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疫情之年,封闭了几段时间,哪儿也去不了。在秋天的时候,趁着疫情休息,我们两个大好人,去皖国转了一周时间,回程中乘高铁在徐州落了一下脚。<br>皖国是旅游大省,去过多次,最有名的黄山、九华山等,以前当然看过了。这次疫情原因,时间也有限,公共交通不安全,我们就在合肥租了一辆小车,自驾游。主路线:天柱山--牯牛降--仙寓山--打鼓岭--南屏--木梨硔--天堂寨--万佛湖,行程大约1400公里。<br>乘高铁,午后到合肥南站,就地租车,当即出发。傍晚到达天柱山下,疫情人少,比选了一家客栈住下,离景区入口不到2公里,离出口3公里多,老板可接送。<div><div>翌日早饭后,老板送我们到天柱山南大门。大天柱山西关有两条索道,龙窝索道是厢式车厢(每个车厢最大载客量6人),而 天柱山 索道是吊椅式(一排2人),我们走西关线路,乘坐大龙窝索道上山,乘天柱山索道下山。</div></div><div>天柱山:世界地质公园,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又名潜山、皖山、万山、万岁山、古南岳、皖公山等。位于安庆市潜山市境内,早在汉武帝时就封为“南岳”,历代都有人文活动,因独特的自然景观,名列省三大名山(黄山、九华山、天柱山)之一。<br></div> 天柱山似乎很低调,它拥有着自己独特的山色,媲美黄山的美景,拥有悠久的历史,被人们称为“古南岳”,更不缺少历史人文。 天柱山景区内奇山怪石,巍峨峥嵘,不可名状。诸峰形状各异,千姿百态,起伏环拱,势如揖拜。遍布着悬崖奇石,幽谷灵泉,苍松翠柏,名花异草。身临其境,如在仙境。但是,同为5A景区,留给世人的印记却远远比不上黄山、九华山那般深刻。<div>天柱山,却真的很美:一是无松不奇,无石不怪——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为天柱山雕琢出了无数的奇松怪石,如奇松有天柱松、父子松、探海松、虬龙松等,怪石有飞来石、鹦鹉石、象鼻石、蜒蚰石,双乳石等,惟妙惟俏,栩栩如生。二是山清水秀,宜游宜居——天柱山山高水长,水资源十分丰 富,水绕山转,既有飞瀑悬空,又有流水潺潺;既有激流险滩,又有高山平湖,为天柱山增添了妩媚灵秀之美。加上天柱山植被繁茂,森林覆盖率高达95%以上, 负氧离子丰富,被誉为“绿色博物馆”和天然大氧巴,是人们休闲度假、修身养性的好地方。三是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天柱山由于景色秀丽,风水极佳,自古以来这里就是佛道两教必争的风水宝地。</div> 在索道上站,俯瞰天柱山下,山叠嶂,水纵横,气势磅礴。<div>我们今天爬西关,所以就从这里开始沿着六月雪、振衣岗、神秘谷、天池峰、天柱峰、拜岳台、青龙轩、西关寨、青龙背、五指峰、炼丹湖、仙桃石、天柱晴雪绕一大圈徒步,要转大半天,会很辛苦。<br></div> 先入眼帘的是飞来峰。<div>飞来峰在“龙吟虎啸崖”的最西端,一峰独立入云,峰顶巨石如盖,浑身石骨,浅浅的水痕遍布全身,这就是天柱山第三高峰----飞来峰。它海拔1424米, 整座山峰为一整块巨石构成,顶有一石长约3丈有余,围长30余丈,高丈余,浑圆如盖压在顶峰,似从天外飞来,石称“飞来石”,峰因石名,峰顶的飞来石,像 一顶华冠端端正正地戴在峰顶。</div> 从各角度望飞来峰,会有不同的形象,不同的感受。<div>旁边有景区的介绍:飞来峰是1.28亿年以前形成的花岗岩峰丛,从左至右起的名字很有文化:金鸡唱皖、三台峰、飞来峰、衔珠峰。