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字品迺人品.書格如人格</p><p class="ql-block">多年前,我在一次大型笔会上,与一位打车傍牛从'广阔天地'而来,在当地也算是颇有名气的书法家聊天,他告诉我为了练好'书法',能进入'中国书法家协会',他卖了家里的耕牛。</p><p class="ql-block">笔会后的晚宴时间很长,我见他有些'酒至微醉',就叫人给他安排酒店住了下来,并告诉他好好休息一下,明天早晨我来陪他吃早餐,宿费由我来结算。当第二天一大早我到了酒店时,已经人去屋空不辞而别了。</p><p class="ql-block">这些年在裱画店还经常看到他的字,说句实在话,他的字还是有一定的笔墨功夫的,但其字是越写越'抠嗦',就像是罐儿里养的王八,越养越抽抽儿。</p><p class="ql-block">书法与会写毛笔字是两个概念,能称得上是'书法'的,那是以深厚的传统文化功底为基础的。</p><p class="ql-block">书法,写得是一个人的学养、修为。</p><p class="ql-block">书法,写得是一个人的眼界、心胸。</p><p class="ql-block">书法,写得是一个人的笔墨功夫。</p><p class="ql-block">书法,写得是一个人的做人、处事。</p><p class="ql-block">有了这些综合素质,才能称得上是'书法。这些综合素质都或多或少地体现在你的'书法'上,要不怎么说是字如其人呢。</p> <h3>中国画的好坏要看其书法的功底</h3><h3>就像盖一座房子一样:有了坚实牢固的基础,支起了力敌千钧的'四梁八柱',那盖起来的房子就是'万年牢'。</h3><h3>一幅纯正地道的中国画的好坏,除了看作者的传统文化功底外,更主要的是看作者是否有力透纸背的点厾皴擦、如钢筋铁柱般'润含春雨,干裂秋风'的线条。这一点一厾、一横一竖的笔墨功夫恰恰是来源于'书法'。</h3><h3>这段时间,有一位画牡丹的高手通过我的同学来我这儿几次了,一定要我给她演示一下牡丹的枝、叶、花怎么画,我按她的要求演示了多次,看样子她还是似懂非懂。最后我说:不要再追究什么牡丹芍药的画法了,你的画没什么大毛病,看着还挺大气的,你要是信我的就回去练'书法'吧,'书法'练出来了,你的画有了拙、重、厚、朴的风格,也就有了老辣的味道,你也就成了真正的大家了。你看那李苦禅、李可染到死不还在每天临池习字吗。她信了,并问我从临摹哪种碑帖开始,我一一的告诉了她。</h3><h3>但愿她能静下心来,耐得住枯燥无味真的把'书法'练出来。</h3><h3>没有深厚的能称得上'书法'的笔墨功夫的中国画,不管你是中国的什么'大家'或自诩是什么联合国的什么'大师',你的作品就不是真正的中国画,充其量也就是个弱美柔媚,是在愚弄大众哗众取宠,往大了说你那是在糟蹋优秀的传统文化。</h3> <h3>刀要轻提</h3><h3>我所在地的一位书协副主席(中国书协会员) ,是一位'钱搭子'里面永远装着本'篆刻字典'的著名篆刻家,这位朋友有两大嗜好:酒、女人。有一天应他所邀给他写了幅对聯:酒至微醉,刀须轻提。他一直不理解'刀须轻提'的含义,问了我很多次,我是微微一笑:慢慢理解吧。</h3><h3>印章虽小,气象万千。如能提得起刀,操刀如笔,使你的印文有了笔意,那你刻出来的东西就是上乘之作。</h3> 不静心吃素焉能上得西天<div>当我看到有人拿着写有''大清弘治年造''底款找专家鉴定时,我真是很佩服这些无知的人的创造力。当我看到''你知道八大官窑吗''这样的文章时,我更佩服这些一知半解的人的想象力,我才疏学浅、孤陋寡闻,真得不知道还有''八大官窑''。</div><div>古董古董你得先懂,古玩古玩你得会玩。这都需要丰厚的历史知识、极高的悟性、过人的眼力。这些都是需要沉下心来,慢慢修炼的。没吃三天俗就要上西天,是会弄出千古笑话的。</div><div>一个身为''人民公仆''的朋友,让我给他看一看手机里的古董照片,十六件''五大名窑的瓷器''。我看完告诉他:朋友之间我可就直说了,你这些东西都是些三流的仿品,没有一件老的。这位朋友满脸疑惑地走了。</div><div>过了几天,又有十七件瓷器的照片,我扫了一眼说:和上次的那些都是一路货色。</div><div>这之后,他是不管是白天还是深夜,不论你是吃饭还是睡觉,只要一有东西就拿来,你就得給他看。或许是他觉得这样也有些麻烦 ,有一天他说话了:你能不能告诉我一个最简单最快的鉴定古玩的办法。我说:真要是有这种方法,我绝对是毫无保留的高诉你,可惜的是自古至今还没高人有着这样的鉴定方法。</div><div>古玩鉴定的眼力是长期修炼得来的,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是没人能说得清楚的。吃了几天素,就要上西天,那如来佛祖是不收你的。</div><div>不知他是否真的理解明白了。</div><div><br></div> 茶缘<div>我真是佩服我的一个发小,在喝茶上可算得是有灵感的人,不论是什么茶,一到他的嘴里马上能品出好坏。我曾经用同类茶但品级相差无几的试过他,他还真能说出个一二三来。</div><div>什么茶的发源史,什么茶禅一味,茶有几大类,什么茶中三味,饮茶四宝,茶三酒四,什么是清、静、禅、和的境界……可以说他是一概不知。</div><div>坐在茶桌前,你看他喝茶那就是一个字:香!我称他是个有茶缘的人。也是个会喝茶的人。</div><div>一个会喝茶的人是值得深交的人。</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