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两弹一星 国之重器</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庆祝中国共产党诞生100周年之际,县委宣传部等六部门举办这个邮展,突出展示集邮爱好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运用“方寸天地”小窗口,歌颂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应邀参展的邮品是以签名封为主,共6框96帖。</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中国核电从这里起步</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原子弹要有,氢弹也要快</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方寸之间见天地,细微之处有乾坤(</b><span style="font-size:20px;">航天领域)</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0px;">这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几代核工业人、航天人</span><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0px;">“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b><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0px;">所取得的伟大成果!</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199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70周年,也是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秦山核电站并网发电之年。今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也是秦山核电并网发电30周年庆。</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0px;">海盐,千年古县,经济强县,中国核电从这里起步,是核工业军转民的重大成果,国之光荣,海盐的荣耀!</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中国核电从这里起步</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1970年2月初,周恩来总理在听取上海市关于解决备用电源问题汇报后说:“从长远看,要解决上海和华东用电问题,要靠核电”。“二机部不能光是爆炸部,而且要搞原子能发电”。</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 1, 1);">1974年3月31日,周总理亲自主持召开了中央专委第十六次会议,</span><span style="font-size:20px;">时任国防科工委第七研究院(中船院)副院长彭士禄</span><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 1, 1);">、上海728工程技术总负责人欧阳予分别作了重要发言。周总理要求二机部部长刘伟和彭士禄派人支援,这次会议正式批准了上海市30万千瓦压水堆核电站。周总理指出:</span><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 1, 1);">“掌握核电技术大于发电”</b><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 1, 1);">。</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从选址到定点建设,从上海市移交给二机部,举步维艰,经10多年的努力,终于</span><b style="font-size:20px;">1991年12月15日,30万千瓦核电机组一次并网成功</b><span style="font-size:20px;">,结束了我国大陆无核电的历史,</span><b style="font-size:20px;">中国核电从这里起步</b><span style="font-size:20px;">,开创了自主建设核电站的道路,挺起了民族核电的脊梁,</span><b style="font-size:20px;">国之光荣</b><span style="font-size:20px;">。迄今,秦山基地9台机组,总装机容量656万千瓦,年发电量500亿千瓦时,成为我国目前最大的核电基地。</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秦山核电人以</span><b style="font-size:20px;">“强核报国,创新奉献”</b><span style="font-size:20px;">为使命,坚定不移遵循“一体两翼”发展战略,秉承核安全至上,打造零碳未来城,努力建设“四个秦山”、打造“四个基地”,为社会和经济发展作贡献!</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刘伟,1955年起从事和领导原子能工业,担任二机部副部长,为原子弹、氢弹、核潜艇倾注了大量心血。担任部长期间,根据周总理指示,从原子能院、一院、二院等抽调200多名技术骨干支援上海728工程。1978年8月,728工程移交二机部后亲自抓选址工作和科研设计。</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二机部副部长周秩、王侯山和核电局局长文功元都是酒泉原子能联合企业的厂长、书记;二机部副部长王介福是铀浓缩厂厂长,他们都为原子弹、氢弹研制作出重要贡献。1978年上海728工程筹建处移交给二机部后,周秩、王介福、文功元分管核电站选址和科研设计工作,抽调<b style="color: rgb(1, 1, 1);">纪文顺、陈曝之、谢恩基、孙德林、吉怀刚</b>组成首座核电站选址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刘伟、周秩、专家林伟贤被邀请列席中共浙江省委常委扩大会议,作核科普、核电优越性的宣传和答疑,起到很好效果。</p><p class="ql-block">周秩、王介福、文功元荣获核工业功勋奖章。</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翟翕武,时任中共浙江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分管工业,曾担任过镇海石化工程总指挥,深知浙江是能源小省,需要新能源,他请示铁瑛书记,让核专家到常委会上讲核电知识,消除疑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铁瑛书记主持下,省委常委会同意30万千瓦核电机组落户海盐秦山,翟翕武起了至关重要作用。1982年11月4日,国家经委正式批准。定点后,他多次陪同国务院领导到秦山现场指导工作,解决具体问题。</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翟翕武,是一位具有远见卓识的领导人,在计划经济、财政包干的情况下,食品和生活用品凭票供应,小孩上学凭户口,当时核电厂是无地、无房、无户口、无收益,步步艰难,翟翕武与吴敏达书记主持省市县有关单位、部门(39个)参加的会议,形成会议纪要【浙政办(1983)41号】,各单位、各部门按照分工办,支援核电建设。海盐县领导带头,在有关部门大力支持和帮助下,使进驻现场的人员渡过了难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赵宏担任核工业安装公司领导期间,组织领导404厂717工程、821厂工程和上海金山石化工程的安装。</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赵宏任核工业部副部长分管基本建设,1983年起分管核电工程建设,长期蹲点秦山工地,担任工程总指挥,勇于负责,敢于担当,1987年3月兼任秦山核电公司总经理,并兼任秦山二期总经理,直至1993年辞去总经理,在工程现场整整十年。荣获核工业功勋奖章。</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王淦昌,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当要不要自主建设核电站争论不休时,1980年王老在《红旗》杂志发表了题为《发展核能是解决能源问题的出路之一》,坚定支持自力更生建设秦山核电站,並多次到秦山现场,有时一住就十来天,帮助现场解决实际问题。荣获核工业功勋奖章。</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彭士禄院士,著名核动力专家,第一任核潜艇总设计师,根据周总理指示从719所抽调了一批技术骨干支援了上海728工程,並运用潜艇核动力成功经验,为728工程选择了压水堆型,确定功率为30万千瓦,又带领4名专家计算出主要工艺参数,对主要设备作了选型。多次以水电部(主管核电)副部长兼总工程师名义陪同李鹏视察秦山工程现场,为秦山一期工程作出了重要贡献。