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开封市温州商会庆祝建党100周年走进大别山红色教育活动正式启动。商会组织党员、企业家骨干和入党积极分子到达第一站信阳新县——参观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和烈士陵园,进行主题为“学党史奋进民企心向党,办实事‘两个行动’见实效”的党史学习教育。 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大别山军民在党的领导下,浴血奋战、前仆后继,革命斗争不断、革命火种不灭,创造了“28年红旗不倒”的革命奇迹,孕育了彪炳史册的大别山精神。党领导大别山军民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决定了大别山精神的形成与发展,铸就了大别山精神的丰富内涵。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开封市温州商会党织部经过认真研究和精心筹备,开启了此次为期三天的红色教育走进大别山活动。 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位于新县城南,是河南省规模最大的革命博物馆,是缅怀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牺牲的大别山革命烈士纪念地。占地约2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近4000平方米,是国家一级博物馆,被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主要建筑物有烈士纪念馆、纪念堂、事迹陈列室等,珍藏着4500余件党和国家领导人亲笔题词和烈士遗物,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博物馆设有七个展厅,分为基本陈列和专题陈列两部分。基本陈列展示了鄂豫皖苏区十年土地革命历史,分别反映了苏区根据地的创建、形成、巩固、发展、建设及根据地游击战争。专题陈列主要是将帅馆,展示了元帅、将军们的丰功伟绩和奋斗历程,介绍了刘伯承、徐向前、徐海东、陈赓、许世友、郑维山等授衔元帅、将军和吴焕先,高敬亭等50多位苏区领导人的生平事迹。 鄂豫皖苏区是土地革命时期共产党领导创建的全国第二大革命根据地,先后诞生了八支红军队伍,鼎盛时期,根据地发展到26个县,人口发展到350万,主力红军发展到45000余人。在血与火的斗争中,苏区共走出了349位将军,留下了董必武、徐向前、刘伯承、邓小平、李先念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战斗足迹,为中国革命做出来了巨大贡献,培养了大批军政干部。 参观过程中,在讲解员的引导下,大家认真听讲解,仔细看说明,感悟峥嵘岁月,感怀先辈奋斗,感念党的恩情。一件件历史实物、烈士遗物,将思路带回到了当年的烽火岁月,加上声、光、电等现代科技的运用及演示,参观效果更生动、直观、形象。大别山追求理想、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胸怀全局、勇挑重担的奉献精神,依靠人民、万众一心的团结精神,自强不息、排难创新的进取精神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大家深受感动,深受教育。 商会党支部第一书记金涛:当前全党正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党史就是一部丰富生动的教科书。100年前,中国革命的航船开始启航,中国共产党率领全国各族人民浴血奋斗,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经过了艰难而又辉煌的历程,需要我们深入学习,倍加珍惜,广泛宣传,以史鉴今。参观烈士纪念馆和革命博物馆,让我们感同身受,非常震撼,这是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化、具体化,大家真实真切地感受到党的奋斗历程和矢志不渝的初心使命。今天国家的强盛,人民的幸福生活离不开革命先烈的英勇奋斗和献身牺牲,我们更应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更好的传承革命精神,继承先辈遗志,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努力工作,做到坚决听党话,永远跟党走。 革命战争年代,大别山人民坚持革命斗争,为新中国的诞生作出了巨大牺牲。从1921年至1949年,大别山区为革命牺牲近百万人,仅在册革命烈士就有130351人,可谓“家家是军属,户户有烈士,山山埋忠骨,岭岭铸忠魂”。这是大别山人坚定理想信念、不屈不挠斗争的最好注解。 在纪念碑前,全体人员向革命先烈敬献了花篮并肃立默哀,以表达对先烈的崇高敬意。 随后,全体党员又瞻仰了烈士纪念堂。在英雄广场,面对党旗,重温入党誓词,进行了庄严的集体宣誓。大别山精神的红色基因在商会党员、企业家骨干和入党积极分子心中深深扎下了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