<br></div> 树下乘凉,近距离看那飞来石,真是飞来的,只是不知道来自何方?同时又有一份担忧:万一哪天刮大风,把那个飞来石刮下来,可怎么办?赶紧走,不能在这待久了。 总关寨和神秘谷的交口,就在飞来峰下,这里有个小环线,我们计划转一圈,再去往炼丹湖方向。 回望飞来峰,发现金鸡的大口正张开,认识的是知道它在打鸣,不认识的会以为是它欲吞食那飞来石。难道那石头是灵石不成? 往前,见到了象鼻石,这鼻子竖的,好骄傲。<div>象鼻石,位于天柱山振衣岗南的人行路弯道外侧,独树一怪石,高约3米,长约5米。石体东缘挺起一柱,粗不盈抱,如象鼻朝天,饮天柱之雨露,吸日月之精华。石体西部如象首,维妙维肖。<br></div> 小环线有一边叫通天谷,转过去就是天柱峰。 通天谷是神秘谷游线的景点,它全长330米,洞内堆砌错综复杂,洞室相连,洞中有洞。谷内陡峭、幽深、曲折且盘旋而上。 天柱峰似“一柱擎天”而被人们喻作支撑天庭的一根柱子,要想上主峰需经过通天谷,由此可知“通天”的涵义了。 上天柱峰很累,亿万年前的攀登者很多石化在半路上了。 “石化”的峰丛其实叫垂直节理。旁边有介绍:节理是岩石中的裂隙,其特征是两侧岩石无明显位移。天柱山西关群峰垂直节理非常发育,在长期风化作用下,节理面逐渐增大,形成了“横看成岭侧成峰”的美丽景观,峰柱丛生,峰墙高耸,远看似古堡魏立。<div>这里是中山区域,组成中山的混合花岗岩,水平、垂直和斜交节理尤为发育,且组别和疏密程度多变。顶部岩石被水平节理切割,巨石巍列三台,形成了三台峰。飞来峰则是顶部巨石被水平节理从边缘向内横切,使之远看宛如天外飞来一石,冠于峰顶。<br></div> 飞来峰东南侧、石印峰的两侧是一深切狭窄的箱状谷地。上方山峰岩石为各组节理切割,在强烈的物理风化作用下,形成了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石块、巨岩。它们在重力作用下,发生了频繁的崩塌现象,坠入谷中,错落有致,这就形成了扑朔迷离的神秘谷。 神秘谷。号 称“华夏花岗岩第一秘府”的神秘谷,神秘莫测,妙不可言。神秘谷在天池峰南,又称司元(玄)洞。天柱山最神秘处堪称神秘谷,一是因谷奇,二则自古就有许多神秘传奇故事。<div><div>神秘谷自龙吟虎啸崖入口,穿过五指峰,紧傍飞来峰,环绕衔珠峰,直达渡仙桥,全长400多米,落差100多米。<br></div></div> 天柱山奇石均有名,只是我们记不住那么多。有些刻在上面就好记了,这是晥公相。 春秋时期,天柱山地区曾是古皖国封地,皖伯大夫,贤明德政,被尊称为"皖公"。这方石相形态逼真,所以此石被称为"皖公神相"。 洞天福地。从外面上看神秘谷,一谷乱石堆而已,而近百石洞全在迭石巧堆之中,游客再多,只闻其声,难见其人。谷内洞上有洞,洞里有洞;有的相连,有的间隔;疑无路时便是路,看是道处却迷途;洞宽处容人无数,河底卵石清晰可见;洞低处人必须葡行,一人挡道全洞漆黑;洞大时数人并步,可坐石小憩;壁陡处上下相连,手足并用;阴森处 凉气袭人,七弯八拐忐忑不安;明亮时泉水叮咚,松吟鸟鸣。<br> 逍遥宫。<div>不知哪年代,一块从峰顶崩塌的巨石,不偏不倚架在两边峭壁中间,构成天然洞口。进洞你会发现,四面石壁围合,有“进退维谷”之感,从上方能看到右边峭壁上一株松树斜伸向天空,是那样逍遥自在,人们把这一景致称为“铁壁挂画”。</div> 天上有宫阙。<div>神秘谷很大,里面又包括了逍遥宫、龙宫、天宫、地宫四宫,还有一些别的风景,道家视此地为洞天福地,道书称之为第十四洞天。旧志称此洞“空邃可容万余武,下有水晶岩,直通沧海。后呼为总官洞。”<br></div> 上可擎日月。 下可积善水。 人在云归处。 风在心动时。 