1986年调任核工业部总工程师,采取股份制方式广泛筹资,为核工业争取到秦山二期工程项目,1988年成立董事会,担任了首任董事长,坚持“以我为主,中外合作”,自主建设了大型商用核电站。荣获核工业功勋奖章。</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欧阳予,反应堆与核电工程专家。曾经参加我国大型军用堆工程赴苏设计,苏联撤走专家后,担任了设计总工程师。1971年11月,受命担任728工程总设计师,后兼任秦山核电公司第一副总经理,自主建设的30万千瓦核电站成就了他的中国科学院院士,荣获核工业功勋奖章。1992年担任恰希玛C1项目总设计师。</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叶奇蓁,反应堆工程与核电工程专家,曾参加第一座军用堆设计,担任<b>816</b>军用与发电两用堆总设计师。1992年担任秦山二期总设计师,兼任核电秦山联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自主设计建造的4台65万千瓦大型商用核电站成就他的工程院院士。荣获核工业功勋奖章。</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82年5月,二机部更名为核工业部,张忱(女)担任核工业部部长,领导核工业各项建设。同年11月,核工业部决定将30万千瓦核电站命名为:“核工业部秦山核电厂”,于洪福任厂长(第一任),陈曝之、周振远、钟兆府任副厂长;盛稼戎任副总工程师,章永根任副总会计师。</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俞潜任党委书记,赵志堂任副书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同年12月办公地点由上海迁移到海盐。</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蒋心雄,曾任大型铀浓缩厂厂长,1983年6月担任核工业部部长,1988年9月核工业部改为中国核工业总公司,任总经理直至1999年7月,是任历部长中任期最长的一位。荣获核工业功勋奖章。</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10余年,是核工业军转民艰难时期,核地质91.5%队伍(6.4万人)属地化,大部分铀矿山关闭破产;404、821堆化两条生产线停产关闭;221基地撤点销号,核武器研制院所(厂)独立,实行计划单列。</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因此,军转民的重点在核能和平利用,秦山核电工程建设成为当时核工业部的重中之重。</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经省政府批准厂区用地2500亩(实际占地2482亩),生活区征地220亩,其中22、23公司各30亩。1983年6月1日,在秦山双龙岗点响了开山第一炮,标志着现场“三通一平”前期工程正式开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为了迎接工程即将正式开工,1984年1月,核工业部下发核党字(84)17号文件,任命厂长于洪福,副厂长陈曝之、钟兆府、方诗经;党委书记赵志堂,副书记于洪福。顾问俞潜、周振远。</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85年3月20日,反应堆主厂房底板浇灌第一灌混凝土,<b>向全世界宣告我国大陆第一座核电站正式开工</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83年5月3日,时任水电部副部长李鹏视察秦山现场,翟翕武副省长从杭州专门赶来陪同;1986年1月5日,国务院副总理李鹏在上海市委书记江泽民、浙江省省长薛驹以及蒋心雄、黄毅诚、彭士禄(水电部)、林宗棠、周平等陪同下到秦山建设工地视察,于洪福作了祥细汇报。李鹏总理先后4次视察秦山核电站。</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83年7月12日,李鹏明确表示:秦山核电站应该坚持搞下去。1987年3月2日,国务院转发了林宗棠等15位专家对秦山为期一周的检查报告,同时任命赵宏兼任秦山核电公司总经理。从此,秦山核电步入正常建设轨道。</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90年4月14日,李鹏、邹家华在李泽民、沈祖伦、蒋心雄、彭士禄、赵宏等陪同下视察秦山,並听取现场汇报,初步确定1991年底并网的目标。彭士禄汇报了秦山二期筹备情况。</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96年8月25日,李鹏题词:<b>“中加合作,建设秦山重水堆核电站”</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89年2月13日,国务委员兼国务院核电领导小组组长邹家华视察秦山核电建设现场,题词:<b>“国之光荣”!</b>。1990年4月14日,陪同李鹏总理视察秦山,初步确定30万千瓦机组于1991年底并网发电的目标,邹家华亲自察看了杨柳山厂址。秦山二期1、2号机组建成后,邹家华副总理亲自为“秦山核电二厂”揭牌。还分別于1994、1998、2002年三次视察了秦山。</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01年12月,邹副总理题词:<b>“昔日戈壁壮国威,今朝秦山立丰碑”!</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89年4月6日,时任上海市委书记吴邦国、市长黄菊视察秦山;1995年7月12日,国务院副总理吴邦国视察秦山并出席30万核电机组国家验收大会,题词:<b>“中国核电从这里起步”!</b>1996年6月2日,吴邦国副总理出席秦山二期1号机组开工典礼并剪彩;1996年11月30日,陪同李鹏总理再一次视察了秦山。</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刘明康,人民银行行长。</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陈增庆,国家核电办主任。</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国两弹一星事业卓越领导人之一、时任中央军委副秘书长张爱萍上将(曾任国防部长),出于对核工业保军转民前途的关爱,曾先后三次视察了秦山核电现场。1982年11月9日,视察了刚刚被批准的秦山厂址,主要是解决厂址的确定和开口问题,起到了奠基和启动作用;1983年4月30日,在国防科工委副主任丁衡高中将陪同下视察秦山现场、上海728院,主要是解决指挥系统和责任制度问题;1986年5月9-12日,受党中央、国务院的委托乘专机到秦山现场和上海检查工作,陪同的有国防科工委政委伍绍祖和主任朱光亚,核工业部蒋心雄、姜圣阶、赵宏,浙江省省长沈祖伦,上海市委副秘书长侯旅适等,这次检查起到了决定秦山核电前途命运的大事。在此之前的1984年1月,有关秦山是上还是下?张秘书长在伍绍祖报告上批示,并转时任总书记胡耀邦,胡总书记批示:<b>“我是完全同意张部长的批示的,有些事关系国家大计,必须办,咬紧牙关也得办。”</b>1986年1月21日,胡耀邦、方毅、杨尚昆、李鹏、郝建秀等中央领导在中南海接见了核工业部王淦昌、姜圣阶、于敏、黄齐陶、连培生、钱皋韵、闵耀中、刘兴中、吕得贤、孙祖训等10位专家,并进行了亲切座谈,朱光亚、伍绍祖、蒋心雄、陈肇博参加座谈会,起到了坚持自力更生为主,引进先进技术,建设好秦山核电站的促进作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86年5月9日,张将军题词:<b>“天上银光闪 海中白盐滩 核电光天地 祖国添新颜”!</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83年12月17日,中央政治局常委陈云在国家计委国防局《国内自己搞核电站的有关情况》上的批示:<b>“不管广东核电站谈成谈不成,自己必须搞自己的核电站,再不能三心二意了。”</b>张爱萍曾给陈云写信,主张搞核电要立足国内。陈云说:要注意这个意见。</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由于当时陈云年事已高,加上道路状况不好,1986年6月派夫人于若木到秦山考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8px;">国防科委主任朱光亚,1986年5月陪同张爱萍将军到秦山、上海市检查工作,会议期间朱主任专门检查了生活设施工质量与进度,本人向朱主任作了汇报。</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秦山一期定编1000人,后追加500人,90年末职工达1611人,基本满足投产需要;92年核准为1700人。按国家规定,秦山核电福利性住房户均60平米,按90、70、60、50、43平米类型搭配建造。以1500人的2.2系数,总人口3300人,设计600套住宅,总建筑面积6.38万平米(其中补充公建1.32万平米),至1989年末可竣工546套,由于人员超编及系数误差,至1990年4月李鹏总理、邹家华副总理到秦山检查工作时,实际短缺150套。为了实现总理审定的“91.12”目标,赵宏副部长亲自进京追加到5000平米指标、100万元投资,责成后勤部门建100套住宅(即后来建成的12、23、24号楼,计90套),向二期借款建造21、22号楼,计54套,时至 1991年底竣工144套,基本满足了并网发电的需要,计划经济条件下,房子虽小,但比没有强,况且有系统供暖。