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九中助力高三心理辅导课1:《我的高考之路》

张云刚

2021年,银川九中的高考已圆满落下帷幕。21届银川九中的高三学子即将带着对未来无限的憧憬和家人、朋友及九中全体师生的诚挚祝福奔向人生的下一站。<div> 薪火相传,回望九中的校园,随处可见22届九中的学子们沿着学哥学姐们曾懵懵懂懂、跌跌撞撞走过的高三路,为自己梦想拼搏的身影。<div> </div></div> 踏上这条离梦想最近又遥远的高考之路,22届的学子们应该如何认识又该怎么准备自己复习和高考呢? 6月23日下午,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银川九中的心理健康教师张云刚受邀在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中心,为22届高三2班的同学们带来了一堂主题为“我的高考之路”的心理辅导课。 课堂伊始,张老师带领同学们做一个“大茶壶”的热身活动。活动第一轮,先请每一位同学说一个“ABB”式的词语;活动第二轮,请每一位同学在之前说的“ABB”式的词语前加“我的脸蛋”,并面向全班同学大声说出来。同学们在词语的错乱搭配和对脸蛋的诙谐描述中,迅速活跃了起来。<br><br> 紧接着,张老师引导同学们思考:“如果这个词语前加的不是‘我的脸蛋’,而是‘我的高考成绩’呢?你会想到什么?你希望这样的错乱搭配吗?你希望你的高考存在这种不可掌控的感觉吗?” 有的学生说:“如果加起来的话,应该是‘我的高考成绩黑漆漆’,这太接受不了了,努力了十几年,我讨厌黑漆漆”;也有的学生说:“我的词语是‘亮晶晶’,加上‘我的高考成绩’应该是‘我的高考成绩亮晶晶’,听起来很喜人,但以我现在的状况来看,感觉心里没底,压力很大很大,有点迷茫。” 随后,张老师以两个问题带领同学们思考自己:第一个问题是“明年的今天,你觉得你高考成绩是多少分?”以此引导学生看到现在的自己;第二问题是“你希望明天的今天,你的高考成绩是多少分?”以此引导学生勇于挑战可能的自己。 紧接着,张老师让学生在提前准备好的学案上,写下自己理想的总分及各科理想的分数,再写下现在的总分及各科当下的分数。 有的学生说,我现在的成绩是515,但我希望我的高考成绩是565,因为我想去西安;也有的学生说,我现在虽然只能考400多分,但我希望自己高考成绩是600多,我想去天津,因为有个学姐在那里等我。 为引导学生不仅要看到自己努力的方向,还要看到自己实现目标的路径与资源,张老师带领同学们做了“我的高考之路”的活动。活动中,张老师先将高三一年分成了7个时段(分别是:7、8、9月,10-11月,12-1月,2-3月,3-4月,5-6月,6月高考),打印出来,按顺序摆在教室中间,象征着高考之路; 然后找三位学生从第一时段一直走到最后一时段,并在每个时段引导他们思考三个问题:在这几个月中,你的目标是什么?在实现这个目标时,可能会遇到的阻碍有哪些?为解决这些阻碍,你可借用的资源有哪些或可以寻找谁的帮助?<div> 其他同学围成圈,在观看这三位同学在高三之路上一步一步行走的同时,也思考自己的高三之路该如何一步一步走下去?并写在自己的学案上。</div> 活动最后,张老师邀请三位示范的同学,谈谈自己这一年走下来的感受,并谈谈站在高考的终点想对自己和同学们说点什么?有的学生说:“这一路走下来,最艰难的就是,每一步都需要想这一步要完成什么目标,会遇到什么困难,还要想我可以借助什么资源克服困难,我绞尽脑汁地想,不停地在设计,真很难,很煎熬。但当我走到终点,回过头的时候,我才突然感觉自己内心的那份踏实,因为这一路走来,每一步我都认真思考过,每一步都留下了我的脚印。可能接下来我真实的高三一年,不会像我今天一样去设计,但我每一步,每一天我肯定会像今天的活动一样认真思考,用心地走好每一步的。高考加油,同学们加油!” 课程最后,借着6月23日这个出成绩特殊的日子,张老师邀请全体同学畅想:“今年高考成绩出来后的学长学姐们可能会对你们说的一句话。”以此引导他们鼓励自己,并开启充满荆棘、充满无限可能的高考之路。

高考

同学

九中

张老师

成绩

高三

一步

学生

自己

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