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本文来源:南都周刊</h3><h3><br></h3><h3> <strong>唯有意识到自己思维上的刻板印象,放下偏见,才能看到一个更真实的世界。</strong></h3><br><h3> 又一起跳车事件发生了。</h3><br><h3> 6月12日下午4点,杭州一名女子乘网约车,距离目的地不到4公里,突然跳车,导致骨折,全身大面积擦伤。</h3><br><h3> 被爆上热搜后,引发了无数猜想,为什么女孩会突然跳车?车内就司机和她,是不是遭遇到什么事情,才冒着生命危险跳下来?</h3> <h3> 在受伤女士的描述中,司机从她上车就搭讪,还盯着自己看。</h3> <h3> 行车过程中,更是两次偏航!</h3> <h3> 事发之后,女子微博曝光,更让人感觉,司机的行为不合常理,而网约车平台的做法也不合法合规。</h3> <h3> 难道是车内发生了什么事,让女子不得不跳车自保?</h3><br><h3> 舆论甚嚣尘上,双方各执一词。</h3><br><h3> 经过一段时间的发酵,公安、交通等部门的调查取证,事情最终有了定论。</h3><br><h3> 杭州富阳区政府官微发布的通报如下: </h3> <h3> 内容太长,其实可以简化成几点:</h3><br><h3> 1.首汽约车平台司机张某接到女子高某订单。</h3><br><h3> 2.车辆两次偏航,高某第一次提醒,司机掉头按导航行驶。高某第二次提醒,司机表示路线没错,继续行驶。</h3><br><h3>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司机是本地人,对路况很熟,他选择的路线,是新开通的、较近路线。</h3><br><h3> 3.要求被拒绝,高某从后座打开车门,跳车受伤。司机发现后,立即停车报警。</h3> <h3> 4.根据车内录音,司机和高某之间,对“车辆不按导航行驶”有短暂交流,但没有明显争执等异常情况。</h3><br><h3> 调查组取证的结果,也并没发现司机有违法犯罪的意图。</h3><br><h3> 真相大白后,舆论出现两边倒。</h3><br><h3> 有人说在下午4点的主城区,人来人往,女子反应过度,被迫害妄想症。</h3><br><h3> 有人说,司机偏航本就让人害怕,跳车是为了自保。</h3><br><h3> 我无意站队任何一方,这场本可避免的事件,带来的反思,远远多于追究责任本身。</h3><br><h3> 司机有图谋不轨吗?车内录音,行车记录仪证明,他排除了嫌疑。</h3><br><h3> 女子的导航路线,第二次偏航时,本该左转,结果司机直行。</h3> <h3> 而高德地图给出的三条路线,司机走的路线是最优的,更快也更近。</h3> <h3> 她说司机搭讪,在她发微博长文时,搭讪的内容是司机对于“女保安”的好奇。</h3> <h3> 女孩自己也承认,司机并没有出格的语言。</h3> 尽管司机没有违法,首汽平台依然发出了致歉声明。 <h3> 从显示的种种看来,司机应该没有加害意图。</h3><br><h3> 女孩警惕心重有错吗?当然没有。</h3><br><h3> 独自乘坐网约车,精神高度紧张,司机偏航让她感到恐惧。想必和网约车相关的恶性事件,她看得很多。</h3><br><h3> 站在自己的立场,他们谁都没有错。</h3><br><h3> 在司机看来,他按照自己熟悉的路线走,既缩短了路程,又节省了时间。为什么不行?</h3><br><h3> 在女子看来,我对路线不熟悉,按照导航走总没错。</h3><br><h3> 结果司机不但偏航,还没听她的诉求。极度紧张让她放大司机的一举一动,司机“打量”自己的样子,“意图搭讪”的样子,越发印证了司机“别有用心”。</h3><br><h3> 带着“司机可能是潜在罪犯”的预设立场,她从要求被拒绝到跳车,几乎没有犹豫。</h3><br><h3> 在官方通报中,这个时间,仅仅只有“数秒”。</h3><br><h3> 短短数秒,两个当事人平静的生活被打破,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h3><br><h3> 它也被称为货拉拉事件2.0版本。