</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为整顿岗位纪律,适应投产的需要,1991年12月10日,厂区试行免费工作餐,24小时供应,当时每人每餐1.2元,主食自理,防止浪费粮食。</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90年6月30日,国家发行了第三套社会主义建设成就邮票4枚,其中第4枚为“秦山核电站”,赵宏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创建企业文化,适时发行了秦山核电站首日封,并举行了邮票首日封发行仪式,动员全现场所有单位和部门一切服从、服务于“91.12”总目标。在首日封上签名的有;总经理<b>赵宏</b>、总设计师<b>欧阳予</b>、党委书记<b>林德舜</b>、常务副总经理<b>张怀麟</b>及总工程师<b>钱剑秋</b>、主管工程的<b>陈曝之</b>及各位副总、副总工;秦山二期现场总经理<b>于洪福</b>、助理<b>张华祝</b>;设计院院长<b>曹德宏</b>;建工局局长<b>刘述英</b>、安装公司总经理<b>关纪群</b>、建筑公司总经理<b>王心敏</b>、监理公司经理<b>张德</b>;海盐县县长和县委副书记<b>沈志松</b>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为了迎接即将并网发电,加强安全生产与经营管理,中核总批准在公司内设立一厂,基建与生产分设管理机构,1990年年底总公司党组决定调821厂厂长姚啟明任秦山核电公司副总经理兼任一厂厂长。</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87年7月,核工业部、中华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女联合会发出:《关于在秦山核电厂建设中开展社会主义劳动竞赛的决定》,实行年度检查评比表彰。1990年8月,在工程进入百米冲刺阶段,公司决定立功竟赛采用百分制评比表彰,其中完成生产任务与安全文明占88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30万千瓦核电机组建成后,企业获<b>全国五一劳动奖状</b>,陈曝之获<b>全国五一劳动奖章</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秦山二期建设期间,沿用了立功竞赛调动职工的积极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苏立清,中华全国总工会原副主席、书记处书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为我国两弹事业作出卓越贡献、敢于讲真话的科学家姜圣阶院士,担任二机部副部长以后全力抓30万千瓦核电机组的科研设计和建设,多次到现场指导工作。由于主体工程1985年3月20日开始建设时,没有经过核电厂建造许可的审评。国家核安全局成立后,姜圣阶担任了第一任局长,于1986年初组织了追溯性安全审查,既严格要求又实事求是的处理好评审与建设的关系,审评出21个要点74个专题,在后续设计和建造过程中得到修正,评审延续到1989年6月。</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89年9月至1991年7月,国家核安全局审评首次装料审请。在历次现场质量安全检查、岗位纪律整顿、临界试验、并网发电他都到现场指导,为我国第一座核电站的建设倾注大量心血,在并网发电一周年后的1992年12月28日,因公出差途中突发疾病,经抢救无效,在重庆逝世,享年77岁。</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荣获核工业功勋奖章,被授予<b>“原子弹技术突破与武器化”</b>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周平,任404厂二分厂、821厂一分厂物理室主任时组织过801、821两个生产堆物理啟动。担任核工业部副部长接替周秩分管核电。担任国家科委副主任兼国家核安全局局长(第二任),组织了秦山核电站装料审查,并向总设计师欧阳予颁发了装料许可证。1991年10月29日反应堆进行临界试验,姜圣阶、周平、怀国模、赵启正、赵宏、李定凡等到现场指导。</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黄齐陶,参加过我国核化工后处理厂的建设。担任中核总副总经理多次到秦山检查指导工作。1990年1月4-11日,针对工程进度、质量和生产准备存在的问题,他同助理马福邦院士带队到秦山现场检查,为李鹏总理、邹家华副总理来秦山作准备。担任国家科委副主任兼国家核安全局局长(第三任),组织对秦山二期工程建造审查,并向于洪福总经理颁发了建造许可证。</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马福邦,荣获核工业功勋奖章。</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原二机部部长、我国核工业主要开拓者、奠基人之一,刘杰于1991年6月27~30日到秦山视察,实地考察并听取赵宏汇报,28日刘杰为秦山题词:<b>“谁说我们不能设计建造核电站”</b>。29日下午在公司中层干部会议上作了重要讲话,老部长的讲话倍感亲切,为全现场职工增添了干劲,鼓午了斗志!中核总转发到各单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刘杰部长鼓励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为发展核电尽心竭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为民族争光</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遵照邹家华副总理指示:建成秦山核电站,要从技术上、建设上、队伍上、思想上好好总结一下,这对我国今后核电发展很有好处。1991年下半年施工处于尾声,调试进入高峰,鉴于姚啟明已经到任,赵宏安排好现场工作后组织设计、施工、设备制造、质保、工程管理等方面的领导同志讨论工程建设中的经验教训,由中核总办公厅主任李鹰翔、政策研究室主任郑庆云执笔<b>《秦山30万千瓦核电站工程建设工作总结》</b>,合理评价了建设过程中的功过是非,肯定了经验与教训,报送了总公司,对后续工程建设起到了一定指导作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由于这些同志长期在一线,十分辛苦,同时也为了静心思考与讨论,经省政府同意,安排在莫干山大八号,自立生活服务系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06年6月,赵宏副部长返京工作时留言,以资鼓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根据一级网络安排,1988年3月开始安装设备;1989年3月成立了公司、上海核工院联合调试组;1991年7月31日开始装料,至8月8日,首炉121组元件全部装入反应堆中。公司总工程师钱剑秋下达了装料命令,中核总总经理蒋心雄在模拟板上掛上了最后一组模拟元件牌子。</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核燃料元件是由核工业812厂生产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核电厂人员培训,特别是反应堆操纵员培训对核电厂安全稳定运行至关重要,总公司成立了以黄齐陶、马福邦为首的操纵员资格审查委员会,1991年4月首批操纵员、高操考试,有35人取得操纵员执照,其中13人取得高级操纵员执照,为年底并网发电作了最最重要的准备,这是秦山第一批“黄金人”。高级操纵员:<b>陈仰止、俞卓平、王日清、陈松涛、何小剑、蒋国元、缪亚民、顾军、顾健、章金平、张建成、俞培根、朱晓斌</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张华祝,原821厂反应堆主控室主任、副厂长、秦山二期总经理助理、中原公司副总经理、中核总核电局局长,中核总党组成员、副总经理(其间兼任秦山一二三期董事长或总经理)、国防科工委党组成员、副主任,中国核能行业协会理事长。</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1991年12月15日,30万核电机组一次并网成功!</b>强大电流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华东电网。这是全国100多个科研设计院所、600多个企业、11个施工单位几万人乃至上10万人大力协同,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的硕果;是省市特别是海盐县人民支持的成果;海盐县邮电局特发<b>“秦山核电站发电纪念”</b>明片一枚。</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半个月后,1991年12月31日,中国与巴基斯坦签署向巴基斯坦出口30万千瓦核电站合同。迄今,我国已向巴方出口并帮助建设了4座30万和2台“华龙一号”核电站。</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周总理生前关怀并决定的30万千万核电站建设取得成功,她的姪女周秉德在“首日封”上签名。