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历首批老山“轮战”

红色印记

人物简介:<br><h5> 应杜孟,武警浙江省总队原副参谋长,杭州市人,原籍奉化。1956年5月出生,1976年2月入伍, 1979年1月入党,本科学历,历任文书、书记、指导员、干事、教导员、干部科长、团政委、副师长等职,大校警衔。1984年7月至1985年6月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荣立三等功一次;1999年3月至2000年2月率团赴粤执行海关监管任务,荣立三等功一次;2008年5至2009年12年部队赴藏区、新疆执行维稳处突任务期间,荣立三等功一次。2011年6月退休,2013年移交安置至杭州市军休二中心(现为杭州市军休服务管理中心)。 </h5> 戎马生涯几十载,最忆老山鏖战场。<br> 一首《血染的风采》,一曲《再见吧,妈妈》,曾风靡中华大地,可谓尽人皆知,耳熟能详。它集中反映了无数将士当年为保卫边境安宁、不惜流血牺牲的豪情壮志和英雄气概。那场边境地区的对越自卫反击战,前后长达十二年之久,仅老山地区“轮战”就有近七年时间。我是首批轮战部队的亲历者之一,时任原1军政治部干部处干事。记得,接到中央军委命令是1984年7月12日。当晚,军政治部就向所属各部下达了“紧急收拢干部”的指令,随即在全军范围内展开了干部“调整补缺”工作。从那天起,我所在的干部处,从处长到干事,几乎24小时都在岗位上“连轴转”,全力以赴做好出征前的各项干部工作。“人生能有几回搏,此时不搏待何时?”当得知军首长机关“一半参战,一半留守”的消息后,我毫不犹豫地向组织和领导提交了“请战书”。<br> 7月19日清晨,军首长机关乘坐的“绿皮专列”,徐徐离开驻地湖州,沿浙赣、湘贵铁路一路南进,七天七夜后抵达战区。首长机关就在文山州市郊一个边防团驻地扎营,随后展开了为期三个多月的临战训练。政治机关除了抓好自身适应性训练之外,多数时间都随领导下部队,了解掌握参战官兵的现实思想,检查指导各部队完善各类应急预案。我处的主要职责就是:识人选人用人,及时给党委领导当好“参谋”。诸如考核甄别参战以来干部的表现,配齐配强一线领兵打仗的指挥员,调整完善各级领导班子“战时代理人”方案,等等。工作节奏,超乎寻常。<br> 临上阵地前的那几个晚上,我与成千上万的参战官兵一样,也给父母、妻子分别留了一封“遗书”,告知亲人我已远离驻地,奉命赴边境执行特殊使命,万一为国尽忠捐躯,请年迈的奶奶和亲人们务必不要过度悲伤……同时,我也给不满两周岁的儿子写了一封长信,大意是:你的父亲是为国尽忠、牺牲在西南边疆,为儿长大成人后,要接过父亲的枪,继续为国守边疆,千万不能辜负父亲的期望,争不了馒头,也要争口气,等等。后来参战部队统一恢复了与家人的书信往来,但这几封特殊的信件,一直深藏在“缓运”的背囊里,直至胜利凯旋之后,才启封“解密”。<br> 11月16日,我部开始与兄弟部队换防,分批次陆续进入一线阵地。整个战场正面宽约23公里,纵深长约35公里,参战将士们都分布在800平方公里的地幅内,坚守老山地区121个阵地。军前进指挥所就开设在麻栗坡县境内的“落水洞”,机关多数处室都住临时搭建的钢架房。战中,我们处的大量工作是:组织多批次的内地部队干部和多所院校应届毕业学员,到前线代职、实习锻炼;还有应急随机选调前线紧缺的工兵专业干部和医疗技术干部等。我常带车领队、深入战区接送干部和学员,像谓之鬼门关的“三转弯”,还有魔鬼般狰狞的“小青山”等,是敌直瞄火炮都能打到的险要地段和区域,我都闯过好几次。所属几个师团的基本指挥所,几乎都到过住过,在作战主要方向的原1师前进指挥所一一“曼棍洞”,工作生活时间最长。期间,我还随军政委前出、离指挥所20多公里的“船头”,看望被我侦察兵抓获的一名俘虏。那时,正赶上总政、军区要求加强干部队伍“第三梯队”建设,军党委对此的重视程度可想而知,随之而来的是我们下部队考核了解干部的频率更高。战区海拔高,多属喀斯特地貌,又是亚热带季风气候,上山难,下山更难。有一次,我随处长赵有清乘车来到海拔1800多米高的“茨竹坝”,完成考核任务后,在下山途中天气突变,眨眼功夫下起了瓢泼大雨,吉普车行驶在险象环生的盘山公路上,几次差点滑落山崖,险些成为烈士。忘我的奔波,也收获了不少成果,值得一提的是:战后被中央军委授予“炮兵侦察英雄”荣誉称号的原炮9师16团侦察股长徐小丹,就是在我们考察后备干部中,率先发现的一个先进典型。他自学成才,一专多能,精通各类侦察器材,坚持战斗在炮兵“前观”,频频“锁定”敌多个主阵地,准确引导我炮兵群猛烈开火,屡建奇功。我被他的事迹所感动,于是挑灯夜战,采写的2篇通讯一一《他的代号:眼镜蛇》和《南疆猎手》,先后被《解放军报》和《人民前线》报刊用,在军内外引起较大反响。<br> 战场环境十分恶劣,尤其是战斗在一线官兵的生活条件非常艰苦。战区山高坡陡林密,终日云雾弥漫。炊事人员经常没法把烧好的饭菜送达阵地,坚守在阵地上的官兵,食物主要是压缩饼干和罐头,偶尔吃上几顿,味道挺不错,但无法长期干吃,必须和着水。战位上喝水就成了大问题,官兵们想尽办法,用雨布接露水,或嚼草根解渴。经常喝雨水,往往导致闹肚子。战斗激烈时,阵地与后方失去联系,断粮断水的问题时常出现,战士们就用两个字“苦熬”。有的伤员牺牲前也不舍得喝上一口水,嘴上留下了一道道的血口子。为防敌密集的炮击,一线官兵通常都躲在“猫耳洞”里,长时间闷热潮湿的“猫耳洞”生活,官兵们十有八九都患上了严重的皮肤病,还有的得了类风湿关节炎。有的尽管没有在战场上发病,却也埋下了“病根”。我虽然没有钻过几次“猫耳洞”,但长达七个多月的钢架房和自然溶洞的生活,也落下了类风湿关节炎的“病根”,时至今日,经常病发。<br> 战争的残酷程度不言而喻,老山作战也不例外。配属我军担负医疗保障任务的原44医院野战医疗所,与我们军机关同住一个山坳。每次大的战斗打响之后,就能看到一辆辆卡车、一批批重伤员从前方转来,不是被地雷炸断腿的,就是全身被炮弹炸得血肉模糊的。闻名全军的“硬骨头六连”班长展亚平,就是从前线紧急转送来的重伤员之一,他是在“172高地”为掩护战友,被敌火箭炮炮弹击穿左胳膊和双腿的,在医疗所昏迷了五天五夜,先后动了七次截肢手术,从此失去了左手和双腿,右手也只剩下三根残缺的手指,一米七八的帅哥,只剩下一米零三。经历九死一生煎熬的展亚平,战后荣立一等功,被评为特级伤残军人。1986年12月2日,他在人民大会堂受到时任军委主席邓小平的亲切接见。<br> 最让人揪心和不敢回想的是火化场的悲伤痛苦场面。据当年负责烈士火化工作的原1师组织科韩干事回忆:许多烈士遗体送到火化场时,全身到处都是血流不止的伤口,有的肢体残缺,血肉模糊;有的面目全非,很难辨认身份。尤如攻打“小尖山”战斗中壮烈牺牲的“硬骨头六连”副指导员谢关友遗体火化后,在骨灰里竟找出来11块弹片。最多的一位是原1团7连班长李桂友烈士,他被定向地雷击中,身上竟发现有208颗钢珠。最残忍的是1985年1月15日的“1·15”大战,是继1979年2月17日的全线反击战,1984年4月28日的“4·28”老山收复战之后的第三次大的战役,它以歼敌1200余人的战绩载入我军史册。但战争毕竟是战争,我军也阵亡了104人。历时整整一年的老山地区轮战,我部共有397名官兵牺牲在战场。还不包括如长沙工程兵学院等,赴前线见习锻炼中伤亡的优秀学员。战争带来的伤害是难以估量的,每每想起这些英烈,我常常就会关不住自己的感情闸门而泪流满面。近日,为接受组织访谈,收集梳理资料,想起那些牺牲的烈士和伤残的战友,不禁再次老泪纵横。<br> 战后,组织上给我记了一次三等功,也是我当兵10年首次立功。自感只为边疆安宁、祖国昌盛,尽了一点应尽之力,比起那些血洒沙场、长眠南疆的烈士,真的算不了什么,他们才称得上是真正的功臣和英雄。这些为国牺牲的英雄,99%都没有留下儿女。他们来不及品尝爱情的甜蜜,更无从谈起当爹的乐趣,还未曾为孝敬父母尽力,他们没有看到祖国的日新月异,都市的繁华和乡村的美丽,没有感受到现代科技带来的一个个惊喜,5G智能手机的掌上天地,高铁出行的快捷方便,还有改革开放的红利。