</h3><br><h3> 在货拉拉事件中,同样是独身女孩,面对司机偏航,彼此之间交流不顺畅,带着对方就是贪财好色的偏见,一个女孩选择跳车,生命戛然而止。</h3><br><h3> 你看,两件事是不是如出一辙?</h3><br><h3> 几句话就能解决的事情,却因为心中的不信任,早早给对方定了性。</h3><br><h3> 她就是无理取闹,他就是图谋不轨。带着这样的情绪,认定对方就是这样的人,去关注支撑自己想法的蛛丝马迹,才酿成最后的悲剧。</h3><br><h3> <strong>若从一开始,放下心中的成见,心平气和地沟通,事故根本不会发生。</strong></h3><br><h3> <strong>这也无时无刻不在警示,别在一开始,就用自己的立场去给事情定性。</strong></h3> <h3> 同样的事,还有很多。</h3><br><h3> 女大学生陈某和同伴放假回家,乘坐网约车去机场。</h3><br><h3> 车辆行驶途中,同行几人都表现出困意,其中一名同伴还睡着了。</h3><br><h3> 胆小的陈某十分慌张,她怀疑司机下了迷药。</h3><br><h3> 随后,陈某掏出防身的水果刀,要求司机停车报警,在这个过程中,她的刀划伤了司机的脖子。</h3><br><h3> 司机随即报警。</h3> <h3> 调查结果,司机是清白的,陈某的指控并不成立。</h3><br><h3> 据调查,陈某是第一次到外地上学,内心缺乏安全感。出发前一天,她的手机钱包被抢,精神更为紧绷。</h3><br><h3> 从上车起,她对司机就有浓浓的戒备。</h3><br><h3> 在她眼中,司机随时可能对他们造成伤害,有潜在的威胁。</h3><br><h3> 所以当他们开始犯困时,她第一想法,就是司机搞的鬼。</h3><br><h3> 有个法律名词,叫<strong>假想防卫</strong><strong>。</strong></h3><br><h3> 意思是,误以为别人正在侵害自己,所以攻击他人。</h3><br><h3> 陈某的行为就属于这个范畴。</h3><br><h3> 造成这些的原因,是她一开始就给司机定了性——一个别有用心的坏人。</h3><br><h3> 当我们带着这种想法看人,不管那人做什么,所有蛛丝马迹都会成为用来佐证我们的观点。</h3><br><h3> <strong>这种先入为主的心理,恰恰是最不客观的。</strong></h3> <h3> 还记得那个寓言故事《疑邻盗斧》吗?</h3><br><h3> 怀疑邻居偷斧子时,他看对方的神态、言谈、走路姿势,无一不像小偷。</h3><br><h3> 后来他在自家谷仓找到斧子,这下,他看邻居,完全不是偷斧子的人。</h3><br><h3> 日常生活中,我们几乎都会有这种想法。</h3><br><h3> 身体出现了问题,怀疑是某些病症时,你去网上搜,就会感觉那些症状与自己越看越像,分分钟陷入恐慌。</h3><br><h3> 认为某个人在针对你时,他说的任何一句话,任何一个动作,你都会认为意有所指,是冲着你来的。</h3><br><h3> 认为感情里出现第三者时,另一半小声打电话是错,晚归是错,就连在厕所蹲久了,你也会认为他是不是偷偷联系别人。</h3><br><h3> 预设立场的想法一旦滋生,你就只会寻找和自己观点一致的证据,事情的真相,有可能南辕北辙。</h3><br><h3> 信息爆炸的当下,太多新闻案例的出现,让人容易产生固有印象。在一切没得到证实时,简单粗暴地先给他人贴上标签。</h3><br><h3> 可这个世界的运转,不该是这样的。</h3> <h3> 心理学家曾做过一组实验。</h3><br><h3> 将男士分为两组,让他们在电话中与不认识的女性交谈。</h3><br><h3> 事先告诉第一组男士,与你们交谈的女士很漂亮。</h3><br><h3> 告诉第二组,与你们交谈的女性相貌丑陋。</h3><br><h3> 事后分析两组男士对女性的评价。</h3><br><h3> 第一组男士认为和他们对话的女性热情、可爱。第二组男士得出的结论完全相反。