</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18年6月,时任北京大鸾翔宇慈善基金会理事长周秉德,亲自带领《周恩来与两弹一星》巡展组到秦山核电科技馆展出。</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86年前后,关系秦山核电是继续建设还是“下马”的关键时期,张爱萍将军坚定不移地支持秦山核电继续干,对工程建设起到至关重要作用。建成后,张将军长子、原二炮副司令员张翔中将率两弹一星历史研究会成员来秦山调研,集团公司副总经理黄国俊、秦山基地党委书记陈卫国接待并陪同调研。</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95年5月8日,中央军委委员、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部长迟浩田上将,率国防动员会议代表,在南京军区司令员固辉上将等19位将军陪同下视察秦山核电站,可见秦山地位的重要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杨国梁上将,原二炮司令员;</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高同声中将,总装备部副政委。</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原中核总办公厅主任、人事劳动教育局局长王占元在人力资源、培训教育、工资总额、薪酬分配等方面,对秦山都给予了政策倾斜,有力支持了核电站的建设。任职期间,多次到秦山现场调研,召开现场专业会议,对秦山核电工程建设起到了促进作用。</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经李鹏总理同意工程概算为12亿人民币,为了落实经济责任制,赵宏副部长决定在严把质量、进度、投资三大控制前提下,实行公司内部投资分片包干,把责任落实到工程、采购、生产准备、后勤保障、机关管理上。1988年6月,分别与陈曝之、钟兆府、张怀麟、方诗经、郑本文签订投资包干(经营)责任书。</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蒋心雄部长派时任核工业部办公厅主任李鹰翔带队到现场考核审查确认,因此分片包干和节余提成嘉奖方案具有时效性;既保证了工程三大控制,又增加了企业活力,工程、采购、后勤三片作贡献,自己设计、群众动手、职工集资,1990年12月生活区实现了盼望已久的集中供暖,提高了生活质量,在江南实现首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核定后的投资(或经营)包干,直到工程并网发电时止。经过几个时段的试运、修复(T4)、商业运行,1995年7月13日国家正式验收,建成价17.75亿元人民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自力更生建设我国大陆第一座核电站,受到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领导和有关部委、省市领导,分别到现场视察、检查指导工作,这是30万千瓦核电站成功的根本原因。</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二机部到中核集团各个时期的领导,十分关心秦山的发展,建设期间先后有29位正副部长到现场视察、检查指导工作;并集中部内两院院士、科技专家几十人次到秦山指导工程建设、调试、运行检修等,主要有:王淦昌、彭士禄、姜圣阶、赵仁凯、马福邦、汪德熙、张沛霖、钱皋韵、刘广均、周永茂、肖伦、欧阳予、叶奇蓁等,这对自主设计、建造核电站起了重要作用。</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秦山核电有限公司(简称:一期)八任(至方家山项目开工)厂领导班子,带领职工创原型堆为商用堆、延寿增产,<b>打造中国核电运营管理第一品牌!</b>争取到方家山项目,由30万千瓦到100万千瓦的跨越。</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八任厂长(总经理)顺序:于洪福、张怀麟、赵 宏、姚啟明、张华祝、林德舜、俞培根、何小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核电秦山联营有限公司(简称:二期)领导班子,带领职工“以我为主,中外合作”自主建设和安全营运大型商用核电站,<b>挺起了民族核电的脊梁</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六任(至4号机组并网)董事长顺序:彭士禄、马福邦、张华祝、赵 宏、李永江、王 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中核总总工程师马福邦院士、副总经理李玉崙为秦山三期工程引进2x72.8万千瓦重水堆核电站作出了重要贡献。</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秦山第三核电有限公司(简称:三期)领导班子带领职工建成两台重水堆核电站,<b>国际接轨树典范</b>,结束了钴-60依赖进口的局面,并将为海盐建成同位素生产基地作出更大贡献。</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秦山核电基地创建以来,输送各类人才2000余人,其中高管60余名;累计发电6400亿千瓦时、投资830亿元、纳税461亿元,每年交纳城市附加税1亿元、教育附加1亿元。核电关联产业及技术应用企业95家,年产值291亿元,从业人员2万多人。</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步入“十四.五”,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核工业的批示和在秦山视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抅建新发展格局,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安全发展,创新发展,再造一个新秦山,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贡献力量。</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努力建设安全秦山、开放秦山、清廉秦山、幸福秦山,着力打造清洁能源示范基地,同位素生产基地,核工业大数据基地,核电人才培养基地。办好核电学院,做好核能供暖节能改造,惠及海盐人民。2021年12月3日,举行了"浙江海盐供热示范工程投运仪式"。</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核电建设由30万千瓦到"华龙一号",实现了创新发展,至2020年12月底,我国大陆已投产运行核电机组48台,装机总容量4988万千瓦;在建17台机组,装机容量1853万千瓦</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中国核电发祥地~海盐,千年古县,经济强县,衍生值得纪念封。<b>点燃激情,传递梦想</b>,2008年奥运之火传遍大江南北,杭州湾大桥建成(2009年6月通车)。1988年前,秦山核电名称为:<b>“核工业部秦山核电厂”</b>,那时海盐电话电报只有4位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国核动力(核电)专家、三位总设计师彭士禄、欧阳予、叶奇蓁在同一封上签名,值得收藏。</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中国核能第一度电,于1970年7月25日6时,发自彭士禄组织领导设计和建造的核潜艇陆上模式堆</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原子弹要有,氢弹也要快</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0px;">1949年10月1日,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並取得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朝鲜停战后,1953年美国又将原子弹运到了日本,同时对我实行全面封锁和打压。为了国家的长治久安,不受制于人,1955年1月15日,党中央领导集体作出了</span><b style="font-size: 20px;">“发展原子能事业”</b><span style="font-size: 20px;">的战略决策。1958年6月,在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上,毛主席信心十足地说:</span><b style="font-size: 20px;">“搞点原子弹、氢弹、洲际导弹,我看有十年功夫完全可能。” </b><span style="font-size: 20px;">国防尖端武器作为一个重点,列入上个世纪50年代中期国家编制的12年科技发展规划。</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0px;">在毛主席、党中央的领导下,周恩来总理、聂荣臻副总理直接抓“两弹一星”各个时期的发展规划、建设和试验,张爱萍将军协助聂总具体组织与指挥。周总理要求从事这一伟业要</span><b style="font-size: 20px;">“严肃认真,周到细致,稳妥可靠,万无一失”</b><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0px;">伟大事业产生伟大精神!