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习语】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文艺的作用不可替代,文艺工作者大有可为。广大文艺工作者要从这样的高度认识文艺的地位和作用,认识自己所担负的历史使命和责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努力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鼓舞全国各族人民朝气蓬勃迈向未来。</p> <p class="ql-block"> 湘绣是中国四大名绣之一,源于湖南民间。邬建美老师是湘绣这门独立艺术风格的嫡传者,是第六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从事湘绣刺绣技艺四十余年,“绣花花生香,绣鸟能听声,绣虎能奔跑,绣人能传神”的美誉传播海内外。</p><p class="ql-block"> 邬老师今天与大家分享了她成长的信仰:从 不可能到可能;从散发到聚焦;从传承到创新;从生活百态到秀品风华;从体制内到体制外。她诠释了白居易笔下的“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何沐阳老师,作词人、音乐创作人、策划人,出生于湖南,中国音乐协会第九届副主席。何老师在这次巡讲中讲述了他具有纪念性的一些作品,当他的这些作品在屏幕上播放时绕起了我很多记忆:1999年5月8日美国B-2轰炸机发射使用三枚精确制导击中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三名中国记邵云环、许杏虎、朱颖当场牺牲,数十人受伤,大使馆建筑严重损毁。这种落后挨打的痛我永远都不会忘记,或许儿时的记忆语数英、化学方程式、物理定律早已还给老师,但牺牲的三位记者英雄的名字却烙印在我的胸膛。激发我们使命感、责任感。2003年非典从某种角度来说,人类的历史就是和各类疾病相生相伴的历史。无论是中国,还是全世界,都曾经发生过程度或轻或重的很多次疫病。在病毒面前,人类或许会害怕,会畏惧,但永远不会退却,一次次创造了战胜病毒的奇迹。对于全世界人类来说,苦难往往使人成长。对中国来说天耀中华,风雨压不垮,在苦难中开花。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中,汶川的人民感受到在天灾中祖国的温暖,每年小金县三清媚文学社学员都会传来小金灾后的风貌以及表达在灾难中全国人民当年的援助之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何老师播放了他以这些历史背景为题材写的歌《永别了,贝尔格莱的夜》、《我们有爱》、《我在景德镇等你》后表示以后想写首新冠肺炎为背景的歌,我很期待,回首2020,作为医务工作者的我,在这无硝烟的战争中,多么想战死沙场,可悲的是连战死沙场的机会都没有,乡镇卫生院没有三区两通道,没有相应的检查设备,连发热的患者都不能接诊,好比穿上军装却不能打仗,在陪发热患者等县人民医院救护车时我的眼眶再也眶不住泪花,患者问:医生你怎么哭了,是太累了吗?当时我多么想拥抱一下患者;多么想提笔写下一份倡议书(希望各界商业大佬能捐助我们基层医疗设备,捐助我们资金建设标准化乡镇卫生院);多么想飞到武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最后何老师以一首《天耀中华》结束了他的巡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罗怀臻老师是当代著名剧作家,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联全委会委员,上海市剧本创作中心艺术总监,国家一级编剧,上海市文联第八届委员会主席团委员。罗老师在弋阳县瞻仰了方志敏同志的故居,分享了方志敏同志给他的鼓舞,诠释了文化人的使命与当担,不忘初心,继续前进,龙文百斛鼎,笔力可独扛。</span></p> <p class="ql-block">罗老师代表作《永不消失的电波》</p> <p class="ql-block">三位老师与大家交流互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