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之行_乌镇篇

芳歇碎月

<p class="ql-block">2021年5月17日继续我们的快乐旅行 <span style="font-size:18px;">早7:50_9:30</span>从杭州客运中心乘大巴 奔往乌镇</p> <p class="ql-block">乌镇历史悠久,据乌镇近郊的谭家湾古文化遗址考证表明,大约在7000年前,乌镇的先民就在该地繁衍生息了。那一时期,属于新石器时代的马家浜文化。</p><p class="ql-block">我们的乌镇之旅是从西栅开始</p> <p class="ql-block">乌镇大剧院设计从并蒂莲意念生发,一虚一实的两个椭圆巧妙结合,交替重叠处便是公用舞台空间,在满足空间机能需求的同时也蕴含了喜庆蓬勃的意义。剧院外部以厚重京砖及老船木冰裂窗棂装饰,古朴沧桑的外观与历史悠久的江南水乡小镇相映成辉。一个具备了最现代化功能的剧院与1300年的江南古镇和谐共存,大剧院以她的绰约风姿赢得了“梦剧场”的美誉。</p> <p class="ql-block">白天的大剧院</p> <p class="ql-block">夜晚的大剧院</p> <p class="ql-block">西栅景区的湖面</p> <p class="ql-block">西栅的草木本色染坊</p><p class="ql-block">晒场将所有染布收拢,缠绕在木桩上,略感敷衍和寒酸。</p> <p class="ql-block">水上集市</p><p class="ql-block">一大清早,小船载着新鲜的蔬菜和家养禽畜,来到四通八达的河道枢纽出售,顺便也可喝个早茶。临河的居民只要吆喝一声,船就会摇到水阁边,不出门也可以买到新鲜的蔬菜,很受居民喜欢,所以至今仍兴盛不衰。</p> <p class="ql-block">酱园</p><p class="ql-block">远远便能闻到香气。一种醇厚,馥郁,让人心生满足的味道。</p> <p class="ql-block">“天下第一锅”,锅口直径10米、最大直径15米、高3米,由60张3米长、1.22米宽的不锈钢板,以及近10吨重的角钢焊接而成。已经申请吉尼斯记录。</p> <p class="ql-block">西栅网红酒坊</p> <p class="ql-block">善于发现美_犹如画中画</p> <p class="ql-block">剔透 宁静的美景</p> <p class="ql-block">·水剧场是魅力十足的露天剧场,位于西栅大街的西端,是个露天的集会、演出场所。</p><p class="ql-block">·由2300多个原木铺就的观众席呈扇形展开,近七千平方米新月形湖泊中的主舞台尽收眼底。</p><p class="ql-block">·舞台背后连绵的明清老建筑群,马头墙、观音兜,高耸的白莲古塔和飞檐翘角的文昌阁勾勒出跃动的天际线。</p> <p class="ql-block">远眺文昌阁</p><p class="ql-block">乌镇立志书院门前河埠上有一幢楼阁,名文昌阁。</p><p class="ql-block">书院与阁之间,仅隔一条不宽的观前街。旧时读书人到文昌阁,一般都有下人陪同乘坐小船前来。小船就泊在阁下的河埠边,读书人上楼,下人就在过道两旁的长凳上坐着等候。清末科举废止,文昌阁便成了镇人游玩的地方,同时由于长期以来造就的中心地位,它又是镇人的新闻传播中心。立志书院作为茅盾纪念馆的一部分,按原样恢复后,文昌阁也重现飞檐临波的风姿。</p> <p class="ql-block">白莲塔原称金莲塔院,后称白莲塔寺,建于北宋崇宁年间(1102—1106年),原位于乌镇十景塘的北面、天井巷西面,当地老百姓都喜欢称呼它为西宝塔,这是由于它与东栅的寿圣塔遥相呼应,故在乌镇有东西宝塔之说。</p> <p class="ql-block">忙碌的京杭大运河</p> <p class="ql-block">西栅景区网红拍摄点_大竹筛</p> <p class="ql-block">恒益药号,原为费姓临街宅屋,于清光绪年间租给归氏经营国药。