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亲爱的学弟学妹们:</h3><h3> 你们好!我是你们刚参加完高考的学姐,很开心可以以书信的方式与你们交流。我写信并不是为了给你灌心灵鸡汤,也不是想要借此炫耀什么,只想和大家分享一些内心的感悟。</h3><h3> 可能大家也有听说过,我是一个复读生。很多人感到疑惑:为什么我会选择复读?以去年的成绩,还算是发挥比较好了吧,按录取的学校来说,陕师范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呀,甚至很多人觉得国家公费师范生里学前教育应该算是教育行业中比较轻松的职业了。既然如此,怎么还去复读?是不是脑子有问题,还是因为心高气傲?很多人劝我不要复读,理由各式各样——复读风险太大,题的难度变化不定,压力太大,好多学生复读一年成绩反而不如第一年,还有家庭条件受限……</h3><h3> 来自各方的质疑犹如重重迷雾困在眼前,我到底该何去何从?迷惘过,失望过,但最终在父母的支持下,我走上了别人眼中的“不归路”。就像大家所熟知的魏无羡那个角色所说:“管他熙熙攘攘阳关道,我偏要一条独木桥走到黑。”有人说这是倔强,也有人说这是勇气,是非在己,毁誉由人。所以学弟学妹们,如果你们有特别想要实现的理想目标,就请大胆去做吧。放手一搏,不要被世俗的眼光劝退,因为你的心骗不了自己。</h3><h3> 理想很丰满,而现实很骨感。当我信心满怀的走进应届文科班时,压力与之俱来。年级组长把我安排在一个重点班,那里有全年级最雄厚的师资力量,同时也有学习上的佼佼者。站在他们面前,我感受到了应届生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朝气与自信,而自己作为一个“过来人”,心中有不尽的恐惧与担忧。起初,我的成绩比较稳,但越到后面,应届生的冲劲越猛,我的压力也越大,连续好几次考试成绩都不尽人意,尤其是自己引以为傲的数学和英语竟失去了学科优势,这些无疑让我陷入焦虑之中。我试着不断刷题来麻痹自己,但也无济于事。细心的老师发现了这些,便找我疏导,也教给我很多学习方法。我想说的最多的应该是——多问,不耻下问。在学习遇到困难时,如果自己尝试好久都无法解决,那么向其他同学和老师请教无疑是明智的选择。既要敢问,又要听的进别人好的意见,从善如流。不要固守自以为很高明却难以奏效的方法,盲目地感动自己,因为结果不会陪你演戏。当然,还有就是要注重错题本整理。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很多人经常在一些很简单的题上出岔子,或者经常错的都是同一类题,老师建议做好错题档案,他们张口就问:“做它有什么用嘛?浪费时间。”结果后面同一道题做再多遍都是错,还“不知悔改”。很明显,这类人就是典型的自以为是,不懂得反思。他们总将自己犯的错归咎于不细心。但实际上不细心的背后可能是该记的知识没记住,该掌握的做题方法没掌握,该熟练的分析思路没练熟,该具备的做题能力尚且欠缺……那么我们如果想要做错题档案该怎么做才高效呢?其实,不需要把错题和错误的解题过程都抄一遍,那样反而会加深错误思路的印象,不妨试着找一个大笔记本,把每次考试后的卷子贴在上面,用记号笔标出错题,在笔记本上挑出有必要整理的错题,写明题号、考点、相关知识点、不同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易错易混淆的陷阱。每个周整理一些,有时间就多翻出来看看,长此以往,害怕总是错同一类题吗?第三,心态一定要好。生活中,我们会发现如果一段时间里你精神焕发,心情愉悦,那你做事时也会得心应手,事半功倍。但如果一天总是郁郁寡欢,愁眉苦脸,那不论做什么都心浮气躁,很难成功。其实我们学习也会受到心态的影响,尤其是面临重大考试时,心态显得尤为重要。我有一个关系很好的朋友,平时我们成绩不相上下。她去年受外界影响,心态很不好,结果高考只考了540来分,所以我俩成了舍友,在这一年里,我们相互扶持,同甘共苦,平时考试我们两个的成绩也会上下波动,但是大家都很默契地去平衡自己的心态,在今年的高考中才不至于因为心态而失误。今年也有一个应届生,平时成绩特别优秀,经常考年级第一,但是特别在意自己的名次,不论考多少分,只要名次好就高兴,名次不好就很焦虑,心态也特别容易崩,所以今年高考分数也不理想。这些都是我身边实实在在的例子,希望大家能够从中明白一些道理。</h3><h3> 如梦一场。过去的一年里,也曾满身荣光,也曾满身尘埃,也曾潇洒肆意,也曾诚惶诚恐,也曾无尽感动,也曾惴惴不安……也曾,也曾,但凡过往,皆为序章。去年的八月,我做出了从未料到的选择,不知道会出现多少变局,不知道未来是什么样子,直到现在仍然不知道答案。但是不论未来是一径繁花,还是一身污泥,我从未后悔最初的选择。因为这一年将会成为我一生中最难忘的记忆。也希望在座的学弟学妹们也可以努力学习,在最美的年华里绽放青春的风采。当乌云与阳光接吻,终会化出满地繁花……</h3><h3> 最后,还有一句话想告诉大家:写尽千言,落笔在你!</h3><h3> 你们的学姐:杨萌</h3><h3> 2021年6月27日</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