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雁丘

亮堂堂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红尘自有痴情者,莫笑痴情太痴狂。若非一番寒澈骨,那得梅花扑鼻香。问世间情为何物,只教人生死相许。看人间多少故事,最消魂梅花三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一 引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烈日炎炎,波光粼粼,树木荫荫,翠鸟声声,寸草青青。我徜徉于太原汾河公园东岸绿荫中,忽然发现前面不远处,灌木丛与针松林环绕着一片不大不高的土丘。丘之稍西两深红褐色巨石相依而拥,周边自然石辅之。心异之,近前细看。正面面西,镌刻“雁丘”两大字。雁丘,莫非是元好问的“雁丘”?绕其背,果然另一石镌刻有“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来访雁丘处”。只不过,根据石背的形制,把词前小序置于左下角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轻轻地细细地摩挲着词文,一字一字地在心中默念着,结尾情深处竟读出了声。徘徊环巡一周后,我站在正面许久,凝视着硕大的“雁丘”二字,耳旁氤氲出款款深情的旋律:“红尘自有痴情者,莫笑痴情太痴狂……问世间情为何物,只教人生死相许……”</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这“雁丘”位于太原汾河公园东岸南内环桥北几百米与双塔西街管道桥之间。2000年9月,公园首期工程完工,已被岁月湮没的雁丘又被重新垒石为记,筑丘成景。刻有“雁丘”及元好问《雁丘词》的两块巨石两情依依相依而卧,如影随形,也随着季风在林间小草中低咏吟唱,周边的花草树木河水也与此交融深深——不用说,这两块巨石就是那一对大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二 题外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汾河,山西的母亲河。几千年来,她曾流传过许多动人的故事,而发生在815年前的雁丘便是其中之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元好问(1190年8月10日——1257年10月12日),字裕之,号遗山,人称遗山先生,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朝末年至大蒙古国时期文学家、历史学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金朝(1115年——1234年),是中国历史上由女真族建立的统治中国北方和东北地区的封建王朝。完颜阿骨打所建,西与西夏、蒙古接壤,南与南宋对峙,共传十帝119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大蒙古国是1206年铁木真建立,汉文国号为大蒙古国,汗号为成吉思汗。后大蒙古国对外屡次扩张,至1259年大蒙古国分裂为元朝和四大汗国。到1271年,名义上的蒙古大汗忽必烈定国号为“大元”,就是我们平常说的元朝。元朝(1271年——1368年)定都大都(北京),共传五世十一帝98年。这样,作为汉文的大蒙古国废弃了,可与其对应的蒙古国国号“大蒙古国”仍沿用,直到元朝灭亡也没有改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接着说元好问。金章宗明昌元年七月八日即公元1190年8月10日,元好问出生在山西忻州农村一个世代书香的士大夫家庭里。元好问弟兄三个,他为最小,由于他二叔三叔家都没有儿子,按照中国封建传统,他叔父元格在他出生七个月就把他当作过继儿子,带他到掖县(今山东莱州)县令任上。元好问天资聪颖,七岁就能写诗,被人誉为“神通”,十四岁师从名师“博通经史、淹贯百家”。到元好问十七岁时,元格被罢去陵川(今山西晋城陵川县)县令之职,但为了儿子的学习,仍继续住在陵川,直到元好问十九岁学业完成才带全家离开陵川。可以说,元好问早期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为之后的成就奠定了坚实良好的基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金宣宗兴定五年即公元1221年,元好问进士及第,正大元年即公元1224年又以宏词科(宏词科为科举考试科目之一)第后授权国史院编修(官名,主要负责文献修撰工作),再后官至知制诰(官名级别很高)。金朝灭亡后,他被囚禁数年。晚年重回故乡隐居不仕,于家中潜心著述。