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恒俊广宁 读陈松大哥再版《“败仗”中的真英雄》一书,不禁仰天发出感慨:败仗中有英雄,作者亦英雄啊。40多年过去了,硝烟散去、迷雾消失。对越自卫还击战那段往事,讳莫如深的50军150师448团被围指战员突围失利一事,你不说、他不说,总得有人去说,来承担起这个历史责任,英雄不能被尘埃埋没。<br><br>作者即非战俘,亦非448团指战员,成就这本书,需要勇气、智慧、责任与付出,岂是凡人所能是。两年前的三月,西南边陲龙州,耸立了一面英名墙, 对越还击战中,448团332位忠骸散落异国他乡的烈士英名永垂,他们就是《“败仗”中的真英雄》中的主角、是真正的英雄。<br>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40年的魂归历程,路漫漫,上下求索。是陈松大哥和战友们、烈亲们及关爱者们历尽千辛万苦才成就了这面不朽的红墙,可谓墙立众人托。战场出英雄,突围出英雄,敢为英雄做事者亦英雄。作为曾经50军的指战员,勇担大任,扬袖拂去尘埃,一面墙、一本书,再现军人英雄本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曾几何时,国人指责、唾弃448团被俘官兵,就像文革中无知的百姓、群众指责、唾弃被打倒的共和国主席和老帅们那样,信手拈来、甚嚣尘上。世态炎凉,让英雄流血、流泪,让善者、智者心寒。</p> <br><div>当真相被掩盖时,假象便泛滥成灾。被编造的448团突围被俘指战员的谎言充斥网络,网络流言就像流感那样传染一大片,恰似俗话那样: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加之道听途说、以讹传讹,最终,正如戈培尔所说:谎言重复一千遍就成了真理。</div><div><br></div><div>无事者、好事者总喜欢无事生非、搬弄是非,博取眼球、赚取流量。也不乏杂音聒噪,对为448团指战员及英烈做事者挑三拣四、说三道四,别有用心。我相信那些网络喷子不是战争的经历者、不是有智慧的思想者、更不是知善恶的善良者。虽然他们有人的模样,相对在战场上洒热血的448团指战员来说,他们却是冷血动物。</div> 无脑儿热衷流言蜚语的制造者们,令人可憎;偏听偏信、不明就里的愚氓们,令人可悲;而烈士、英雄身边的亲人,因压抑纠结、出语不逊,则令人可怜。<br><br><div>《“败仗”中的真英雄》一书,向世人展示了448团指战员们在失败战斗中的英雄壮举,不仅打消流言蜚语、拨乱反正,还解疑除惑、以正视听。</div> 作者从上层到基层、从高官到百姓、从国内到国外、从我军到敌军、从军内到军外、从凡区到禁区、从经历者到关爱者,上上下下,足迹天下,行程万里,在战友、烈亲及关爱着的支持下,用心血写就了《“败仗”中的真英雄》一书。<div><br></div><div>该书用纪实的手法,真实地再现了对越还击战中我军浴血奋战的情景,再现了残酷战争环境下,最可爱的人遭遇和壮举。不仅扬我国威、扬我军威,还为448团指战员正名、为448团英雄扬名,成为共和国军队的一段正史,为中华民族填补了一段历史空白。</div> 《“败仗”中的真英雄》一书,贵在敢言败仗,敢触碰448团指战员们心中的“伤痛”,敢用笔百姓情感不愿接受的失败,更敢言败仗中的真英雄。作者解放思想,深知写实不能感情用事,提出败仗中的真英雄理念,敢于突破传统观念,打碎陈规陋习,揭开禁区,让世人更接近事实、更贴近人性。<br><br><div>《“败仗”中的真英雄》一书,内容详实丰厚,读后感慨颇多。在此,仅对书中“败仗”及“英雄”两词浅谈感知与认知。</div> 人类征服自然、征服对手的每一次重大活动,并不都是一帆风顺,事事如意成功的,成败交织,失败是成功之母。有时候,局部的胜利不等于全局的胜利、局部的失败也不等于全局的失败。<br><br><div>我们常说人民军队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这种良好心愿和主观愿望并非唯物主义。我军并非常胜将军,红军湘江突围、志愿军180师突围、对越还击战解放军150师448团突围,指战员们死伤惨重、被俘多人,从军事角度看,都不能用胜仗来定论。<br><br></div><div>胜败乃兵家常事,只接受胜利、不接受失败,那是感情用事,是人性浅薄的一面。