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尊敬的各位家长:</p><p class="ql-block"> 大家好!在这里,我感谢你们在百忙之中,抽空来参加这次线上家长会。我是今天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宣传课的老师———余老师。我真的很感动,同时也知道你们十分关心自己的子女。为了共同的目标,我们走到了一起。相信我们只要紧密地配合,就一定能教育好你们的子女。</p> <p class="ql-block"> 文学大师鲁迅先生说过,要勇于批评与自我批评。对于孩子出现的问题,我觉得我们首先要学会自我批评,善于从自身找原因。因此我要讲的第一点是家长要克服心理上的四大误区。目前,由于家长对子女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因而易产生四种不正常心理,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影响很大。</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一、攀比心理</span></p> <p class="ql-block"> 有些家长拿自己的孩子跟别人的孩子比,看不到自己孩子的优点,动不动就批评、指责孩子,恨不得自己的孩子处处都比别人的孩子强。这样做,易使自己的孩子产生自卑感和忌妒心理,并渐渐地丧失自信心。</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二、补偿心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很多家长由于小时侯没有好的读书环境,感到十分遗憾,因此往往会把自己未实现的愿望寄托在孩子身上,不考虑孩子的具体情况,其结果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有些家长自己孩提时代生活条件不好,现在便给孩子无微</span>不至的照顾和“高标准"的生活待遇,从而让孩子产生依赖心理,缺乏独立生活能力。</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三、放纵心理</span></p> <p class="ql-block"> 一些家长在“娇惯要趁早,树大自然直”的思想支配下,往往对孩子的品行、爱好、兴趣及社会交往不闻不问,而一味放纵,溺爱。长此以往,使孩子养成了一些不良习惯。</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四、从严心理</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有些家长把严格要求理解为不断地批评和训斥,甚至逼迫孩子把日常的休息和娱乐时间用来学习。这样,孩子整天生活在恐慌和紧张之中,学习兴趣和记忆力普遍下降。</span></p> <p class="ql-block"> 家长只有克服以上四大心理误区,针对孩子的特点对症下药,施以教育,才能让孩子健康地成长。那么如何使家长们克服心理的误区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考虑。</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一、要用平和的心态去看待孩子,看到孩子的“另一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这学期期末考试后,一位学生家长交流孩子的学习情况。他不断诉说孩子的种种缺点:学习不认真,没有耐心,太粗心,做题很马虎,成绩总是上不去,不肯听父母的...…总之,在他的眼里,孩子一无是处。正在成长过程中,孩子就像一杯没有倒满的水,我们不能总看到“一半是空的”,重要的是要看到已有一半的水,不能因为孩子一两次考试成绩上不去就全盘否定孩子。每一个人都希望得到掌声受到表扬,尤其是孩子。其实我们每位家长也有这样体会....…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不了解孩子, 不了解他的智力发展、思维、兴趣、爱好、才能、天赋、倾向,就谈不上教育。”每一个孩子都有成为一个好孩子的欲望,家庭教育就应该让孩子找到“我是好孩子”的感觉。事实上,我们要对有缺点的孩子多一些宽容与赏识,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帮助孩子分析落后的原因,提出应对的策略,你一定会发现“那只杯子里的水越来越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当然,仅仅停留于看到孩子的“另一半”是不够的,那样做不但不能促使孩子进步,反而会滋生孩子的一些不良习惯。尽管表扬和鼓励是教育孩子的一种有效手段,但并不是在任何场合、任何时候都奏效的“灵丹妙药",在看到孩子的“另一半"的基础上适时、适当的表扬和鼓励,才是促进孩子健康成长的“添加剂"。