风吹来,树莎莎。风动,树动,石也动?是心动啊。 终于见到天柱峰。踏上天池峰,这里是看天柱山峰的最佳观景点,站在天池边望天柱峰,中天一柱,孤立擎霄。 天柱山主峰(天柱峰)海拔为1489.8米,是天柱山的标志。 <div>我们没有到天柱峰去,要保存体力。</div> 双乳石。<div>双乳峰,坐落于天柱峰对面,天池峰右侧,逼真而传神,是中国五大著名双乳峰中形态最完全的天然石质巨峰,壮观而神圣。</div> 天柱山还有阳元石和阴元石,形像说不上多么逼真,却勾画完全了天柱山的生命腾图。这一片不是所谓的阳元石,阳元石与阴元石在总关寨的一面峭壁旁,我们没有经过。 帝坐石。<div>网爸说汉武大帝曾在此坐过,不知真假。帝坐石位置优越,从东至西,玉镜屏其东;登峰、莲花、回狮、石楼、石印,诸峰环列其南;飞来、衔珠障其西。近处松石杂陈,奇花异草,香盈空谷。真是天上仙境,人间美景。古代文人称此景为:帝坐蓬莱。现代风景专家也认为这里是天柱山最好的景致之一。传统习惯二月二龙抬头,天柱山鸣锣封山禁伐,都是在这里敲响第一锤,“铜锣一响天下知”。</div> 巨石迭垒成的众多洞穴,无洞不奇,无洞不幽,到处留有文人墨客的痕迹。 天柱山异洞多,名字神奇,如马祖洞、莲花洞、仙人洞、司元(玄)洞、观音洞......,走过路过了很多洞,只是没记住洞的名。 在天元石前俯瞰青龙背。 青龙峰,在主峰区,天柱峰东约500米,西邻柬之洞,东接莲花峰,海拔1370米,乌以风以“坦腹石”代此峰名,谓为“登西关石级约三百,右转见大石横卧,上圆下垂,如人仰卧虚空而坦其腹者,呼坦腹石。平坦处可坐百人,东望龙舒诸山,重岩迭嶂,亘绵千里”。 峰顶之青苍石冈,狭长陡险,似青龙卧伏,人称“青龙背”;峰之西巅,怪石高翘,有如青龙昂首,故名青龙峰。 走到朝天阶,好像是天上宫阙百官上朝的路。 万笏朝天。旁边的一堆石峰,峻峭的巨石朝天而立,仿佛古代大臣们朝见皇帝时手持的笏板。<br>这就是大臣们上朝去。 天柱山有42座山峰,山上遍布苍松、翠竹、怪石、奇洞、飞瀑、深潭。《天柱山志》称天柱山“峰无不奇,石无不怪,洞无不杳,泉无不吼”。可见其自然景色奇绝。 走过路过一些,远远看过一些,多数不知名称,个别记错了名字。 从这里下山,很危险,有位广东口音的老先生走过这一段路后,听说东关比这儿还险,直接放弃去东关的计划了,也劝说我们别去了,我们有些犹豫,来一趟不容易啊。 这是有名字的怪石,像啥呢?<div>天柱山上怪石都有名字,如象鼻石、双乳石、仙人石、黑虎石、拦虎石、桥子石、鲤鱼石、麒麟石、飞雁石、鹦哥石、鳖鱼石、羊角石、鹊桥石、将军石、海狮石、鸳鸯石、鳄鱼石、仙女晒鞋石、老鳖探海石、关刀石、蜗牛石、笔架石、吊钟石、宝剑石、金龟石、天狗望月、葫芦石、龙蛋石、鹏鸟石等等,千百年来,文人墨客费尽心思了。但对我们而言,除了个别能对上号外,多数根本搞不清。</div> 这货睡着了。 网上称这是猪头石。 头重脚轻,根底不浅。 这家伙,随时都能滚下去。 还有石头接吻的,我第一次见。不知道文人给他们起的是啥名字。 这居然能坐得住?<div>下边这些,都不知道叫啥名字。<br></div> 这些千姿百态的石头,有些真的相似人工雕刻,捏造,奇形怪状,不得不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前往迎真峰的途中有一处祖孙乐,惟妙惟肖。远望如孙儿在和奶奶说悄悄话。 又说,两个奇石形成天然的祖孙乐融融的动人画面,大的圆石就是一个全秃老头,偎依在旁边的小石头就是一个正贪玩的小孩。 是迎真峰吗? 上山下山既累又险啊。 下山的途中突然发现这只面朝蓝天微笑的石猪。 耳朵被风吹掉了? 站在西关看东关,远看看吧,不打算去了。 东关群峰吗? 