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 里仁篇》小学第一协作组诵读感思合集

美友14299338

<p class="ql-block">  “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孔子在此反复强调:一个人立位,让他人知己的最好方式就是德才兼备。孔子倡导的“仁”便是至高之徳,忠恕之义。尽己之心以待人谓之忠;推己之心以及人谓之恕,忠恕则是学者当下之工夫,人人可以尽力。推己及人,我常怀着诚惶诚恐的心情和大家一起阅读,我深知每个人都是学校的主力,每天都面对纷繁复杂的事情,每天都会筋疲力尽、声嘶力竭;我更懂得没有逼迫,就没有成长。于是和大家一起践行阅读的心慢慢笃定。 大家的坚持让我感动。相信今后的我们仍会以德为首,以爱为源,信守承诺,宽厚仁慈,那未来的我们定会不愠不火,成长自期。 </p><p class="ql-block"> 大家好,每周三是我们第一协作组国学经典阅读日。今天是6月23日,我是刘召英,由我开启《里仁篇第四》的阅读。本篇包括26章,主要内容涉及到义与利的关系问题、个人的道德修养问题、孝敬父母的问题以及君子与小人的区别。这一篇包括了儒家的若干重要范畴、原则和理论,对后世都产生过较大影响。</p><p class="ql-block">阅读建议:</p><p class="ql-block">1.精读原文,摘抄好句,上传音频,感思结合。</p><p class="ql-block">2.请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或生活实际,对某一章节或语句谈自己的思索与感悟。感思可长可短,但一定真情表达。请大家于今天21:00前将读书感悟分享至微信群,期待大家的精彩分享!</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阅读分享</span></p><p class="ql-block">阅读日期:2021年6月23日</p><p class="ql-block">阅读分享人:金阳街道程坞小学蔡淑芳</p><p class="ql-block">阅读书目:《论语》</p><p class="ql-block">阅读章​节:《里仁篇第四》P39~47</p><p class="ql-block">阅读吟诵:见录音。</p><p class="ql-block">阅读摘抄:</p><p class="ql-block">1.【原文】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p><p class="ql-block">【译文】孔子说:“居住在有仁德风气的地方是美好的。选择住所而不择又仁风的地方,怎么能说是聪明的呢?</p><p class="ql-block">2.【原文】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p><p class="ql-block">【译文】孔子说:“不仁之人不能长久处在贫困之中,也不能长久处在安乐之中。有仁德的人安于仁道,聪明的人知道行仁道有利于己。”</p><p class="ql-block">3.【原文】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p><p class="ql-block">【译文】孔子说:“财富与官位是人人所想往的,但若不以正当的方法获得,君子不会去享有这样的富贵。贫穷与卑贱是人人所厌恶的,但若不是行为失当而得此结果,君子不会去摆脱这样的贫贱。君子丧失了仁德,又怎么能成就声名?君子即使是一顿饭的片刻时间也不会违背仁德,虽仓猝急迫也一定实行仁德,虽颠沛流离也一定实行仁德。”</p><p class="ql-block">4.【原文】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p><p class="ql-block">【译文】孔子说:“我未曾见到喜好仁的人和厌恶不仁的人。喜好仁的人,认为没有任何事物能高于仁;厌恶不仁的人,他实行仁,是不使任何不仁的事情出现在自己身上。有谁能在一天里用全力去实行仁呢?我没见过力量又不够的。或许还是有这样的人吧,只是我没有见到。</p><p class="ql-block">5.【原文】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p><p class="ql-block">&nbsp; 【译文】孔子说:“看见贤者,就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就反省自己做得怎么样。”</p><p class="ql-block">阅读感悟:自我反省是道德修养的一种方法,经常反省自己,可以去除心中的杂念,理性地看待自己,快速地改掉自己的缺点,完善自己的道德境界。《为政篇第二》中提到,曾子每日“三省吾身”,在此孔子又提出了“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的修养方法,就是为了说明在一个人完善自己的人格和学问,提高道德修养的过程中,自省的重要作用。</p><p class="ql-block"> 在人的一生中,重要的不是你能做出什么伟大功业,而是能否战胜自己。战胜自己,就是促使自己内心向善力量的增长,去除心中的不良念头,塑造和重建自己的人格,而要做到这一点,没有自省是办不到的。自省的方法很多,比如慎独和曾子的三省吾身,这两个方法都注重内在的感悟。见贤思齐,是寻找一个进德修身的人生榜样;而见不贤内自省,则是找一个反面典型。以正面形象作指引,以反面教材作镜鉴,不失为自我修养的捷径。其实,一个人起点低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积极进取的精神;人有缺点或者过失也不可怕,可怕的是满身错误而不知。面对我们自己的种种不足或过失,如果能够正视它、改正它,就没有什么可担忧的了。</p> <p class="ql-block">阅读日期:2016年6月23日</p><p class="ql-block">阅读分享人:阳信县商店镇中心小学&nbsp;&nbsp;李芳</p><p class="ql-block">阅读书目:《论语》</p><p class="ql-block">阅读章节:《里仁篇第四》</p><p class="ql-block">阅读吟诵:见录音</p><p class="ql-block">阅读摘抄:</p><p class="ql-block">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p><p class="ql-block">【译文】孔子说:“居住在有仁德风气的地方是美好的。选择住所而不择有仁风的地方,怎么能说是聪明的呢?”</p><p class="ql-block">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p><p class="ql-block">【译文】孔子说:“不仁之人不能长久处在穷困之中,也不能长久处在安乐之中。