</span><b style="font-size: 20px;">“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b><span style="font-size: 20px;">的两弹一星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顽强拼博、不畏艰难、勇于开拓、善于创新的时代特征。</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于敏、王淦昌、邓稼先、朱光亚、陈能宽、吴自良、钱三强、周光召、郭永怀、程开甲、彭桓武</b>等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2020年被授予核工业功勋奖章。</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55年1月15日,毛主席在中南海主持中共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云、彭德怀、彭真、邓小平、李富春、薄一波出席了会议,会议听取了地质部长李四光、副部长刘杰、近代物理研究所所长钱三强的汇报,研究了我国发展原子能事业问题。<b>大国底气从核而来!</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刘杰:我国核工业的开拓者、奠基人之一,荣获核工业功勋奖章。</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早在1951年初,约里奥-居里先生听说杨承宗将要回国,特地约见他,并诚恳相告:“请转告毛泽东,你们要保卫和平,要反对原子弹,你们必须自己拥有原子弹……”。杨承宗回国后,将此忠言转告了钱三强,钱向中央领导作了汇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杨承宗响应周总理号召,报效祖国,謝绝法国科研机构给予555350法郎年薪加补贴的聘请,宁愿回国只拿1000斤小米月酬,不为名利,为核事业献终身,获中国铀业功勋奖章、核工业功勋奖章!</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根据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精神,1956年11月16日,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51次会议通过决定,设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机械工业部(1958年改为二机部),主管核工业的建设和发展,任命开国上将宋任穷为首任部长,至1960年9月;第二任部长刘杰(1960.9-1975.01);第三任部长刘西尧(1975.01-1977.01);第四任部长刘伟(1977.01-1982.04);第五任部长(1985.04改为核工业部)张忱(女,1982.05-1983.06);第六任部长(1988.9改为中核总)蒋心雄(1983.06-1999.07)。</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宋任穷、刘杰、蒋心雄、陈肇博、赵 宏、昝云龙荣获核工业功勋奖章。</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两弹一艇原料~铀地质矿山先行,1955年4月,成立地质部三局,雷荣天任局长,二机部成立后划归二机部称地质总局,1955年3月25日,我国第一支铀矿地质队伍~中南309大队在湖南长沙成立,与此同时在新疆成立了519大队,<b>标志着原子能工业建设正式起步</b>。随即在全国铺开了大面积普查,从全国37个部门和15个省市(区)抽调近2万人,至1958年底已探明的铀矿储量可以满足原子能工业初期的需要,1959年先后成立了核工业矿山设计院和北京地质研究院,抓头治尾(抓铀资源,治核废地质处置)。高峰时期铀地矿近10万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王振荣少将,核试验基地政委。</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刘全胜少将,风动试验基地政委。</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钱三强,杰出的核物理学家,中国原子能科学事业的主要创始人,中国科学院院士。早年在法国发现重原子核三分裂四分裂现象。历任中国近代物理(原子能)研究所所长、二机部副部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等,领导建立我国原子能研究基地,聚集和培养了大批科学技术人才,为我国原子弹、氢弹、核潜艇的研制成功作出了突出贡献,被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何泽慧,钱三强夫人,著名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协同彭桓武、朱光亚领导原子弹点火委员会的工作。</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王方定,中国科学院院士,在何泽慧领导下,研制成功原子弹点火装置。</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55年4月27日,中苏两国政府签订了协议,由苏联援建一座功率为7000千瓦的研究性重水堆和一台2兆电子伏特的回旋加速器。1956年5月动工,地点在北京房山坨里,1958年6月反应堆达到临界,7月1日《人民日报》发表消息,中物所改名为中国原子能研究所,钱三强任所长,王淦昌、彭桓武任副所长。从此,<b>我国正式跨入原子能时代,反应堆事业从这里开始,是我国核科研基地</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历任所(院)长:吳有训、钱三强、王淦昌、戴传曾、孙祖训、樊明武、万钢、罗琦;力一、李毅先后担任院党委书记,为原子能科研和人才培养作出了重要贡献。</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几十年来,这里培养和输送了万余名各类人才,23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11名核科学家,其中7位在这里工作过;60余位两院院士从这里产生或工作过。</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58年5月,邓小平总书记批准了“五厂三矿”厂址,即湖南郴县铀矿(711,金银寨)、衡山大浦铀矿(712)、江西上饶铀矿(713),衡阳铀水冶厂(272厂)、包头核燃料元件厂(202厂)、兰州铀浓缩厂(504厂)、酒泉原子能联合企业(404厂)、西北核武器研制基地(青海.金银滩,221厂);并先后设立与此相配套的研究设计院,主要有北京核武器研究所(院)、北京二院、天津三院、石家庄四院、郑州五院、绵阳六院、太原七所七院、上海嘉定八所、后设的乐山585所、夹江一院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从此,<b>拉开了大规模建设核工业(研制原子弹、氢弹、核潜艇)的序幕</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为了加强核武器研制,中央决定调西藏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李觉将军任二机部九局局长,吴际霖、郭英会任副局长,着手筹建西北核武器研制基地。经过选择地址定青海海晏县金银滩,占地1160平方公里,海拔3200米,高寒缺氧,全年平均温度零下0.4度,无霜期仅40天,属高原藏民牧区,自然环境条件十分恶劣。</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邓稼先,我国核武器研制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和领导者,领导组织指挥32次核试验,把一切献给了祖国。一生追求个“真”的,一次航弹空投失误,核弹受损,亲自深入事故核心区,受放射性照射。</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刁筠寿~核武器研究院副院长(221厂副厂长)、二机部副部长。在核试基地,曾陪邓稼先深入航弹事故区,但被邓阻当拒刁入事故靶点。</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刘书林,曾任221厂党委书记,后任二机部副部长。</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周秩、苏华、闵耀中、张丕绪、高新华系核工业主要厂院的领导,先后被任命为二机部(核工业部)副部长(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核武器研制初期,钱三强为该所请来“三尊大菩萨”:德国归来的核物理学家王淦昌、英国归来的理论物理学家彭桓武、美国归来的力学家郭永怀,之后又陆续调入邓稼先、朱光亚、程开甲、于敏、陈能宽、周光召等专家学者,为原子弹理论设计、计算、爆轰物理试验、点火装置等作出了重大贡献,还有无数的科技人员、能工巧匠、干部工人夜以继日地工作和成千上万次的模拟试验,原子弹、氢弹研制成功,还有源自全产业链近30万人的奉献!