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村避暑佛地修行

清韵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5px;">仰望蓝天云九重,仰瞰深谷雪骄龙。</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5px;">太行山颠地高天,松林幽谷虫鸣深。 </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5px;">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5px;">太行峡谷绝胜处,壶关石坡苇则水。</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天气炎热,欲找海拔高的地方避暑。随心随意自由行。</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span>女娲洞位于山西省长治市壶关县大峡谷镇(桥上乡)杨家池村,原名女妖洞。因旅游开发改为现在的名称。</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据当地民间传说,古时洞中有女妖栖息,故名女妖洞。女妖洞原本无水,与紫团洞暗中相通。栖息在洞中的女妖,长得异常美丽,专门喜欢出洞摄取过路的男人,将他们掳到洞中,吸干精髓,把人折磨死。1002年(宋咸平五年),杨六郎率军途经此处,水月观音托梦给他:为国尽忠,为民除害,乃元帅本色。翌日,杨六郎大战女妖,女妖打不过武艺高强的杨延昭,只好退回洞中。杨延昭恐她再出来害人,便把大枪插在洞口。从此女妖不敢出来害人,气得号啕大哭,眼泪流到洞中,变成泉水流到洞外。</span></p> <p class="ql-block">  女妖洞在悬崖绝壁上,5亿至4亿年前形成的天然石灰岩溶洞。女妖洞距离崖底有20米。资料上讲女妖洞洞口常年往外流水,雨季洞水如柱,喷射而出,从20米高的悬崖峭壁上跌下来,落到20米外山坡上,涛声如雷,气势壮观。旱时水流如带,沿着裸露的岩壁流下,汇入崖底深潭。由于阳光灼灼,我们没有登山,没看到这样的美景,遗憾!</p> <p class="ql-block">  千百年来,有关女娲“炼石补天”和“兄妹成婚”等神话传说广泛流传、脍炙人口。对于美丽动人的故事传说,人们只是局限于欣赏、陶醉或玩味、品评,并没有什么人去认真地追究和严肃地思考这些传说故事的产生原因和来龙去脉。“神话传说是历史的影子”,女娲、伏牺“兄妹成婚”故事所说的“昆仑山”,实际上就是指西北地区“昆仑山”余脉延伸所致的山西太行山地区。然而,鲜为人知的是:太行山除了又名“太形山”、“五行山”之外,古代还有过“女娲山”和“皇母山”的别名。与几千年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为数众多的男性“天子”相比,女娲所享受的这一殊荣,真可以说是得天独厚、绝无仅有。 </p> <p class="ql-block">  据相关记载可见:以“女娲山”命名太行山的重要原因,是在距今八九千年的远古时期,人类儿女在遭受了严重的洪水和强烈的地震灾害以后,在太行山地区进行了长时间、大面积的抗灾救灾活动,拯救了无数中华儿女的宝贵生命。古代山西“土瘠民淳,俭而好礼。不经之祀,绝而弗尚”(元朝宋翼《新修成汤东庙记》,泽州府志卷45)。根据古代《礼记》“法施于民则祀之,能抗大甾则祀之,能御大患则祀之,以劳定国则祀之,以死勤事则祀之”的礼制原则,太行山地区人民不仅在当年女娲所经行和活动过的地方修建庙堂、行宫以供祭祀,而且把她居住、活动过的“太形山”改易命名为“女娲山”、“皇母山”,可见女娲在这里所享受的尊重之隆和规格之高。据《列子·汤问》记载:“昔者女娲氏炼五色石以补其(天)阙,断鳌之足以立四极。其后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折天柱,绝地维。故天倾西北,日月星辰就焉;地不满东南,故百川水潦归焉。”这则记载所说的“天倾西北,地陷东南”情况,在山西晋东南太行山地区很多地方都可以亲眼看到。不少山脉断层纹理呈现西北高、东南低的倾斜降低状态。这种地质结构,只能是远古时期地球大陆板块互相冲撞,造成边缘断裂、抬升所形成。从这一点可以看出“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渗杂、混和着中华民族祖先对远古人类灾难历史的久远记忆。</p> <p class="ql-block">  中国古代神话传说时期的历史人物、中华民族的伟大母亲——女娲在山西太行山区众多活动遗迹的存在,和有关女娲“炼石补天”故事在民间的广泛流传,充分证明女娲这位中华民族的伟大母亲,已经具备了认识和掌握自然规律、带领民众抵御自然灾害和克服自然灾难的伟大勇气、精神和高度智慧、能力;意味着处于中石器时代后期的母系部族社会,已经进入到中国古代文明社会的黎明时期。