有仁德的人安于仁道,聪明的人知道行仁道,聪明的人知道行仁道有利于己。”</p><p class="ql-block">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p><p class="ql-block">【译文】孔子说:“只有仁者能真正喜爱人,能真正厌恶人。”</p><p class="ql-block">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p><p class="ql-block">【译文】孔子曰:“如果立志于仁,就没有恶行了。”</p><p class="ql-block"> 阅读感悟:仁集中体现了孔子对于人的哲学思考,直接关系到孔子社会理想与政治原则的重大问题。仁作为道德修养,又以各种形式,随时随地反应在实际生活中。其实无论是社会理想还是我们的现实生活,都应培养自我实现的主体性与担当意识和遵法守德的人生价值的取向。</p> <p class="ql-block">阅读日期:2021年6月23日</p><p class="ql-block">阅读书目:《论语》</p><p class="ql-block">阅读分享人:洋湖乡中心小学 &nbsp;吕洪艳</p><p class="ql-block">阅读章节:《里仁第四》p40~47</p><p class="ql-block">阅读吟诵:见录音。</p><p class="ql-block">阅读摘抄:​</p><p class="ql-block">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p><p class="ql-block">【译文】孔子说:“居住在有仁德风气的地方是美好。选择住所而不择有仁风的地方,怎么能说是聪明的呢?”</p><p class="ql-block">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p><p class="ql-block">【译文】孔子说:“不仁之人不能长久地处在穷困之中,也不能长久地处在安乐中。有仁德的人安于仁道,聪明的人知道行仁道有利于自己。”</p><p class="ql-block">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已知,求为可知也。”</p><p class="ql-block">【译文】孔子说:“不要愁没有职位,而应愁自己用什么胜任其位。不要愁没有人知道自己,而应求自己能有什么可以使人知道的。”</p><p class="ql-block">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p><p class="ql-block">【译文】孔子说:“看见贤者,就想着向他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就反省自己做的怎么样。”</p><p class="ql-block">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p><p class="ql-block">【译文】孔子说:“君子说话要谨慎,而行动要敏捷。”</p><p class="ql-block">子曰:“德不孤,必有邻。”</p><p class="ql-block">孔子说:“有德之人不会孤单,必定会有与他亲近的人。”</p><p class="ql-block">&nbsp;阅读感悟:本章的话题是“仁”,“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内容,仁作为道德修养,以各种形式,随时随地反映在实际生活中。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与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耳濡目染,都会受到仁德者的影响;反之,就不大可能养成仁的情操,我想这应该就是“里仁为美”。每个人的道德修养既是自身的事,但又与所处的外界环境有关。“仁者安仁,知者利仁”,作为一名老师要“安于仁,会行仁”,注时刻意个人的职业道德操守,在任何环境下都要做到矢志不移,坚守教书育人的初心。“见贤思齐,见不贤内自省。”我们在工作中要善于取别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同时又以别人的过失为鉴,不重蹈别人的旧辙。“德不孤,必有邻。”有德之人,必有君子相伴。我们在追求追求师德的道路上,从来不缺乏志同道合的人。</p> <p class="ql-block">阅读日期:2021年6月23日</p><p class="ql-block">阅读书目:《论语》</p><p class="ql-block">阅读分享人:第一实验学校李海燕</p><p class="ql-block">阅读章节:《里仁篇第四》p39~47</p><p class="ql-block">阅读吟诵:见录音。</p><p class="ql-block">阅读摘抄:​</p><p class="ql-block">1、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p><p class="ql-block">【译文】孔子说:“居住在有仁风的地方才好。选择住处,不居住在有仁风的地方,怎能说是明智呢?”</p><p class="ql-block">2、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p><p class="ql-block">【译文】孔子说:“没有仁德的人不能够长久地安于穷困,也不能够长久地处于安乐之中。有仁德的人长期安心于推行慈爱精神,聪明的人认识到仁对他有长远的利益而实行仁。”</p><p class="ql-block">3、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p><p class="ql-block">【译文】孔子说:“只有讲仁爱的人,才能够正确地喜爱某人、厌恶某人。”</p><p class="ql-block">4、子曰:“苟志於仁矣,无恶也。”</p><p class="ql-block">【译文】孔子说:“如果立志追求仁德,就不会去做坏事。”</p><p class="ql-block">5、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p><p class="ql-block">【译文】孔子说:“曾参呀!我的学说可以用一个根本的原则贯通起来。”曾参答道:“是的。”孔子走出去以后,其他学生问道:“这是什么意思?”曾参说:“夫子的学说只不过是忠和恕罢了。”</p><p class="ql-block">6、子曰:“德不孤,必有邻。”</p><p class="ql-block">【译文】孔子说:“品德高尚的人不会孤独,一定有志同道合的人和他做伴。”