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步鳌太已经7年了,多少次梦回秦岭之巅,却迟迟未完成这篇游记,倒不是抽不出时间来写,而是怕写不出心中的那份欣喜、满足、震撼、敬畏、侥幸的复杂感受,不写呢,心中又隐隐觉得有件什么事没完成,没办法,还是勉强写出来吧……<br> 鳌太穿越是指纵贯鳌山和太白山这一秦岭主脉的穿越线路,徒步穿越行程为80多公里左右,最高点是海拔3767.2米的太白山主峰拔仙台,重装穿越一般用时5至7天,大部分行走在无人区,路途共要翻越17座3000米以上的高山,是中国最艰难的徒步线路和顶级自虐穿越线路之一,被驴友称之为死亡线路,也是众多驴友向往的圣地。<br><div> 2014年7月19日,星期六,随风打来电话说,看天气预报下周无雨,下周一出发穿越,队友有默默无闻、蟒岭云豹、兜兜有糖。我一听有点着急,周末怎么请假呀?这哥们就是这样率性而为,网名随风恰如他风儿一样自由的性格,前几天他去银川旅游,手机一直关闭,不知他的动向,这一回来又立马要穿越鳌太,但说走就走的风格也成就了他自驾游遍全国大部分地区的壮举。20多天来,要么因天气,要么因时间大家总凑不到一块,我可不想轻易放弃这次机会,赶紧先补充食物、防高反及感冒的药物、气罐等物资吧,打好背包后称重48斤。</div><div> 星期天晚上,召开行前聚餐会,年轻的美女驴友兜兜有糖因家里有事无法离开,非常遗憾的退出了队伍,队伍只剩下了4人,基本情况是,渔樵,呵呵,也就是我,自感体能经验俱佳,自信坚定,1个多月前同随风一起刚穿越了鳌山,对鳌太的气候有初步认识;随风,驴行经验丰富、高大强壮、勇于冒险;默默无闻,性格沉稳内敛,8上太白,1穿鳌山,虽没有横穿过鳌太,但对秦岭很熟悉,被选为领队;蟒岭云豹,为人谨慎细心,虽没有重装长线徒步的经历,但自称没上大学工作前,整天在老家上山砍柴放牛,爬任何山都没问题,他被推举为队伍的财务总管。看到我们的队伍精干而实力强大,我心里感到很踏实。大家决定,明天就看我请假情况了,若请假成功,就10点出发。<br> 7月21日,8点前匆忙赶往单位请假,没想到出奇的顺利。马不停蹄回家,再检查一遍装备,给队友打电话,心情放飞,开车向塘口进发。<br> 下午3点,快到塘口村了,停车在白云峡休息。大家随意登上公路边的小亭眺望风景,惊奇地发现,亭中坐着一个30多岁、身材不高的男子,身边放着一个简陋的登山包,定定地望着鳌山。一问之下,得知他来自湖南益阳,慕名前来穿越鳌太。此人喜欢独行,看这里风景优美,想从此处向上攀登。看到他不知鳌太的凶险,大家不免替他担心起来,纷纷劝他跟随我们从传统线路登山,但他不听,执意独行,大家只好再三叮嘱一些注意事项,然后告别了这头犟驴。<br> 半小时后,我们抵达了塘口程秀才家。程秀才祖籍山阳县,他家办了接待驴友的客栈,已经闻名全国驴界。一个月前,我同随风鳌山南北2日穿越曾住过他家,熟人见面自然亲热。</div><div> 在他家院子里看到俩个正在休整的30多岁的深圳驴友,攀谈之下,了解到他们是网上全国约伴AA组队的7人队伍,昨天上山,扎营2900营地,遇狂风大雨。今天,雨还在下,5人继续前进,他俩身材瘦小点,背着大包被风刮得站立不稳,觉得难以完成穿越,遂知难而退,沿原路下撤了。