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亲爱的家长们:</b></p><p class="ql-block"> 经历了一个学期的学习,孩子们即将迎来别样的暑假生活。在这个假期,家长们除了关注孩子的安全、学习等之外,还需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确保孩子们度过一个健康、快乐、平安的假期。在此,<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学校给大家几点建议:</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一、觉察情绪变化,发现背后需求</b></p><p class="ql-block"> 当家长们用发火与打骂都没有办法促使孩子改变,陷入僵局时,我们需要调整方法和思路。良好的亲子关系是教育有效的前提和基础。当孩子产生情绪时,我们常常也被孩子的情绪所影响,从而产生矛盾冲突,破坏亲子关系。任何问题在激烈的情绪下都无法有效处理。在冲突发生时,我们要先处理情绪,再处理事情,以身作则,学会“退一步,缓一缓”。</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其实,任何情绪的背后,都隐藏着观点、想法、感受和需求。家长要及时察觉孩子的情绪,找到问题的根源,试着站在孩子的角度去寻找孩子情绪背后的需求是什么,用倾听、共情去与孩子沟通,让孩子感觉到自己被看见、被理解。在良好的亲子氛围下引导孩子去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平衡点。</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二、优先关怀自己,做好自我照顾</b></p><p class="ql-block"> 每个人都要先学会爱自己,才有能量和能力去爱别人。家长的健康和情绪状态直接影响孩子的状态,照顾好自己是为人父母的第一要务。作为父母,养育孩子是我们生命中最大、最具有挑战性的责任。有时候,它让我们倍感艰难、精疲力尽。有时候它又会给予我们丰厚的成就感作为回报。当我们感到压力重重时,就容易对孩子作出冲动性反应,比如易怒、不耐烦,或者过分担忧,伤人伤己。</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每个人都要先做到自我关怀,更好的理解、接纳自己,才能更好的理解孩子,在养育过程中有意识的做出调整与改变。唯有在自己处于积极正向的生活状态下去关爱、教育自己的孩子,才会让家庭变成滋养孩子的沃土,培育出热爱生命、关怀自我、积极向上的孩子。</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三、尊重个体差异,调整合理期待</b></p><p class="ql-block"> “爸爸妈妈都是名校毕业的,所以你也不能差。”“同样一个班学习,怎么人XX就那么优秀?”作为家长,您是否对孩子说过这样的话?不善于表达内心殷切的期望和关爱的家长,常常容易让关切变成伤人的利器。非但不能达到“激将”的作用,反而会让孩子在压力和比较中丧失对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变得自卑和怯弱。但这并不是我们家长所希望看到的结果。</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都有自己的擅长和弱项。作为家长,我们需要认清和承认孩子之间存在差异。人生要活得精彩,而不是优秀。精彩是一个人自身潜能最大程度的释放,而优秀是在与他人的比较中外在强加的期望。在教育孩子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保护孩子的内在驱动力,鼓励孩子积极进取。所谓“行行出状元”,哪怕平凡,只要孩子能够身心健康成长,拥有获得幸福的能力,追求有意义的生活,这本身就是成人成才。</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四、关注心理变化,及时化解危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 </b>本学期接近尾声,临近期末考试,家长们要多关注孩子情绪和心理的变化。孩子正处于身心变化迅速的成长时期,有成人难以理解的困惑与苦恼。他们的许多心理冲突、困扰,或被自我掩盖,或被成人忽视,因此容易感到孤独无助,备受煎熬,严重的会诱发各种心理问题。如果发现孩子压力过大或情绪不稳定,或出现激烈的亲子矛盾和冲突,家长及时帮助孩子去调整和疏导。如发现异常动向,要如实与班主任及科任老师联系、沟通,以便家校合力,及时介入。</p> <p class="ql-block"> 如果孩子持续一段时间内心情不愉快、烦闷;对平时感兴趣的事情变得乏味,食欲不振,睡眠质量不佳,失眠、注意力难集中、记忆减退;学习失去了动力甚至厌学;感到活着没意义、等等。家长应引起警惕和重视。必要时寻求学校心理老师、权威心理、医疗机构等的专业帮助,一起守护孩子心理健康。</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0px;">亲爱的家长,决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学习,而是鲜活的生命和健全的身心!倾听孩子心声,关注孩子心理,让孩子乐观向上,健康成长,精彩绽放,是做父母的责任和义务。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为孩子的幸福人生保驾护航!</span></p> <p class="ql-block"> ——中山市实验小学</p><p class="ql-block"> 2021年6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