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好多日本人创作的音乐会被误认为是中国人写的?

常书章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0px;">  这个“误以为”说起来有点复杂………</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0px;"> 现在港台流行音乐已经不再横扫大陆了,包括“哈韩”也没那么盲目了,但欧美新旧流行音乐依然影响着中国……</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0px;"> 日本的电子产品虽然不像以前那样一统中国,但电子音乐产品(硬件和软件)对中国的影响还很大(甚至垄断),这个可能一时还不能消除干净,也不可能消除干净……日本的动漫及附着在动漫身上的音乐,还有游戏音乐等对中国年轻人的影响较大……中国在一些乐器(包括电子乐器)制作上还没能超过或达到日本的制造水平,在音乐制作的硬件和软件上也还没有全面达到或超过日本……这是事实,因为我们制作使用的现代音乐的硬件和软件起步比日本晚很多……目前中国有些科技和军事水平已经达到或超过国际水平,但音乐硬件和软件制造制作方面还是有短版……可能还需时日才能改善。这方面还需民间力量或音乐界共同努力……国家估计连扶持的可能都不会有的,毕竟,比音乐重要的领域太多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0px;"> 其实,用不用日本音乐,主要还是看媒体人以及相关从业人员的审美以及取舍态度,如果国家规定不允许滥用外来音乐作品,那估计没有这么泛滥……</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0px;"> 综合下来看,可以这么认为:</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0px;"> 一、日本人创作的这些很适合媒体节目播放和各种活动场景的“背景音乐”确实有可取之处,要不然,没那么多人使用……</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0px;"> 二、确实有相当多的人是不知道这些音乐的来处,包括我们搞音乐的人,也不可能一下子分辨出来这些音乐具体来自哪里?尤其一些现代电子音乐作品,调式调性和制作手法趋于相同,很难一下子听出来是哪里的……不知道,那就会出现滥用,加上媒体的引导作用,这些日本音乐就很自然地活跃在中国的网络、各种媒体和舞台上……甚至民间的婚礼短片制作都在使用……跟风是主要原因,好听实用不要付版权费……这恐怕也是主要原因。</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0px;"> 三、日本这些“场景”音乐在中国横行肯定也说明我们这方面出现创作短板和不足……应当反思。抵制日本音乐和抵制日货一样,都是不明智的行为,不是最好的选项,我们应该反思、改进和追赶突破……</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0px;"> 四、几乎中国人在使用这些日本音乐时都不说明出处,再加上日本作曲家所用的作曲手法,特别是调式调性,要么“国际化”,要么就是接近中国的传统调式……如果有明显的日本民族音乐的调性特征,那还是能听出来的。所以,这恐怕也是中国听众把这些日本音乐误听为是中国原创音乐的原因之一……</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