<br> 得知山上的气候情况,加之今天我们从家里出发太晚,现在就上山,走到2900营地就要到半夜了。我们都曾走过塘口至鳌山导航架一带,这次不走这段路也没有什么遗憾,于是,决定改变计划,今夜住在塘口,明天绕道23公里处上山,这样做,一则可以等待天气变好,二来路程短点,可以节约1天时间。<br></div> D1:7月22日,星期二,阴天有雾<br> 23公里-鳌头-药王庙-麦秸岭-水窝子营地<br><br> 一大早,塘口程秀才开他家的车送我们到23公里登山口,起步点大约2200米,7点10分开始登山。<br> 从左至右为,塘口程秀才,渔樵,默默无闻,随风<br> 攀登<br> 我们在练驴坡上的说话声,引起了林业站院子中扎营的一只队伍的注意,他们纷纷站在路边对我们说山上风大雨大,昨夜他们才从山上撤下来,你们这时要上去吗?我们说,天快晴了,你们也上来吧。<br> 天气时晴时阴,大雾忽隐忽现,湿度很大。带着一丝兴奋,队伍情绪高涨,爬过练驴坡,越过枯树桩,队伍休息时,林业站中的那支队伍也追上来了。<br> 枯树标志<br> 回看23公里处的林业站房子<br> 冷杉林中休憩 穿过冷杉林,走过草甸,经过鳌头,下午2点50分爬上3400米的鳌山大梁。这里有个岔道,右手不明显,左手路宽,向北看去,有道山脊线横亘在远方,本能选择走大路,心想到达远处山脊再右转就是通往药王庙的捷径。<br> 西跑马梁上行走20分钟,遇到一个小伙子迎面走来,他问我们去哪儿,我们说去药王庙,他说你们走错了吧,他刚送高反的队友下撤,回头追赶继续前行的其余队友。我们说应该走这边,这个山西太原的小伙子有点疑惑,掏出gps手持机,看了看,说他走得对着呀,就带着不解自己走了。<br> 我相信自己的经验和判断,说服队友继续沿大路前进。事实证明,人的本能和方向感是会出错的,也是不可靠的,科技仪器在特殊天气下才更准确。10分钟后,大雾散去,鳌山大梁清晰浮现在我们的右后方,只好承认并接受事实,右转,从草甸和水洼中横切过去。经此折腾,下午4点50分才到达药王庙。<br> 草甸<br> 鳌头<br> 鳌山大梁<br> 大梁上的草甸开满野花<br> 到达鳌山西跑马梁<br> 此处偏离了正确线路<br> 云雾散开,远处可见药王庙方向山峰<br> 是就地扎营,还是按照原定计划去水窝子?大雾弥漫,时间也有点晚了,去水窝子还需近3小时,但我们4人队伍状态都不错,体能也都比较强,大家一致决定继续前往水窝子营地。 药王庙<br> 刚上山时穿的短袖,途中加的长袖,现在已经感到有点冷,穿上抓绒衣,喝点水,吃点东西,休息片刻后,下午5点多开始右手横切麦秸岭,一尺多宽的小路大部分很清晰。云雾散开后,向右下方一看,倒吸一口凉气,陡峭的山坡,不长一棵树木,青草下方深不见底,这要跌倒或者失足滑下去,将会尸骨无存。有轻微恐高的我,最怕这种横切路了,没办法,只有咬牙坚持了,在紧张、恐惧中,我专心致志的盯着路面,谨慎迈出每一步,经过1个半小时的煎熬,终于走完横切路,爬上麦秸岭山脊,已经可以遥望到水窝子先到队伍扎起的一片五颜六色帐篷。<br> 石海乱石中向水窝子速降,下午7点40分到达3200米的水窝子。