对女娲神话传说的科学诠释和“炼石补天”、“女娲行迹”等史实的大白,女娲身为中华民族伟大母亲的崇高地位将会被日益确定。</p> <p class="ql-block">  苇则水村位于壶关县石坡乡东南35公里处,属于太行山大峡谷红豆峡谷顶。在这里可以休闲、<span style="font-size: 18px;">避暑、渡假、观光;</span>还可以徒步、穿越、攀岩。</p> <p class="ql-block">村口一个古松树,热情的欢迎游人到来。</p> <p class="ql-block">松树下这个小石磨,给人温暖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山神庙在一个山包上,面南座北,庙前两棵松树,挺拔茂密。</p> <p class="ql-block">  苇则水村附近有太行山大峡谷、黑龙潭景区、常行村民兵抗日窑洞保卫战遗址、老顶山国家森林公园、长治十八盘等旅游景点;有壶关旱地西红柿、壶关党参、上党土蜂蜜、壶关辛寨老陈醋、壶关小车刀切糕等特产。</p> <p class="ql-block">  苇则水村地处大峡谷谷顶,夏季凉爽,冬季温暖,景色秀美,有丰富的谷顶旅游资源。在乡党委、政府的支持下,苇则水村修建了500多米高的“观景台”,建设了能够接纳小型旅游团队的“谷顶宾馆”、7家农家乐,修建了谷顶旅游步道,开发了小华山、透风窑、阎王鼻沿途景观,连接大峡谷旅游专线,着力打造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线路,重点发展了以原生态体验的主题新型农业体验旅游。游客来这里可以吃到土猪肉、喝土鸡蛋;体验山坡拾土鸡蛋,还可以购买带走土猪肉、土鸡蛋;民居室内古朴,以农耕文化、传统文化为特色,让游客体验乡村乐趣。</p> <p class="ql-block">山顶木屋</p> <p class="ql-block">木屋前观景台,可以俯瞰大峪谷。</p> <p class="ql-block">羊肠坂古道是驴友热衷的探古寻迹之地。</p> <p class="ql-block">仰望蓝天云九重,仰瞰深谷雪骄龙。<span style="font-size: 18px;">太行山颠地高天,松林幽谷虫鸣深。</span>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太行峡谷绝胜处,壶关石坡苇则水。</p> <p class="ql-block">观景台</p> <p class="ql-block">观光步道</p> <p class="ql-block">本计划到仙居村住宿的,但来到这里,看到美丽的大峡谷,安静的山村,清心的环境,随决定住下来。</p> <p class="ql-block">月出</p> <p class="ql-block">  晚饭后,出来走走,感觉很凉,虽已加了件长袖防晒衣,但还是有些冷。但看到月亮从东边山顶冒出,还是感觉应该把他记录下来。</p> <p class="ql-block"><b>月儿点点,月儿湾湾,月几圆圆,星饰白云飘,虫鸣幽谷深。</b></p> <p class="ql-block">  次日晨,四点半起床,去看日出。天已经明了,东边山顶彤云升腾;西面的天空,圆圆的明月高悬;鸟和虫在茂密的丛林中鸣叫,各色花儿轻声呢喃,,,,,,</p> <p class="ql-block"><b>鸡鸣虫叫醒山村,薄雾彤霞笼重峦。西边圆月戏游云,东面早客待日出。</b></p> <p class="ql-block">西边圆月高悬</p> <p class="ql-block">彩云追月,月亮隐藏到云中,仿佛在和早起的我捉迷藏。</p> <p class="ql-block">彩凤飞天</p> <p class="ql-block">花语呢喃</p> <p class="ql-block">太行兰,据乡民说是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极其珍贵。</p> <p class="ql-block">山顶木屋</p> <p class="ql-block">村居</p> <p class="ql-block">孤山沟村</p> <p class="ql-block">仙居村</p> <p class="ql-block">提灌站</p> <p class="ql-block">提灌站梯路。水源保护不让下了。</p> <p class="ql-block">西安村</p> <p class="ql-block">杏城村 玉霞关镇</p> <p class="ql-block">太行之颠</p> <p class="ql-block">去往小西天</p> <p class="ql-block"> 小西天是佛教寺庙的一个等级,供奉佛祖的庙宇一般称大西天,供奉如来佛的庙宇一般称小西天。