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观音

梁山老汉

<p class="ql-block"> 铁观音</p><p class="ql-block"> 一直对铁观音没啥感觉,首先这名字就怪怪的,咱观音姐姐一直是雍容端庄的范儿,怎么就跟这傻大黑粗的铁联在一起了呢?搞不懂。</p><p class="ql-block"> 铁观音出道很早,喝茶还是为了解渴的时候铁观音就大行其道了,那时它的小伙伴还有茉莉花茶,这是我接触最早的茶,一毛五一包,大约2两的样子,三毛的就是上品了,一壶滚水冲下,满屋子都是茉莉花的香气。相比于茉莉花,铁观音档次显得要高一些,高就高在它是用铁盒装,当年喝完茶铁盒都不舍得扔,但味道我更喜欢茉莉花。家里或者办公室都有大茶壶,一泡能顶大半天,淮来了就倒一杯,没色了才换茶叶,那时没有茶道茶艺一说。</p><p class="ql-block"> 恵州最早的茶艺馆叫茗山茶艺馆,记得是九三年左右吧,老板安溪人姓林,主要经营安溪铁观音,装修很高档,收费又很贵,当时心里还嘀咕:谁会为了喝口茶进这么高档的地儿?真是钱多人傻。八十年代北京街边盛行大碗茶,才5分钱一碗,那时拎不清,虽然都叫茶,但这是不同的两件事儿,茶艺是茶艺,喝水是喝水。</p><p class="ql-block"> 团长活得潇洒,在位时活儿干得风生水起,转个身退休老头也当得海阔天空,知道自己是谁很重要,有些个前辈退了很多年还端着,别人看着累,自己也不快活。团长今年的茶乡之旅第二站就是安溪铁观音,老街负责联系,找的当年茗山茶艺馆的林老板,老街跟他是几十年的交情,但林老板年事已高,委托他徒弟魏月先生来接待,说这人厚道正宗。茶乡之旅每一站都找了联系人带路,主要是这年头茶的水太深,坑太多,一不小心就会掉进去,破财事小,丟人事大。</p><p class="ql-block"> 为了白茶和岩茶,我把北京的于大爷都请来了,于大爷世事洞明,早就看透了这滚滚红尘,身强力壮的时候就把公司卖了,从此云游四海遍访茶山,尤对白茶岩茶和普饵上心,每年大半时间都在太姥山武夷山和云南那些山头转悠,对茶颇有研究。于大爷顺便把魏爷也邀来了,这俩爷是我当年蒙古穿越的队友,开着于大爷那辆途锐,并肩同行十几天,一路风餐露宿相谈甚欢,从此结下深厚的情谊,一晃12年了,老哥仨隔三差五的总想着要聚聚,这不,我刚开口,俩人就把机票订了。</p><p class="ql-block"> 安溪接头地点是中国茶禅寺,瞧瞧人家这名头,连导航都是这么标注。魏先生厚道朴实,随和的后面隐约有一丝自负,后来知道那是对铁观音的热爱和自信。他14岁就做茶,是铁观音的9代传人,根正苗红,政府给发了证的,还有在世博会上大领导看他做茶的照片佐证。这茶禅寺是他一手打造,里面供奉神农炎帝、茶圣陆羽和乌龙茶始祖苏良,当然还有观音姐姐,这个混搭有些魔幻,有传说,有史实,还有宗教,年代也差了很多,但都跟茶有关,形散神不散吧,令人印象深刻。魏先生介绍说旁边那个殿是一个茶客出钱捐建的,原因是茶客的妻子多年不孕不育,来了一次茶禅寺,回去不久就生了个双胞胎。说茶的疗效广泛,这又是一个例证。当时我很体贴地提醒旁边的余公主:差不多赶紧出去吧,别给看怀孕了。</p><p class="ql-block"> 魏先生带我们上山,岐山半山腰打石坑有棵铁观音母树。这是魏先生九世祖魏荫发现的,然后开始压枝繁殖,从此铁观音慢慢风行天下。这棵母树之于安溪,之于铁观音,是源头,也是初心。当然,还有一个说法,是另一个村一个姓王的老头,也有一棵母树,我们没去,我们就信这棵了。母树上面的石壁上雕了一座石像,一老者含笑侧卧,形神俱备,据说是清朝的石刻,这老头显然就是魏老爷子了。艺术这玩意儿说起来很玄,但怕比,一对比就有伤害,侧后山岗上是一座观音像,说不出哪里不对,但就是跟看这老头的感觉不一样,这是艺术的差距。混不过一个老头,观音不会不开心吧?