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对联的创作中,声韵系统有两套,<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一套是今天我们使用的普通话,简单讲就是新华字典里的读音,专业术语叫中华新韵,业界称为今音。这一套声韵系统中,阴平阳平也就是第一第二声,这两个读音属于平音,上声去声也就是第三第四声,这两个读音属于仄音。今音系统容易掌握,非常适合对联初学者入门使用。</span></p><p class="ql-block"> 另一套以平水韵为准,称为古音。古音也有四声: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其中,上声去声入声都属于仄音。学习古音的好处就是便于学习近体诗和古联,难点在于入声字的学习。诗联高手们为了学习古联和追求古朴的韵味,通常都会使用古音创作。所以当大家看到高手写了一副疑似出律的对联时,一定要先想想他是不是用古音写的。</p><p class="ql-block"> 接下来聊聊对联里联句的平仄安排吧。这个首先得讲对联的节奏。对联的节奏也有两套系统,一套叫声律节奏,一套叫语意节奏。要想在对联领域有所建树的话,这两种节奏都必须掌握,缺一不可。</p><p class="ql-block"> 第一讲我给的格式,实际上都是根据声律节奏来的。汉语里大部分的词语都是双音节词,读的时候重音落在最后一个字,我们称之为节奏点,按照这个特点,我们把能够组成双音节词的划分为一个节奏,组不成双音节词的单字自做一个节奏。举几个例子划分一下如:</p><p class="ql-block">1,</p><p class="ql-block">一拳/峙出/浮云/外;</p><p class="ql-block">万仞/叠回/故纸/间。</p><p class="ql-block">2,</p><p class="ql-block">繁冗/驱人,旧业/尽抛/尘市/里;</p><p class="ql-block">湖山/招我,全家/移入/画图/中。</p><p class="ql-block">3,</p><p class="ql-block">风流/顾曲/情/如绪;</p><p class="ql-block">寥廓/横空/鉴/若华。</p><p class="ql-block">4,</p><p class="ql-block">雨入/花心,自成/甘苦;</p><p class="ql-block">水归/器内,各现/方圆。</p><p class="ql-block">可以总结看出这些偶数字句子的节奏是:222……一直二下去,哈哈。单数字的句子节奏是2…221或者2…212。符合这几个节奏形式的我们一般都称为律句,在对联中,他们的平仄规则就是通常讲的“135不论246分明”,也就是说联句中偶数位的字平仄必须符合平仄交替律,竖向上,偶数位对应位置的字平仄必须符合平仄相对律。可见,音律节奏的格律关键点就在偶数位上。</p><p class="ql-block"> 另一套节奏系统是依据语意进行划分,称为“语意节奏”,其理论以康斯馨先生的《对联格律意节说》为代表,总结归纳了各种非律句(如散文句,白话文等)领字、衬字等入联的平仄安排问题,这套理论通过康先生多年坚持不懈研究,现已趋于完善,虽然我这对于现代对联的发展是具有里程碑的重大意义的。其具体理论以后有机会再学习,今只举一联例给大家与音律节奏做个对比:</p><p class="ql-block">滕王/何在?剩/高阁/千秋,剧怜/画栋/珠帘,都化作/空潭/云影;</p><p class="ql-block">阎公/能传,仗/书生/一序,寄语/东南/宾主,莫轻看/过路/才人。</p><p class="ql-block"> 对联的这两套节奏系统,目前也是并行的,通则里讲的是只要符合其中一种即可。在楹联届具体的创作实践中,有个不成文的统一认识:对于符合律句规则的,大家基本都统一遵循音律节奏的规则,其他非律句情形的,大家又基本都统一遵循意节节奏的规则。所以一个联里就会经常看到不同的分句使用不同的节奏系统来划分节奏安排平仄。这个是没有问题的。好了,今天就唠到这吧,还是那句话,祝大家联艺进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