</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郭永怀,我国研制两弹一星科学家群体中唯一获得“烈士”称号的科学家;李佩(郭永怀夫人),著名语言学家。</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朱光亚:我国核武器研制的科学技术领导人,为两弹技术突破及其武器化作出了重大贡献。<b>科技众帅之帅</b>,中国工程院首任院长。</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原子弹、氢弹研制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荟萃了各个门类的专家学者、工程技术人员创新。签名的9名院士,均获核工业功勋奖章。</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王淦昌</b>:以身许国的核科学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b>姜圣阶</b>:为我国“两弹”及时提供合格的核燃料与核心部件作出了重要贡献;<b>王承书</b>:我国铀同位素分离理论奠基人;<b>张沛霖</b>:在原子弹、氢弹核材料的研制和指导生产堆燃料元件的技术攻关中作出重要贡献;<b>吴征铠</b>:领导完成具有我国特色六氟化铀简法生产工艺研究;<b>汪德熙</b>:我国核化学化工事业主要奠基人之一,核工业研究生院创始人;<b>肖伦</b>:我国放射性同位素事业开拓者之一;<b>李正武</b>:中国磁约束核聚变奠基人之一;<b>欧阳予</b>:生产军用堆设计总工程师。</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任远,核工业第二研究设计院党委书记、院长(副部),红色特工出身。</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二院曾担任酒泉原子能联合企业工程与主工艺的设计,叶德灿、欧阳予、籍孝宏都曾担任过二院总工程师。</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59年6月,苏共中央致信中共中央,提出暂停核武器援助,拒绝提供原子弹模型及技术资料,后又撤走在二机部的233名专家。针对这一形势,党中央提出:<b>“自己动手,从头摸起,准备用八年时间搞出原子弹”</b>,并将苏毁约的时间作为第一颗原子弹的代号:<b>596</b>,亦称<b>“争气弹”</b>。方针是:“突击一线(铀235),抓紧二线(钚239)”,军用堆工程在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后,重新开工,以加快氢弹研制进度。</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周 秩,404厂首任厂长、二机部副部长,荣获核工业功勋奖章。</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陈维敬,军用堆厂总工程师。</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钟兆府,军用堆厂科长、厂长。</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61年,时任国防科委副主任张爱萍受聂荣臻副总理的委托,与刘杰、刘西尧一起深入一线调研后,二机部向党中央书面报告:争取1964年底最迟在1965年爆炸第一颗原子弹。总参谋长罗瑞卿批转了二机部的报告,并建议中央成立专门委员会。毛主席批示:<b>“很好,照办。要大力协同做好这件工作”</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中央专委主任:周恩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副主任:贺龙、李富春、李先念、薄一波、陆定一、聂荣臻、罗瑞卿。委员:赵尔陆、张爱萍、王鹤寿、刘杰、段君毅、孙志远、高扬</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首次核试验委员会主任:张爱萍</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副主任:刘西尧、成钧、朱光亚、朱卿云、毕庆堂、李觉、张蕴钰、程开甲</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404厂铀核心部件厂经几十次试验攻克铸件气泡关。1964年4月30日,由技师原公浦精车三刀,成功的完成了原子弹核心部件的制造。经<b>白文治、姜圣阶、张沛霖、张大本、徐基乾、朱琴生</b>验收签字,向中央立军令状,<b>保证一次炸响!</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原公浦,完成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心脏”——铀球的精细加工</b>,荣获核工业功勋奖章。</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64年8月19日,第一颗原子弹在221厂装配完成。596-1、596-2,1964年9月28日启运。</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596~1,运到罗布泊。</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596~2,运到东风导弹基地保存备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李英杰~工程物理研究院党委书记。</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64年10月4日,第一颗原子弹运到新疆核武器试验基地(罗布泊)。</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58年初,中央决定核武器试验靶场勘察、选址、设计与施工,由陈士渠上将领导的工程兵负责,陈赓大将点名调第三兵团参谋长张蕴钰少将担任此责(后任核试基地司令员),在否定苏联专家初选敦煌场址后,移至罗布泊,此距核武研制基地2000余公里,我国45次核试验均在此场进行。基地大本营设在300公里外的“马兰村”,程开甲领导的核试研究所设在此处红山。</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常勇,核试基地政委。</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钱学森、钱三强、王淦昌、朱光亚、周光召、程开甲、王大衍,我国研制两弹一星的科学家;严济慈等均为世界闻名的科学家。</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程开甲,著名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少将,中国核试验科学技术开拓者,是指挥核试验次数最多的科学家,誉称:“核司令”。八一勋章、人民科学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等国家荣誉。</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张爱萍上将一句名言:<b>“要饭也得有根打狗棒”</b>,无论是在被国外封锁,还是困难时期、文革灾难情况下,他都坚定不移支持两弹一星伟业。1964年10月16日,亲自担任第一颗原子弹试验委员会主任,4次在现场担任核试总指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刘克仁少将录张爱萍语句)</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64年10月16日15时,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在新疆罗布泊爆炸成功,爆炸当量2万吨级,<b>中国从此成为核俱乐部的第5个成员</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李旭阁中将,首次核试验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后任第二炮兵司令员。编辑出版了《原子弹日记》,并亲自签名赠送我一本。</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65年5月14日,我国第二次核试验采取空投,爆炸当量为3万吨级。<b>于福海,任改制新式飞机领航主任</b>,5月14日上午10点,<b>从万米高空投航弹精准入靶心40米处</b>(规定为100-200米),先后参加了9次核试验,其中6次是周总理亲自点名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66年10月27日,我国首次成功地完成了由东风-2弹道导弹装载核弹头(爆炸当量2万吨级)在900公里外罗布泊上空预定高度爆炸。在一个国家本土上进行两弹给合试验,世界上尚属首次,也证明我们不仅有了<b>“弹”</b>,而且又有了<b>“枪”</b>。导弹原子弹结合试验,是我国第4次核试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原子弹成功之后,二机部大力抓钚线工程建设,1966年5月,邓小平总书记视察了404厂、504厂、221厂。</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张志峰,二机部计划局局长。