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尊敬的家长朋友们:</p><p class="ql-block"> 为积极响应教育部提出的抓好落实中小学生“手机、睡眠、读物、作业、体质”五项管理的号召,进一步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形成教育合力,让每一个孩子能够拥有阳光心态和强健体魄,我校特撰写致家长的一封信,将相关事宜告知,请家长阅读相关内容,理解、支持、配合学校,共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p> <p class="ql-block"> 一、手机管理</p><p class="ql-block"> 为保护学生视力,让学生在学校专心学习,防止沉迷网络和游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学校和教师要求学生一律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确有带入校园需求的,须由学生家长提出书面申请,进校后将手机交由学校统一保管;禁止学生将手机带入课堂,不允许教师用手机布置作业或要求学生利用手机完成作业;教育引导学生科学理性对待并合理使用手机,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和自我管理能力;</p> <p class="ql-block"> 特向家长提出以下建议:</p><p class="ql-block"> 1.请各位家长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科学合理使用手机,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要履行家庭教育职责,安排好孩子放学后和节假日生活,指导孩子合理作息。</p><p class="ql-block"> 2.家长要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关注孩子心理健康,防止孩子因情感缺失等原因而沉迷于网络和手机游戏;要应“疏堵”结合,防止在手机管理过程中出现“打、骂、摔”等粗暴行为,坚决避免极端事件的发生。</p> <p class="ql-block"> 二、睡眠管理</p><p class="ql-block"> 为全面保障学生能够拥有充足的睡眠时间,学校、教师将会和您一起建立协同管理机制,全面加强学生作息时间管理。学校不安排学生提前到校参加统一的教育教学活动;按时上下课,不随意延长教学时间,有效保证学生睡眠时间每天不少于10小时,将学生睡眠状况纳入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和教育质量评价监测体系,定期开展测评。</p> <p class="ql-block"> 为了保证学生的充足睡眠,学校特向您提出如下建议:</p><p class="ql-block"> 1.和孩子一起制订作息时间表,促进孩子养成自主管理、规律作息的生活习惯。</p><p class="ql-block"> 2.调节孩子的情绪,帮孩子养成“准时上床,按时就寝”的好习惯,提高睡眠质量。</p><p class="ql-block"> 3.合理安排孩子的居家时光,指导孩子把握学习节奏,做好时间管理。</p><p class="ql-block"> 4.为孩子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让孩子身心舒畅,拥有较高的睡眠质量。</p> <p class="ql-block"> 三、 课外读物管理</p><p class="ql-block"> 为进一步规范校园课外读物管理,学校和教师会严把进校园课外读物的遴选、审核、推荐程序,明确推荐标准与要求。不强制或变相强制、统一组织学生购买课外读物;不允许任何单位和个人在校园内通过举办讲座、培训等活动销售课外读物。严格审视课外读物价值取向,紧密联系学生思想、学习、生活实际,满足中小学生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等方面的阅读需要,向学生推荐体现主旋律、积极向上、启智增慧的课外读物。课外读物应使用绿色印刷,适应青少年儿童视力保护需求。</p> <p class="ql-block"> 为了让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校特向家长提出如下建议:</p><p class="ql-block"> 1.以教育主管部门推荐的书目为重点,带孩子去正规的书店、图书馆购买或阅读适合孩子健康成长的书籍。不要选购和使用盗版读物,不要选购和使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违背的读物资料,净化孩子的用书环境。</p><p class="ql-block"> 2.每天结合家庭实际情况,抽出一定时间,和孩子一起亲子阅读,分享读书感悟,从而营造良好的家庭读书氛围,培养孩子从小爱读书、勤读书的好习惯。</p><p class="ql-block"> 3.鼓励孩子积极参加各级各类读书活动,在活动中展示风采,增强读书的乐趣,感受读书的乐趣。</p> <p class="ql-block"> 四、作业管理</p><p class="ql-block"> 为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学校和教师会有效加强课堂教学实效,加强作业布置质量研究,注重作业总量的学科,平衡严控书面家庭作业总量;作业难度要符合学生实际;创新作业类型方式,避免机械、无效训练,不布置重复性、惩罚性作业。</p> <p class="ql-block"> 另外,家长要配合学校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作业自我管理能力,建议如下:</p><p class="ql-block"> 1.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建议您与孩子一起制定学习计划,培养孩子按时做作业的习惯,不断提高孩子独立自主完成作业的能力。</p><p class="ql-block"> 2.孩子学习中需要帮助时,家长指导要注意方法,可以先给予提示,然后让孩子思考如何做,进行有效陪伴。</p><p class="ql-block"> 3.积极构建良好的学习环境。建议您不要随意给孩子布置作业,以加重孩子的学习负担。课外兴趣班适度适量,以发展孩子兴趣特长为主,避免过多占用孩子休息时间,额外增加孩子的身心负担。</p> <p class="ql-block"> 五、体质管理</p><p class="ql-block"> 为提高学生体育与健康素养,增强学生体质健康意识和能力,学校和教师会将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纳入学校的评价考核体系,开全开足体育与健康课程;着力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每天统一安排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每节课间安排学生走出教室适量活动或放松;严格落实教育部和我省《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完善学生视力状况监测机制;严格控制学生使用电子显示屏时长和使用方式;组织学生每天上下午各做1次眼保健操,落实每学期2次全覆盖视力筛查,切实加强视力健康管理。</p> <p class="ql-block"> 为了让孩子拥有更加健康的体魄和明亮的双眸,学校特向您提出如下建议:</p><p class="ql-block"> 1.请您指导孩子劳逸结合,保持良好的生活规律和体育锻炼的习惯,督促孩子每天坚持校外体育活动。</p><p class="ql-block"> 2.引导孩子积极参加体育锻炼,选择适合孩子自己身体和年龄特点的运动项目。</p><p class="ql-block"> 3.引导孩子在体育锻炼活动中既要克服困难,更要量力而行,锻炼与训练时要注意运动安全,运动前要做好准备活动,以免造成运动损伤。</p><p class="ql-block"> 4.建议开展亲子体育锻炼活动,营造愉悦的家庭氛围,争当健康阳光家庭。</p><p class="ql-block"> 5.连续近距离用眼时间不能过长。引导孩子不玩或少玩电子产品。偶尔玩时要注意眼睛与电子产品距离不能太近,持续时间不要超过20分钟。</p> <p class="ql-block">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为共同营造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帮助孩子找准人生的目标,奠定孩子一生的高远追求和健全的人格。让我们家校协同,共同参与到全面加强“五项管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工作中,自觉做好“五项管理”,共同为孩子们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