</p><p class="ql-block">阅读感悟:“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孔子与曾参的这段话,点明了孔子思想的核心,即“忠恕”。 “忠”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恕”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将“忠”与“恕”合起来,便可充分理解它的要义是“爱人”—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将心比己,推己及人,这是广义之爱,即大爱,这也是孔子一以贯之的“爱人即仁”的思想。孔子这种“仁”的思想,在历史上发挥过积极的作用,即使在社会高度发达的今天也仍有积极意义,它告诉我们人应该保留其善的一面,成为有仁德的人。做仁德之人,才能自我和谐并与人和谐,人人和谐了,我们的社会也就和谐了。</p> <p class="ql-block">阅读日期:2016年6月23日</p><p class="ql-block">阅读分享人:阳信县实验小学&nbsp;&nbsp;田朝霞</p><p class="ql-block">阅读书目:《论语》</p><p class="ql-block">阅读章节:《里仁篇第四》</p><p class="ql-block">阅读吟诵:见录音</p><p class="ql-block">阅读摘抄:</p><p class="ql-block">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p><p class="ql-block">【译文】孔子说:“居住在有仁德风气的地方是美好的。选择住所而不择有仁风的地方,怎么能说是聪明的呢?”</p><p class="ql-block">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p><p class="ql-block">【译文】孔子说:“不仁之人不能长久处在穷困之中,也不能长久处在安乐之中。有仁德的人安于仁道,聪明的人知道行仁道,聪明的人知道行仁道有利于己。”</p><p class="ql-block">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p><p class="ql-block">【译文】孔子说:“看见贤者,就想着向他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就反省自己做的怎么样。”</p><p class="ql-block">子曰:“德不孤,必有邻。”</p><p class="ql-block">【译文】孔子说:“有德之人不会孤单,必定会有与他亲近的人。”</p><p class="ql-block">阅读感悟:“见贤思齐”“择善而行”。对于那些能够让自己不断变好的习惯,我们要努力地保持和发扬,并让它来带动自己向善向好;对于那些可能给自己造成负面影响的行为,一定要在引起重视的同时,及时将其摒弃于身外。“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自己这学期教学三年级语文,刚刚和孩子们温习了这句名言,同样勉励自己,多和那些处事积极、为人乐观的朋友交往,这会在潜移默化之中激励自己,让自己充满昂扬的斗志,拥有不怕失败的乐观精神。 因而警示自己:保持一颗上进心,时时追求进步,时时向身边的人学习,时时保持谦虚谨慎,时时虚怀若谷,常常自省自问,今后要通过学习求得自身的素质提高和能力增强。</p> <p class="ql-block">阅读日期:2021年6月23日</p><p class="ql-block">阅读分享人:商店镇中心小学 张燕燕</p><p class="ql-block">阅读书目:《论语》</p><p class="ql-block">阅读章​节:《里仁篇第四》P39~47</p><p class="ql-block">阅读吟诵:见录音。</p><p class="ql-block">阅读摘抄:</p><p class="ql-block">1.原文: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p><p class="ql-block">译文:孔子说:跟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才是好的。如果你选择的住不是跟有仁德的人在一起,怎么能说你是明智的呢?</p><p class="ql-block">2.原文: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p><p class="ql-block">译文:孔子说:富裕和显贵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就不会去享受的;贫穷与低贱是人人都厌恶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去摆脱它,就不会摆脱的。君子如果离开了仁德,又怎么能叫君子呢?君子没有一顿饭的时间背离仁德的,就是在最紧迫的时刻也必须按照仁德办事,就是在颠沛流离的时候,也一定会按仁德去办事的。</p><p class="ql-block">3.原文: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p><p class="ql-block">译文:孔子说:见到贤人,就应该向他学习、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自我反省(自己有没有与他相类似的错误)。</p><p class="ql-block">阅读感悟:《里仁篇》是《论语》的第四章,是论语核心思想“仁”的重点阐述,在《论语》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其阐述了仁的最基本的存在范围,如何去做一个有仁德的人,君子与小人之别,都是围绕“仁”这一是非辨别标准进行的。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都明白,外在环境对人各方面的影响极大,直接影响到人的整体素质、人生观、价值观、生活品位、处世方式等等。学校,作为教育人培养人的主阵地,应该十分重视良好校园氛围的创设。社会上影响较大的“择校”现象,其实择的也就是学校的氛围。很多学校都提出了营造某某校园的口号,很振奋人心。如果真正落到实处的话,前景十分喜人。作为老师,作为教育的守望者,我们盼望着琅琅的书声充满校园,盼望着好学、礼让之风弥漫校园,盼望着文明之花开遍校园,让就学于思的孩子能健康幸福地成长。如此,学校、教师都应允了相应的社会职责,何愁培养不出祖国之栋梁。