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地名作证(一)

胡新华

<p class="ql-block"> ……从上城区地名变迁看百年发展</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导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之际,我以满腔热情,用自己收藏的地名牌、拍摄的新、老照片和图片展示这些吐故纳新,串联起一部反映党带领我们改革开放的光辉历程,更是一次鼓舞人心的党史学习教育的生动教材。</p><p class="ql-block"> 通过:历史沿革、河道整治换新颜、枯木逢春续新篇、旧巷嬗变与新生、"蜗居"蝶变新住宅、紫气东来启新程六个专题作为历史记录者和再现者。</p><p class="ql-block"> 展品隐含的数字中,流淌着中国共产党,人民至上的为民情怀,折射出全面小康的内涵。一个个数字组成一串串上城区腾飞的密码,记录着古老城区这片湖山的沧海桑田……守护着谋幸福、谋复兴的不变初心,打开了千百年来人民的梦想之门,铿锵有力的奋斗目标。</p><p class="ql-block"> 通过地名牌和图片,去发现消失的景物,见证上城区建设的蓝图新篇、见证城区人奋斗和求索的精神、见证上城人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感恩党的英明领导,感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向党100周年献礼。这便是我在网络展览的初衷。</p> <p class="ql-block">一、历史沿革</p><p class="ql-block"> 回望100年前,历史的车轮碾压在上城区的沙土路、碎石路上。曾经破败的"美政桥外街"1945年改称“复兴街",无论怎样“美政、怎样”复兴"也改变不了萧条的悲。道上,坎坷不平,泥泞不堪,诉说着沉重的伤、无奈的愁。路边,飘摇着草房承载着老百姓惶恐的忧、苦涩的痛。</p> <p class="ql-block">  斗转星移,日月换新天。新中国成立后,上城的道路才开始真正复兴。为了体现上城的地理文化和历史文化特色,"英士街"再度被改回平海路,"中正街"被改为解放路、带有封建色彩的旗内营道路"延龄路"被改为延安路。</p> <p class="ql-block">  1956年,横河两岸尽是多地龙式的草房船棚。党和政府为改善民生,治理脏、乱、差面貌,填埋了700多米的横河。改建道路,建住宅新村,东面建成了市民休闲娱乐的横河公园。</p> <p class="ql-block">  60年代浣纱河,早已不复”一泓野水碧连天,倒影斜桥起暮烟"的昔日风采,而是一条名副其实的“臭水沟"。1973年完成填埋,整条河道设计成上中下三层。底层为排水暗沟,中层为防空洞,正应了当时“深挖洞、广积粮"的备战需求。上层为道路及龙翔桥公交枢纽。1981年命名为浣纱路。</p> <p class="ql-block">二、河道整治换新颜</p> <p class="ql-block">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春雷响彻大地。</p><p class="ql-block"> 上城区的蜕变闪耀在历史长河里,延绵在上城人的自信脸庞与方言俚语间,体现在走向高水平小康,打造创新驱动发展样板区的奋斗中。</p><p class="ql-block"> 起源于上城区的中河、东河、贴沙河、新开河、安家塘,一直是区委区政府关注的焦点。上城区将"美丽河湖"整治列入民生实事项目。通过拆迁两岸破败飘摇的建筑,雨污分流、河道疏浚、生态缓冲带建设,景观绿化改善及绿道设施提升。60多条街巷里弄消失,换来了“烟柳画桥,风帘翠幕"的景观绿道。同时建成了南北主要交通干道中河南路。</p><p class="ql-block"> "四河一塘”水系,在人间沧桑中流转,在改革开放中雄浑气象,新时代赋予你恬静、丰盈、美丽。</p> <p class="ql-block"> 待续</p><p class="ql-block"> 敬请关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