该说说炼丹湖了,在上边就远远地看到她了。 天柱山不仅有着奇峰怪石,花草树木,形状奇特的石头,还拥有一个高山平湖 ,名为炼丹湖。<br> 炼丹湖,水面面积近3万平方米,蓄水量8万立方米,海拔高1100米,在中国名山中可以和天山“天池”、长白山“天池”相媲美。四周群峰,苍崖青松倒影其中,如锦如织,给这平静的水面增添了生机;若泛舟其上,如入瑶池。 汉未明道左慈曾在此采药炼丹,“炼丹湖”名即来源于此。左慈当年炼丹住过的“炼丹房”与炼丹起炉的“炼丹台”还在。在“炼丹台”,举目四望,西关群峰,历历在目,飞来如坠, 宝月如锡,衔珠欲坠,天柱在望。狮峰耸于左,青龙背横于右,登仙打鼓诸峰在其东,麟角、覆盆、迎真诸峰峙其南,远瞻近瞩,可尽天柱一山之胜。<br> 炼丹湖的面积在安徽虽然不是最大的,但它却是安徽海拔最高的湖泊,位于1000多的海拔之上,就如同一面明镜仰卧于天柱山之上。 环走炼丹湖一圈大概需要40分钟, 比起天山天池与长白山天池,炼丹湖似乎比她们秀气一些。炼丹湖湖畔有杜鹃,现在已经不是盛开季节,但想想那应该是一番特别的景致。 炼丹湖水质清澈、碧绿如玉,四周群山罗列,环境优雅,天晴无风,湖如明镜,蓝天白云,映入其中。 微风徐来,湖水荡漾,波光粼粼,又是一番景象。 松树颜色染绿湖水,炼丹湖的湖水,碧绿如玉,偶有微风徐徐,泛起丝丝涟漪。 网爸说,这里随着气象的变化而变化,有时烟云袅袅,恍如仙境;有时湖平如镜,蓝天群峰相映成趣。想想是可能的,毕竟是高山湖泊,应该气象万千。 这里确实适合炼丹,是神仙居住的地方。 最后,说说天柱山的松。<div>一路上悬崖、奇石、奇松、异洞、涧瀑和云海等等总是不间断的出现在面前,而那些长在石缝里的迎客松,也是无处不有,千姿百态,在陡峭的崖壁上、突兀的岩石上扎根、发芽、生长,不得不感叹生命的奇妙与坚强。</div> 天柱松。<div>在天柱峰的时候,那个广东口音的老先生向我们打听天柱松的位置,我们就和他一起按路标指引找到了这棵奇特的松树。<br>在天池峰侧畔的悬崖之间,巍然屹立着一株高大的松树。它破顽石而生,依山崖而长;大有百折不挠、浩然磊落之气慨与风骨;只可远观、不得近亵;迎风霜而立,堪砥柱中流;颇有王者风范。这就是天柱松。</div> 莫看此松高不过 5 米 ,粗不过 80 公分,可据勘测它却有 1500 多年的历史。它完全生长在悬崖之上,寸土不沾, 与石峥嵘。 天柱山具有观赏价值的松树众多,除了天柱松外,还有些起了好听名字的松,如玉壶松、五妹松、九龙松、鹰松、伞松、姊妹松、麒麟松......。 我们也是走过路过,有些见过,记住名字,却是不易,依然不能一一对上号。 石缝间蹦出的松树,这树形,像迎客松吧? 形神兼备,堪与黄山迎客松相媲美。 是探海松么?有的松树,其根扎在悬崖上,树干向崖外平伸,下临千仞,时有云海翻腾,因有“探海”雅称,这棵就像。 这是迎客松还是探海松?留个问题猜猜,猜中也没奖啊。 天柱山的雄峰、奇石、秀水、洞幽,被誉为天柱山“四绝”,短短不到一天,我们领略了她的美,从天柱山索道下山,站在东西关的分界线上,拖着疲惫的身子,听景区人员说着东关的难走以及疫情期间无人值守,我们在犹豫着明天是否攀东关。综合考虑:幽洞秀水醉心智,奇石怪松迷人眼,高峰陡坡累抖腿、深谷峭壁吓破胆,人老体弱劲不足,壮志旺盛气却短。罢了罢了,不去了,理由很充分啊:疫情期间,东关人少,一旦出险,难以救援。连景区管理员、保洁员都没在那儿,听那老先生的劝了,我们走吧。<div>出口,联系宾馆老板,他接了放学的孩子后,将我们接回去,我们开车下山了,晚上住在山下的天柱山镇,明天去看三祖寺。<br><div><br></div></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