也只有真正看到孩子的另一半,才能从把孩子教育好的角度去真正地爱孩子,才具备同孩子的沟通的良好心理基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二、给孩子一个锻炼的机会</span></p> <p class="ql-block"> 有这么一个故事: 一天,年迈的渔王问年迈的渔夫:“老弟啊, 想想过去的几十年里,我每次打到的鱼总要比你多出许多,怎么现在,我儿子的捕鱼技术会差你女儿一大截了?”渔夫问:“那你是怎样教儿子的呢? ”渔王说:“为了让他少走弯路,我从小就把他带在身边。每次出海,我都会告诉他,到哪里去寻找鱼群,就是每次撒网前,我也总要向他指点一下,我可是毫无保留地传授了一切呀!”渔夫笑了,“喏, 问题就出在这里。”我有一个女儿, 在她1岁半的时候....</p><p class="ql-block"> 在某大学,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 一位即将毕业的物理系高材生,因成绩出类拔萃,被学校选送到美国某名牌大学深造。谁知该大学生却一口回绝,说什么也不愿出国。拒绝的原因说来令人难以置信他根本无法独立生活。大学生四年中,他的衣服铺盖都是妈妈定期来到学校取回去清洗。</p><p class="ql-block"> 很显然,这位大学生是在父母的过分保护下成长起来的。所谓过分保护,是指父母亲对子女的一切大包大揽、包办代替,像老母鸡护小鸡儿一样,始终将子女护在自己的羽翼之下,不舍得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还有的父母望子成龙心切,将子女活动的范围完全限制在自己的视线之内。在某些地方,他们对子女行了直接的甚至完全的控制,用各种清规戒律来约束孩子的意志和行动,没完没了地纠正的指责,生怕孩子越出雷池一步 。</p><p class="ql-block"> 过分保护会严重干扰孩子身心的正常发展,产生极其恶劣的后果。首先是孩子独立生活能力差了,动作笨拙,行为幼稚,起码的个人生活都不会料理;第二是社会化困难,社交无能,无法与他人沟通、相处;第三是优柔寡断,缺乏自信心,守分羞怯和自卑;第四是容易产生消极情绪,陷进持久的焦虑苦闷和抑郁的心境中不能自拔;第五是缺乏道德情感,责任心淡漠,报复心较重,甚至具有盲目的进攻性行为;第六是性心理不成熟,对父母过分依赖,使爱心固定在父母身上,对其他任何人也不爱。</p><p class="ql-block"> 以上种种表现不能不令人担忧。过分保护目前已成为儿童教育中的重要问题,成为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以及医学等儿童研究专题的焦点。纠正父母对子女过分保护的不正确教育态度,实乃当务之急。</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三、真正关爱孩子</span></p> <p class="ql-block"> 现在的孩子都是父母手心里的宝,平时父母经常买些礼物送给孩子,可是经过笔者的调查,却发现他们除了礼物之外,其实更需要父母的爱。</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一)把你的时间留一点给孩子</span></p> <p class="ql-block"> 1.每天花一定的时间与孩子交流。抽出一定的时间陪孩子。时间的长短并不重要,但是每天要花一定的时间坐下来,问问孩子学习的情况,和孩子交流思想,沟通情感。</p><p class="ql-block"> 2.每天花一定时间和孩子玩耍。不一定要在空闲时,你在做家务时也可以和孩子玩“猜谜语”等游戏,这样既不影响你做家务,又让孩子在快乐中积累了词汇,岂不一举两得?</p><p class="ql-block"> 3.和孩子一起外出。带孩子一同去户外散步,上街购物,去公园赏景,有条件的带孩子出去旅游,参观。拓宽孩子的视野,陶冶孩子的性情。</p><p class="ql-block"> 4.和孩子一起看书、看电视。陪孩子看一些有益于他们身心健康的书和电视节目,并交流观后感,培养孩子的鉴赏能力。</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二)把你的爱抚送给孩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当孩子获得成功时,把你的亲吻送给孩子,那将是对他最好的奖励。当孩子遇到挫折时,送给孩子一个拥抱,将是对他最好的鼓励。把你的爱抚毫不吝啬地送给孩子,无需太多的言语,孩子会觉得享受到了无尽可的爱与关心,那会是他</span>生活和学习的最大动力。</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三)把你的信任送给孩子</span></p> <p class="ql-block"> 根据孩子的年龄,让他们适当参与你的工作,他们会对你有所帮助,并分担你的工作。所有的孩子都喜欢与大人接近,并做大人的“事情"。让他参与无疑是对他最大的信任。他会做得比其他任何一件事情都认真。把你的时间、你的家抚、你的信任当做礼物送给孩子时,你会是一位成功的家长。</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四)从精神上善待孩子</span></p> <p class="ql-block"> 虐待一词用在父母身上,听起来有些耸人听闻,其中一些是故意的,法律上明确规定了的,比如毒打;有些则是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的,但是这些行为对孩子的身心发展很不利,我们也称之为虐待,包括精神上的虐待。