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齐鲁科学大讲堂第44期

<p class="ql-block">6月22日,兰山区颜世萍名师工作室所有人员通过网络直播共同观看第44期齐鲁科学大讲堂。继续领略名师风采,感悟科学教育真谛,提升自身教学修养。</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本期活动延续以往的呈现方式,分课例展示、专家点评和总结发言三部分。</span></p> 课例展示 <p class="ql-block">五节课例同属于地球与宇宙领域第15个大概念,依次是《太阳能》、《常规能源》、《开发新能源》、《气象灾害对人类的影响》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五节课例自成一体,体现了地球是人类生存的家园这一大概念下人类生存与能源的关系。</p> <p class="ql-block">《太阳能》一课,分三个主要环节:了解太阳能,制作太阳能产品和太阳能的开发。使学生知道太阳能是生活中可利用的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并树立合理开发、使用太阳能的意识。</p> <p class="ql-block">《常规能源》一课,通过认识常规能源及用途、了解煤石油天然气与太阳能之间的关系、煤石油天然气属不可再生资源等方面,树立节约能源的意识。</p> <p class="ql-block">《开发新能源》一课围绕新能源是什么以及新能源的特点,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和树立正确的能源观,使学生了解新能源开发的有关举措,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p> <p class="ql-block">《气象灾害对人类的影响》一课通过四个学习活动使学生了解台风、洪涝、干旱等气象灾害的成因及其对人类的影响,让学生能运用分析、推理、概括等科学方法,对气象灾害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树立保护环境的重要意识。</p> <p class="ql-block">《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一课设计了三个教学环节,使学生通过查阅和分析资料,认识到人类活动对身边的动植物和自然环境产生的正面和负面的影响,培养学生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p> 专家点评 <p class="ql-block">周晓静老师对五节课例逐一点评,列举优点,对不足之处进行细致指导,如“了解、理解、掌握、灵活和综合运用”体现出的学生掌握知识所要达到的具体水平;教学设计要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等等。周老师的点评面面俱到,引导老师用更专业的方式、更周到的方法设计一节课。</p> <p class="ql-block">颜世萍老师同样对五节课例进行详细指导,有课标的整体内容分析,有授课年级的调整,有教学中环节、细节的处理,还有以回顾旧知去理解新知等等教学方法和技巧,始终以学生为本,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课的设计与实施。</p> <p class="ql-block">每一次的点评都是与科学教育专家近距离接触,感悟专家思想的宝贵时机,反复听、细致听,让我们收获教育智慧,积累教学经验,实现专业的快速成长。</p> 总结发言 <p class="ql-block">卢主任肯定了五位课例开发教师的付出,同时,对老师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的指导思想进行了明确和提升:以大概念的认知为最终指向。教学不仅是一个知识点、一个实验方案或一项操作技能,而是学生通过这一项项的活动感受到人与地球、与自然界的密切关系。最后,卢主任对下一步科学大讲堂的进度与内容进行了规划,为老师们专业素养的提升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p> 在线学习 反思提升 <p class="ql-block">  学习第44期齐鲁大课堂有感</p><p class="ql-block"> 临沂三小 陈冉冉</p><p class="ql-block">通过观看学习齐鲁科学大讲堂第44期东营淄博专场,我收获很多,感受颇深。</p><p class="ql-block">徐菲菲,许建秀,孟庆福,赵桂琴和孙树红五位老师的课例各具特色,不仅展示出了扎实的基本功和高水平的业务能力,也都体现出了每位老师的敬业心。五位老师的课例,能够紧扣课题标准,学情分析到位,组织活动安排合理,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能够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p><p class="ql-block">听了两位专家的点评,我对课例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学到了很多先进的教法,也从科学课中学到了有关传统文化的知识,这让我深深地感受到科学课既有趣又能学到很多知识。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会时刻向各位优秀的老师学习,努力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p> <p class="ql-block">  学习《齐鲁科学大讲堂》有感</p><p class="ql-block"> 临沂二小董自华</p><p class="ql-block">今天有幸参加齐鲁科学大讲堂,认真聆听了五位老师的优秀课例和专家点评,受益匪浅,备受启发。五位老师们的课例展示非常精彩,他们根据学生的学情,联系生活实际际,从课堂引入、知识探究、活动设计和拓展环节等都进行了精心的准备和设计,学习中重点培养孩子的观察、描述、探究、实践等科学素养。然后是专家的精彩点评,从概念的解说,课件细节方面和知识的梳理辩证都有理有据,都让我对五节课的知识的重难点环节设计有了更精细,更科学、更严谨的认识和理解,这对我以后的教育教学有着重要的帮助和启发。相信通过本次齐鲁科学大讲堂的学习,在各位名师、专家的引领下,我会成为一名有科学专业素养的老师,担负起小学科学教育的责任,做一名合格的科学教师。</p> <p class="ql-block">  自然,生存之本;科学,共生之弩 ——齐鲁大讲堂44期观后感</p><p class="ql-block"> 刘晓林</p><p class="ql-block">又是周二了,科学盛宴如约而至。</p><p class="ql-block">今天学习了徐菲菲老师的《太阳能》、许建秀老师的《常规能源》、孟庆福老师的《开发新能源》、赵桂芹老师的《气象灾害对人类的影响》、孙树红老师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五节精彩的教学课例。</p><p class="ql-block">徐老师的《太阳能》以调查问卷的形式让学生初步了解太阳能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在学生充分了解了太阳能的优点之后,引导学生认识光控太阳能路灯,并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制作光控阳光瓶。不过,电路图非常复杂,对小学生来说很难,所以这个知识点应该是本课的一个教学难点。依据电路图制作光控阳光瓶属于开发制作太阳能科技产品,不但让学生复习了四年级学过的有关电路的知识,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p><p class="ql-block">许老师的《常规能源》通过两个生动的视频向学生介绍了煤和石油的形成过程,在这个活动中,学生理解了为什么说煤和石油都是不可再生的能源。在资料搜集的过程当中培养了学生信息收集的能力。</p><p class="ql-block">孟老师的《开发新能源》一课,先让学生认识常规能源对环境的影响,然后自然的过渡到人类要开发新能源。学生通过完成新能源任务单,树立正确的能源观。</p><p class="ql-block">赵老师的《气象灾害对人类的影响》通过各种气象灾害的动图视频,拉近了学生与气象灾害之间的距离。学生交流分享各种气象灾害资料,达成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的共识。最后抛给学生一个问题作为拓展:面对节能减排,我们可以做些什么?通过这个活动,学生明白了,我们虽然小,但也可以从自身做起,为节约能源做贡献。</p><p class="ql-block">孙老师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一课,以震撼的澳大利亚大火视频导入,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然后通过辩论赛让学生知道人与自然之间是相互影响的。再通过都江堰等资料补充,让学生理解“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最后通过自评、互评、师评等多种评价方式,把本课的教学目标落到了实处。</p><p class="ql-block">最后周老师,颜老师和卢老师对五节课进行了点评。专家老师的精准到位的点评,细致的分析更是为这五节课锦上添花。我们在聆听中也学到了更多的教学的方法。专家老师严谨的教学态度令人钦佩,非常值得我们学习。</p> ☀☀☀ <p class="ql-block">工作紧凑,生活忙碌,无论身处何处,我们心中不灭的是对教育的坚守与执着。在专家团队的引领下,我们兰山区小学科学界的老师们追求不断进步,为学生科学素养的全面发展保驾护航。</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