元宪宗七年即公元1257年,元好问逝世,享年六十八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元好问是南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文坛盟主,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被誉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他在诗文词曲等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有作品《元遗山先生全集》《中州集》等传世。</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上两张图片是位于忻州古城的遗山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三 读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这首《雁丘词》正是写于元好问16岁那年(公元1205年)直接到并州(太原)参加府试之际。之前我曾听有人对雁丘的方位、垒冢有疑问。其一是说元好问从忻州来太原赴考,路上不可能游山玩水,怎么会在并州古城西南方向七八里远的地方发生此事呢,这不是南辕北辙哪跟哪啊,说到底是方位问题。其二是说埋两只死雁也应是土葬而不可能是垒石而葬。那么,我们现在可以释疑第一问了:元好问是从山西晋城方向来并州的,古时候赶路不像现在坐飞机高铁公交车什么的,充其量就是徒步,再好也就是个马车,所以尽拣最近的路走。这样,路过汾河东岸就很是顺理成章了。至于具体位置在哪,土葬还是垒冢,已经不是很重要了。其实,词前小序已经大致说清楚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摸鱼儿·雁丘词(迈陂塘·雁丘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乙丑岁赴试并州,道逢捕雁者云:“今旦获一雁,杀之矣。其脱网者悲鸣不能去,竟自投于地而死。”予因买得之,葬之汾水之上,垒石为识,号曰“雁丘”。同行者多为赋诗,予亦有《雁丘词》。旧所作无宫商,今改定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摸鱼儿:又名迈陡塘,是词牌名。乙丑岁:指金章宗泰和元年即公元1205年。识:标志。这个词前小序译成现代汉语就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金章宗泰和元年,我赴并州参加科举考试,在汾河岸边遇到一个捕雁者,他说:“今早晨我设网捕得一只大雁,杀死了它。比翼双飞的另一只脱网而逃,但它见同伴死去并不飞走,而是在上空盘旋悲鸣,后来竟然从天上一头栽下来投地殉情而死。”我听过后很受感动,便花重金买下了这两只雁,把它们埋在汾河岸边,并垒上石头作为标志,称为“雁丘”。同行者为此多赋诗作词,我也填写了《雁丘词》。以前作的不合音律,现在修改后以确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不难看出,小序除介绍了写作缘由外,还表达了词人所蕴涵之情——讴歌大雁凄美感人的爱情。此外,我们还能从中捕捉到其他几个信息:一是同行者多人,估计同是赴并赶考者,不然不会有“同行者多赋诗”,别人是只赋诗而已,元好问除此之外还买之垒冢,足见他是个性情之人;二是事发地距离并州还有一段距离,究竟有多远已经不重要了,总之是在汾水之畔;三是旧作修改确定之。其实,这个小序已经为全词打好了基调——讴歌大雁凄美感人的爱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还是来看全词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全词分上下两阙,上阙侧重叙事,下阕侧重抒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第一句开篇即发问:“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直教:竟使。许:随从。我的天啊!请问世间各位,爱情究竟是什么,竟让这两只大雁以生死来对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千百年来,关于爱情的诗词歌赋数不胜数,大多委婉含蓄,而时年才16岁风华正茂血气方刚意气风发对爱情充满了美好希望的元好问,看到大雁殉情而死,不由得黯然神伤积郁于胸不得不发,像闪电雷鸣,似山崩地裂。一个“问”字破空而来,为殉情着墨发问,实际上是对殉情的赞美。这是问天问地问自己,不知道世界上爱情是什么,竟然让双方生死相依至死不渝。如此的直接、如此的反问、似问似答,特别是以“直教”来渲染“情”,顿时把整首词的气氛烘托起来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双飞客:指比翼双飞的大雁。想那双雁,天南地北比翼双飞寒来暑往能有几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这一句是写雁的感人生活情景。词人是如此的感慨、惆怅,像沉思,更像感叹,世间的时光总是如此短暂,稍纵即逝,转眼韶华不在。