父母往往物质上对孩子无微不至。以下的做法,对孩子的精神发展非常不利。</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1.冷漠———爱的剥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爱的剥夺对孩子的心灵伤害至深。有的父母不缺孩子的吃穿,却对孩子不管不问不拥抱孩子,不和孩子一起玩,视孩子为负担,把孩子扔给保姆或者爷爷奶奶。这样的条件下长大的孩子感到生活根本就没有意义,对人缺乏信任,冷漠,破坏欲强。容易和其他遭遇相似的孩子混在一起,形成犯罪小团伙。也容易被其他的成年犯罪分子所谓的关心拉下水。一个缺衣少食,干重活的孩子,如果有温暖的家庭,不会造成心理上的不健康,而如果情况相反孩子的人格发展极有可能出现问题。</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2.剥夺孩子玩游戏</span></p> <p class="ql-block"> 孩子的天性就是爱玩游戏,在游戏中,孩子得到快乐。现在的父母往往对子女期望很高,让孩子每天都是要么做作业,要么参加各种各样的辅导班,让孩子每天忙得喘不过气。不让孩子玩的另一个后果是导致孩子厌倦学习。父母剥夺了孩子游戏的快乐,也使得学习中发现新知识的快乐变成了负担。</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3.忽略孩子的进步</span></p> <p class="ql-block"> 在孩子看来,每当他取得一点进步就值得好好高兴一番。有的父母不懂从孩子的角度来看问题,或者担心孩子听到表扬之后骄傲,就老是批评孩子,不把孩子的进步当回事儿。久而久之,孩子也会认为自己真是没有用,丧失进步的动力。</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4.在其他人面前损伤孩子自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有些父母在孩子的同伴面前,毫不留情的数落孩子,揭孩子的短,让孩子感到无地自容,也容易让自己的孩子成为小伙伴们嘲笑的对象。社会心理学有个术语叫做标签效应,意思是说,对人的看法就像一个标签一样 ,使得此人以后做出与标签相符合的行为。父母当众说,孩子调皮不听话就是给孩子贴一个标签,以后即使孩子有了改变,别人对孩子的看法还是很难改变。</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志是什么?</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不良的心理健康表现有哪些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为了更好维护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希望家长做到以下几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6.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生命意识</span></p> <p class="ql-block"> 经常带孩子走近大自然感受生命的美好,走访社会参与公益活动,通过体验让孩子明白:岁月可以重复,季节可以重复,唯有生命一去不复返。有了生命才能有理想与希望;有了生命才会有无限可能与精彩。好好珍惜生命,享受生命,要让自己的生命发光,过一个有意义的人生,活出自己的人生价值。</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7.家长要转变“成才”观念</span></p> <p class="ql-block"> 成人比成才更重要,家长不应把眼光局限在分数上,所谓“行行出状元”,哪怕平凡,只要孩子能够身心健康地成长,快乐地追求有意义的生活,这本身就是成人成才。分数并不代表孩子的一切,请家长以理性的态度看待孩子的成绩,在分析孩子成绩的同时帮助孩子调整心态,以积极的心态迎接当下的学习。耐心倾听孩子的心声,知道他们的内心世界,做他们的知心朋友。同时,请家长与班主任、学生多沟通,了解孩子在校动态,并就学校的生活学习,与孩子进行至少每周一次的分享、勉励和适度关怀。</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8.教育孩子勇敢面对人生的挫折</span></p> <p class="ql-block"> 生活中每个人都会有面对挫折与痛苦的时候。有失意有困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因此而消磨意志,轻易放弃生命。所以,家长要教育孩子勇敢面对失败和挫折,“失败是成功之母”,学会从挫折中学习与收获。理解孩子的错误,给孩子在错误中改进的机会,看见孩子的一点点改变,鼓励孩子的一点点进步。