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0年10月13日从五台山北入口进入五台山,入住五台山台怀镇龙华宾馆。</p> <p class="ql-block">五台山地处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位列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与四川峨眉山、浙江普陀山、安徽九华山共称“中国佛教四大名山”,因气候清凉,又被称为清凉山。传说这四座山分别是佛教中四大菩萨文殊、普贤、观音、地藏的修行地。与尼泊尔蓝毗尼花园、印度鹿野苑、菩提伽耶、拘尸那迦并称为世界五大佛教圣地。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敦煌莫高窟第61窟(又名“文殊堂”)内的《五台山图》壁画,反映了五台山全盛时期的风貌。</p> <p class="ql-block">五台山既有青庙,也有黄庙,藏传佛教和汉传佛教并重,青庙和黄庙相互比邻,共同发展,这在四大佛教名山中是独有的现象。五台山大部分寺院属于青庙,青庙亦称和尚庙,僧侣大都为汉族,一般穿青灰色僧衣,称青衣僧。黄庙亦称喇嘛庙,属于藏传佛教。五台山藏传佛教信教喇嘛均穿黄衣,戴黄帽,称黄衣僧。</p> <p class="ql-block">五台山上大部分寺院都已合并扩建,各所寺院经过不断修整更新,愈加显得富丽堂皇,雄伟庄严,尽呈佛教:“中国传统文化之一大家者、世界文化之主要流派”的崇高地位!我们和大多数到过五台山的人一样,只到了以五台县台怀镇为中心最著名、最有代表性的一些寺院。其实真正意义上的五台山是指五台县的东台望海峰、西台挂月峰、南台锦绣峰、北台叶斗峰和中台翠岩峰这五座相互连接环绕、挺拔秀丽的山峰。</p> <p class="ql-block">五爷庙并不是它真正的名称,它的正式名称叫万佛阁,与大白塔相毗邻。万佛阁创建于明代,现在建筑多为清代重修后的遗存,是大清历代皇帝朝台寝宴的行宫,俗称“皇城”。主建筑有三,一是文殊殿,二是五龙王殿,三是古戏台。人们所说的五爷庙就是五龙王殿。</p> <p class="ql-block">五爷庙里殿内供奉的五爷是广济龙王文殊菩萨的尊称,也是五台山五顶文殊菩萨在台怀的本土化的化身,因此,这里是整个五台山香火最盛的寺庙,前来叩拜祈福的场面很是壮观。</p> <p class="ql-block">文殊菩萨大殿院前有石牌坊一座,石壁上有康熙御笔“五台圣境”四字。</p> <p class="ql-block">塔院寺位于五台山台怀镇显通寺南侧,是五台山著名的五大禅处之一。这里原来是显通寺的塔院,明代重修舍利塔后独成一寺,因院内有大白塔,故名塔院寺。</p> <p class="ql-block">这是出来时拍的,五台山天气变化太大😄</p> <p class="ql-block">耸入云天的大白塔,是寺内的主要标志。塔全称为释迦牟尼舍利塔,俗称大白塔。塔身拨地而起凌空高耸,在五台山群寺簇拥之下颇为壮观,人们把它做为五台山的标志。寺内以舍利塔为主,塔基座正方形,藏式,总高约60米,全部用米浆拦和石灰砌筑而成,在青山绿丛之中,高耸的白塔格外醒目。</p> <p class="ql-block">塔院寺由横列的殿院和禅堂僧舍组成。中轴线上的建筑有影壁、牌坊、石阶、过门、山门、钟鼓楼、天王殿、大慈延寿宝殿、塔殿藏经阁,以及山海楼、文殊寺塔等建筑,气魄雄伟。寺前有木牌坊三间,玲珑雅致,为明万历年间所筑。寺内主要建筑,大雄宝殿在前,藏经阁在后,舍利塔位居其中。寺内有释迦牟尼舍利塔和文殊发塔而得名。各殿塑像保存完好,藏经阁内木制转轮藏二十层,各层满放藏经,供信士礼拜与僧侣颂诵。</p> <p class="ql-block">塔院寺与中国革命的领袖们结下不解之缘。寺内方丈院中,至今还设有毛泽东故居陈列馆。1948年,毛泽东率党中央机关离开延安,路经晋西北,开赴河北省西柏坡。