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1949年8月5日,长沙万人空巷,人们走上大街欢庆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长沙城,由此宣告湖南和平解放。</p><p class="ql-block">大约1个月后,湘籍出身的毛泽东委托王稼祥的夫人,往长沙捎去了一封自己亲笔书写的家信。</p><p class="ql-block">杨老太太:</p><p class="ql-block">你们好吧?</p><p class="ql-block">现在拖朱小姐(编者注:王稼祥的夫人朱仲丽)之便,前来看望你们。一件皮大衣是我送给您的,两件衣料是送给开智夫妇的。</p><p class="ql-block">在这封家信中,毛泽东开头提到的“杨老太太”,本姓并不姓杨,实则是一位名叫向振熙的79岁老太太。毛泽东之所以对她念念不忘,并且言辞之间充满尊重和关怀,其实是源于这位老太太的特殊身份:她既是毛泽东已故爱妻、烈士杨开慧的生母,也是毛泽东已故恩师、著名教育家杨昌济的妻子。</p><p class="ql-block">如今,恩师已经去世,妻子早已牺牲,唯有岳母依然健在。毛泽东在获悉了其生活状况后,立刻亲自作出了部署,又是寄钱,又是寄物,以此遥寄对杨昌济和杨开慧的无限哀思。</p><p class="ql-block">1950年老太太80大寿,毛泽东委托长子、同时也是老太太亲外孙的毛岸英,不远万里奔赴长沙为其贺寿,希望告慰其晚年生活。</p><p class="ql-block">1960年老太太90大寿,毛泽东又特意从自己的稿费中支出200元巨资,托人给老太太送去当寿礼,其实是故意额外补贴其家用。(事实上,在过去几年时间里,毛泽东每月都会从稿费中支出一部分钱给老人当生活费,算是某种意义上的行孝。)</p><p class="ql-block">1962年老太太以92岁高龄仙逝,毛泽东特意发电报以示悼念,并表示可以将其与自己的“亲爱的夫人同穴”。</p><p class="ql-block">“得电惊悉杨老妇人逝世,十分哀痛。望你(编者注:指向振熙的儿子杨开智)及夫人节哀。寄上500元,以为悼仪。葬仪可以与杨开慧同志我的亲爱的夫人同穴。我们两家同是一家,不分彼此。望你节哀顺变。”</p><p class="ql-block">▼向振熙与儿子杨开智夫妇全家合影</p> <p class="ql-block">毛泽东对老太太的这种种孝心善举,既是源于对杨开慧的思念和愧疚,更是源于对永远的恩师杨昌济先生的无限怀念和感激之情,虽然斯人已逝,但斯人之恩情依然铭记于心。</p><p class="ql-block">1936年,毛泽东在延安接受美国记者斯诺采访时曾说,“给我印象最深的教员是杨昌济,他是从英国回来的留学生,后来我同他的生活有了密切的关系。他教授伦理学,是一个唯心主义者,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他对自己的伦理学有强烈的信仰,努力鼓励学生立志做有益于社会的正大光明的人。”毛泽东这里所说的“同他的生活有了密切的关系”,大抵指的是他们曾既是师生关系,也是翁婿关系。</p><p class="ql-block">▼杨昌济</p> <p class="ql-block">向振熙</p> <p class="ql-block">杨昌济1871年出生于湖南长沙县下面的板仓冲,所以他后来当老师的时候,都自称“板仓杨”,学生们也尊称其“板仓先生。”</p><p class="ql-block">“冲”是湖南方言,特指山与山之间的某块空地。在湖南,有很多村寨都会以“冲”命名,这些地方一般都比较偏僻,而其中最广为人知的,当属开国主席毛泽东的出生地——韶山冲。</p><p class="ql-block">杨昌济的出身算得上是真正的书香门第,其父亲、祖父、曾祖父、高祖父都是教书先生,其母亲所在的向家亦是传统的读书世家。到了杨昌济这一代,他同样终身致力于教书育人,所以从客观来说,杨昌济对于教育有着比一般人更加深重的情怀。