家长们对孩子有自己的要求,愿孩子能养成良好习惯,努力奋斗,将来有所成就。我们衷心期盼家长们在给孩子提希望定规矩的同时,也尽可能的要求自己,以身作则,不断学习新知识和理论,成为孩子们学习的榜样。</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9.建立良好的亲子沟通环境</span></p> <p class="ql-block"> 加强亲子沟通,先共情后说理。在沟通中多一些倾听,少一些判断;多一些建议,少一些指责;多一些理解,少一些灌输;同时当孩子压力过大时,学会和孩子一起分析压力产生的原因,共同探寻解决压力的措施。家长可以尽量寻找机会和孩子建立温馨家庭交流时光,例如一起做饭、清洁、锻炼等。同时要注重提高陪伴质量,拒绝说教和敷衍,要有让彼此身心放松、情感愉悦的双向互动。在陪伴的过程中,最好要做到心无旁骛,全心全意地关注对方,让孩子感受到父母亲人间的亲密感。</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10.理性面对亲子冲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不应用极端的言行逼迫孩子承认错误与失败,不用事事求对错,留点面子与自尊,预防青春期孩子破罐子破摔;发现青春期孩子情绪不对,家长就要停止唠叨,允许孩子有冷静的时间与空间,待亲子双方都冷静下来再平等沟通;必要时家长应放下身段,平等对话,表达歉意,商讨彼此改进的方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11.树立求助意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当孩子容易出现情绪不稳、睡眠问题等无法自我调节的情况时,引导孩子学会求助,借助外在资源协助自我成长;面对孩子的求助,需要家长们充分的尊重和接纳;当遇到孩子出现严重心理问题时,家长可到专业的相关医疗机构进行咨询求助。要关注孩子的动态,做好明察型父母。本着早期发现、及时介入、有效干预、防止特殊突发事件发生的原则,密切关注孩子异常心理、行为特征,配合学校做好排查工作。如发现异常情况的,请家长及时、如实与班主任沟通,以便家校合力、尽早介入,保障学生心理健康。若孩子疑似出现异常情形,家长应及时与班主任沟通,并到权威医疗机构诊断,积极治疗,争取早日治愈。家长需明确,孩子的生命无比重要,决定孩子一生的,不只是学习,更重要的是健康的身心!</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几个调节情绪的小妙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一、呼吸放松法</span></p> <p class="ql-block">1. 吸气, 缓慢并深深地吸气,约4秒钟使空气充满胸部。呼吸应均匀、舒适而有节奏;</p><p class="ql-block">2. 抑制呼吸, 把空气吸入后稍加停顿;</p><p class="ql-block">3. 呼气,要自然而然地,慢慢地把肺底的空气呼出来。注意放松的节拍和速度。</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二、思维转换法</span></p> <p class="ql-block"> 没有最糟糕的事情,只有最糟糕的看法,只要改变糟糕的看法,就能改变糟糕的应对方式,从而取得乐观的结果。在面对压力出现焦虑时,要学会时刻提醒自己,把注意力从消极方面转化到积极有意义的方面来。心情自然会豁然开朗。</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三、能量发泄法</span></p> <p class="ql-block"> 不良情绪是一种负能量,不能适当地输泄容易影响心身健康。所以,在不良情绪困扰我们的时候,在适当的时机,该哭时应该大哭一场,心烦时可以找好朋友倾诉和吐槽;情绪低落时,可以唱唱欢快的歌。</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四、音乐调节法</span></p> <p class="ql-block"> 医学表明:多听音乐能调整神经系统的机能,解除肌肉紧张,消除疲劳,改善注意力,增强记忆力、消除抑郁、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推荐十部适合亲子共看的电影:</span></p> <p class="ql-block"> 《银河补习班》、《狗十三》、《无问西东》、《伴你高飞》、《小孩不笨》、《心灵奇旅》、《龙猫》、《摔跤吧,爸爸》、《神秘巨星》、《起跑线》。</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家校合作,齐心协力,关注孩子的性格、情绪、意志、品格、兴趣爱好的培养,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孩子们播种好习惯,收获好性格,享受好人生!家校共育的路很长,让我们携起手来,借助彼此之力,共同点亮孩子的心灯,照亮他们未来的漫漫长路!</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