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1979年2月19日,对越自卫反击战进入白热化阶段。在东线战场,解放军广州军区主力集中第41军、第42军所属7个步兵师及大量配属部队共10万大军,步坦协同向重镇高平猛烈突击。越军节节抵抗,并利用炸桥、扒坝、毁路等手段破坏交通线,竭力制造障碍,迟滞我军前进速度。在高平方向,双方处于激烈胶着状态。</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在翼侧谅山方向,广州军区第55军奉命夺取边境要塞同登,切断4号公路,配合主力在高平作战,并创造下一步进攻谅山的有利条件。经过前两天战斗,第55军已攻占同登大部地区,残余越军龟缩到探某、法国楼、339高地等几个核心阵地,拼死顽抗。下面的攻坚战斗打得非常艰苦,也打出了光辉战例。</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在整个同登防线上,越军最重要的阵地是探某,由十多个小阵地组成集团阵地,死死扼守1号、4号公路和铁路周边。越军在探某配置了一个加强步兵营和一个高射炮营,依托各山头构筑坚固阵地,拥有几十挺轻重机枪和10挺高射机枪、10门37高射炮等火器,以严密火力控制附近地区。</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负责夺取探某集团阵地的是第55军163师步兵487团2营,从2月19日至22日,该营先后组织三次攻击,浴血奋战三天四夜,终于夺取探某诸阵地,歼灭越军458人,缴获大批武器装备和军用物资,同时自己也付出伤亡190多人的代价。</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探某集团阵地之所以这么难打,一是地形有利,易守难攻;二是守敌火力密集,特别是37高射炮威胁很大。这种高射炮是中国以前支援给越南的武器,全称是1965式37毫米双管高射炮。该炮主要作为中低空防空火力,一门炮由6人操作,口径37毫米,身管长2315毫米,有效射高3000米,最大射程8500米,高低射界-10度-85度,能发射榴弹和穿甲弹,以多弹夹连续供弹,射速320-360发/分钟。该炮还能打平射用,有效射击距离950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在这次自卫反击战中,双方都没有将空军投入作战,所以空中之敌的威胁基本没有。越军就将高射炮、高射机枪转为对地作战,大量配置在阵地上,以平射方式压制我方步兵,发挥了相当大的威力。可以想象一下,如此口径的机枪弹和炮弹打到人身上,会是怎样惨烈的景象!越军对这种高转平的武器使用方法非常熟悉,基本上成为了支援步兵作战的常规方式。</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如此就难怪了,当我487团2营进攻探某集团阵地的时候,迎面飞来不只有普通的步机枪弹,还有密集的高射机枪弹和高射炮弹,到处血飞火溅,杀声凄嚎,其攻击之艰难悲壮就可想而知了!</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然而,487团2营不愧是红军团的尖刀营,官兵人人奋勇,屡仆屡战,并灵活使用战术,在炮兵配合下坚决克制敌人的强大火力。如师团营炮兵密切协同,以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射击方式压制越军火力;配属的坦克连勇猛杀入敌阵,孤军死战,击毁碾坏敌人多门(挺)高射炮、高射机枪和数辆卡车,有力支援了步兵;5连连长周元生组织敢死队突击越军炮兵阵地,以火箭筒抵近攻击,甚至用手榴弹炸敌高射炮,经反复争夺,接连摧毁了越军的残余炮兵阵地等。</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探某之战是此次自卫反作战中非常典型的一次阵地攻坚战。越军善于使用高射炮打步兵,给我军造成了重大威胁;我军则发扬光荣传统,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多兵种密切配合,终于粉碎顽敌,力克探某!</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