</p><p class="ql-block">在受聘到湖南省第四师范大学教书前,杨昌济曾先到日本留学6年,后到英国留学3年,于1913年春回到阔别10年的祖国时,已经是不惑之年了。</p><p class="ql-block">当时刚一回到长沙,杨昌济便被盘踞湖南的军阀政客给“盯上了”,他们迫不及待想将其揽入麾下,于是重言许诺其湖南省教育司长的职务。</p><p class="ql-block">不过,一生鄙视当官的杨昌济对此毫无兴趣,他婉言谢绝后毅然选择当一名默默无闻的教书先生。从1913年到1918年,杨昌济先后在长沙的几所大学任教了5年时间,1918年夏应蔡元培邀请到到北京大学教书,直到1920年1月因积劳成疾而不幸与世长辞。</p><p class="ql-block">▼北京的杨昌济故居,位于豆腐池胡同15号</p> <p class="ql-block">这期间十分巧合的是,也是在1913年春天,时年20岁的湘潭士子毛泽东顺利考入了当时的省立第四师范学校,与同在此校任教的杨昌济结为了师生关系,从此两人开启了一段长达8年的亲密交往岁月。</p><p class="ql-block">从1913年到1920年去世,从学识增长到习惯养成,从修身养性到治国安邦,青年毛泽东得到了全面的、系统的大幅提升,这不仅与毛泽东个人的天赋和努力有关,同时也与杨昌济的尊尊教诲和忧国忧民之情怀密不可分。</p><p class="ql-block">一、“立志”</p><p class="ql-block">对于毛泽东而言,他从杨昌济那里最大的获益,莫过于思想、志向和抱负的初步确立。</p><p class="ql-block">前文讲毛泽东在1936年跟记者说起杨昌济时,是将其定义为一个“唯心主义者”。事实确是如此,杨昌济一生对宋明理学有非常深入的研究,他崇尚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核心的儒家政治思想,对个人品德修养非常地重视,因而确实带着一定的唯心主义色彩。</p><p class="ql-block">但不可否认的是,杨昌济与此同时也是一个典型的爱国者。他鼓励学生要“立志”,而且教导学生,当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发生冲突时,要随时做好牺牲个人利益的准备,即所谓“高尚其理想”。很明显,当时的青年毛泽东是有受到杨昌济的深刻影响。</p><p class="ql-block">1917年,毛泽东在给老师黎锦熙的信中,首次明确提出了要以探索人的天性,人类社会,中国,世界,宇宙为自己的人生奋斗目标。这种“志向”与杨昌济所推崇的有极大的相似性和关联性。</p><p class="ql-block">建国后,毛泽东也曾评价杨昌济,认为其本身就是一个知行统一、言行一致、躬行实践的范例,认可其对自己早年抱负的确立产生了很大的影响。</p><p class="ql-block">二、“《体育之研究》”</p><p class="ql-block">1917年4月,时年24岁的毛泽东以“二十八画生”的笔名,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了著名的《体育之研究》的文章。与当时陈独秀提出的当代青年应遵守的6条标准不同,毛泽东着重强调了体育锻炼对当代青年的重大作用。</p><p class="ql-block">1915年9月,陈独秀提倡的6条标准分别是: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退隐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p> <p class="ql-block">事实上不可否认的是,毛泽东的这一思想,同样也是受到了杨昌济的影响而形成的。</p><p class="ql-block">不同于传统教员,杨昌济在日常教学中尤其重视德、智、体“三育并举”,他认为身体健康和心智发展具有同等重要的影响。他认为一个好学生,不仅要思想先进和学习进步,还必须有强健的体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堪当重任。