</p> <p class="ql-block">阅读日期:2021年6月23日</p><p class="ql-block">阅读分享人:阳信县第一实验学校&nbsp;&nbsp;唐国美</p><p class="ql-block">阅读书目:《论语》</p><p class="ql-block">阅读章节:《里仁篇第四》</p><p class="ql-block">阅读吟诵:见录音</p><p class="ql-block">阅读摘抄:</p><p class="ql-block">1.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p><p class="ql-block">&nbsp;译文:孔子说:“看到有德行的贤人,要想到跟他一样好;看到德行不好的人,内心要自我反省,是不是跟他一样?”</p><p class="ql-block">&nbsp;2.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p><p class="ql-block">&nbsp;译文:孔子说:“服侍父母时,应该低心柔声劝谏父母的不是处,如果父母执拗不肯依从我们的意志,仍然要继续孝敬不违背。即使因此而受劳受苦,也不怨言怨色。”几:委婉。谏:劝阻。劳:忧愁。</p><p class="ql-block">&nbsp;3.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p><p class="ql-block">&nbsp;译文:孔子说:“父母还健在的时候,为人子女不适宜到太远的地方去,真不得已要到远方去的时候,也必须有个固定的处所。”</p><p class="ql-block">&nbsp;4.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p><p class="ql-block">&nbsp;译文:孔子说:“在三年里没有改变父亲好的处世原则,可以说是孝了。”</p><p class="ql-block">&nbsp;5.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p><p class="ql-block">&nbsp;译文:孔子说:“父母的年纪,做女子的不能不记得。一方面为他们得享高寿而欢喜,一方面为他们日渐老迈而担忧。”</p><p class="ql-block">阅读感悟:“父母在,不远游。”这句话是儿时就有耳闻的,心中就产生了许多困惑,不是说“大丈夫,志在四方,四海为家”,这两者难道不矛盾么?我该不该出去闯荡呢?一连串的问题在当时的年纪是难以回答的。而工作以后,才真正的理解了它的完整版本“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nbsp;此时才豁然开朗,紧跟着也阅读了一些关于这句话的学者的见解,慢慢的就形成了自己的理解。我们如果有空还是尽量多回家陪陪父母,每一个父母都会说:“你们忙,就不用回来了。”其实父母很是盼望子女能够常回家,多陪陪他们,哪怕只是聊聊天。工作的我们很少与父母谈心事,其实父母很希望了解了解子女的身体与心理状况。父母不要什么物质的享受,那都是一些虚无的东西,父母最需要的是作为子女的爱。有一句话一直让我铭记“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是多么的悲剧,我不愿去重蹈覆辙,那么,就是现在,好好地爱父母,无论是否“远游”,在交通工具发达的今天,是没有距离,没有“远游”这个词,关键在于你的心是否真的已经远去,你的心里还有没有深深爱着你的父母。</p><p class="ql-block">&nbsp;</p><p class="ql-block">&nbsp;</p> <p class="ql-block">阅读日期:2021年6月23日</p><p class="ql-block">阅读书目:《论语》</p><p class="ql-block">阅读分享人:温店镇中心小学&nbsp;孙伟</p><p class="ql-block">阅读章节:《里仁篇第四》p39~47</p><p class="ql-block">阅读吟诵:见录音。</p><p class="ql-block">阅读摘抄:</p><p class="ql-block">1.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p><p class="ql-block">【译文】孔子说:“居住在有仁爱的地方最好。选择居住环境而不讲究仁德,怎么算是聪明?”</p><p class="ql-block">2.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p><p class="ql-block">【译文】孔子说:“财富和地位,都是人人想要的,不用正当的手段获得,君子是不愿意享用此富贵的。贫穷和地位低贱,是每个人都厌恶的,不是因为正当的手段招来的,失去不掉的。君子离开了仁德,还怎么去成就君子之名呢?君子是连一顿饭的功夫也不能违背仁德的,仓促紧迫的时候是这样,颠沛流离的时候也是这样。”</p><p class="ql-block">3.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p><p class="ql-block">【译文】孔子说:“按照个人利益的标准来行事,就会招致很多抱怨。”</p><p class="ql-block">4.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p><p class="ql-block">【译文】孔子说:“看到别人身上优秀的方面就要想着向他这方面看齐,看到别人身上不足的地方,就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这方面的毛病。”</p><p class="ql-block">5.子曰:“德不孤,必有邻。”</p><p class="ql-block">【译文】孔子说:“有道德的人不会孤独,一定会有朋友。”</p><p class="ql-block">阅读感悟:读完本篇,突然想起“孟母三迁”的故事,居住环境的选择对个人成长、生存极其重要。“身边的人讲究仁德,且处理生活中的事情要以道义为标准,而不是以个人利益为标准。”这是一种很美好的生活,要求人人完美!其实“人无完人”,再好的人都存在缺点和不足,再坏的人身上也会有闪光点。就像我们的学生,也许成绩不好的更尊敬老师,不爱回答问题的正是最爱劳动的那一个......我始终觉得仁德远比成绩可贵!</p><p class="ql-block"> “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省”一直是我为人处世的座右铭。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人的为人处世方式也不是所有人能接受的,不必过分在意他人的评论,只要跟随自己的内心做一个有仁德的君子即可!</p><p class="ql-block">&nbsp;</p> <p class="ql-block">阅读日期:2021年6月23日</p><p class="ql-block">阅读分享人:金阳街道张黄小学 &nbsp;&nbsp;郭书国</p><p class="ql-block">阅读书目:《论语》</p><p class="ql-block">阅读章节:《里仁篇第四》p39~47</p><p class="ql-block">阅读吟诵:见录音。