</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李 骖,二机部核燃料局局长。</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王 敏,核燃料局副局长。</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原子弹要有,氢弹也要快</b>。氢弹与原子弹有质的不同,从第一颗原子弹到第一颗氢弹,美国用了7年零4个月,苏联用了4年,英国4年零7个月,我国仅用了2年零8个月。这是甶于刘杰与钱三强提前部署了氢弹理论预研。1967年6月17日,<b>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b>,当量300万吨级。1968年12月27日,第八次核试验第一次使用钚的热核材料(即717号产品),当量300万吨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于 敏,在氢弹原理突破起了关键作用,共和国勋章、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陈能宽,我国核武器爆轰物理学的开拓者。</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周光召,为我国核武器的理论设计奠定了基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黄祖洽,我国核武器理论研究和设计的主要学科带头人之一,荣获核工业功勋奖章。</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马国惠少将,核试验基地第八任司令员,曾被誉为“陪氢弹睡觉”的优秀青年(高空试验塔值班)。</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王振荣少将,核试验基地政委——“祖国在我心中”。</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从1964年10月第一次核试验至1996年7月,我国宣布暂停地下核试验止,共进行了<b>45</b>次,其中大气核爆炸<b>22</b>次。</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对于生产、试验所产生的高放废物经过处理后,拟长期储存地质处置库(负500~1000米深处),长治久安。北山地下实验室项目,于2021年6月17日开工建设。</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潘自强,奠定了我国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的理论,荣获核工业功勋奖章。</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0px;">1954、1957年,美苏核潜艇相继下水,根据当时世界形势发展,1958年6月27日,聂荣臻元帅向中央呈报了《关于开展研制导弹原子潜艇的报告》,28、29日周恩来、邓小平批示,转呈彭德怀、毛主席批准,作出研制导弹核潜艇的战略决策,为此海军、二机部、六机部、四机部按照分工,都作了大量工作。1959年9月,针对苏联拒绝提供核潜艇技术援助,毛泽东主席气魄非凡地说:</span><b style="font-size: 20px;">“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b><span style="font-size: 20px;">二机部在原子院设立了“09”工程领导小组,由钱三强、彭桓武领导,李毅掛帅,下设5个研究设计室,彭士禄参加了反应堆工程研究。困难时期,由于种种原因(1962年春节),二机部决定潜艇核动力设计“下马”,主力充实到原子弹工程,保留少量骨干继续理论研究,彭士禄留在潜艇核动力研究岗位。</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0px;">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后,1965年8月,中央决定核潜艇工程(09)重新上马,并决定先建攻击型鱼雷核潜艇。经过21个部委、24个省市(区)2000多个科研院所、工厂大力协同(设备材料100%国产化),于1970年7月18日陆上模式堆启动并提升功率,7月26日两台机组成功发电,实现了我国</span><b style="font-size: 20px;">首次核能发电</b><span style="font-size: 20px;">,12月26日,第一艘核潜艇下水,1974年8月1日交付海军服役,命名为</span><b style="font-size: 20px;">“长征一号”,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5个独立自主建造核潜艇的国家</b><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上个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开始研制导弹核潜艇,当时主持国防科研工作的聂荣臻元帅(以下简称:聂帅),马上意识到核潜艇将成为美国的最有效的战略武器,也只有核潜艇才能扼制美国。</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58年6月18日,中国原子能院重水堆建设成功,聂帅随即召集海军政委苏振华上将、副司令员罗舜初中将、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张劲夫、二机部副部长刘杰、导弹研究院院长钱学森等,首次开会商讨研制核潜艇问题。会后,聂帅亲笔起草了《关于开展研制导弹原子潜艇的报告》上报党中央。</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曹刚川上将,曾任解放军总装备部部长、国防部部长、中央军委副主席。</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丁衡高上将,曾任国防工科委主任。</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彭士禄,是中国农民运动领袖、革命烈士彭湃的儿子。3岁时母亲蔡素屏被反动派杀害,4岁时父亲被叛徒出卖在龙华英勇就义,8岁和11岁两次被捕入狱,是地下党营救了他,乡亲们收养了他,20多户农民保护了他,他常说:“我是吃百家饭、穿百家衣、姓百家姓长大的”,是周恩来派龙飞虎把他送到延安上学,1951年以优异成绩选派苏联留学,学习化工专业,毕业前夕彭湃生前战友陈赓大将访苏,在大使馆接见並动员他改学核能专业,彭士禄说:<b>只要国家需要,我愿意</b>。从此与核结下不解之缘。1958年5月,以优异成绩毕业回国,分配到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所(院)工作。</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回国后,主动放弃大城市优越条件,到大西此参加铀浓缩厂建设,4个月后组织决定抽他回原子能院参加潜艇核动力研究设计。1965年8月,潜艇核动力重新上马时,彭士禄独特提出<b>先建陆上模式堆,並坚持压水堆型</b>,得到刘杰、钱三强、王淦昌、聂荣臻的支持。为了保密,厂址选在四川夹江深山中,他告别妻子儿女,与科技人员隐姓埋名,艰苦创业,抵制文革干扰,为此聂帅发出“特别公函”,毛主席派兵支援,09工程陆上模式堆于1970年4月18日完成安装,5月10日开始试车,7月17日提升功率,7月30日满功率运行。彭士禄还大胆地对核动力的“心脏”(反应堆)进行改造,提出不与原子弹争“口粮”,采用低浓铀。人们尊称他为“彭大胆”、“彭拍板”。</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70年7月30日,陆上模式堆启动成功后,彭士禄立即带领120余名技术人员奔赴葫芦岛参加潜艇核动力的安装,<b>12月26日第一艘核潜艇下水</b>,这还得益于“彭大胆”双套订货的预见。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何梁何利基金最高奖——科学与技术成就奖,光华工程科技成就奖,核工业功勋奖章。2021年5月,被追授<b>“时代楷模”</b>称号。</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的前身,是09基地,对外名称:西南水电研究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赵仁凯,中国科学院、工程院双院士,参加了我国原子弹、核潜艇、核电站的建设。<b>是我国核动力科学与工程研究设计的奠基人、开拓者之一</b>,在核潜艇研究设计和建造中,赵仁凯与著名核动力专家彭士禄、著名船舶工程专家黄旭华、著名火箭与导弹专家黄纬禄同为“四总师”。</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79年9月,国防科委任命彭士禄为核潜艇首任总设计师,1983年2月彭任六机部副部长,由黄旭华接任第二任总设计师,2000年张金麟任第三任总设计师。</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89年1月,海军成立首届核安全专家委员会,彭士禄任主任、赵仁凯任副主任(任期10年),为海军核潜艇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一等奖,核工业功勋奖章。