所以他总是教导学生们要“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p><p class="ql-block">另外,在体育锻炼上,杨昌济不仅是一个热心的倡导者,同时还是一名优秀的实践者。</p><p class="ql-block">所有锻炼项目中,杨昌济最推崇的是远足,即长途步行。在他看来,远足不仅可以锻炼身体,同时还能游览祖国大好河山,了解多地风土人情,是个开拓视野、陶冶情操、锻炼意志的绝好机会。</p><p class="ql-block">所有锻炼项目中,杨昌济最坚持的,几乎每天都要做的是冷水浴。无论是酷暑还是隆冬,杨昌济每天都坚持洗两次冷水浴。在他看来,洗冷水浴一定得从夏天开始,因为这样可以让皮肤逐步适应冷水的刺激,从而在天气很冷的时候,也能够坚持下去。</p><p class="ql-block">事实上,杨昌济不仅自己热心锻炼身体,同时也号召他的学生一起参与,而在这其中,毛泽东就是那个执行最彻底、意志最顽强的一个。</p><p class="ql-block">毛泽东是从1915年暑假开始决心学习老师杨昌济,每天坚持洗冷水浴。从那时候起,他每天刚蒙蒙亮,当同学们还在酣睡的时候,便独自一人来到学校浴室旁的一眼水井旁,全身仅穿着一条短裤,将一桶又一桶的冰冷刺骨的井水淋到身上,淋了擦,擦了淋,直到全身皮肤发红发热才停止。</p><p class="ql-block">后来,这个洗冷水浴的习惯,毛泽东一直坚持了很多年。直到建国后,因为年高体迈,毛泽东才被迫将冷水浴换成了温水浴,对此他曾说:“冷水浴对锻炼身体的确有很好的效果。我虽然因年纪大,不能正式搞冷水浴,但每天洗澡不用热水 ...我觉得这样洗澡比一般洗澡的办法好得多,一般洗澡的办法只有清洁的作用,我这样洗澡的办法,除有清洁的作用外,还有锻炼身体的作用。”</p><p class="ql-block">应该说正是受杨昌济影响,青年毛泽东耳濡目染下,尤其重视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从而形成了强健体魄的理念个意识,后于1917年写下了那篇体育大作——《体育之研究》,极力号召国民要强健体魄。</p><p class="ql-block">另外,也正是由于多年坚持体育锻炼,毛泽东早年极少生病,甚至是感冒发烧都较少,这在条件艰苦的战争年代是尤为难得的幸事,强健的体魄也为他能专心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p><p class="ql-block">三、“从恩师到慈父”</p><p class="ql-block">在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教书的时候,杨昌济经常邀请学生们到家里,一边讲课一边讨论时政。也是因为在那里经常可以读到不少好书,毛泽东便尤其喜欢往杨老师家里跑,甚至有时天色较晚时会留宿在杨老师那里。</p><p class="ql-block">而在此期间,杨昌济的女儿杨开慧通常会选择伫立一旁,默默聆听父亲与其学生们的高谈阔论,后来与毛泽东等人熟悉后还会偶尔参与其中的讨论。</p><p class="ql-block">受父亲影响,杨开慧从小便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具有很强的求知欲,具有一种巾帼不让须眉的气质,这些对于从落后山村走出来,见惯了封建传统女性的毛泽东来说,具有很大的吸引力。时间一长,他便不由自主喜爱上了这个思想独立、气质脱俗的姑娘。</p><p class="ql-block">而与此同时,杨开慧同样关注着毛泽东。在杨昌济的所有学生中,毛泽东总是那个思想最激进、发言最积极、实践最彻底的人。虽然毛泽东总是不修边幅,但无法掩盖其身上的睿智和英气,这对于情窦初开的杨开慧来说同样具有强大的吸引力。</p><p class="ql-block">对于女儿与爱徒眉目之间的丝丝情意,杨昌济后来也逐渐有所感知。</p><p class="ql-block">某日,在一次客厅交流会后,杨昌济特意留下了毛泽东。