</p><p class="ql-block">阅读摘抄:​</p><p class="ql-block">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p><p class="ql-block">【译文】孔子说:“只有仁者能真正喜爱人,能真正厌恶人。”</p><p class="ql-block">子曰:“苟志于仁,无恶也。”</p><p class="ql-block">【译文】孔子说:“如果立志于仁,就没有恶行了。”</p><p class="ql-block">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p><p class="ql-block">【译文】孔子说:“君子对于天下之事,没有必定要这样做的,也没有必定不这样做的,所做唯求合乎义。”</p><p class="ql-block">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p><p class="ql-block">【译文】孔子说:“君子心怀道德,小人心怀乡土;君子心怀法度,小人心怀恩惠。”</p><p class="ql-block">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p><p class="ql-block">【译文】孔子说:“君子懂得的是义,小人懂得的是利。”</p><p class="ql-block">阅读感悟:本篇关于仁的,孔子谈得很多。“里仁为美。”从居住场所有仁德风气的地方是美好的。“苟志于仁矣,无恶也。”从立志于仁德,行善无邪恶。“君子去仁,恶乎名?”从成就声名上,要有仁德。“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从观察周围的人,得出仁是大家共同的愿望。仁作为道德修养,以各种形式,随时随地反映在实际生活中。孔子认为仁是礼乐得以实施的根本,有礼有序。关于君子的论述,本章含有好几条。“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君子所做要合乎“义”。“君子怀德。”“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心中所装的是仁义德。“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这句是毛主席所喜爱的,并把“讷”“敏”字分别用于两个女儿名字。君子在说话上要谨慎,外显迟钝,行事敏捷。一语道破了为人处世的玄机,即少说话多做事。这是君子所为,孔子不仅强调“讷于言”,更强调“敏于行”。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说大话容易,做成事困难。</p> <p class="ql-block">阅读日期:2021年6月23日</p><p class="ql-block">阅读书目:《论语》</p><p class="ql-block">阅读分享人:金阳街道程坞小学 &nbsp;&nbsp;&nbsp;崔淑霞</p><p class="ql-block">阅读章节:《里仁第四》p40~47</p><p class="ql-block">阅读吟诵:见录音。</p><p class="ql-block">阅读摘抄:​</p><p class="ql-block">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p><p class="ql-block">【译文】孔子说:“居住在有仁德风气的地方是美好。选择住所而不择有仁风的地方,怎么能说是聪明的呢?”</p><p class="ql-block">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p><p class="ql-block">【译文】孔子说:“父母在世,不离家远行,如果要外出也必须有确定的去处。”</p><p class="ql-block">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已知,求为可知也。”</p><p class="ql-block">【译文】孔子说:“不要愁没有职位,而应愁自己用什么胜任其位。不要愁没有人知道自己,而应求自己能有什么可以使人知道的。”</p><p class="ql-block">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p><p class="ql-block">【译文】孔子说:“看见贤者,就想着向他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就反省自己做的怎么样。”</p><p class="ql-block">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p><p class="ql-block">【译文】孔子说:“侍奉父母,若父母有过错应委婉劝阻,看到自己的意思不被听从,仍然恭恭敬敬而不冒犯他们,只是内心忧愁,但不怨恨。”</p><p class="ql-block">子曰:“德不孤,必有邻。”</p><p class="ql-block">【译文】孔子说:“有德之人不会孤单,必定会有与他亲近的人。”</p><p class="ql-block">&nbsp;阅读感悟: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它的意思就是说,居住在有仁德的地方才是美好的。如果不选择有仁德的住处,哪能算得上是明智呢?德不孤必有邻,它的意思是有德之人不会孤单,必定会有与他亲近的人。都强调优秀的外在环境、氛围对人的影响。</p><p class="ql-block">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都明白,外在环境对人各方面的影响极大,因为自小就接受某种环境的浸润熏陶,不自觉间已经将其融为自身的一部分。就像整日与博雅的大家为伍、与高手过招一样,自己的水平在不经意中就有了长进。处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学校,作为教育人培养人的主阵地,良好校园氛围的创设对整个学校有潜移默化的影响。班级里有了良好的班风,能给学生塑造积极向上的氛围,不自觉的就促使学生向健康向上的方向发展。</p> <p class="ql-block">阅读日期:2021年6月23日</p><p class="ql-block">阅读分享人:温店镇蔡王小学巩希琳</p><p class="ql-block">阅读书目:《论语》</p><p class="ql-block">阅读章​节:《里仁篇第四》P39~47</p><p class="ql-block">阅读吟诵:见录音。