有上海、青岛、广东、浙江、山西的队伍早已扎营,营地热闹非凡,又遇到了在西跑马梁送队友下山的小伙子,他已经追上了队伍,真佩服他的体能。我们选好地方快速搭建帐篷,打水、做饭。舒一口气,揉揉因背包背负系统不好而受累的肩膀,刚说一句肩膀好疼,旁边帐篷的一个30多岁的浙江美女笑吟吟的说,要不要我给你按摩一下?惊诧于她的大方,正想回话,看到她身后的帐篷口坐着一个大汉,明白她在笑话我,我哈哈一笑,回自己帐篷休息。<br> 一夜无风无雨,睡眠香甜。<br> 麦秸岭笼罩在云雾中<br> 远处是麦秸岭<br> 麦秸岭<br> 右下方就是水窝子营地<br> 水窝子 D2:7月23日,星期三,阴天有雾<br> 水窝子-飞机梁-梁1、2、3-2800营地<br><br><div> 清晨起来,发现雾气笼罩了营地。许多队伍已经拔营准备出发了。我们心理稳定,不慌不忙,烧水、做饭,7点半,最后一队拔营。</div> 从水窝子到飞机梁是一段直线拔高路,2个小时后爬升到3400米的飞机梁顶,远方群山被大雾遮挡,浓雾中遇难山友纪念碑矗立在路旁。心里涌起一种沉重、复杂的感觉,为遇难山友默默哀悼,同时,提醒自己要敬畏大山,不能掉以轻心。<br> 这里又有一个岔路,左手向上,右手下行。其它队伍早已隐入大雾之中,雾中也无法观察山脉走向,我再一次犯了经验主义的错误,凭多年爬山经验主观断定山脊线路一定是向上走,遂向上先行。随风在我身后100多米使劲喊我回来,领队默默无闻拿出gps手持机看看说,应该右手下行。事实再一次教育了我,凭经验就偏离鳌太线路走到顶棚梁去了。鳌太归来,我开始重视户外离线地图和gps知识的学习,现在借助科技手段,爬山如虎添翼,再未出现过迷失方向的情况,此是后话。 清晨的水窝子营地<br> 回望下方山坳中的营地水窝子<br> 鳌山太白山遇难山友纪念碑<br> 此处向上通往顶棚梁,向下是鳌太正确线路<br> 开始穿越梁1,有个危险的路段让恐高的我记忆犹新,左下方是悬崖深谷,右手是绝壁,2米高的石坎,勉强可以攀登上去,战战兢兢、手脚并用的爬上去,艰难通过了这个难点。除了麦秸岭,对恐高者来说就这个地方有难度了,此后再无危险点。<br> 开始时断时续地出现大风,瞬时的怪风把我吹了个趔趄,看到一只蝴蝶为了躲风,停止飞翔,紧紧贴在一块大石头上,心中好奇3200米左右的高山也有蝴蝶,遗憾地是又要抗风又要赶路,忘记拍下这只孤独、勇敢的蝴蝶。<br> 冷杉 左下方是悬崖,照片无法拍出它的危险性<br> <p class="ql-block">攀登</p> <p class="ql-block">小心翼翼</p> 顺利翻越梁2、梁3,到达一片美丽的原始冷杉林,空气中湿度越来越大,雾气中饱含细细的水珠,仿佛伸手握一把都能挤出水来。不久,雾中的水滴变成了蒙蒙细雨,好在离2800营地不远了,懒得从大包中取出雨衣,加快速度向营地奔去。<br> 下午4点50分,抵达2800营地,天黑尚早,但雨慢慢变大了,领队默默无闻和随风还想再赶段路,到金字塔下的南天门扎营,但我怕湿身,坚决要求就地扎营。在我的坚持下,大家卸包、搭建帐篷,钻入帐篷不久,大雨飘然而至。在帐篷里简单做了点吃的,早早躺下,电闪雷鸣和风雨声中,隐隐听到晚来的队伍也把帐篷扎在我们旁边。