-block">人神共居的世外桃源-丙中洛</p><p class="ql-block">丙中洛居往着怒、藏、独龙、傈僳等多种少数民族,民风纯朴,多民族和谐相处,形成多民族的文化和多元的宗教,既有原始图腾崇拜,又有藏传佛教和天主教等,中西方宗教相互交融,多宗教和谐共存。</p><p class="ql-block">怒江第一湾:全长1540公里的怒江自青藏高原穿山越谷而来,在丙中洛镇曰丹村附近受大山阻隔,江水的流向由北向南改为由东向西,流出300余米后,又被大山挡住去路,再次调头由西向东急转,在此形成一个半圆形的大湾,被称为怒江第一湾。</p><p class="ql-block">石门关:高黎贡山和碧罗雪山的绝壁从江边垂直而起,直冲云天,形成一道约500多米高近200米宽的石门,怒江从石门中喷湧而出,奔泻直下。雄伟壮丽、粗犷凝重的石门关,是丙察察进出滇藏的必经之路。</p><p class="ql-block">重丁教堂:重丁天主教堂是座法式教堂,是法国人任安守于1935年所建。该教堂"文革"期间被毁,1996年在原址重建,规模远小于过去的大教堂。教堂的右后侧,一块不起眼的长方形墓中,长眠着不远万里,不辞艰辛到此传教的任安守(1936年去世)。</p><p class="ql-block">秋那桶是云南怒江大峡谷北端最后一个村,其天主教堂更像是座寺庙,是座中西结合的天主教堂。</p> <p class="ql-block">滇藏分界点:这是茶马古道滇藏马帮的必经点,当年藏民通过此道进出滇藏区域做贸易,到此得面向梅里雪山主峰卡瓦格博磕头,口念六字真言“嗡嘛呢呗美红”,虔诚祈祷,迄求梅里雪山众神护佑,一路平安,生意红火。</p> <p class="ql-block">丙察察险道-老虎嘴</p><p class="ql-block">“丙察察线”是219国道中段,起点为云南丙中洛镇,途经西藏察瓦龙乡,最终抵达察隅县县城。这是一条穿越横断山脉与喜马拉雅山脉,在茶马古道基础上修建的交通线路,也是内地进藏的第七条公路,目前仍是进藏最为原始与限险的线路,被称之为“身处地狱,眼在天堂”的道路。</p> <p class="ql-block">藏东南第一村-察瓦龙乡松塔村</p><p class="ql-block">松塔村四周青山环抱,怒江穿梭而过,全村30户人家,2018年实现脱贫。</p> <p class="ql-block">丙察察险道-经常落石滑坡地段</p> <p class="ql-block">丙察察险道-大流沙</p> <p class="ql-block">察瓦龙乡</p><p class="ql-block">察瓦龙乡居住着多个民族,是丙察察公路的中点和多条重要公路接点。受特殊干旱气侯影响,其境内分布不少旱耐植物仙人掌,不少已长成树状结构。</p> <p class="ql-block">怒江与玉曲河交汇</p><p class="ql-block">左边的怒江发源于西藏那曲地区,在本地境内流域长约99公里;右边的玉曲河发源于西藏昌都地区,在本地境内流域长约55公里。两河有缘在此相会。</p> <p class="ql-block">目若村</p><p class="ql-block">目若村海拔3990米,距察隅120公里,是丙察察线上的主要驿站。木屋、牧场、小河、群山,一派高原乡村风光。</p> <p class="ql-block">目若村</p> <p class="ql-block">从察瓦龙到察隅的途中经过雄珠拉垭口(海拔4636米),昌拉垭口(海拔4498米),益秀拉垭口(海拔4706米),从察隅到然乌途中经过的德姆拉山口(海拔4900米)。</p> <p class="ql-block">距察隅25公里处的千年水磨石</p> <p class="ql-block">然乌湖</p><p class="ql-block">然乌湖是由于山体滑坡和泥石流堵塞河道而形成的堰塞湖。湖畔西南有岗曰嘎布雪山,南有阿扎贡拉冰川,东北方向是伯舒拉岭。</p> <p class="ql-block">米堆冰川</p><p class="ql-block">米堆冰川是西藏最重要的海洋性冰川,也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的冰川,冰川主峰海拔6800米,雪线海拔4600米。冰川上的白雪终年不化,雪光闪耀。