</p><p class="ql-block">阅读摘抄:</p><p class="ql-block">1.【原文】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p><p class="ql-block">【译文】孔子说:“居住在有仁德风气的地方是美好的。选择住所而不择又仁风的地方,怎么能说是聪明的呢?</p><p class="ql-block">2.【原文】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p><p class="ql-block">【译文】孔子说:“不仁之人不能长久处在贫困之中,也不能长久处在安乐之中。有仁德的人安于仁道,聪明的人知道行仁道有利于己。”</p><p class="ql-block">3.【原文】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p><p class="ql-block">【译文】孔子说:“财富与官位是人人所想往的,但若不以正当的方法获得,君子不会去享有这样的富贵。贫穷与卑贱是人人所厌恶的,但若不是行为失当而得此结果,君子不会去摆脱这样的贫贱。君子丧失了仁德,又怎么能成就声名?君子即使是一顿饭的片刻时间也不会违背仁德,虽仓猝急迫也一定实行仁德,虽颠沛流离也一定实行仁德。”</p><p class="ql-block">阅读感悟:成事先成人,做人先立德。人无德不立,孔子所言的"仁",在我看来就是道德仁义。做人要善良要懂得感恩、要诚实。一个成功的人必定是一个优秀的人,成功因素很多,并不是单单能力所决定的,往往"高情商"的人更易成功,正所谓"天时地利人和"。高情商的人往往人缘好,朋友多,人气旺,更易得到好友、贵人相助,更易走向成功。</p> <p class="ql-block">阅读日期:2021年6月23日</p><p class="ql-block">阅读书目:《论语》</p><p class="ql-block">阅读分享人:阳信县特殊教育学校 韩素芹</p><p class="ql-block">阅读章节:《里仁篇第四》p39~47</p><p class="ql-block">阅读吟诵:见录音。</p><p class="ql-block">阅读摘抄:</p><p class="ql-block">1.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p><p class="ql-block">【译文】孔子说:“居住在有仁爱的地方最好。选择居住环境而不讲究仁德,怎么算是聪明?”</p><p class="ql-block">2.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p><p class="ql-block">【译文】孔子说:“财富和地位,都是人人想要的,不用正当的手段获得,君子是不愿意享用此富贵的。贫穷和地位低贱,是每个人都厌恶的,不是因为正当的手段招来的,失去不掉的。君子离开了仁德,还怎么去成就君子之名呢?君子是连一顿饭的功夫也不能违背仁德的,仓促紧迫的时候是这样,颠沛流离的时候也是这样。”</p><p class="ql-block">3.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p><p class="ql-block">【译文】孔子说:“按照个人利益的标准来行事,就会招致很多抱怨。”</p><p class="ql-block">4.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p><p class="ql-block">【译文】孔子说:“看到别人身上优秀的方面就要想着向他这方面看齐,看到别人身上不足的地方,就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这方面的毛病。”</p><p class="ql-block">5.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p><p class="ql-block">【译文】孔子说:“事奉父母,若父母有过错应委婉地劝阻,看到自己的意思不被听从,仍然恭恭敬敬而不冒犯他们,只是内心忧愁,但不怨恨。”</p><p class="ql-block">6.子曰:“德不孤,必有邻。”</p><p class="ql-block">【译文】孔子说:“有道德的人不会孤独,一定会有朋友。”</p><p class="ql-block">阅读感悟:读完第四篇,我记忆犹新的是,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这句话一直以来我特别喜欢,我们遇到一个特别优秀的人,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情,如果能与之共事,那是何等的幸运,这样自己就可以向他看齐,向他请教,向他学习,然后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能力。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读到这里的时候我也特别地感慨,特别是自己做了母亲之后,才真正懂得做一名父母的不容易,我们不仅要以身作则,起到好的示范作用,还要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父母的职责是何其的重要?如何做一个合格的父母,我一直在学习的路上。</p><p class="ql-block"> 我很庆幸我生活在一个充满民主、善良、正义,有爱,互助等的大家庭,从小从爷爷奶奶身上我学会了善良、正直、仁爱、勤俭节约、孝顺、认真、努力等良好的优秀品质,我也一样我的学生们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p> <p class="ql-block">阅读日期:2021年6月23日星期三</p><p class="ql-block">阅读分享人:阳信县第五实验小学&nbsp;曹树仁</p><p class="ql-block">阅读书目:《论语》</p><p class="ql-block">阅读章节:里仁篇第四</p><p class="ql-block">阅读吟诵:见录音</p><p class="ql-block">阅读摘抄:</p><p class="ql-block">1.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p><p class="ql-block">【译文】孔子说:“金钱和地位,是每个人都向往的,但是,以不正当的手段得到它们,君子不享受。贫困和卑贱,是人们所厌恶的,但是,不通过正当的途径摆脱它们,君子是不会摆脱的。君子背离了仁的准则,怎么能够成名呢?君子不会有吃一顿饭的时间离开仁德,即使在匆忙紧迫的情况下也一定要遵守仁的准则,在颠沛流离的时候也和仁同在。”&nbsp;</p><p class="ql-block">2.