长治周边叫小西天的景点就有3个,分别是山西隰县小西天、山西平顺小西天、河北邢台小西天,今天为大家分享一下平顺小西天。</p> <p class="ql-block">  小西天集道教佛教于一身,始建于隋代,距今1500多年。路旁竖立一座石碑,碑文字迹不是怎么清晰,看落款是大明嘉靖岁次乙未年间(公元1535年)。2010年11月,小西天石窟成为平顺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坐西朝东,背靠大山,脚蹬悬崖,对面视野开阔,无遮无挡,清净高雅,居住此处,脱离凡尘,远离人烟,确实是一个修行养生的好去处。</p> <p class="ql-block">  谈到小西天,不得不称之为太行山中的世外桃源,这里峰错峰、弯连弯,崖壁陡峭,险象环生,崖上是山西平顺达驮地界,号称太行之巅,崖下是河南林州市的天平山景区,风光雄伟、山路蜿蜒,由于其地处河南林州市正西方向,从林州市看小西天,是个悬崖峭壁入云霄的屏障。所以,自古以来河南省林州人,都仰视远眺它称为“小西天”,据于其峰巅之上的平顺达驼人,如果天气晴朗,放眼东望可俯视到安阳古都及林州市区。小西天是连接林州与山西的古道,号称“晋豫雄关”指的是这里扼守晋豫两地的要隘,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来形容这里一点也不为过。小西天的古寺建于山腰间,镶嵌崖壁之上,叹为观止。尤其是冬季白雪覆盖,雾凇缠绵,犹如仙境一般。</p> <p class="ql-block">本师释迦牟尼佛</p> <p class="ql-block">小西天石窟</p> <p class="ql-block">洞内方正,约十几平方</p> <p class="ql-block">太行极顶小西天南门,位于古道上。</p> <p class="ql-block">古道</p> <p class="ql-block">大明嘉靖年石碑</p> <p class="ql-block">石碑头部</p> <p class="ql-block">古残碑</p> <p class="ql-block">在山缝中生长的树</p> <p class="ql-block">古石塔</p> <p class="ql-block">山缝</p> <p class="ql-block">金灯寺南天门</p> <p class="ql-block">顶天柱与西方古佛</p> <p class="ql-block">观音菩萨</p> <p class="ql-block">玉帝宫</p> <p class="ql-block">千佛壁</p> <p class="ql-block">玉帝与四大天王</p> <p class="ql-block">  四大天王,又称护世四天王,是佛教的护法天神,俗称“四大金刚”。四大天王为二十诸天中的四位天神,位于第一重天,第一重天又叫四天王天。根据佛教经典,须弥山腹有一山,名犍陀罗山,山有四山头,各住一山各护一天下(四大部洲,即东胜神洲、南赡部洲、西牛贺洲、北俱芦洲),故又称护世四天王 ,是六欲天之第一。他们的神像通常分列在净土宗禅宗佛寺的第一重殿两侧,因此又称天王殿。</p> <p class="ql-block">东方持国天王:“持国”意为慈悲为怀,保护众生,护持国土,故名持国天王。住须弥山白银埵,身为白色,穿甲胄,手持琵琶或阮琴,有两义:一、弦乐器松紧要适中,太紧则易断,太松则声不响,表行中道之法;二、是主乐神,表明他要用音乐来使众生皈依佛教。他负责守护东胜神洲,以乾闼婆、紧那罗、富单那、毗舍阇等为持国天王的部众,是‘二十诸天’中的第四天王。</p><p class="ql-block">南方增长天王:“增长”意为能传令众生,增长善根,护持佛法,故名增长天王。住须弥山琉璃埵,身为青色,穿甲胄,手握宝剑,有两义:一、宝剑象征智慧,慧剑斩烦恼;二、为的是保护佛法,不受侵犯。他负责守护南赡部洲,以鸠盘茶、薜荔多等为增长天王的部众,是‘二十诸天’中的第五天王。</p><p class="ql-block">西方广目天王:“广目”意为能以净天眼随时观察世界,护持人民,故名广目天王。住须弥山水晶埵,身为红色,穿甲胄,手缠一条龙或是蛇,有两义:一、表世间多变之意,二、是龙神的首领。另一手上拿着宝珠,表内心不变之意。他负责守护西牛贺洲,以龙王等为广目天王的部众,是‘二十诸天’中的第六天王。</p><p class="ql-block">北方多闻天王:又名毗沙门,“多闻”意为颇精通佛法,以福、德闻于四方。住须弥山黄金埵,身为绿色,穿甲胄,左手卧银鼠,右持宝伞(或作宝幡),有两义:一:伞盖代表要保护自己的内心不受外面环境染污;二、用以遮蔽世间,避免魔神危害,以护持人民财富。又名施财天,是古印度的财神。他负责守护北俱芦洲,以夜叉与罗刹为多闻天王的部众,是‘二十诸天’中的第三天王。</p> <p class="ql-block">怪石嶙峋</p> <p class="ql-block">团结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