失败了,不说失败,或回避失败字眼,玩文字游戏,只能是自欺欺人。</div> 对越还击战中,我所在担负穿插敌后的121师战前动员时,指挥员告诉麾下,第一天穿插、第二天打援、第三天回撤,杀敌仿佛是囊中取物。纸上谈兵,大意轻敌,三天的战争,竟然打出生死28天。<br><br><div>越军并不隶属于我军,听我军摆布。面对有着多年守土作战经验的越军,对于出境作战的解放军,免不了要打恶仗、打硬仗乃至打败仗。</div> 突围,对军人来说,都是在敌强我弱、被动挨打的态势下进行的。突围,就是突破对手的枪林弹雨,这种情况下,流血牺牲、受伤被俘的几率往往要大于其他形式下的战斗。同样,这种情况下,涌现出的勇敢、无畏、顽强、坚韧、壮烈行为要多于平常战斗。什么是英雄,平平淡淡没有英雄,磨难出英雄、突围出英雄、败仗出英雄。<br><br><div>上述三次突围战中,我军指战员们前赴后继、冲锋陷阵、英勇杀敌、可歌可泣。从《绝命后卫师》、《跨过鸭绿江》两部电视剧和《“败仗”中的真英雄》一部书中,我们看到了我军指战员们在突围战斗中的英雄形象。</div> 志愿军180师被围、对越还击战解放军150师448团被围,两次战斗失利,都不是两师指战员的失误,而是上级指挥不当造成的。两次突围战斗均敌强我弱且远离祖国、远离大部队,没有救援,突围失败已然定局,败仗责任在指挥不在服从。突围指战员们最后的战斗,令人敬仰,突围指战员们的生命,令人珍惜。<br><br><div>这时候,怎么会有人拿失败来指责被围指战员呢?如果您身在其中,您会指责么?如果您的父兄身在其中,您会指责么?如果不会,那么其他父兄就可以指责么?如果您指责,您是父母所养么?您还有一点点人味吗?一个孩子被人推进深井,没有救援,您不仅不同情,反而指责这个孩子为什么不自溺,那么,落井下石这个贬义词则恰是为您量身定制的。</div> 战争必有胜败,一场战争或战斗的胜败,不在主观论定,而在客观结果。不管胜败,都埋没不了军人的付出。同样,战争必有死伤俘,这是全体参战军人不情愿却必须面对的。每位军人在战场上的付出、遭遇都代表了本民族或本阶级的根本利益,从这个意义上说,参战军人都是本民族或本阶级的英雄。每一位受益者,唯敬仰及感恩,来不得丝毫的不敬。<br><br><div>对红军、志愿军英雄前辈们的英雄业绩,虽久远,却从未失去敬仰感。而让我感同身受的是曾与其并肩作战、同仇敌忾的448团战友们的英雄壮举。</div> <p class="ql-block">在对越还击战回撤途中,121师作为150师友邻部队,曾在边境待命一天,准备回援448团突围,终未成行,成为战友终身遗憾。救援,援军也许不能全身而退,但见死未救,有悖军人天职。回望身后战场,448团被围指战员孤军作战,直至弹尽粮绝,英雄末路,壮怀激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也许是为了民族更大的利益,放弃救援被围我军,让出征的子弟兵消失在敌国凶残的枪炮下。可以说,448团突围指战员的遭遇、牺牲、付出,都是为了保家卫国、为了民族大义,虽败犹荣,虽死犹生,他们不愧是优秀军人,不愧是民族英雄。</p> 有读者对《“败仗”中的真英雄》一书命题有疑义,那是对该命题浅层次的理解。败仗、英雄两词单独理解是那样简单,难不倒小学生。如果两词结合在一起,那便是一个深层次理念,善者、智者都能读懂。不妨多读几遍,便能由浅入深,成为善者、智者。<div><br></div><div>在英烈面前、真英雄面前,经历者也罢、民众也罢、后人也罢,对前者,惟有敬重,岂能言他。332位烈士战友、218位身陷敌阵战友,为保家卫国献出生命和身受磨难,难道我们还有什么个人利益不可抛弃、还有什么打不开的心结吗?</div> 愿读者们认知和理解121师及150师448团指战员及烈士们的英雄壮举,打消以往杂念,真心为他们做事;愿121师穿插路上牺牲及150师448团被围牺牲指战员的忠骸早日回归故里;愿448团被俘生还指战员安享晚年;愿为121师及150师448团指战员及英烈奔走做事的战友令人尊崇;愿中华民族敬重军人、敬重英雄成风尚。 《“败仗”中的真英雄》过目难忘,掩卷深思。今日之安宁生活,离不开各方英雄呵护,岂能忘却英雄。<div><br></div><div>值党的生日即将百年之际,谨向为党的事业奋斗的同志致敬、向为党的事业流血牺牲的同志致敬、向忠于党的人民军队、子弟兵、曾经最可爱的人致敬!</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