同时从空间、时间上着墨,写出了大雁相依为命相濡以沫的生活历程,为下文的殉情作了必要的铺垫。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就中:于此,在这里。其中的欢乐情趣离别愁苦自然难舍难离,因而就有了这对痴情儿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词人用拟人化的手法赞美大雁,哀婉欲绝。</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君:指殉情的大雁。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这是对大雁殉情前心理活动细致入微的揣摩描写。这里词人以“君子”来尊称殉情大雁,并且揣摩大雁殉情的原因,用模拟的方式来表达情感:看到伴侣已死,寻思那万里云层,千山暮雪,虽然景物美好风光秀丽,可日日夜夜朝朝暮暮独自个儿孤零零的没有伴侣形单影只又有什么意思呢?于是便毅然决然地投地而死来殉情伴侣,不求同生只求共死,生死相依永不分离。不要说此情此境中的词人,就是我们今天读来也禁不住潸然泪下,不由得为大雁矢志不渝的忠贞爱情所感动,同时艺术感染力也达到了高潮。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下阕借助自然景物的描绘,衬托大雁殉情后的凄苦,抒发词人掩埋大雁后的情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横汾路:指当年汉武帝巡幸处。据史料记载,汉武帝曾率文武百官至汾水边巡祭后土。楚:即丛莽,平楚即平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汾河是山西的母亲河,蜿蜒流经三晋大地,曾有很多辉煌,汉武帝曾六次乘舟而来祭祀后土。想当年鼓乐喧天遍地箫鼓,而今却荒草衰烟尽归尘土。词人感叹世事变幻事物变迁,曾经的煊赫已烟消云散。其实,这里词人隐含的意思是:唯有爱情感天动地天长地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招魂:指的是战国时期宋玉作的《楚辞・招魂》,句尾多用“些(suo)”字,所以称“楚些”。《楚辞》中有《山鬼》篇,描写山中女神失恋的悲哀。这句的大意是:宋玉的招魂写的感人肺腑凄婉哀怨,被誉为千古哀怨绝唱,可是跟大雁的生死殉情相比,只能嗟叹不如了。大雁的至情至真令山神鬼怪都为之哭啼,那阴风冷雨就是他们感动的行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这里词人把写景同抒情融为一体,用凄凉的景物衬托大雁的悲苦生活,表达了词人对殉情大雁的哀悼和惋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大雁的殉情之举,就连老天也会感动嫉妒,我从未相信殉情大雁会和黄莺飞燕一样化为黄土。言外之意就是:大雁死后绝对会成为神灵,永远被铭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这是词人对殉情大雁的礼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大雁的殉情故事一定会流传千古,为了让后人知道凭吊之处,我把他们掩埋于此,命名雁丘,留待文人骚客来此凭吊,缅怀祭奠,吟诗作赋,痛饮狂歌,寄托哀思,排忧解伤。</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词人既含蓄又直白地表达了雁丘将永远受到人们的凭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这首词通过运用反问、拟人、比喻、对比等修辞方法及艺术表现手法,通篇围绕一个“情”字记述和讴歌了大雁殉情的凄美动人故事,进一步赞美纯真的爱情。词人描绘细腻,感情真挚,表面是咏雁,实为抒发感情,从大雁这样的生灵都有生死相依忠贞不二的感情引申开来,那么作为世人更要对爱忠诚对情专一,忠贞不渝生死相依。通词表达了词人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与希冀,境界深远回味无穷,艺术感染力极其强烈,堪称咏叹爱情的千古佳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大雁被誉为禽中之冠,也被誉为“忠贞之鸟”,自古被视为“仁义礼智信”五常俱全的灵物,终身仅此一个伴侣,从一而终天涯共飞,不论是雌雁死或雄雁亡,剩下落单的一只孤雁到死也不会再找别的伴侣,是世间最有感情的鸟之一,因而在中国古代,大雁也就成了婚嫁聘礼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想,今天在汾河岸边复原此景,也寄托了人们对忠贞爱情的憧憬向往和赞美吧。从这点上说,它不仅有历史意义,同时也更有现实意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不过,雁丘作为一个历史遗迹也好人文景点也罢,我总觉得有点美中不足。