</p> <p class="ql-block">波密</p><p class="ql-block">波密县气侯温和,雨量充沛,生物繁茂,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享有“雪域江南”美誉。</p> <p class="ql-block">古乡湖</p><p class="ql-block">古乡小镇旁的古乡湖,是帕隆藏布江上的一处堰塞湖,湖泊四周树木丛生,山顶常有积雪。</p> <p class="ql-block">藏族儿童庆六一</p><p class="ql-block">藏族儿童在学校吃住及学费均是免费的,小学要学三种语言:藏文、中文和英语。</p> <p class="ql-block">可爱的藏族小朋友</p> <p class="ql-block">藏族朋友的家</p> <p class="ql-block">虽然可在波密县城购液化气,但每家每户的藏民家里都有专门烧木柴的炉子,院子里也都堆积着大量木柴,做饭取暖更多要靠烧柴。为了封山育林,藏民每年只有2周时间可以上山打柴(只能捡枯死或倒地的树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环绕古乡四周的山峰顶上都有积雪。</p> <p class="ql-block">鲁朗小镇</p> <p class="ql-block">高山牧场</p> <p class="ql-block">鲁朗林海</p> <p class="ql-block">色季拉山口: 色季拉山是尼洋河流域与帕隆藏布江的分水岭。色季拉山口海拔4728米,运气好时,在此处可遥望西藏林芝地区最高的山-南迦巴瓦峰(海拔7782米),其巨大的三角形峰体终年积雪,云雾缭绕,从不轻易露出真容,所以它也被称为“羞女峰”。</p> <p class="ql-block">林芝的母亲河-尼洋河</p><p class="ql-block">尼洋河,全长307公里,发源于米拉山西侧,清澈的河水由西向东流经林芝县城,最终汇入雅鲁藏布江。</p> <p class="ql-block">西藏江南、雪域明珠的林芝地区</p> <p class="ql-block">巴松措</p><p class="ql-block">巴松措位于距林芝工布江达县50多公里的巴河上游的高峡深谷里,湖面海拔3700米,最深处有60多米,湖水清澈,四周雪山环绕。</p> <p class="ql-block">巴松措湖心岛,错宗寺</p><p class="ql-block">“错宗寺”是藏传佛教宁玛派寺庙,建于唐代末年,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殿内主供莲花生、千手观音和金童玉女。</p><p class="ql-block">宁玛派是藏传佛教的重要宗派之一,形成于公元11世纪,由于该派僧人都戴红色僧帽,故称红教。该宗派的教法仪轨等传承于藏传佛教“前弘期”的莲花生大师,是藏传佛教历史最为悠久的一支派别。</p> <p class="ql-block">米拉山口,海拔5013米。</p> <p class="ql-block">羊卓雍措</p><p class="ql-block">简称“羊湖”,与纳木措、玛旁雍措并称西藏三大圣湖。其湖面海拔4441米,面积675平方公里,最深处有60米。</p> <p class="ql-block">世界屋脊的明珠-布达拉宫</p><p class="ql-block">布达拉宫始建于公元7世纪,是藏王松赞干布为远嫁西藏的文成公主而建。</p><p class="ql-block">布达拉宫海拔3700多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集宫殿、城堡和寺院于一体的宏伟建筑。</p> <p class="ql-block">布达拉宫依山而筑,宫宇叠彻,巍峨耸峙,气势磅礴,其建筑艺术体现了藏族传统的石木结构碉楼形式和汉族传统的梁架、金顶等特点,在空间组合上,院落重叠、回廊曲槛,因地制宜,主次分明。</p> <p class="ql-block">公元七世纪,松赞干布始建布达拉宫为王宫,施政全蕃,布达拉宫成为吐蕃王朝统一的政治中心。</p><p class="ql-block">公元九世纪,随吐蕃王朝解体,布达拉宫遭冷落。在此后800余年中,由于西藏政治中心不断变迁,历代政权都未曾设首府于拉萨,布达拉宫仅为大昭寺隶属的一处宗教场所。