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常规,以研促教——金银湖二小片区教研活动

Selene

<p class="ql-block">编辑:袁诗澜</p> <p class="ql-block">  6月21日,在夏至的这一天,金银湖二小片区进行以夯实常规教学,聚焦创情激趣导入为中心的教研活动。</p> <p class="ql-block">  本次教研活动,教师们分享了自己对教材的认识和理解,结合自己的课例,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探讨并思考如何在常规教学中,使导入环节更加高效。</p> <p class="ql-block">  首先由将军路小学潘江林老师讲述道:导入环节要求了教师作为引导者,设计者,以及导演的形象出现,它需要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积极性。它既是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同时难度较大,十分考验教师的素养和能力。因此青年教师需要不断的钻研,使导入成为一节课的亮点。</p><p class="ql-block"> 其次,导入也是为了课程做铺垫,在设计的时候需要考虑它是否和后面的课程能衔接,起到融会贯通的作用。</p><p class="ql-block"> 最后潘老师建议青年教师们要熟读教材,不断听课,磨课,反复试课,使每节课都有完美的呈现。</p> <p class="ql-block">  接下来是韩俊伟老师以《笔的世界》和《生活日用品联想》两课为例,向大家展示了谜语导入和游戏联想两种方式的导入教学,韩老师认为“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美术课的导入是一堂课的出发点,有一个好的开始是非常重要的,以上所提到的几种导入方法,都具有各自的特点,在对导入的教学设计中,还必须科学地结合教材实际出发,依照教学和学生发展的需求,去选择适合的导入方法,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让学生体验最生动有趣的美术课。</p> <p class="ql-block">  朱晶晶老师则以好吃的水果为例,和大家分享了她的导入环节。朱老师利用视频导入本课,播放了一段孩子吃火龙果吃的满脸都是的场景,画面夸张生动,有趣,贴近学生生活,充份吸引了二年级孩子的注意力,提升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朱老师认为一堂好的美术课,都应有自己的闪光点所在。导入环节是美术教师们常运用,常进行无穷探索的教学艺术。小学美术中的激趣导入就成了美术课堂中的一大亮点,研究和探索它,不仅能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更能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p> <p class="ql-block">  袁诗澜老师提出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导入环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好的导入需要遵循恰当、适度、有利于创设情景以及符合学生认知的四个原则。而实施有效导入,教师应善于将生活实际与课堂联系在一起,教师设计导入的时候,还需结合语言描述,为学生创设完整的情境,而不是为了导入而导入。</p><p class="ql-block"> 袁老师和大家分享了清明上河图一课中,以播放新闻联播为切入点,带领学生一起学习这节欣赏课。最后以《红色的画》为例,从教材内容,学情分析等几个方面展开剖析,在导入部分以实物展示的形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并从教学结构和呈现效果的角度上和大家介绍了该课的调整方案。</p> <p class="ql-block">  金银湖二小的吴婷老师以《有人脸的器物》为例,提出表演式导入中,学生是天生的演员,将课堂交给学生,会获得意外的收获,且游戏作为导入环节可以为后续的课堂教学,实践活动,起到铺垫作用。吴老师也强调,让学生提前收集资料是有意义的,在《和妈妈在一起》这节课里吴婷老师事先让学生收集照片资料等,以情景创设为契机,铺设后续教学,最后吴婷老师总结导入是万能的钥匙,它需要和学生产生共鸣。</p> <p class="ql-block">  陈柯心老师提出导入是课堂的开始,是抓住学生眼球的高光时刻,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和过程中,应高度重视导入的开展,陈老师极富创造力的将导入总结为四个种类:1.导入生活化 2. 导入自然化 ,利于引起学生好奇心 3.导入游戏化 ,利于激起学生兴趣 4.导入故事化,利于情景交融。</p> <p class="ql-block">  许盼老师提出“万事贵乎始”,她以《绘画游戏》为例,讲述她在这节课中将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试着先用手摆出线条,再用身体摆出线条,以这种小游戏的形式导入课堂。该方式具有递进性,使课堂节奏具有层次感。最后许老师总结了导入的四个原则,分别是针对性,启发性,新颖性以及趣味性。</p> <p class="ql-block">  金银潭小学的丁爽老师给我们分享了她用过的图片、故事、音乐等不同的导入方式。丁老师认为,导入的方式有很多,但是在选择的时候要考虑该方法是否契合课型特征。根据不同课程的风格选择不同的导入。</p><p class="ql-block"> 如色彩课可以以图片导入的形式,将色彩的美带给学生。而游戏式导入则适合具有联想特点的课程,如手形的联想。丁老师还利用实物呈现的方式,带领学生摸一摸,看一看来进入材质的美这一课,丰富了课堂也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以最直观的方式了解,认识不同的材质。</p> <p class="ql-block">  最后是片区指导老师王芬老师总结道:1.在设计导入的时候,需要慎重考虑课型问题,不同的课型特征有不同的要求。2.考虑学生的年龄段,低段和高段的学生对于课堂有着不同的要求,这需要我们老师做好“备学生”的工作。3.视频的选择要具有文化底蕴,在海量的资源中寻找具有文化内涵的,提升学生美感的视频,让课程每个阶段和环节美美与共。</p>

导入

学生

老师

课堂

教学

环节

教师

美术课

课程

吴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