狂歌,纵情歌咏之意;痛,古人有“痛饮酒熟读《离骚》可称名士”。狂歌痛饮,生动地写出了人们感动之深、凭吊之切。然而雁丘现场却有不协调音符。周边随处是饮料瓶及其他生活垃圾,我拍照时还得清理一番;不远处林荫间是大叔大妈们或在古典音韵中剑舞,或是在轻松明快的音乐声中跳广场舞。这是其一。其二呢,是显得单薄。简单的两块大石头,刻了两个字及那首词与它背后的故事不太般配,不要说与词人笔下的“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作对比,就是与早些年唱红大江南北的那句经典歌词“问世间情为何物,只教人生死相许”相比较也逊色不少。太原,作为有着4700多年历史、2500多年建城史的历史文化名城,名人大家比如李白、范仲淹、欧阳修等留下的歌咏经典诗篇很不少,以雁丘为主,辅以这些文化名片,辟一个主题景点(不要说公园)什么的,对于宣传“唐风晋韵”“锦绣太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四 拓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从古到今,表现忠贞爱情的故事枚不胜举,我们耳熟能详的董永与七仙女、孟姜女哭长城、牛郎织女及梁山伯与祝英台等都热情地讴歌了爱情的忠贞伟大与美好。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早些年有一部电视连续剧叫《我的娜塔莎》,很感人,我前后看了三次。这是横跨中、苏、日三国的部电视剧,讲述了长达50年的跨国爱情故事。1941年抗联战士庞天德(俄文名字叫瓦洛佳)所在部队遭日本关东军围剿,情急之下转入苏联境内。女教官娜塔莎负责对他们进行特工训练,因娜塔莎十分欣赏瓦洛佳,遂两人渐渐萌生了深厚的爱情。抗战时期、抗战胜利、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种种原因未走到一起,这里边还穿插有日本女子纪子对庞天德忠贞不渝的情爱。直到苏联援华时期,娜塔莎作为苏联专家来华支援建设,二人才得以再次见面。后准备结婚登记时,娜塔莎接到撤离中国的命令,之后二人又经历了多年的离别和相思之苦。八十年代,庞天德做起了边境生意,目的是寻找娜塔莎,经历了重重磨难后,有情人终于相聚……但都已垂垂老矣!故事很感人,我第一次看时断断续续,很是遗憾。去年初春疫情宅家,在智能电视上搜索看,今年正月也是疫情宅家第三次看。看到情深处,我总是泪眼婆娑,以至于老婆孩子们说我自讨苦吃专门自寻不快乐。到后来,每当听到里边的主题曲《爱的人》,甚至听到这个音乐声起,泪水就来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其中几个细节很感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中苏关系很紧张的那些年,在中苏边境上隔着不宽不窄的一条河。很庆幸河的两边各有一个小屋,两人前后各自暂租了小屋,目的是有朝一日能见到对方。娜塔莎认为世界上最深厚的情感就是爱情,所以她很庆幸世界上有这样一条河能让他们只有这么近的距离。可就因为有这样一条河,咫尺间隔了天涯,一条河间,两个世界。他们相互等待,直到有一天真的相互看见了对方,我们可以想象当时两人是怎样的一番情景。庞天德始终坚持不跨越国界,他说他爱自己的祖国,但他不离开这个寒冷的小土屋,因为这里是离自己恋人最近的地方,他爱住在自己对面的那个女子。就这样每天隔着河,他们相互打着旗语,说着情话,说着山盟海誓至死不渝。其实,这条河已承载了他们的坚守和信仰,同时也流淌着无法相守的哀伤。</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深秋,北方的天气已经很冷了。夜深人静,娜塔莎避开边防军巡逻的时间段,潜入寒冷刺骨的河流,偷偷游过来与庞天德相见。寒冬,河中央冰面上中苏双方各自以粗铁丝网隔之,中间有三四米的间隔,两人做好对方喜欢吃的食物,隔网你抛过来我扔过去,始终未跨越国界线。隔网相望四目相对长久凝视……在这里,至纯至真至善至美伟大而圣神的爱情演绎到了极致。真是咫尺天涯!传神的特写镜头配以哀沉的音乐,不禁使人潸然泪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沙宝亮演唱的这首主题曲也将镌刻在我的脑海里,烙印在我的心田里,芬芳在我的岁月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在那开满鲜花的河岸上,战士们追寻她带着花香的目光。山河破着,爱情在硝烟里庄严的成长。来吧 姑娘,拥抱你最爱的人。一个诺言, 一条河水 ,一缕无尽的芬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在那炊烟如梦的故乡里,姑娘们凝望他带着尘土的忧伤。人生醉着,思念在颠簸中不屈的绵长。来吧英雄,亲吻你最爱的人。一个世纪 ,一腔柔情, 一间木屋的惆怅。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美丽的白桦林,请把你的风声唱响!千里万里的风云,怎能阻隔爱的人在路上。时光无言流转,岁月因爱而美着。