</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周永茂院士,反应堆工程专家,担任潜艇核动力堆及其控制系统科研设计结构组组长,组织设计攻关,克服热应力、热幅射、热冲击以及高温水密封等难题,满足了军方对艇的体积、重量限制的要求,<b>设计双流程堆芯本体,由第一艇沿用至今</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孙玉发院士,反应堆工程专家;张焕乔院士,核物理学家;周永茂、孙玉发、张焕乔荣获核工业功勋奖章;戚发轫院士,航天飞船总设计师;陈佳洱、郑哲敏、吕敏、邱爱慈院士,爆破、核试验专家。</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根据聂帅报告的要求,核潜艇总体布局和要求由海军提出,分工负责,二机部负责核动力,六机部负责艇体,七机部负责潜射导弹。</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六机部在葫芦岛建设核潜艇基地,黄旭华是四总师之一,负责抓潜艇建造;黄纬禄是四总师之一,负责导弹研制。</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上图为葫芦岛船厂夜景明片。</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张广钦,中船重工总经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杨连新,海军核安全局副局长,长期从事核潜艇的安全管理工作。</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当时在国防科(工)委下设核潜艇(09)工程领导小组,陈佑铭少将历任小组成员兼办公室主任(10多年),负责核潜艇科研设计与建造的国家层面协调组织工作。</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怀国模中将,国防科(工)委生产组组长、副局长、局长、副主任、政委。</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刘杰,二机部部长,早在1958年、1960年连任四人领导小组成员,<b>负责筹划和领导核潜艇研制工作</b>。当时组长是海军副司令员罗舜初中将,副组长是一机部副部长张连奎(主管军工装备),成员还有王铮中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刘杰领导下,原子能研究院成立09工程领导小组,集中钱三强、何泽慧、朱光亚、彭桓武、戴传曾、彭士禄、赵仁凯、连培生、孟戈非等200余名骨干从事潜艇核动力研究,由于种种原因,1962年春节刘杰恋恋不舍地宣布潜艇核动力设计“下马”,保留骨干,等待时机,再把人找回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65年8月,潜艇核动力重新上马,刘杰支持彭士禄先建1:1陆上模式堆,设备双订货,成功后再安装到核潜艇上。並为陆上模式堆选择了木城基地。荣获核工业功勋奖章。</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聂荣臻元帅,是中国核潜艇的领导者、组织者,特别是在文革期间,核潜艇科研设计、设备制造、建设工地全线受到冲击,甚至停产。聂帅主持军委扩大会议,签发<b>“特别公函”</b>,要求参加核潜艇研制的单位一律停止“四大”,坚持正常生产工作秩序。聂帅说:<b>“就是戴手铐,核潜艇工程,我也抓定了”</b>。<b>“特别公函”</b>挽救了核潜艇的研制,陆上模式堆14个实验室得到恢复建设,1968年7月18日,毛主席派一个营兵力支援建设,1969年9月反应堆大厅开始安装,1970年7月18日,反应堆实现物理启动并提升功率。</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丁衡高上将,工程院院士,聂帅女婿,航天工程专家,曾任国防科工委主任。</p><p class="ql-block">聂力,世界上第一位女中将,聂帅女儿,远望号科学测量船工程专家,曾任国防科工委科技委主任。</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昝云龙,曾任陆上模式堆生产组组长。1970年7月15-16日,周恩来、李先念、粟裕、罗舜初、钱学森、李觉等听取彭士禄、昝云龙、王汉庭(基地军管会主任)关于陆上模式堆启动並提升功率准备工作的汇报,周总理说:陆上模式堆启动提升功率成功是一个新的起点,成功了可以建核电站,造航母,你们功劳就大了。並叮嘱陈佑铭多帮助基地的同志和启动工作。为了抢在“7.18”毛主席批示两周年时启动反应堆,周总理派自己的专机送彭士禄、昝云龙、王汉庭回09基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马福邦院士,反应堆工程专家,曾任中核总总工程师;李玉崙曾任中核总副总经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马福邦、昝云龙荣获核工业功勋奖章。</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王荣生,曾任中国船舶集团公司总经理。1968年受命担任第一艘核潜艇的一线建造总指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丁峰大校,原总装备部采购局局长;与原国防科工委宣传部副部长刘江海大校共同主持“弘扬核潜艇精神高层论坛会”。</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纪念首艘核潜艇下水50周年暨2020年军民两用技术产业化年会,于2020年12月26日在北京召开,刘江海主持了大会。</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张嘉国,原中船重工经研中心首席研究员、资深咨询专家。</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霍玲少将,哈军工毕业,曾任海军试验基地总工程师。</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刘宝镛院士,导弹总体设计专家,<b>固体弹道导弹是核潜艇的战略武器</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陆建勋院士,通信工程专家,曾任海军通信部工程师、研究所所长、舰船研究院院长。</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阮可强院士,反应堆物理、核安全专家。曾负责核潜艇动力堆物理计算,<b>解决了堆芯热中子分布的精确计算问题</b>。荣获核工业功勋奖章。</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徐光裕少将,曾任总参某部副部长、解放军防化院副院长,著名军事专家。</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李俊琏中将,曾任潜艇支队政治部主、政委,海军副政委。</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张春发少将,海军潜水员,曾任东海舰队后勤部部长、海军某潜艇基地司令员。</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海军装备论证中心,涉及舰艇船技术保障。</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刘卓明中将,海军装备研究院院长;政委岺旭中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后勤保障关系到舰艇船作战能力;周汉荣少将,海军后勤部部长。</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74年8月,陪同朱德元帅检阅“长征一号”核潜艇、並与彭士禄等人握手的海军第一任司令员肖劲光大将为我国海军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基础。在我国海军创始人之一张爰萍上将亲自组织领导下,1982年10月12日,由黄海向东海予定海域发射“巨浪一号”运载火箭获得圆满成功,<b>标志着我国具备二次战略核打击能力</b>;1983年导弹核潜艇移交海军。至此,第一代核潜艇~092序列形成了备战能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70年12月26日,我国第一艘核潜艇下水;1974年8月1日交付海军服役,中央军委命名为“长征一号”,<b>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独立自主建造核潜艇的国家</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74年8月,84岁高龄的朱德元帅在海军司令员肖劲光大将陪同下,检阅了“长征一号”核潜艇,元帅举起左手向钢铁巨龙行注目礼!转身握住总设计师彭士禄的手,激动地说:<b>“谢谢你们!我代表中国人民解放军,感谢你们为建设强大海军所做的贡献”!</b>朱德女儿朱敏、女婿刘铮签名封</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此封收录在《方寸天地与两弹一星》P08页)</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