</p> <p class="ql-block">露天电影的放映场地位于西栅的日月剧场,电影的荧幕在斑驳的老墙上,采用白石灰粉刷而成,放映时采用老式胶片放影机,是十分怀旧的体验。(我们正赶上放映:电影《许茂和他的女儿们》)</p> <p class="ql-block">乌镇西栅的夜景</p> <p class="ql-block">昭明书院坐落在西栅景区内,是南朝梁朝明太子幼年在乌镇读书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乌镇的东栅和南栅景区游览</p> <p class="ql-block">古戏台广场一角</p> <p class="ql-block">乌镇东栅的宏源泰染坊</p> <p class="ql-block">高竿船,又名标杆船,俗称蚕花船,是乌镇一带种桑养蚕地区为祈求“蚕茧”丰收的一种传统文化活动。每逢清明,当地农民在一条大船中央放置一个巨型石臼,上插一根硕大的毛竹。表演者爬上竹梢,表演各种惊险动作。民间将毛竹比喻成“蚕花竹”。表演者身着白色服装,象征蚕宝宝,此风俗至今不衰。</p> <p class="ql-block">夏同善翰林第,位于乌镇中市观后街,厅房结构紧凑,俨然一江南小户人家,经整修后,已成为一处集传统民居和园林为一体的富有人文气息的景观。</p><p class="ql-block">夏同善是参与洗冤《杨乃武与小白菜》一案的官职较高者,<span style="font-size: 18px;">又是关键人物,一时名震江南。</span></p><p class="ql-block">乌镇是夏同善外婆家,他读书全赖外祖父所藏典籍,故1856年当他进士及第,钦点翰林时,便将“翰林第”匾挂在了外婆家的大厅上。</p> <p class="ql-block">逢源双桥位于东栅景区入口附近,桥面被隔成左右两半,据说有男左女右的习俗,也有走此桥便可左右逢源之说。站在逢源双桥眺望财神湾视野极佳:东市河南岸垂柳依依,北岸水阁逶迤,令人心旷神怡。</p> <p class="ql-block">汇源当铺,在应家桥和南花桥之间,五开间门面,楼上楼下,1.8米高柜台。</p><p class="ql-block">汇源当铺是徐东号第九世孙徐焕藻(茗香)创办于道光年间。</p> <p class="ql-block">茅盾故居,是中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坐落在市河东侧的观前街17号,四开间两进,两层木结构楼房,坐北朝南,总面积约450平方米。</p><p class="ql-block">矛盾原名沈鸿德,近代著名作家。故居内部的布置简单,却散发著沈家世代书香特有静雅之气,若身处其中会被这书香静谧的气息感染。</p> <p class="ql-block">晴耕雨读,意思很好理解,就是晴天耕耘雨天读书。晴雨是天气的变化,是客观条件,耕耘和读书是主观能动。你不能决定天气,但是你可以决定你的行事方式。简单的语言却概括了主客观的关系。晴天耕耘,雨天读书,多么和谐的生活方式啊。</p> <p class="ql-block">江南木雕陈列馆,原是东栅徐家宅,又名百花厅,以木雕精美闻名。正室偏屋陈列中国古代木雕精品器件。木雕取材丰富,有“八仙过海”、“郭子仪祝寿”等民间传说,有“打渔”、“斗蟋蟀”、“敲锣打鼓”等生活场景,也有“龙凤呈祥”、“松鼠吃葡萄”、“梅兰竹菊”等传统图样,刻画出具有江南地方特色的民俗风情。</p> <p class="ql-block">此乃郭子仪祝寿骑门雕花大梁 这架大梁用整块樟木精雕而成 长4.1米 宽0.66米 厚0.36米 重达341公斤 雕刻着唐中兴名将郭子仪做寿的场面 人物各个神态逼真 栩栩如生 曾有客商出资数十万而欲购不得</p> <p class="ql-block">江南百床馆,是中国第一家专门收藏、展出江南古床的博物馆,坐落在东大街210号,又称赵家厅,面积约1200平方米,收藏展出数十张明、清、近代的江南古床精品。</p> <p class="ql-block">乌镇是我们这次旅行的第四站 安排了两天的游览时间 基本达到了预期效果 乌镇美景一览无余 ……我们旅行的最后一站是绍兴 影集在加紧编纂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