我读着领队默默无闻打印的路书,慢慢入睡了。<br> 梁2垭口草甸<br> 快到2800营地的冷杉林<br> 老树新枝<br> 原始冷杉林<br> <div> D3:7月24日,星期四,雨转晴</div><div> 2800营地-金字塔-塔1、2、3-西塬营地<br><br> 一夜狂风暴雨、电闪雷鸣。我一贯睡眠良好,加上累了,基本没受影响,一觉到天亮。听帐篷外仍是淅淅沥沥的雨声,继续睡觉。9点,风停雨住,走出帐篷打水做饭,再晾晒帐篷,四处转转。雨后的2800营地非常静谧、美丽,近处的草甸开满小花,远方的云海波澜壮阔,看到一女子站在垭口出神的眺望云雾翻腾,面带笑容,情绪激昂,交流得知,她是山西运城人,前天就是在23公里林业站驻扎的队伍里的一员,紧跟着我们上山的,昨天天黑后才赶到2800营地,扎帐在我们帐篷旁边。<br></div> 清早的2800营地<br> 帐篷外帐里做饭<br> 沉醉美景<br> 远方云海<br> 雾气弥漫的营地<br> 2800垭口草甸<br> 2800草甸<br> 经过她的领队帐篷,问后得知,领队叫高太尉,西安人,是鳌太的著名领队。我早就从朋友昊飞鸿嘴中听说过他,他们曾经一起爬过很多山。惊喜之余,同他聊了一会儿,他带的是商业队,队员主要是山西和西安人,计划今天在2800修整一天。心中暗自佩服,真是鳌太老油条,气定神闲,稳健可靠,不着急,不赶路,根据天气随时调整营地,这种走法,想来是很轻松惬意的。<br> 11点,拔营上路。雨后初晴,空气清新,路边的草甸、小花、冷杉像是沐浴后的少女,美丽、清纯,让人心生欢喜。3个多小时后,拔高到3400米的金字塔下,回望2800营地,它静静躺在一条巨龙般山脉的垭口间,绿草如茵,云雾缭绕,美若仙境。<br> 冷杉 向金子塔爬升途中<br> 回望2800营地<br> 快到金字塔了<br> 再回头看一眼<br> 金字塔下的夫妻树<br> 金字塔顶玛尼堆<br> 接下来,翻越塔1、2、3感觉没什么难度,要么纵贯山脊,要么横切山腰,都有清晰的道路可循。知道西塬营地取水不方便,在距营地1.5公里路边的流动水源处,加满水,下午到达九重石海脚下的西塬营地。 途中小憩<br> 远处是九重石海<br> 西塬营地<br> 只有我们4人扎营在这里,晚上,队友们在帐篷旁闲聊,无意中眺望了一眼北方,看到一片灯火辉煌的夜景仿佛就在山脚下,感觉距离很近,大家纷纷猜测这是哪个城市,没有统一答案。<br> 山下的灯火,仿佛透着红尘万丈、喧嚣无比的人间烟火气,让人不禁去想此时尘世的人们在干什么;山上,千山万峰渐渐隐入黑暗之中,万籁俱寂,气氛安静、孤寂、清冷,天空的繁星眨吧着眼睛,月亮的余辉洒下地面,我们尽情享受这难得的孤独、清静、高远的环境。山上山下对比如此强烈,这是一个适合思考人生、哲学、宗教的地方。<br> 夜凉如水,山风渐起,我们入帐,安然睡去。<br> D4:7月25日,星期五,晴<br> 西塬-九重石海-大太白梁-东塬-万仙阵-雷公庙-东跑马梁-三官殿营地<br><br> 清晨起床,天空晴朗,空气中透着一股寒气,抓紧烧水做饭,拔营前,随风认真地把营地周围的垃圾收拢在一起,费了很大劲才把潮湿和凝结着露水的垃圾点燃。<br><br> 晨曦 早饭后看看远处的风景<br> 起步就开始攀爬九重石海。