</p><p class="ql-block">公元1645年,五世达赖喇嘛重建布达拉宫,1648年基本建成以白宫为主题的建筑群,从此布达拉宫成为历代嗽嘛居住、进行宗教活动和处理行政事务的重要场所。</p> <p class="ql-block">五世达赖嗽嘛圆寂后,于公元1690~1694年间扩建红宫,修建了五世达赖嗽嘛灵塔殿为主的红宫建筑群。十三世达赖嗽嘛在位期间,在白宫东侧顶层增减了东日光殿等建筑,1933年十三世达赖嗽嘛圆寂,灵塔殿建于红宫西侧,并与红宫结成统一整体。至此,从公元十七世纪中叶开始的布达拉宫重建和增扩工程全部完成。</p> <p class="ql-block">经历1300多年,布达拉宫形成占地约4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主楼红宫高达115.7米,具有宫殿、灵塔殿、大殿、佛殿、经堂、重要职能机构办公、曾官学校、宿舍、庭院、回廊诸多功能的巨型宫堡。</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大昭寺广场</p><p class="ql-block">大昭寺在藏传佛教中拥有至高无尚的地位,寺前终日香火缭绕,万盏酥油灯长明,留下岁月和朝圣者的痕迹。</p><p class="ql-block">大昭寺每天早上对藏民开放,中午12:00时后才对游客开放。</p> <p class="ql-block">大昭寺是藏王松赞干布建造的一座藏传佛教寺院,是西藏现存最辉煌的吐蕃时期建筑,融合了藏、唐、尼泊尔、印度的建筑风格,已有1300多年历史。</p> <p class="ql-block">大昭寺内供奉有文成公主从大唐长安带去的释迦牟尼12岁等身像。</p> <p class="ql-block">大昭寺屋顶建筑金碧辉煌,各种雕塑造形栩栩如生。</p> <p class="ql-block">藏民在拉萨主要的转经活动是以大昭寺的释迦牟尼殿为中心进行的,环大昭寺内中心的释迦牟尼殿一圈称为“囊廓”,环大昭寺外墙一圈称为“八廓”,大昭寺外辐射出的街道叫“八廓街”,以大昭寺为中心,将布达拉宫、药王山、小昭寺包括进来的一大圈称为“林廓”。从早到晚,都可见虔诚的藏民,顺时针行走在这转经的线路上,在转经的路上,时常可遇到握着拐杖,弯着腰,顺时针摇着转经筒,步履艰难前行的老年藏民。转完这内圈外圈转经线路,几乎绕了大半个拉萨城,真不容易!</p> <p class="ql-block">八廓街</p><p class="ql-block">八廓街原街道原只是单一围绕大昭寺的转经道,藏族人称为“圣路”,现不但是拉萨三大转经道之一,而且发展为拉萨最繁华的商业街,成为集宗教、观光、民俗、文化、商业和购物于一身的街区。</p> <p class="ql-block">小昭寺</p><p class="ql-block">小昭寺建于公元641年,是文成公主奠基建成的,寺内供奉有释迦牟尼8岁等身像及诸多珍贵文物。</p> <p class="ql-block">罗布林卡</p><p class="ql-block">罗布林卡为历代达赖嗽嘛的夏宫,18世纪第七世达赖嗽嘛格桑嘉措初建,后经数次扩建,至20世纪初形成现有规模,是西藏规模最大、营造最美、最具民族特色的集园林与宫殿建筑为一体的大型宫廷式园林。2001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格桑颇章:格桑颇章是罗布林卡最早的宫殿之一。是七世达赖喇嘛于公元1775年兴建。七世达赖喇嘛格桑嘉措以自己名字命名。罗布林卡由此成为历代达赖喇嘛夏天办公场所。</p><p class="ql-block">金色颇章: 金色颇章于1922年专为十三世达赖喇嘛兴建,1926年重建。大殿内陈设有十三世达赖喇嘛的宝座及银制塑像、长寿三尊佛像。此殿为杰出的藏式建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那根拉山口的雪山演唱</p><p class="ql-block">那根拉山口海拔5190米,是跨过念青唐古拉山脉去纳木错的必经通道,山口的风很大,玛尼堆上挂滿了经幡,周围的山坡上白雪皑皑,一首动人的歌曲“可可托海的牧羊人”响彻在雪山山谷...。