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区距福成镇政府十七公里处坐落着一个自然村,它的名字叫红岩村。从汉通--朱白公路沿福成河上溯,就来到这里。村子坐落在白玉河的半山腰,因村子里有红岩寨而得名。红岩寨,座西向东南,是寒武纪地质地貌构造石灰岩坍塌形成,寨子通高40米,寨顶稍圆,东南面陡峭,岩石呈红色,与丹霞地貌相似,寨子上部有一山洞,当落山的夕阳余晖映照在红岩上,形成红岩夕照的壮观美景。 东玉河与白玉河在红崖山下不远处交汇,一左一右环抱红崖。《西乡县志》记载红崖系沿用的古地名,后来改为红岩。清代南郑知县戴其员云游到此,挥毫写下《红崖返照》诗云:“日照暮天色,盘盘绕翠微。曛黄千石立,平楚一僧归。……农蓑晴处湿,疑是钓鱼矶”。 清康熙年间西乡知县史左,在修编《西乡县志》时,考察西乡山川地貌,来到红岩,见景色壮美,题写红崖诗:“峭壁多奇洞,凭虚嵌梵宫。……树外明双绿,云中隐大雄。到来心自寂,幽谷会谈空”,收录在《西乡县志》里。诗中的红崖有洞,而且还住着人。不过人不多,只有一僧。把“钓鱼矶”、“一僧归”以及“云中隐大雄”等语句联系起来,一幅图画跃然眼前:夕阳西下,一个游僧在山道上姗姗而行;据《南郑县地名志》载:“传建文帝逃居此地,曾在东、西两条河岸设防,故有东御河、北御河之称”。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红崖没有神仙,红岩因明代失踪的建文皇帝和红岩山下的乡绅大儒开明地主任正学而闻名遐迩。 红崖上有一个大洞,洞内深黯,有桌椅等物,寨子陡峭处,有人工修建的石墙,依山筑寨,俨然是古代带有防御措施的工事。据白玉一带民间传说,大明洪武年间,建文帝朱允炆因“靖难之役”,从南京经云南贵州四川出逃,走西乡来到白玉佛头山建文崖、弥陀寺避难,这里交通闭塞,景色优美,先后修建佛头山寺庙、扩建弥陀寺寺庙,削发在此修行隐居。建文帝往来于四川通江南寺、达州幺滩;西乡西峡和云贵川;扮成云游僧或者樵夫、渔翁,隐居在红崖、弥陀寺、建文崖。红崖离西乡县城一百四十多公里,离汉中、通江均在百公里以上,山高林密,建文帝作为一位云游僧,在红崖小住还是怡然自得。 红崖依山筑寨,最近可以追溯到大清嘉庆年间。<br>南郑区福成镇白玉地区,有一位德高望重的大乡贤任正学先生,生于乾隆七年(1742年),卒于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享年74岁。是清乾隆年间湖广移民迁移到此,住白玉窑罐场李家院子。移民到这里,奋发图强,依靠自身经济和经营实力,在川陕茶马古道上开办制陶厂一座,烧制陶器、酒器等;开办酒厂、榨油厂,很快就富甲一方,在白玉圈占土地,购买山林,成为一方大地主。在白玉李家院子,修建富丽堂皇的豪宅大院。任先生祖辈为书香门第,养育两子任元亨、任元利,在清嘉庆五年(1800)年间考取四川通江、陕西南郑秀才贡生,时年白莲教义军战乱于川陕地区,嘉庆五年八月,川陕地区爆发历史罕见的瘟疫;传染病蔓延,两子死于暴病。 清嘉庆六年(1801)年四月,在通江碑坝(今属南郑)地区活动的白莲教分支李彬部,转战西乡大河坝,与在该地转战的樊人杰、辛聪等部汇合,与清兵作战,后逐步发展来到白玉,占据白玉中营、大厂湾铁厂、西乡大河钢厂沟扎营,制造武器,又在白玉元坪子占据硝洞子,熬制土硝制造火药,占据白玉店子坪、街坊坪建立长期的据点,起义军的到来,首先矛头对准大地主任正学,在白玉窑罐场李家院子,烧毁大地主任正学三合院房屋、砸了榨油厂和窑罐厂。在严峻的形势下,为躲避白莲教义军,举家搬迁到红岩寨山下,驻扎通江的大清官兵带领地方团防武装开来白玉河驻扎,任先生积极响应官府号令,置办乡勇武装,坚壁清野,与白莲教对抗,在红岩寨山下修建四合院,又在红岩寨依山筑寨,修建防御工事。 嘉庆三年,白莲教五次转战白玉河,任先生就在红岩寨山洞,开办私塾,将白玉河远近的孩童招收到山寨,义务教授四书五经、中庸、大学等课程,学子众多,在四合院聘请技术工人,开办印刷作坊,雕刻印版,印四书五经等线装古迹、修编族谱,直到白莲教战乱平息才举家下山。任先生一生乐善好施,多施善财,修桥修路,周济乡邻,口碑远播。清嘉庆二十一年卒于红岩四合院,享年七十四岁,安葬四合面老屋下公路旁。 今天,当我们来到红岩村,首先要感受一下红岩寨的传奇和威严,红岩寨下乡贤大儒的昔日风采。<br>建文帝朱允炆云游天下,居无定所,而任正学先生是一位实业家,在白玉兴办实业,创办教育,培育出许多后继人才。在他培养的弟子中,在清嘉庆、道光年考中贡生、秀才、庠生不计其数,造福乡里为国栋梁。他还出资兴修水利、改造修建农田发展农业生产。在今天我们依然能看见遗存的山寨、墓地、老房子、印版和牌位;今天依旧在耕种的农田。<br>建文帝云游走了,留下许多难解之谜;任先生长眠在红岩的黄土地里,斯人已逝,佳话长存。白玉河的桃花开了又榭榭谢了又开,涓涓清流飘走了历史的尘埃;只有红岩上年复一年的夕阳反照下,恋巢的燕子,在余晖中翩翩归来。<br><br>2021年6月24日写于南郑福成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