从西塬的3100米,爬升到九重石海顶3500米的大太白梁,垂直高差400米,满山都是第四季冰川遗存的巨石挡道,让许多山友望而却步、心生怯意;近年来,发生了几起山友攀爬九重石海时力竭后诱发其它疾病而身亡的悲剧,它更成了山友心中拦路虎和恶梦的象征。<br><div> 可能是我们扎营西塬的缘故,休息充分,体能正佳,攀登不像想象中那么难,不到2个小时顺利登顶。</div> 石海间的小草地<br> 奋力攀登<br> 好像永无尽头<br> 登顶 大太白梁上风光大美,视野开阔,野花遍地,从这里到东塬,有辽阔的草甸和苍茫无垠的原始冷杉林,是鳌太路上最美的路段之一。缓慢下坡,行走轻松,上午12点多到达3200米的东塬营地,看到路边的流动优质水源,在此休息,烧水,吃路餐。 大太白梁<br> 大太白梁草甸<br> 享受时光<br> 前方快到东塬营地了<br> <p class="ql-block">到达东塬</p> 东塬,也叫大石河<br> 观察了一下队友们的状态,领队默默无闻脸颊和嘴唇有轻微浮肿,貌似有一点高反症状;蟒岭云豹体能超强,一路都是冲锋在前,被我们戏称为悍马,但在攀登九重石海时用力过猛,膝部肌肉轻度拉伤,雪上加霜的是他的登山鞋也开胶了。考虑到这种情况,看到这里风景绝佳,阳光灿烂,队伍在此做了较长时间的修整。<br> 下午2点半,蟒岭云豹用绳子绑紧开胶的登山鞋,忍着拉伤肌肉的疼痛,坚持继续行走,队伍向3500米的万仙阵爬升。一个多小时后登顶万仙阵,从这里至大爷海距离大约8公里,徒步需要3个多小时,道路在海拔3500至3700米的山脊上,是鳌太线路上海拔最高的地段,山体宽大,地势平坦,无遮无拦,天气好的时候,风平浪静;浓雾大雨暴雪狂风时,暗藏着巨大危险,已经有多位山友恶劣天气时在此路段失温遇难。 回望东塬<br> 万仙阵到了<br> 万仙阵玛尼堆<br> 从左至右,随风、渔樵、莽岭云豹<br> 远方是拔仙台<br> 上天眷顾了我们,山神露出了温柔的一面,天气晴朗,温度适宜,行走轻松。走到雷公庙时,远远看到1公里外的东跑马梁垭口上,7头羚牛一字排开,在头牛的带领下,从北向南横穿山脊。我们异常兴奋,迈开轻快的脚步,背着重装大包,一路小跑向羚牛奔去,想近距离拍张羚牛照片,但跑到垭口时羚牛早已消失在南面的茫茫石海中了。<br> 从垭口向上爬升最后一个大坡时,也许是前面的奔跑耗费了太多体能,我感到有些吃力费劲,而随风整个行程都在后边不紧不慢的走着,这时却像打了鸡血一样,活蹦乱跳,风一样冲到最前边,我奋力追赶上他询问怎么状态突然回勇,他一笑,递给我一小包葡萄糖粉说,你试试这个,我把葡萄糖粉泡入杯中喝下去,片刻后感到浑身又有了力量。原来这是领队默默无闻携带上山的能量补充剂,我切身感受到它的效果,从此记下了葡萄糖粉在高山徒步中补充能量、防止失温等方面的特效。 雷公庙<br> 东跑马梁<br> 天快黑时,到达三官殿营地,它位于拔仙台西北、正南通向去二爷海的垭口,有一片开满鲜花的平坦草地,是个扎营的好地方。已经有一队西安的摄影团队带着长枪短炮的摄影器材在此扎营,其中一个40多岁的女人,像老母鸡保护小鸡一样呵护着鲜花草地,她不让我们在花丛中扎营,说是明天早晨要给野花摄影,我们理解摄影人的心情,很配合的把帐篷搭建在草甸边。