4月9日傍晚时分,来至台怀镇塔院寺。在五台山路居一宿,给五台山人民留下了“春到五台”的美好回忆。</p> <p class="ql-block">显通寺位于塔院寺后,与洛阳的白马寺同为中国最早寺庙。始建于东汉永平年间(公元69年),初名大孚灵鹫寺。北魏孝文帝时扩建,唐代重修,并更名“大华严寺”。明初重建,太祖赐额 “大显通寺”。在全寺中轴线上,寺前铜塔耸立,七重殿宇布从南到北,依次为观音殿、大文殊殿、大雄宝殿、无量殿、千钵文殊殿、铜殿、藏经楼,此外,还有钟楼、僧舍和各种配殿</p> <p class="ql-block">显通寺铜殿和铜塔。铜殿是明朝万历年间用铜十万斤铸成的。铜殿前原有铜塔五座,暗含五台之意,现仅留下两座,八面十三层,玲珑秀丽,引人注目。</p> <p class="ql-block">大圆照寺(普宁寺)</p> <p class="ql-block">三塔寺</p> <p class="ql-block">罗睺寺,创建于唐代,唐代时,是大华严寺(今显通寺)的十二院之一,名为善住阁院。明弘治五年(公元1492年)重建,清代曾多次重修。是五台山保存完好的十大黄庙之一和五大禅寺之一。</p> <p class="ql-block">菩萨顶是规模最大的黄教寺院,是五台山黄庙之首,总管五台山藏传佛教事务的大喇嘛就住在这里。</p> <p class="ql-block">菩萨顶的重要殿宇被铺上了表现尊贵的黄色琉璃瓦,山门前的牌楼也修成了四柱七楼,这在五台山是绝无仅有的。菩萨顶此后几乎成为满清皇室的家庙,康熙皇帝朝拜五次,乾隆皇帝朝拜六次,菩萨顶山门牌楼上的“灵峰胜境”就是康熙皇帝亲笔题写的。</p> <p class="ql-block">一百零八级石阶前的照壁</p> <p class="ql-block">菩萨顶又名文殊寺,也称真容院。菩萨顶是满族语言的叫法,意思是文殊菩萨居住的地方。寺前一百零八级石阶,向上迎面是一座木牌坊,上书“灵峰胜景”四个大字。佛家认为,人有一百零八烦恼,解脱烦恼之道称为“法门”。寺前的每一级台阶就象征着一个“法门”,沿一百零八级石阶登高,按照佛家的说法,就把人间的一百零八种烦恼踩在脚下了。踏上一级台阶,就意味着解脱一种烦恼,石阶尽处就是超凡脱俗的佛土。寺庙整体金碧辉煌,绚丽多彩,是历代皇帝朝拜五台山时的行宫,具有典型的皇家特色。</p> <p class="ql-block">普化禅寺前影壁</p> <p class="ql-block">南山寺<span style="font-size: 18px;">始建于南北朝,清光绪年间再行修建,</span>是五台山规模最大的寺庙。它分为三大部分,下三层为极乐寺,中间一层为善德堂,上三层为佑国寺。南山寺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它的气魄、石雕和泥塑。</p> <p class="ql-block">大雄宝殿内悬挂着一块牌匾,上书“真如自在”四个字,上款是“慈禧皇太后御笔恩赐”,下款为“大清光绪十八年谷旦”,中上方有御印“慈禧皇太后御笔之宝”。它<span style="font-size: 18px;">是慈禧太后赠给南山寺住持普济和尚的题词,以此褒奖他兴建南山寺的功德。</span></p> <p class="ql-block">上三层的佑国寺可说是石雕的海洋,几乎是无石不雕。一进院共有石刻图案316幅,二进院共有360幅,三进院共294幅,整个佑国寺石刻图案近千幅,堪称全山一绝。</p> <p class="ql-block">赶往太原,明天精彩继续!😀</p> <p class="ql-block">PS:生长在五台山向阳山坡上的金莲花,富含生物碱和黄酮类物质,具有清热败火之功效,冲泡后茶水清澈明亮,伴有淡淡的香味,具有消炎止渴、清喉利咽、清热解毒、排毒养颜的功效,对慢性咽炎、扁桃体炎有预防和治疗作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