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凡中执着,在执着中平凡----省“希望之光”专家支教团邵惠华、周晓安的故事

芸芽

<p class="ql-block">  江山是人民,人民是江山。习近平总书记说。</p><p class="ql-block"> 教师是学校,学校是教师。李伟东校长也曾寄语老师。</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城北小学教师团队没有炫目的光环,只有平凡中的坚守。来自金华市金东区的邵惠华和周晓安两位老师,皆五十出头,个不高,一个壮实干练,一个娇小瘦弱,一个活泼随和,一个温婉宁静,教语文的咋一看觉得适合数学,教数学的越看越像教语文。两位老师尽管性格迥异,但工作起来,常常心有灵犀一点通,宛如“兄妹”。</p> <p class="ql-block">  我和这两位老师接触算不上多,所知故事甚少。有的,只是从他(她)们同年级老师那里听到的点点滴滴,比如邵老师就潜伏得很深,他是金东区优秀教师、语文教学能手、优秀政教主任,而晓安老师则是金东区十佳班主任。两位老师自隐光环,默默的在平凡的岗位上耕耘着,悄无声息的散发着光和热。</p> 爱,书写“早”字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三味书屋的桌子上,鲁迅刻了个“早”字。</p><p class="ql-block"> 古语亦云:无利不起早。这“利”听上去似乎总带了那么点市侩气,可倘若没有一种让人有动力的东西在,我想也是寡有情愿为之的。</p><p class="ql-block"> 邵惠华和周晓安两位老师,是把“早” 字刻在心坎上的。</p><p class="ql-block"> 城北的学子,因父母亲上早班或采茶的缘故,很多在早晨六点半就到校了。晨练后的两位老师,看到孩子们因在校门口等候而浪费了宝贵的晨读时间,深感可惜。他们主动和保安对接,愿意承担起孩子们进入校园后的管理任务。此后的日子,两位老师早餐后,都会在第一时间开始巡视整个年段,发现有学生不自觉了,上前温馨提醒,那眼神,那语气,满是浓浓的温情。这无言却温暖的爱走进了学生心里。</p><p class="ql-block"> 时光流逝,一晃就是两年。晨读的老师或许没注意,但两个年级的学生记住了,隔壁班的老师看似不经意的逡巡,有些严厉,也有些期盼。 </p> 欢喜冤家的记录单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城北的孩子学习基础比较薄弱,家长们忙于生计,难免督促不到位。因此,城北的老师通常备有作业登记本和过关记录本,通过这两本“记录本”,及时了解孩子们的学习情况,做好查漏补缺工作。,</p><p class="ql-block"> 晓安老师任教三年级两个班数学。她的手上有两张记录单,一张是记录学生测试成绩的,上面标注着孩子们进步与退步的符号,另一张“记录单”被晓安老师形影不离的带在身边。有一次,我看到晓安老师晚托时间在给学生面批作业,发现她给学生批阅后总会在一张记录单上画上符号,有三角形、0形、五角星、还有“✔”等。</p><p class="ql-block"> 随着晓安老师的介绍,我知道了这些符号的含义:圆圈是表示作业没完成的,打“✔”是完成了或过关了的,三角形是有进步的,五角星是值得表扬的……</p><p class="ql-block"> 晓安老师每周都有一张这样的记录单,这张记录单给她带来了欢乐与希望,同时也给了她许多的困惑与纠结。她说:“和刚到城北相比,我现在心态平稳了,慢工出细活,只要肯花时间,学生会有进步的。”说着,她翻出了一叠的记录单,找出了最初的几张,然后和现在记录单做了比较,进步,是显而易见。 </p><p class="ql-block"> 讲台上,书桌旁,寒来暑往,撒下心血点点;润花蕾,育桃李,春华秋实,拳拳赤诚一片。这不就是晓安老师吗?她用赤诚与坚守换来了孩子们每一点可喜的进步!</p> 大课间的“标杆”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城北有许多“标杆”,有教学“标杆”,有班主任“标杆”,还有师德“标杆”…..这些“标杆”虽然不很“官方”,但在老师心里,是有杆秤的。</p><p class="ql-block"> 邵老师和晓安老师是学校大课间的“标杆”,是老师们公认的。</p><p class="ql-block"> 城北的大课间,可谓学校特色之一,那就是每个班都有老师带头参与,起到领头雁作用。</p><p class="ql-block"> 每逢大课间时间,城北小学的操场上总会出现一道靓丽的风景:在整齐的学生队伍前面,带队老师整齐的排成一排肃然而立。随着激昂的广播韵律响起,所有的老师合着节拍,或伸展双臂,或下蹬,或弯腰,或蹦跳,每个动作都做得非常到位且刚劲有力。在这队伍当中,晓安老师是最年长的一个,也是刚学这套操时敢站在前面示范领操的第一个。</p><p class="ql-block"> 犹记得校运动会前,为使整个年段的早操动作更为整齐划一,晓安老师不知牺牲了多少的休息时间,不但为自己的班级排练,还把整个年段集中起来统一指导,耐心的给孩子们讲动作要领,带着孩子们练习,一遍又一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大课间到了第二段,是跑操环节。