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灵通山风景名胜区位于漳州平和县境内。景区方圆十五平方公里,山体是1.3亿年前由火山喷发而成,在闽南地区独一无二,崖壁峭立、峰峦叠翠、雄奇险幽。</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灵通山的地形是1.13亿年前由陆相沉积、火山多次喷发形成的深切割中山地貌类型,上有巨石擎天,下有深谷清泉,险峻雄奇。有人称它是“小黄山”。</p> <p class="ql-block">爬上1504级台阶到达灵通寺。</p> <p class="ql-block">小道旁边潺潺流水,层层瀑布。</p> <p class="ql-block">登上灵通岩,依稀记起近二十年前第一次上灵通岩的情景。印象之一,那次是单位党支部的一次活动,当时山上的路没有现在这么好,寺庙也正在重建中。我们在一个大山洞口开支部党员大会,讨论一位同事的入党申请,很有当年游击队员的感觉。印象之二,当天晚上我们就住在现在寺庙旁的一个简易招待所,旁边就是一个小卖部,傍晚我们在小卖部前泡茶,白云就漂在身旁,仿若置身仙境。印象之三,根据店家建议,我们决定第二天登顶观日出,为此向小卖部租了手电,预约了向导,当晚很多人兴奋地打了通宵的牌,我倒是在潮湿的被窝里唾了一觉,凌晨4点准时出发看日出。不愧是闽南第一峰,山顶的日出的确壮观,不过下山时才发现,上山的路十分险峻,有几处甚至是用钢材在大石头上搭了扶梯,如果是天亮后上山估计有些人会选择放弃。</p> <p class="ql-block">灵通山原名大峰山,明朝大学士黄道周为大峰岩题下"灵应感通"四个字后,人们始称大峰岩为灵通岩,大峰山也因此称为灵通山。</p> <p class="ql-block">清泉流水是灵通山一大特色。灵通七个主峰峡谷中,均有清泉从岩缝中渗出,汇成涓涓细流,在山谷中,石缝中蜿蜓穿行。有的清冽甘美,可饮可浴,被誉为“仙水”、“琼浆”,最令人叹为观止的是“珠帘化雨”,一股清泉从千米高峰直泻而下,如一道珠帘,给灵通寺蒙上绚丽的面纱,灵通清泉就是以其特有的风貌博得游客的赞赏。</p> <p class="ql-block">灵通寺建于唐朝。寺庙选址于风化、侵蚀、崩塌而形成的灵通洞中。寺内供奉观音佛祖。有人称它是南方的“悬空寺”。:</p> <p class="ql-block">灵通岩上的灵通寺,建于天然石洞之中,上有盘石覆盖,下面是悬崖绝壁,唯有一条“天梯”小径可以攀登,地势十分险要。</p> <p class="ql-block">明朝著名学者和抗清爱国志士黄道周是“灵通之神”。他青少年时代曾经在灵通山上读书,灵通山下教书。“洞霞讲舍荒初业,空属流云寄扫坛。”黄道周出仕为官后,多次邀请徐霞客、林轩、陈天定、陈扬美等友人游览灵通山,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佳话和辞章。</p> <p class="ql-block">有七股细流沿水平层裂隙溢出,排列似北斗七星,故称七井排星。</p> <p class="ql-block">飘云是灵通四绝之一,有“足底闲云屐齿生“之说。那虚无飘缈的云雾,有时从同壑冉冉而升;有时又在山腰飘忽,忽而平静,轻柔如绢;有时上下翻腾,云浪滚滚,高山尖峰在云雾中忽隐忽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从灵通山上可以看到一座土楼,寻迹而去,在大溪镇庄上村找到了庄上土楼。</p> <p class="ql-block">庄上土楼是世界上最大的土楼,建于清代顺治至康熙年间,是生土夯筑的单元式与通廊式相结合的土楼民居建筑。楼正面径长220米,北墙长190米,南墙长123米,东南北三面为直线,西面则呈弧形,类似一个马蹄形,总占地面积34450平方米。依山势而建,错落有致。内部建筑分内外两环,均为穿斗式木构梁架,外环三层,共有142个单元。土楼有东、西、南、北四个大门及1处小东门。楼内除住房外,社会生活诸多功能方面所需的公共建筑和设施应有尽有,是中国农村传统社会的一个缩影。</p> <p class="ql-block">寻根溯源,庄上土楼迄今流传着该楼创建人叶冲汉的故事。据说,庄上土楼是天地会首领张耍(又名万礼)和叶冲汉以万为姓早期结义的旧址。</p><p class="ql-block">据叶氏族谱记载,张耍,原是个穷书生,一年赴考落第,行乞回家,途经大溪庄上村时,已深夜,到叶家借宿。</p><p class="ql-block">叶冲汉为人讲义气,乐善好施,见张耍憨厚,且一表人才,愿结为友,留居3年,供其练武,视为兄弟。</p><p class="ql-block">之后叶冲汉为他备足路费,让他上路投军,还特别做了32个饼,让他带着路上做点心,并交代若要给别人吃,一定要先切开面饼。张耍途中歇脚,拿出面饼吃,觉得好奇,切开一看,原来兄嫂怕他路费不够,在每个饼中藏一块白银,张耍看后感激万分。</p><p class="ql-block">清顺治7年,张耍率部众数千人投奔郑成功,屡建战功,后官封厦门水师提督,统管闽南各县。之后不久,叶冲汉在张耍的帮助下,开始建庄上城。</p> <p class="ql-block">这是叶氏宗祠。“庄上城”为明末清初天地会首领叶冲汉祖居地,也是该村叶姓客家人聚居地。土楼建造者曾替郑成功在当地收税,而且得到郑成功部将的支持,因此财力颇丰。楼内住着180多户,1300多叶姓客家人,也是居住人数最多的客家土楼。</p> <p class="ql-block">土楼特别之处在于大量使用鹅卵石,连山丘上都被铺满了,此举能很好地防止雨水把山上的泥土冲刷下来。</p> <p class="ql-block">土楼将一个近10米高的小山丘包围在其中,整个建筑依山丘周围地势而建,形成“楼包山”,这样的土楼建造形式十分少见。</p> <p class="ql-block">一个庄上土楼内共有3个自然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