</h3><br><h3> 与他们谈话的女性未必真的漂亮,但一开始就对漂亮女性具有心理上的亲近和好感,这种先入为主的思想,影响了他们对于女性的看法。</h3><br><h3> 你看,人一旦掉入预设立场的思维模式,就会很容易受到自己所看到的,别人所引导的和当时的情绪所误导,从而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h3> <h3> 这种先入为主的思想,往往会影响对一件事的客观判断。这种现象,在生活中我们见过太多了。</h3><br><h3> 看到开豪车的女孩,就认为是富人包养的“金丝雀”。</h3><br><h3> 看到车祸现场有女司机,就想当然觉得是女司机肇事。</h3><br><h3> 看到成绩一般的孩子,考试成绩突飞猛进,就怀疑是不是作弊。</h3><br><h3> 可开着豪车的女孩,有可能是拼命努力,一步步取得了成功。</h3><br><h3> 车祸现场的女司机,有可能是正常行驶被别人撞。</h3><br><h3> 成绩一般的孩子,也可能是点灯熬油学习,才获得好成绩。</h3><br><h3> 当我们只相信自己的判断,带着偏见去看待人和事,往往得不出最正确的结论。</h3><br><h3> 你所看到的,听到的,全是自己想看的,支持你观点的。</h3><br><h3> 久而久之,一切不符合你预设的客观信息,会被摒除在外,你无法接受别的意见和可能性,只相信自己坚信的东西。</h3><br><h3> 你看看家族群里,长辈们群发的那些文章和视频,在年轻人看来,是无稽之谈,可长辈们深信不疑,一旦你提出疑问,反而遭到白眼和斥责。</h3><br><h3> 因为他们打心底相信那些“医学常识”,对于不同的意见,根本不能接受。</h3><br><h3> 而为了支撑自己的观点,他们会不断寻求类似的证据。</h3><br><h3> <strong>这样下去,最大的坏处,就是,你会困在信息茧房,变得更狭隘,更闭塞。</strong></h3><br><h3> 这才是最值得我们警惕的。</h3><br><h3>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h3><br><h3> 你如何看世界,就会得到怎样的回馈。</h3><br><h3> <strong>情绪和偏见,终究如一叶障目,难以抵达真实。</strong></h3><br><h3> <strong>唯有意识到自己思维上的刻板印象,放下偏见,才能看到一个更真实的世界。</strong></h3><br><h3> ◇ 参考来源:</h3><br><h3> 新京报《杭州“网约车跳车”调查结果公布:司乘未有明显争执等异常情况》</h3><br><h3> 央视网新闻《女大学生坐车犯困怀疑被下药 拿刀划伤网约车司机》</h3><br><h3> 微博@富阳发布、@头条新闻</h3> <b>此前报道:</b><div><br></div><div>6月21日,杭州富阳通报“网约车杭州女子跳车事件”,根据涉事车辆录音,司机张某法和乘客高某之间就“车辆不按导航行驶”有过简短交流和分歧,但未有明显争执等异常情况。</div><div><br></div><div>高某从行进车辆的后排开门下车倒地受伤。司机张某法发现该情况后,立即停车报警。经调查,公安机关未发现网约车司机张某法涉嫌刑事犯罪或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div> 对于网约车司机偏航,通报称:行驶到第一个路口时,司机张某法未按导航行驶,导航提示偏航,经乘客高某提醒后,司机掉头并按照导航线路行驶。当行驶到第二个路口时,由于司机张某法系富阳本地人,熟悉当地路线,故选择当天上午刚开通的较近路线行驶,导航提示偏航,乘客高某再次提醒司机,司机表示没开错,继续按新路线行驶。因司机两次未按导航行驶,让乘客高某产生了恐慌心理。<div><br></div><div>另据富阳日报6月11日报道,金桥北路自新桥新路至金桥北路自新桥新路至高洪线长约1.1公里路段于当日正式开放交通。</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