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公岛痛思甲午

孙庆国

事隔三十多年再游刘公岛,甲午巨痛国耻民辱,依然使我无法平静,痛!剜心之痛,甚至无心观景。126年前刘公岛那悲壮的一幕,更昭示着今天民族复兴的急迫。<div> 痛思甲午,看北洋将士的奋勇献身,腐朽皇权下依然惨败,这是中国近代最沉重的国耻。</div><div> 总说落后挨打,当时清政府的财政收入是日本的五倍。今日我们的GDP超过宿敌日本,但人均还相差甚远,还不应骄傲。</div><div> 总有传说北洋水师 规模亚洲第一,但在甲午战前日本军舰总吨位7万吨,中国只有4万吨。</div><div> 战争的导火索是朝鲜的农民起义,在大清已难以自保的颓废中被拖入战争的泥潭。我们有这样的保护国实在倒霉,但愿没有第三次。</div><div> 晚清中国积贫积弱甲午一战到了最低谷,败得如此彻底,大清最值钱的那点家底(几十艘战舰)灰飞烟灭,还有两亿两白银的赔款。 </div><div> 甲午海战是亚洲史上首次大规模的铁甲舰炮海战,是一场空前的克虏伯大炮对战。这种壮观场面再也没有出现。几十年后二战的太平洋海战是以飞机为主角的。当下以及今后的主角无疑是导弹 ,但愿不是核弹。</div> 北洋水师的两大基地旅顺和威海卫。 海军公所依旧。 栩栩如生也难以提起兴致。 复原后的定远舰,7000多吨的大家伙当时真是亚洲第一。 中央炮塔 巨炮藏在炮塔内。 曾经大批购买的克虏伯大炮。 刘公岛上东弘炮台。甲午战败日本人把大炮拆走,现为复制品。 水中打捞出的致远舰大炮。 南岸炮台被日军占领炮击北洋舰队,又被定远舰击毁,可见战斗之激烈。 丁汝昌 刘步蟾为首的一批海军指挥官是最早留学英德的留学生。 李鸿章忍辱负重为慈禧为皇上背负卖国的骂名鞠躬尽瘁。 弹尽援绝刘公岛陷落。 主战派的“帝党”们不停弹劾李鸿章,但签订马关条约还是任命李鸿章为头等全权大使,李鸿章遇刺后李鸿章的嗣子李经方又被清政府任命为全权大使。风雨飘摇中帝后两党谁都不愿意出头。<div> 日方的办理大使则是内阁总理大臣和外务大臣。</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