养蜂女不愿拖累相爱的人,为了真心的爱,在一个风雨夜不辞而别,留给牧羊郎无尽的思念,人世间,有多少这样可歌可泣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纳木措</p><p class="ql-block">纳木错是西藏三大神湖之一,最深处超过120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型咸水湖,湖面海拔4718米,湖的南面矗立有念青唐古拉山,终年积雪。</p> <p class="ql-block">在扎西半岛山顶俯瞰纳木措</p> <p class="ql-block">唐古拉山口,海拔5231米,寒风嗖嗖,不时飘着雪粒。</p><p class="ql-block">长江第一邮局:该邮局位于唐古拉山镇(原名沱沱河镇),据说每周只开门营业一天,其紧邻长江第一桥,长江第一哨。该镇海拔4539米,因居往条件不好,生活物资(包括饮用水)均从格尔木等地运来,当地的原著居民全都外迁他乡,如今镇上成了来往过客的驿站。</p> <p class="ql-block">可可西里</p><p class="ql-block">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位于青海西南部玉树州境内,西与西藏相接,南同格尔木唐古拉乡毗邻,北和新疆相连,东至青藏公路,总面积4.5万平方公里。2017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目。</p><p class="ql-block">藏羚羊为中国一级保护动物,主要栖息于海拔3700~5500米的高山草原、草甸和高寒荒漠地带,每年五、六月,母羚羊与它的雌仔迁徒前往产羔地产仔,然后母羚羊又率幼仔原路返回,完成一次迁徒过程。20世经80年代,由于不法分子猎杀,藏羚羊数量从原20万只一度锐减到约2万只,近几年,据说已逐渐恢复至6万只左右。</p><p class="ql-block">观景台的前方,就是母羚羊迁徒所走之道,可惜运气不佳或时机不到,未能目睹到壮观的迁徒过程。</p><p class="ql-block">藏羚羊雄性有角,角形特殊,雌性无角。</p> <p class="ql-block">藏原羚</p> <p class="ql-block">格尔木市河东清真大寺</p><p class="ql-block">该清真寺建筑风格独特,据介绍一天开放三次礼拜,最晚一次晚上九点钟开始。</p> <p class="ql-block">昆仑山口</p><p class="ql-block">昆仑山口海拔4767米,是青藏公路、青藏铁路穿越万山之祖昆仓山的咽喉。垭口之南为辽阔的长江源高原和可可西里内流山原,垭口之北莽莽昆仑层峦叠嶂直抵柴达木盆地。</p> <p class="ql-block">昆仓山大峡谷</p> <p class="ql-block">察尔汗盐湖</p><p class="ql-block">察尔汗盐湖位于青海格尔木市,是世界第二大,中国第一大盐湖,其东西长168公里,南北宽20~40公里,总面积约5856平方公里,相当于1000个杭州西湖的面积。</p><p class="ql-block">察尔汗盐湖,是一个以钾盐为主,伴生有镁、钠、锂、硼、碘等综合性盐湖。是中国最大的钾盐生产基地,如果提炼食用盐,可供全球人民食用两千年。</p> <p class="ql-block">万丈盐桥</p><p class="ql-block">这是一条由厚达15~18米的盐盖筑成的天然盐桥,其桥面平整,旁无护栏,下无桥墩,更无流水,远看像一座桥,漂浮在卤水之上。如果路面出现坑洼,只需浇灌一两盆卤水,即可修复平整。</p><p class="ql-block">盐桥每平方米承重高达60吨,在这个区域中,青藏铁路和青藏公路均直接修建于盐盖之上。</p> <p class="ql-block">翡翠湖</p><p class="ql-block">翡翠湖位于青海西北部海西州境内,在这片大小不等、形态各异、深浅不一、经多年开采而形成的盐池中,由于所含矿物质浓度不同,形成颜色多彩的景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青海湖畔一小景。</p> <p class="ql-block">此行虽未实现到大美新疆的愿望,但西藏之行所到之处仍留下美好难忘的印象。感谢自驾朋友和旅行团朋友的相伴而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