</p><p class="ql-block">“润之,小女向我推荐了你的一篇文章,《体育之研究》。”杨昌济说完顿了顿,然后故意瞟了一眼站在旁边的女儿,目光交汇的刹那,杨开慧面目绯红,慌忙垂下头开始摆弄衣襟。</p><p class="ql-block">“我读了这篇文章,你写得不错......嗯,讲得好!”杨昌济慢条斯理地分析了一遍毛泽东的文章,言谈间对其大加赞赏。</p><p class="ql-block">听了老师的夸奖,毛泽东内心十分高兴,特别是当着杨开慧的面夸奖,毛泽东自是骄傲尤甚,然后当着恩师和爱慕对象的面,毛泽东再次自信阐述了自己写作这篇文章的初衷和目的,表达了心中救国救民的热血情怀。</p><p class="ql-block">期间,毛泽东多次将目光投向伫立在侧的杨开慧,眉目之间传递着一种深深的情谊。</p><p class="ql-block">事实上,当时杨开慧早已对毛泽东心有所属,后来她曾在日记中记载,“不料我也有这样的幸运,得到了一个爱人!我是十分爱他,自从听到他许多的事,看见他许多文章、日记,我就爱了他......自从我完全了解他对我的真意,从此我有一个新意识,我觉得我为母亲而生之外,是为他而生的。我想象着,假如一天他死去了,我的母亲也不在了,我一定要跟着他死,假如他被人捉着去啥,我一定同他去共一个命运。”</p><p class="ql-block">多年后,1930年10月中旬,杨开慧被捕入狱后经历了各种形式的威逼利诱,期间敌人甚至提出,只要她愿意发表声明与毛泽东脱离夫妻关系,那么将会立刻释放了她,但是最终都遭到杨开慧的言辞决绝。</p><p class="ql-block">临终前,杨开慧对前去探监的亲友说:“我死不足惜,但愿润之革命早日成功!”1930年11月4日,杨开慧在长沙城门外被枪杀,时年29岁。</p><p class="ql-block">不久毛泽东在报纸上获悉了妻子遇害的消息后,感到痛不欲生。在此之前,毛泽东一直以为杨开慧已经牺牲,所以才与贺子珍结为夫妻,如今却突然获悉杨开慧牺牲的噩耗,毫无疑问这是一种天大的打击。当时他给杨开慧的哥哥杨开智写了一封信,信中说:“开慧之死,百身莫赎!”</p><p class="ql-block">也许正是由于这种不可抹去的愧疚之情,以及对恩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几十年后当毛泽东获悉岳母尚健在的消息后,便千方百计和其取得联系,并代替妻子和岳父完成了为岳母养老送终的责任。</p> <p class="ql-block">四、“临终举荐”</p><p class="ql-block">杨昌济与毛泽东虽然只有短短8年的交往,但是他们之间的关系却是由浅及深,最终达到了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地步。</p><p class="ql-block">1920年1月,杨昌济积劳成疾,卧病在床。他自知时日不长,在病入膏肓之际,依然对自己心爱的学生放不下心。</p><p class="ql-block">在所有学生里,毛泽东和蔡和森是他最看重的两个。在杨昌济看来,这两个人不仅学习优异,而且以救国救民为己任,堪当国家栋梁之才。</p><p class="ql-block">杨昌济毕生致力于培养有用之才,如今终于发现了这两个大才,自然是倍加珍惜,竭尽全力为其铺路。</p><p class="ql-block">于是,在行将就木之际,杨昌济毅然强撑病体,给当时的好友章士钊写了一封信,恳切举荐毛泽东、蔡和森这两个心爱的学生,“吾郑重语君,二子海内人才,前程远大。君不言就过则已,欲言救国必先重二子......毛、蔡二君,当代英才,望善视之!”</p><p class="ql-block">在写完这封信后不久,杨昌济似是终于完成了最后一件心愿,于1920年1月17日对前来探视的友人说完“吾意正畅”四个字后,便溘然长逝了。</p><p class="ql-block">杨昌济逝世后,身为半子的毛泽东痛不欲生,他强忍哀伤帮助料理了恩师的后事,后于当年2月中旬,陪同师母向振熙和杨开慧等人,一同将恩师杨昌济的灵柩从北京带回了长沙板仓冲故里。</p>