为使整个跑操显得整齐有序而又赏心悦目,学校急需一位“标杆”,分管副校长吴松旺把这个重任交给了邵惠华老师。邵老师义不容辞的接受了这一任务,为使跑操的各个方阵整齐划一,节奏一致,酷爱运动的邵老师不断摸索策略,给班级以指导,而他每次都是用最很好的状态,眼观四路,耳听八方,仰首挺胸的跑在队伍前面,成了铁打不动的“标杆”。</span></p> 艰难的平衡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晓安老师来松阳支教,是极不容易的,因为她的家属,身体状况一直不大好,需经常住院治疗。事业与家庭,孰轻孰重?来到松阳后的晓安老师,在艰难“平衡”着,两年下来,她交出了令人感动的答卷。</p><p class="ql-block">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晓安老师的家属病情加重了,为不影响工作,晓安老师和家属商量,是在金华住院治疗?还是到河南郑州?商议的结果,她的家属非常豁达选择了去郑州。有一回,我问起晓安老师家属的病情,晓安老师说,还好的,现在国家也好,费用很多也可以报的。听着晓安老师貌似轻松的回答,我的心里却异常得沉重。</p><p class="ql-block"> 从晓安老师身上,我看到了一位普通老教师的情怀:在困难面前,绝不低头,给予孩子的,永远是最灿烂最温暖的一面。也或许,她把对家属的牵挂,转化成对孩子的关爱,在浓浓的表达着……</p><p class="ql-block"> 晓安老师的家属是幸福的,虽然晓安老师不能陪伴在身边,但只要有空,晓安老师的问候总会穿越时空荡漾在他耳边;晓安老师的学生也是幸福的,亲切有爱的晓安老师会陪伴他们度过在校的每一寸时光;晓安老师的同事也是幸福的,只要有需求,晓安老师总会伸出手,这点,拼班老师江仙娣感触最深。她说,近三个月来,县里的合唱排练,再加上繁重的教学任务,每天忙得团团转,幸好有晓安老师在,班级运转一切如常!</p> 半桶水,也要激起波浪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老师是学校的财富,优秀老师是学校的金名片。</p><p class="ql-block"> 优秀老师的培养,是个体的努力同时也是团队的磨砺。</p><p class="ql-block"> 邵惠华老师多才多艺,教学经验相当丰富,喜欢和同事交流教学心得,尤其是上课经验,二年下来,有十多位老师得到过他的指导。</p><p class="ql-block"> 吴梦倩老师教龄才六年,个人素质相当突出,去年被评为市教坛新苗。在谈及邵老师的“雪中送炭”,感触颇多,写下了这么一段话:</p><p class="ql-block"> “还记得,去年我需要参加一堂综合实践课,当时思路不清晰,愁的焦头烂额。 睿智的邵老师在我教学设计遇到瓶颈的时候总能提点我一二,让我醍醐灌顶,茅塞顿开。他指导我用轻松的语言,自在的状态,由浅入深让孩子们进入学习状态,凸显了“学为中心”的课堂。”</p> <p class="ql-block">  “邵老师,与其说是我的同事,倒更像是我的师傅。不仅是我,只要学校里的年轻老师有需要,邵老师总是会出现在其教室后面,认真听课,耐心指导。我常想:能与邵老师共事,真真感到十分幸运,也非常幸福。邵老师对待学生尽心尽职,用心用情,特别完美地诠释了“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如此师傅,遇之,幸也!”</p><p class="ql-block"> 当老师要有一桶水,其实很难,要有半桶活水,也不容易。不管邵老师有多少水,只要他一捣鼓,就会激起波浪。</p> 后记 <p class="ql-block">  1949年3月23日,毛泽东率领中央机关从西柏坡出发去北平,说了一句幽默的话:今天是进京的日子,我们“赶考”去。 </p><p class="ql-block"> 岁月匆匆,经过一代一代人的奋斗,中国交出了令世界惊叹的答卷,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蜕变。金华市五位老师来松阳支教,也是一次“赶考”。他们的教学理念、教学技艺、敬业精神、师德…..无论是哪个方面,都可圈可点。</p><p class="ql-block"> 酒越藏越香,情越织越淳。五位教师即将离开城北,但他们丝毫没有卸下担子后的惬意轻松,内心依然沉重。五位老师不约而同的谈起了对学校、对老师的留恋和感激,同时也谈到了进城务工子女学习与生活的艰辛。在教育局、组织部牵头的座谈会上,“希望之光”支教团吴忠萍老师根据调查给出了这么一组数据,更让人内心沉重:她所任教的二年级两个班72人,父母亲大专以上学历的凤毛麟角,初中文凭的占43%,小学的占22%,小学未毕业的占5%;父母亲无法帮助辅导作业的,占75%。</p><p class="ql-block"> 五位老师的沉重,其实也是城北教育人的沉重。但我们坚信:"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行走在“赶考”路上,哪怕山高路陡,水急潭深,我们依然会无畏风雨,昂然向前!</p> <h3></h3> <p class="ql-block">撰稿:叶声浩/宋丽云</p><p class="ql-block">审核:叶声浩</p><p class="ql-block">签发:李伟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