这些许许多多的没有,是因为没有延伸他们年轻的生命轨迹。<br>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结束轮战、告别老山,距今已有37年,昔日战场的滚滚硝烟,早已被无数烈士的鲜血浇灭;战火纷飞的边境,也早已被无数年轻的生命换来和平与安宁。但血与火的历史烟云,永远湮没不了那些承载光荣与梦想的伟大丰碑。将士们用鲜血和生命锻造出来的“不怕苦、不怕死、不怕亏”的老山精神,永远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必将代代传承,永放光芒。<br> 巍巍青山不老,老山精神万岁! <br> 2021年4月21日于杭州<br> 赋诗两首:<b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又临中秋月圆时》</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香缥缈,</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月朦胧,</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秋色渐浓。</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回首那年中秋,</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身处边陲重镇;</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蓦然硝烟起、弹雨飞,</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炮声震耳聋,</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哪来“明月清风 ”?</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钢架房,</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猫耳洞,</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考验人生。</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将士们铁骨铮铮,</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浴血冲锋陷阵;</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面对生与死、血与火,</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都把牺牲视光荣,</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无愧于“最可爱的人”!</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千辛苦,</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万般情,</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戎马半生。</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三十七年过去,</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仍透着那抹绿;</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留得一颗心、三更梦,</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淡定从容往前行,</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翘盼中华早复兴!</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情怀依旧》</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老战友,</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手牵手,</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难忘彼此。</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同赴沙场竞风流,</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何惧西南豺狼吼。</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阔别已久,</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相逢不想再松手。</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钢架房,</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猫耳洞,</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生命如火。</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卫国戍边显身手,</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不灭顽敌誓不休。</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无私奉献,</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甘洒热血写春秋。</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君转岗,</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吾退休,</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岁月如流。</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初心如磐情依旧,</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理想化作长歌走。</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豪迈如山,</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漫漫长路不回头。</div> <div style="text-align: right;">口述人:应杜孟</div><div style="text-align: right;">整理人:钱珏绮</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