我的疼痛,你的目光,你的衷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早815年前才16岁的元好问已经把至纯至真忠贞不渝的爱情视为圣神推崇备至,我认为,当今时代应该在此基础上把它的内涵拓展延伸,上升到一个高度,那就是热爱人民、热爱民族、热爱国家,作为一个党员干部要对党忠诚,忠诚党的事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无数革命先烈正是这个内涵高度的践行者,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怕死不当共产党。”年仅15岁的刘胡兰,面对敌人的铡刀从容不迫英勇就义,用青春和热血铸就了一名共产党员的风骨忠魂,矗立起一座“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的永久丰碑。我党唯一女创始人、挥洒自如的女权革命家、中国共产党早期重要领导人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理论家宣传家蔡和森的妻子向警予视死如归,在走向刑场的路上仍向沿途广大群众作演讲,国民党宪兵们殴打她,想使她不再说话,但她仍坚持讲下去,刽子手向她嘴里塞进石沙,又用皮带缚住她的双颊,血沫从她的嘴角流出……她牺牲时仅33岁。周文雍、陈铁军这一对年轻人风华正茂时走向了刑场。在刑场上他们从容地举行了婚礼,把反动派的枪声作为结婚的礼炮。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在刑场上,陈铁军发表了最后的演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亲爱的同胞们,姊妹们!</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和周文雍同志的血就要洒到这里了。为了革命,为了救国救民,为了共产主义的伟大事业而牺牲,我们一点也没有感到遗憾!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同胞们,过去为了革命事业的需要,党派我和周文雍同志同住一个机关。我们的工作合作得很好,两人的感情也很深,但是,为了服从革命的利益,我们还顾不得来谈私人的爱情,因此,我们一直保持着纯洁的同志关系,还没有结婚。今天,我要向大家宣布:当我们把自己的青春生命都献给党的时候,我们就要举行婚礼了。让反动派的枪声,来做我们结婚的礼炮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同胞们!同志们!永别了。望你们勇敢地战斗,共产主义一定会胜利,未来是属于我们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刑场做礼堂,枪声为礼炮。这是人间最纯真、最高尚的爱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然而,在进入新时代的今天,个别党员干部不思进取利益熏心贪污腐化,置党纪国法于不顾,与党的初心使命渐行渐远。据载,我军一个高级将领在前后任职的十几年间,贪污受贿数目之大触目惊心,从几千万到上亿,直至十几亿几十亿。还有一位更为“奇葩”,曾任中国华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的赖某某,除利用职权、地位之便直接或间接索取、收受财物共计17.88亿外,还获得了让其“名垂贪史”的“三个百”——100多套房、100多个关系人、100多位情人。真不知道这些党员干部学没学过“雁丘词”,记不记得入党时铿锵有力的入党誓词,还牢记不牢记共产党员干部的初心使命。看来确实该读读“雁丘词”,学学党史,补补党课,让每一位追梦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也只有这样,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打下的江山,才不会变色永葆青春,才能以饱满的热情、旺盛的精力,开拓进取,实现伟大的中华民族复兴之梦——中国梦。</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五 尾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伫立丘前许久许久,不知是怆然还是怅然还是感染,竟感觉酸楚楚的,不经意间眼眶已湿漉漉了。蓝天白云下、林荫土丘处、两情依依相依而拥的两石间,似乎又氤氲开了略带忧郁伤感、深沉徐缓而又哀伤、情绪高昂而又透着几分感叹的歌声: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红尘自有痴情者,莫笑痴情太痴狂……问世间情为何物,只教人生死相许……”</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2021.06</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