<br> 入夜后,从帐篷里听到又一批晚到的山友在草甸中扎营,传来那个女人与南方口音的男人的争吵声。身体疲累,沉沉进入梦乡。<br> 三官殿营地<br> 早到的队伍<br> 草甸、帐篷<br> 晚霞 D5:7月26日,星期六,晴<br> 三官殿营地-拔仙台-大爷海-大文公-小文公-天圆地方-景区摆渡车站-汤峪<br> <br> 凌晨4点半起床,同默默无闻一起去拔仙台看日出。<br> 第一缕晨曦<br> 游客 日出 人群 拔仙台日出<br> 赏日<br> 离开拔仙台下山 远处云海<br> 向南可以看到二爷海<br> <div> 一个半小时后回到营地,开始烧水、做饭,天天吃挂面,我已经没有多少胃口了,勉强吃完饭,把因经验不足多带上山的2公斤食品和1个未开封的大气罐打包准备带下山。</div><div> 蟒岭云豹的腿伤有加重的趋势,队伍商议决定,由我陪他从景区下山,这样可以少走10几公里山路,随风和默默无闻继续按照既定计划从鹦鸽镇出山。</div> 拔营下山,经过大爷海,从大文公庙同随风和默默无闻分手后,我陪蟒岭云豹慢慢下山。<br> 准备拔营<br> 外帐凝水夜里结冰了<br> 大爷海 道教的善男信女在海子边跳着神秘的舞蹈<br> 远处蓝房子就是大文公庙<br> 大文公庙休息<br> 沿途遇到许多游客,他们看到我们的重装打扮,得知是从鳌山穿越而来的,都露出惊讶、羡慕的表情。我们从凶险之地平安归来,即将结束行程也难掩亢奋的情绪,我像祥林嫂一样不停劝说游客穿上长袖长裤,防失温、防紫外线灼伤。<br> 从三官殿营地至太白山天圆地方大约10公里,我俩慢慢悠悠的走着,蟒岭云豹拖着伤腿,凭借顽强的毅力,终于走到了缆车站。我看坐缆车需要排队,就让蟒岭云豹坐缆车,自己一口气走下山,到达景区车站时,蟒岭云豹也坐缆车下来了。<br> 头戴花环的朝圣妇女<br> 她们的4人队伍<br> 学生模样的游客<br> 太白山门牌<br> 太白山界石<br> 步道 缆车 下午4点多,我和蟒岭云豹走出太白山游客中心,坐出租车向西,在农家乐一条街找了一个餐馆吃饭,2盘菜,2瓶啤酒,1碗岐山面,感觉吃到了人间美味,可口无比。<br> 焦急等待随风和默默无闻的消息,担心他们的安危,一次次拨打他们的电话都是无法接通。晚上11点,他们打来电话,终于平安出山了。当晚住在眉县,第二天,4人开车返回家中,结束了难忘的鳌太穿越。回家2个星期后,将帅、乐山乐水、独龙牛、辛赵4人向我了解了一些鳌太的情况,毅然组队出发,也顺利完成了穿越。<br> 鳌太穿越这段秦岭最高主山脊上的徒步,风景壮美,空廓高远、大气雄浑,同时,也路途艰险。它有一种震撼人心、直击灵魂的力量,让人久久难忘;又有一种多变、神秘的气质,不断诱惑人们的好奇心;它可以温柔似水,也可以凶残无比,只适合有准备的人去寻幽探胜……<br> 感谢队友随风、蟒岭云豹、默默无闻,是你们的陪伴,让我体验了穿越途中的酸甜苦辣和个中滋味。希望这只是个开始,继续相约而行,梦想不灭,脚步不停,用我们的身体和灵魂去体验更高更远的一座座高山大川……<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