雕塑这玩意儿,还是挺讲究的,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儿,好在普萨慈悲,不跟你们一般见识。还说了,这荒郊野岭的,难得这片孝心。</p><p class="ql-block"> 品茶环节,魏先生很尽力,把他的箱底都拿出来了。给我们泡茶的是他女儿,她双手同时泡两个盖碗,手法娴熟优雅,不愧是铁观音世家,让我们好生佩服。但魏先生却不以为然,说他公司每个丫头都会双手同时泡,这是基本功。这盖碗泡茶看起来简单,实操却不是那回事儿,需要功夫,不小心就会烫手,我试过一段时间,差老鼻子远了。</p><p class="ql-block"> 喝了魏先生很多种茶,我印象比较深的有三种,一种是长长久久,这是名字,也是价位。还有一个是魏十八,这十八有说法:制茶十八个小时,一共十八道工序,价钱也是十八,量词单位请自行脑补。还有,魏先生很得意,说魏的笔划就是十八划,呵呵,高兴就好。印象最深的是他的女儿茶,他大女儿出生时的珍藏,88年的老铁观音,30多年的老茶,颜色和味道都带着岁月的流痕。茶一定得有故事,有故事的茶才有感觉,感觉来了回甘也来了生津也就有了。魏先生说起茶来神灵活现,那是一种血液里骨子里灵魂里透出来的自豪,人堆里魏先生其貌不扬,甚至略显土气,但坐在铁观音茶台前,他是这么健谈,如此生动,那么神彩飞扬,这是个道地的茶人,我刹那间被他感动了。</p><p class="ql-block"> 团长请他推荐性价比高的三款茶,他不加思索,推荐了传家宝、茶禅寺、兰花香三款,我对茶是门外汉,对铁观音更生疏,没有发言权,也就跟着买了这三款。有怀旧的因素,也有补偿的心理:喝了人家的好茶,总得有所表示。但带回来泡给大家喝,在单位在家里都不太受欢迎,心里有些许失落,似乎也说明属于铁观音的年代已经过去了。</p><p class="ql-block"> 我不知道铁观音是怎么淡出主流的,有化肥说、农药说,营销策略说,还有风水轮流转说,更多的持品质说,可能都有道理。我不懂茶,不知道好茶的标准是什么,有茶气说,回甘说,生津说,都比较抽象,我的看法浅薄直白,就是:首先茶汤得好看,必须清澈透亮。叫茶汤是取其雅韵,你不能真象猪肉汤一样,汤色且不论,橘红也行,金黄也好,得赏心悦目,混浊的肯定不对。二是耐泡。茶越好越耐泡,好的单枞能冲几十泡,好普洱也是经久不衰,似乎越老的生普越耐泡,不知啥道理,就这么神奇,所以敢卖那么贵。魏先生的铁观音七泡还有余香,比普饵单枞差了些,但在铁观音里算是翘楚了。这似乎是通理,比如,耐看的字画才是艺术品,耐看的大楼才是好建筑,那老头就比观音耐看,有的电影可以看很多遍,好文章一定能反复品味,特别是,耐看的女人才叫美人。</p><p class="ql-block"> 另外我认为,这茶要想火起来,还得丰富,有层次,话题多,有探(che)讨(dan)的空间,比如普饵好多个山头,班章霸气易武绵柔,还有年份,百年的号级,数十年的印级。还有茶树,最长的说有3200年,你信与不信,人家就在那里。单枞也走这个路子,几十种香型,锯朵仔鸭屎香宋种东方红,还有海拔,不同的海拔不同的口味不同的价位,再加上树龄故事就更多了。茉莉花为什么火不起来,就一毛五和三毛的两种,想吹牛都不够地儿。</p><p class="ql-block"> 魏先生对其它茶不怎么感冒,语带讥讽,时有贬损,在他眼里铁观音是唯一,是第一,天下无敌,甚至连普饵也不值一提。他说,铁观音马上会东山再起的,就这两年,明年不火后年准火。他说得斩钉截铁,因为他热爱,因为他相信,心中有热爱和相信的人也值得热爱和相信。好吧,胡扯了这么多,我要去给自己泡壶茶喝了,嗯嗯,是泡壶天下无敌的铁观音呢,还是泡壶不值一提的普饵?</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记于2021年4月15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