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作者:田善栋</p> <p class="ql-block">2021.6.20</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致老战友田善栋</p><p class="ql-block">峰火南疆,千里征战走边关,</p><p class="ql-block">祖国召唤,血书请战赴疆场。</p><p class="ql-block">文书比试,精武带兵第一排,</p><p class="ql-block">军训教官,练就多少钢铁汉。</p><p class="ql-block">战位赛场,吼出士兵精气神,</p><p class="ql-block">棋逢对手,顺遂无忧和平鸽。</p><p class="ql-block">兵站三年,无怨无悔绿军装。</p><p class="ql-block">军号嘹亮,染绿青春梦年华,</p><p class="ql-block">花甲生涯,初心不变老兵赞。</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青春是可贵的,年轻时期的向往是人生的根基。天意不能没有,人生决定的因素还是要靠人为。在火热的年轻时代,大多数年轻人都有自己的梦想。</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1979年对越自卫还击作战前夕,我所在12军36师107团接到中央军委命令,抽调部分骨干到云南部队参加对越自卫还击作战。经过写血书,和连队领导死缠硬磨,终于获得了上前线参战的许可。</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出征的前一天下午,我专门到当地新华书店买了一份全国区划地图,整夜没有睡觉,研究云南中越边界区划情况。在火车上,也与战友们商谈到了云南会配分到哪个部队——渴望着能够分配到野战军到一线作战。</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1978年12月下旬一个下午,我们在昆明东站下车,步行到原炮四师驻地。第二天上午9点我团来参战的160多名战友,被宣布分配到昆明军区后勤部。接着,我团数十名战友被宣布分配到22分部勐腊兵站。接兵领导点名后,当即叫我们提着背包上车。</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由于当兵几年都在野战军,对兵站概念闻所未闻。来时初心是能够分配到野战军,到一线去参加作战。现在分到后勤,又是到兵站,不免心理恍惚。</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连续兵车行5天之后,车辆终于在兵站机关篮球场停下来,兵站首长、机关干部和接兵单位领导占据了四分之一场地,随着整队点名,我被分配到兵站警通连。几天后的一个上午,副指导员傅开元通过查看档案,知道我在老部队当过两年文书。面临1979年春节,连队要办一期墙报。副指导员找到我,叫我负责办这期墙报。出于年轻人的表现本性,我满口答应下来,和老部队同来的几个战友积极组织稿件,当天下午5点之前,就完成了到勐腊兵站的第一个任务。之后几天,由于办墙报与副指导员比较熟悉,通过副指导员介绍,勐腊兵站也是参战部队,主要任务是为作战部队打穿插提供后勤保障。</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安心本职,是军人义不容辞责任。由于参战部队。我在勐腊兵站三年,提干后先后担任兵站警通连一排排长、业务处勤务排排长、机关管理员。参加昆明军区后勤部举办的军事集训两次,被借调到24分部教导队任教官两次。无论在那个岗位,都坚持做到以一个合格军人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牢记使命,积极上进。不忘初心,敢于担当。不计得失,顾全大局。尊重首长,团结战友。服从命令,多次完成上级交给的各项任务。</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在参加昆明军区后勤部两次集训中,两次都担任区队长。既做管理,又当学员。每次训练汇报表演,我们的区队都是第一名。</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在借调到后勤24分部教导队担任教官期间,两次都兼职新兵二连副连长。除负责全队射击、队列、战术基层动作授课外,我把野战部队的训练管理作风带给连队。两次新兵训练结束时,新兵训练向分部领导和机关干部汇报表演时,都得到了首长们高度的评价。</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在兵站业务处任排长期间,认真组织训练,积极配合业务处的各项勤务工作。1980年7月份一天晚上七点多,业务处处长何少珍发现几头牛不见了,指示勤务排出动想办法将牛找回来。当时下着瓢泼大雨,又是晚上能见度很差,我二话没说,带领八名战士,顺着业务处门前山路前行20多公里。我和战士们基本都成了“泥人”,虽然穿着雨衣,大家上身全部被汗水湿透,下身全是雨水和泥巴。一路上大家互相帮扶拉扯,终于在半山腰一个村庄找到那几头牛,返回到兵站时天已大亮了。</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因为完成这次找牛任务,记得一班长伏自山,平时话不多,年底就要退伍了,之前两次入党申请都没有通过。就在找回牛不几天,业务处党支部支委开会研究入党时,支部委员们全票通过,并对这次找牛事件给与了高度评价。</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勐腊兵站是后勤部队,之前军事训练局限在基础动作训练。由于临战充实的大批军事骨干,军事干部每年都进行一至两次排以上干部专项军事集训,射击有抵近射击和对空射击训练;战术有班战术和排战术训练。部队训练,射击达到了第三练习夜间射击训练,投弹达到了第二练习投准训练;队列达到了班队列训练。部队的军事素质大大提高,有效保证了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我在兵站三年,没有能够到过一线参战,我并没有感到遗憾。亲历兵站领导的培养教育终身难忘;接触过的干部给我的印象善良可亲,兢兢业业,作风严谨,对党忠诚,使我后来的工作受益匪浅。</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1981年7月底,我从兵站管理科管理员借调到昆明军区司令部作战部编写《兵要地志》。1982年3 月份我的工作完成,被正式调到昆明军区后勤司令部部军务处任参谋。1987年7月,被任命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驻昆明办事处教导大队大队长。1993年底转业到地方工作。1998年9月下海,一直从事健康产业。</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至今为止,本人十分留恋兵站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十分留恋共同操戈的首长和战友们;十分留恋那蓝天白云、鸟语花香,满地瓜果的美丽兵站。他是我年轻时期实现梦想的起点,是我军旅生涯的转折,也是我人生所有收获的根基。</p> <p class="ql-block">编辑制作@秋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