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毛主席逝世,临终前一个要求,让医护人员潸然泪下...

诚信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生命不息 读书不止</b></p><p class="ql-block"><b>去世当天还阅读近3个小时</b></p><p class="ql-block"><b><span class="ql-cursor"></span></b></p><p class="ql-block"><b>读书是毛主席的精神存在和升华方式</b></p><p class="ql-block">古今中外的政治家、军事家、政治家当中,像毛主席这么酷爱读书,而且读有所得、得而能用、用而生巧的人,非常罕见。在某种程度上,读书对毛主席来说,不是一种可有可无的选择,也不只是为了工作的需要或解决什么具体的问题,读书是毛主席的精神生存和升华方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毛主席读书第一个特点是读书之广博让人叹为观止。</b>毛主席去世后,有关部门专门成立了毛主席图书整理小组,整理出近<b>10万册</b>书。毛主席在不少书上都有批注圈画。他读而未藏的书就更多了。另外,毛主席读书很偏、很深,一般人不大读的书,他都涉猎。<b>比如毛主席说过“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的俗语,是出自清朝嘉庆年间的一本讲鬼故事的滑稽章回小说《何典》,当时很少有人读过这本书。</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毛主席读书是活到老、学到老、读到老,甚至是“读到死”。在去世当天他还读文件、读书11次,近3个小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毛主席读书是真读,是发自他内心的对知识、对思考、对思想的一种渴望。因为这种渴望,他才有一种真读精神。《共产党宣言》、《国家与革命》、《资本论》、《红楼梦》,以及二十四史中的一些传记,他都反复读过。另外,毛泽东读书还有一些习惯。一是读书的时候习惯做圈画,喜欢做批注,<b>他曾经读过一本仅10万字的《伦理学原理》,批注就写了1.2万字。对同样内容的书,他喜欢找各种版本、各种观点的书对照来读。在读《拿破仑传》时,还专门找来英国人、苏联人写的不同的版本,了解不同国家的学者对拿破仑的看法。</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除了写心得、批注以外他还喜欢跟别人讨论。在延安时,他专门组织读书小组,每天晚上读十多页,读完以后就讨论对这十多页的看法,要讨论出思想。德国军事家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就是这样读完的。</p><p class="ql-block"><br></p> <h3><strong>毛主席在延安窑洞看报纸。</strong></h3></br><h3><strong>积累胸中日月 营造人间天地</strong></h3></br><h3>毛主席是真正的读书人。读书对他来讲,不仅是吸收知识、丰富谈吐,最重要的还是促进、指导他的实践。“毛主席是在了解各种主义的基础上,通过阅读学习马克思主义之后,才开始信仰马克思主义的。”陈晋说,毛主席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不是一时冲动,而是在深刻理解并接受的基础上形成的。</h3></br><h3>历史为什么选择了毛主席而不是别人?真正对历史有影响力的人除了他当下的功业以外,更重要的是他在建功立业后面所体现出来的思想价值。</h3></br><h3>因此真正的伟大人物,对历史的影响绝不是一世一代,他的思想和精神完全可以超越时空。</h3></br><h3>有人做过一个调研,在中国的10个城市,对1250个人进行了调查,其中问了一个问题:“你认为谁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请列出10个。”<strong>结果在中国人的眼里,排在前三位的思想家是主席、孔子和马克思。</strong></h3></br><h3>自己看书看累了,毛主席会让工作人员给他朗读唐诗、宋词、古文等。护士孟锦云曾多次给毛泽东读书,作品包括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白居易的《长恨歌》等。毛主席戏称孟锦云为“孟夫子”。</h3></br><h3>“孟夫子”发现毛主席很喜欢听读杜甫的《赠卫八处士》一诗。诗云:“</h3></br><h3>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h3></br><h3>毛主席说:“全诗以口语写心中之事,毫无雕琢之工。”</h3></br><h3><strong>生命不息 读书不止</strong></h3></br><h3>有一段时间,毛主席因患白内障动手术后不能读书,工作人员便为他朗读《鲁迅全集》中的作品。毛主席常感言他与鲁迅“息息相通”,并称赞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毛主席有一张在书柜前站着捧读图书的照片广为流传,照片中他翻看的正是鲁迅的作品。</h3></br><h3> <h3>“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1976年8月26日,毛主席年老体衰,重病在身,早已卧床不起。当晚,他仍让工作人员借来南宋洪迈的《容斋随笔》阅读。9月8日,弥留之际的毛主席反复陷入昏迷状态。但每当清醒过来,他还是要书看。这天,据统计,毛主席先后看文件、看书11次,共计2小时50分钟。</h3></br><h3><strong>当时他周身遍插医疗救助管线,图书和文件都是工作人员用手托着给他看的。再次清醒时,毛主席用铅笔在纸上半天才画了3道杠,然后用手吃力地敲床3下。</strong>工作人员周福明见状,轻声问道:“主席,您是不是要看有关<strong>三木(武夫)</strong>的消息?”毛主席默默地点点头。<strong>病危之际,毛主席依然关注日本政坛局势。三木武夫作为日本自由民主党总裁、内阁总理大臣,当时对日本大选结果有一定影响。《三木武夫》也成了毛主席最后阅读过的一本书。</strong></h3></br><h3> <h3>1976年9月9日凌晨,毛主席与世长辞。</h3></br><h3>哲人其萎,功过是非凭谁问;</h3></br><h3>精神长存,治国安邦需读书。</h3></br> <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KTlrHYYB8Mgm6gXJuHSlFA" >查看原文</a> 原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