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专学习 求学之路(二)

三只耳

<p class="ql-block">  这世上有两样东西是别人抢不走的:一是年轻时隐藏在心中的梦想,二是读进大脑里的书并由此所积累的知识。</p><p class="ql-block"> 题记</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上接:我的求学之路(一)上学路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原学校大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进了学校大门,正对着是一条大道,很长很长,直通校园纵深处。我们沿大道走了约一里地才到校园中心的办公室,环顾四周,第一印象是校园很大,一眼望不到围墙,听说有500多亩地,比我村所有耕地加起来还多。第二印象是学校象公园,听说当年就被称为“道北花园”。学校的校舍全是青砖青瓦,一色的苏式平房。除主干道外其余道路也都用青砖铺设,路两边栽有修剪整齐的绿篱和行道树。除校舍和道路外校园几乎全都栽种着各色树木花草,校门西侧有很大的果园,东侧是个不小的树林,整个校园绿树成荫,鸟语花香。当时印象最深的还是满校园的五角枫、绒线花等树和到处的月季花,放眼望去,一排排教室隐映在高大的绿树丛中,校园环境更显幽静,更具书香气,最适合学生读书学习。</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学校首任校长王达成</span></p><p class="ql-block"> 学校成立于1950年,前身是“西北高等工业学校 ”,简称“西北高工”。第一任校长由当时西北工业部部长王达成同志兼任。1953年交由第一机械工业部管理,改名为 “第一机械工业部咸阳机器制造学校”。学校是全国重点中等专业学校,也是一机部中等专业学校“四大金刚”之首。</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 18px;">学校学制为四年,设有铸造、热处理、机械制造、机床装修、电气五大专业。学校每年招生400名,计10个班,全校定员1600名学生,教职工约400人。学校</span>师资雄厚,各类实验室齐备,仪器先进,校舍及其它办学设施一应俱全。特别是实习工厂设备配套齐全,且拥有自己的主打产品台钻、工具磨床等,不但完全可以满足校内各专业学生的实习,而且还可获得相当的经济效益。</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原西北高等工业学校徽</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原学校行政办公室</span></p><p class="ql-block"> 学校对学生的学费、食宿等实行免费。学生宿舍约16平米,摆放四个架子床,一室住七名学生,留一张床铺摆放箱子或其它行李。当时正值学习解放军之际,学生宿舍内务整洁规范,被子叠放整齐方正,毛巾搭成一条线,脸盆牙缸摆放整齐,连牙刷把的朝向也有统一要求。学校虽地处咸阳,却是当时少有的开放单位,不时接待外宾的参观访问,有时还深入到宿舍与学生交流。当时我们为能见到外国人还自豪了好长时间。</p><p class="ql-block"> 记得当年我们每月伙食费12元,粮食定量33斤。学校有一很大的餐厅,足可容纳数千人就餐。就餐时一班为单位,八人一桌,自带碗筷。一般情况下食堂提前会把饭菜分到每班,由生活委员再分给每个同学。当时仍以面食为主,每周可吃一次米饭和炒菜。饭后学生各自把碗筷洗刷干净,扣在桌面,盖上桌布。文革期间学校停课且教学秩序遭到破坏,学生“闹革命”主要以战斗队为单位,班级已名存而实亡了。此时就餐只能实行每天早中晚餐卷,学生凭当天餐卷各自在窗口打饭,直至毕业。</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原学校教室</span></p><p class="ql-block"> 我们在校期间学校试行半工半读教育,即一半时间在课堂学习理论课,一半时间在校办工厂顶岗劳动。具体实施就是一周上课,一周实习,轮换进行。为了使学生更好为学习专业服务,学校在教学安排上也力图保证课堂理论课与实习劳动有机结合,即“半读”可指导“半工”,“半工”能深化“半读”。</p><p class="ql-block"> 理论课主要是在课堂完成,其上课的方式与高中并无太大区别,只是课程开设的门类与高中有很大的不同。除了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等主要基础课外,还要根据专业的不同,开设专业课基础课和专业课。如机械制图、金属工艺学、机械力学、机械原理与零件、公差配合与测量等,专业课则根据各专业的不同而不同。</p><p class="ql-block"> 我是学习机床装修专业的,实习期间工种被定为机床装修钳工。