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p><p class="ql-block">【译文】孔子说“君子对于天下的事,没有规定一定要怎样做,也没有规定一定不要怎样做,而只考虑怎样做才合适恰当,就行了。”&nbsp;&nbsp;</p><p class="ql-block">3.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p><p class="ql-block">【译文】孔子说:“曾参呀!我的学说可以用一个根本的原则贯通起来。”曾参答道:“是的。”孔子走出去以后,其他学生问道:“这是什么意思?”曾参说:“夫子的学说只不过是忠和恕罢了。”&nbsp;&nbsp;</p><p class="ql-block">4.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p><p class="ql-block">【译文】孔子说:“父母的年纪不能不知道,一方面因其长寿而高兴,一方面又因其年迈而有所担忧。”&nbsp;</p><p class="ql-block">5.子曰:“德不孤,必有邻。”</p><p class="ql-block">【译文】孔子说:“品德高尚的人不会孤独,一定有志同道合的人和他做伴。”&nbsp;</p><p class="ql-block">阅读感悟:《里仁篇》是《论语》的第四章,阐述了仁的最基本的存在范围 ,如何去做一个有仁德的人 ,君子与小人之别 ,都是围绕"仁"这一是非辨别标准进行的 。 读完里仁篇对于“仁”的阐述不是很清晰,但对于“孝道”含义却又很深的印象。记得有一次单位填写个税信息,需要填父母信息,仔细想想父母的出生年月真的不知道,之后很是内疚,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作为子女应该把父母的年龄装在心中,喜的是父母现在健康的陪伴在我们身旁,我们也会随着父母年龄的增长而感到恐惧,“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孝敬父母应该趁早!</p><p class="ql-block">&nbsp;</p><p class="ql-block">&nbsp;</p> <p class="ql-block">阅读日期:2021年6月23日</p><p class="ql-block">阅读分享人:翟王镇中心小学 &nbsp;&nbsp;马长新</p><p class="ql-block">阅读书目:《论语》</p><p class="ql-block">阅读章节:《里仁篇第四》p39~47</p><p class="ql-block">阅读摘抄:​</p><p class="ql-block">1.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p><p class="ql-block">【译文】孔子说:“不仁之人不能长久处在贫困之中,也不能长久处在安乐之中。有仁德的人安于仁道,聪明的人知道行仁道有利于己。”</p><p class="ql-block">2.曰:“放于利而行,多怨。”</p><p class="ql-block">【译文】孔子说:“按照个人利益的标准来行事,就会招致很多抱怨。”</p><p class="ql-block">3.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p><p class="ql-block">【译文】孔子说:“君子懂得的是义,小人懂得的利。”</p><p class="ql-block">4.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p><p class="ql-block">【译文】孔子说:“看见贤者,就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就反省自己做得怎么样。”</p><p class="ql-block">5.子曰:“德不孤,必有邻。”</p><p class="ql-block">【译文】孔子说:“有道德的人不会孤独,一定会有朋友。”</p><p class="ql-block">阅读感悟:仁,即德,作为道德修养,以各种形式,随时随地反映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仁者心怀道德,尽心待人,推己及人。“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看见贤者,就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就反省自己做得怎么样。放于利而行,多怨。自私自利,太过功利行事,必定招致很多怨恨,同时给自己带来很多烦恼。就拿老师们最关心的优秀、表彰。晋职来说,放于利而行怀惠,反不利于己。</p> <p class="ql-block">阅读日期:2021年6月23日</p><p class="ql-block">阅读分享人:第一实验学校 丁媚清</p><p class="ql-block">阅读书目:《论语》</p><p class="ql-block">阅读章节:《里仁篇第四》</p><p class="ql-block">阅读吟诵:见录音</p><p class="ql-block">阅读摘抄:</p><p class="ql-block">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p><p class="ql-block">【译文】孔子说:“君子懂得大义,小人只懂得小利。”</p><p class="ql-block">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p><p class="ql-block">【译文】 孔子说:“看见贤人就应该想着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要反省自己有没有类似的毛病。”</p><p class="ql-block">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p><p class="ql-block">【译文】孔子说:“父母活着的时,子女不远游外地;即使出远门,也必须要有一定的去处。”</p><p class="ql-block">读书感悟:见贤思齐,是寻找一个进德修身的人生榜样;而见不贤内自省,则是找一个反面典型。其实,一个人起点低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积极进取的精神;人有缺点或者过失也不可怕,可怕的是满身错误而不知。面对我们自己的种种不足或过失,如果能够正视它、改正它,就没有什么可担忧的了。