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根据农业农村部、省农业农村厅关于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统一部署安排,我市积极推进第三次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征集工作,通过对会宁、靖远、景泰县,平川、白银区农作物种质资源进行了全覆盖普查与征集,进一步摸清了我市农作物种质资源的本底,基本完成了第三次普查阶段性任务,采集数据500多条,收集140份特色优质种质资源,为实现地方老品种、濒危、珍稀资源的有效保护、促进现代种业发展和粮食安全起了积极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甘肃省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启动后,我市成立了由市政府副市长高云翔任组长,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刘正祥为副组长,市科技局、财政局、局属相关二级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白银市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领导小组和实施小组,并制定印发了《白银市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实施方案》,各县(区)也分别制定了实施方案,明确了时间表、路线图,确保了普查征集行动稳步推进、顺利实施。</p><p class="ql-block"> 二是加大宣传引导。积极利用广播、网络等媒体,对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的目的意义、目标任务等进行广泛宣传,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span style="font-size: 18px;">共深入40个乡镇,408个行政村,走访群众3800多人次,行程2.3万公里;张贴公告标语200多条,发放宣传资料12000份,深入开展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宣传,为种质资源普查活动营造良好氛围,增强广大群众种质资源保护意识,</span>提高广大干部和农民群众的认知度和参与热情,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为种质资源普查征集奠定良好的社会环境。</p><p class="ql-block"> 三是开展业务培训。组织技术人员参加全国、省上普查与征集视频培训会议,<span style="font-size: 18px;">统一组织各县区业务骨干培训,邀请省种子总站站长、研究员常宏,省农科院作物所副所长、研究员张建平进行业务指导,先后三次组织召开全市普查与收集工作推进会议,共参加200余人次,帮助普查收集骨干进一步系统掌握普查收集等操作技术,</span>通过学习相关业务知识,提高了资源普查与征集人员的业务素质,为开展种质资源普查与征集打下了坚实基础。</p> <p class="ql-block"> 四是强化工作推进。 通过中期检查和随机检查等方式对普查与收集行动执行进度和完成情况进行督导,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进行现场培训,确保此次普查与收集任务圆满完成。</p><p class="ql-block"> 各县区承接普查任务的单位通过与统计局、史志办、档案局、气象局、自然资源、民族宗教事务、水务等相关部门配合查阅有关资料,走访农业系统退休的老领导、老专家、基层田秀才等为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提供信息、献计献策。</p><p class="ql-block"> 普查队深入种植大户、偏远山区、农户田间地头调查摸底,从采集种质资源生长表现,到整理资源信息,对收集的种质资源筛选提纯,历时150天、行程2.5万公里、覆盖全区56个乡镇,共征集种质资源140份,做到全覆盖、细辨别、应收尽收。<span style="font-size: 18px;">所征集实物样品正在进行芽率、净度、纯度检验分析,待省上相关专家进一步甄别、鉴定,达到标准后再上交省农科院种质资源库。</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