第一学期的“ 半工 ” 时间全部为钳工的基本工训练。在师傅的指导下,我们系统而严格地接受了装修钳工的基本功训练。如划线、锉削、錾削、锯割、刮削和钻削等。经过半年的训练,我们掌握了钳工主要基本工,同时也熟悉了主要测量仪表或仪器,掌握了平面、直线、圆等的测量方法。在第二学期我们就开始独立顶岗劳动,参加台式钻床的装配,记得当年台钻产量800台,第二年产量约1600台。</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学生练基本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原学校图书馆</span></p><p class="ql-block"> 正当我们徜徉在知识的海洋,如饥似渴地学习,并且享受着获取知识和掌握技能的快乐之时,文化革命突然降临。随后,我们也怀着对党的忠诚和对领袖的热爱,义无反顾投入文化革命。初期的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热火朝天,轰轰烈烈。后来分为两派,双方都自诩最为革命,相互攻击,无所不用其及,从拳脚相加,到棍棒相斗,最后竟发展成动用真枪实弹的武斗。整整两年,停课闹革命,我们真的困惑了,从积极参加到消极观望,直到盼望尽快复课,继续完成未竟之学业。</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原校办工厂产品工具磨床、台钻</span></p><p class="ql-block"> 在离毕业还有一年的时候,我们终于迎来了复课。复课仍然以半工半读教育为主要形式,学校立足未来工作的需要,按照“急用先学,立杆见影”的原则按排课程和实习。“半读” 时的课堂教学以开设生产实际需要的专业课程为主,如机床装修专业就开设金属切削机床、装修工艺等。“半工”时的实习则主要深入装配车间顶岗劳动,参加校办工厂主要产品工具磨床的装配。这样经过一年的恶补,虽不甚系统,但总算学到了许多企业实际生产中用得上的知识和技能。</p><p class="ql-block"> 四年学习期满面临毕业,然而一机部的分配方案却迟迟未下达,等待分配又是半年之久。在等待分配期间,我除了看一些专业书籍外,大部分时间跟随师傅上班,装配工具磨床,到临分配时我可以独立装配一台工具磨床。当时我的指导师傅评价:你实践操作可达三级工水平。</p><p class="ql-block"> 后来在回顾半工半读教育时感悟亦颇深:在车间顶岗劳动,因我们对专业的感性认识增强了,能更快更深地理解课堂所讲的理论知识,所以理论课的授课时间虽少了,但其内容和深度并没有减少,而且还有继续增加的可能。其实“半工”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从“半工”中我们照样也可学到在书本中难以学到的东西。</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原咸阳机器制造学校的校徽</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毛主席接见红卫兵</span></p><p class="ql-block"> 两年停课参加文化大革命中断了学习,荒废了学业,未能系统地进行专业学习和技能训练,损失惨重。然而,任何事都有其两面性,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仔细回想起来,就个人而言,感觉还是有些许收获。</p><p class="ql-block"> 其一,我第一次去了首都北京,两人次受到毛主席的接见,游览了天安门广场和北京的名胜古迹。同时我还几次参观了清华、北大、北师大、北航、钢院等北京知名高等学校,大大地开了眼界,使我想读书,想上这类学校的愿望愈加强烈。</p><p class="ql-block"> 其二,我和班上几个同学组织了一支长征队,硬是从咸阳徒步到韶山。我们经西安,翻越秦岭大山,再经商州,走进河南,到湖北,经武汉过长江,再沿京广铁路经贺胜桥、汀泗桥,到长沙,直至韶山。一路上我们攀越高山,横跨长河,领略祖国大好河山,遍访革命圣地,既锻炼了体魄,也增长了见识,更磨炼了意志。</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文革中学生长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原学校到处的绒线花树</span></p><p class="ql-block"> 四年校园学习,等待分配又半年,共四年半的中专学习生活终于结束了。分配方案公也布了,令我意外的是,我被留校了。这其中缘由直到现在还没有搞清楚,因为我当时主动申请要到边远的企业去,原因很简单,就是我家弟兄们多,可以离开。</p><p class="ql-block">未完待续(下篇:圆梦清华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