</p> <p class="ql-block">阅读日期:2021年6月23日</p><p class="ql-block">阅读书目:《论语》</p><p class="ql-block">阅读分享人:水落坡镇雷家小学 雷书枝</p><p class="ql-block">阅读章节:《里仁第四》p40~47</p><p class="ql-block">阅读吟诵:见录音。</p><p class="ql-block">阅读摘抄:​</p><p class="ql-block">1.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p><p class="ql-block">【译文】孔子说:“居住在有仁德风气的地方是美好。选择住所而不择有仁风的地方,怎么能说是聪明的呢?”</p><p class="ql-block">2.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p><p class="ql-block">【译文】孔子说:“父母在世,不离家远行,如果要外出也必须有确定的去处。”</p><p class="ql-block">3.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p><p class="ql-block">【译文】孔子说:“看见贤者,就想着向他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就反省自己做的怎么样。”</p><p class="ql-block">4.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p><p class="ql-block">【译文】孔子说:“侍奉父母,若父母有过错应委婉劝阻,看到自己的意思不被听从,仍然恭恭敬敬而不冒犯他们,只是内心忧愁,但不怨恨。”</p><p class="ql-block">5.子曰:“德不孤,必有邻。”</p><p class="ql-block">【译文】孔子说:“有德之人不会孤单,必定会有与他亲近的人。”</p><p class="ql-block">&nbsp;阅读感悟:父母在不出远门,要出远门也要有明确的方向,要合理妥善安置好父母才是最重要的。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当前无论交通工具还是信息工具都是比较发达,子女和父母随时沟通也比较方便,微信视频等聊天工具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便利。我们在人生事业打拼的同时,既要肩负起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也要常回家看看,敢于担当,这才是“孝”。</p><p class="ql-block"> 随着年龄的增长,你真真实实地发现,父母这一辈真的老了,不仅仅是头发白了,牙掉了,耳朵聋了,还有思维慢了,活动不自由了,做事打怵了,开始依赖我们了。你会发现,他们那么不好意思的麻烦我们,那么不情愿的说出需要我们去帮他干点啥。每次看着父母扶着门框小心的下着台阶,走起路来,弯腰驼背但依然不停歇的身影,真是感念时光,催老了容颜。父母在,尽孝要早,工作再忙,坐下来多陪陪父母,感念养育之恩。</p> <p class="ql-block">阅读日期:2021年6月24日</p><p class="ql-block">阅读分享人:商店镇第二小学&nbsp;司 璐</p><p class="ql-block">阅读书目:《论语》</p><p class="ql-block">阅读章节:《里仁篇第四》p39~47</p><p class="ql-block">阅读吟诵:见录音</p><p class="ql-block">阅读摘抄:​</p><p class="ql-block">1.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p><p class="ql-block">【译文】孔子说:“居住在有仁爱的地方最好。选择居住环境而不讲究仁德,怎么算是聪明?”2.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p><p class="ql-block">【译文】孔子说:“按照个人利益的标准来行事,就会招致很多抱怨。”</p><p class="ql-block">3.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p><p class="ql-block">【译文】孔子说:“君子懂得的是义,小人懂得的利。”</p><p class="ql-block">4.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p><p class="ql-block">【译文】孔子说:“看见贤者,就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就反省自己做得怎么样。”</p><p class="ql-block">5.子曰:“德不孤,必有邻。”</p><p class="ql-block">【译文】孔子说:“有道德的人不会孤独,一定会有朋友。”</p><p class="ql-block">阅读感悟:这一篇里有一句话対我触动颇大:“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它的意思就是说,居住在有仁德的地方才是美好的。如果不选择有仁德的住处,哪能算得上是明智呢?孟母三迁的故事以及子“蓬生麻中,不扶自直;沙在涅,与之俱黑”与此有些异曲同工之处,都强调优秀的外在环境、氛围对人的影响。在现实生活中,外在环境对人各方面的影响极大,直接影响到人的整体素质、人生观、价值观、生活品位及处世方式等。“处芝兰之室,久不闻其香”。&nbsp;那么学校作为教育人、培养人的主阵地,应该要重视良好校园氛围的创设。社会上的“择校”现象,其实择的也就是学校的氛围。而作为老师的我们,就需要从自我做起,规范文明礼仪行为,培育良好的知识素养,做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我们盼望着琅琅的书声充满校园,盼望着好学、礼让之风弥漫校园,盼望着文明之花开遍校园!</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阅读总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5, 25, 25);"> 读书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漫漫人生路,不知道会遇到多少坎坷,读一本好书,就好比擦亮一根火柴,他会在你困顿疲惫的时候,照亮你脚下的路,也许我们比安徒生笔下那个女孩幸运,因为我们有很多火柴可以擦亮,打开一本好书就是一片明朗的天空。让我们静心一起阅读,一起成长!</span></p>

孔子

译文

阅读

仁德

君子

仁者

见贤思齐

不贤

父母

自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